APP下载

“工匠精神”在陶瓷机械设备课程中的教学研究*

2023-01-05董关平王小平潘海鹏

陶瓷 2022年12期
关键词:理工类工匠精神机械设备

董关平 王小平 潘海鹏 冯 浩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 33340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不仅是在课堂学习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这种大国工匠精神[1~3]。它可以培养大学生刻苦努力、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良好风貌[4~5]。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曾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对于工匠精神,都早已不再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变得心浮气躁,因此,“工匠精神”对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精神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更是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更是课堂上的重中之重[6~9]。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10~11]和价值观。但是针对当前的情况,工匠精神在各个高校的影响范围较小。作为陶瓷机械设备课程的教师,笔者有义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学习贡献力量。因此,针对当前工匠精神在我国的传播现状,提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陶瓷机械设备课堂的授课方法。

1 工匠精神

1.1 工匠精神的历史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流传,很早就有关于燧人氏钻木取火、大禹疏通治水的传说。由于工匠精神的存在,所以古代人民对于工匠有着特有的尊敬和爱戴。随着社会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工匠们为了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醉心于自身技艺的研发以满足社会需要。通过漫长的积累,工匠们在无形中创造了属于自己行业的独有智慧和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就此开始萌发。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以及机器时代的来临,许多传统手工艺技术逐渐被机械制造的仪器所取代,此时的劳动者只需要学习简单的操作步骤即可完成生产,从而导致了工匠精神在传承上的衰落甚至缺失,特别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时期,虽然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生活也逐渐富裕,思想观念也变得更加开放,但是从古流传至今的工匠精神却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校园里更是鲜有,工匠精神逐渐开始没落和边缘化。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主旨讲究的是“慢”和“精”二字,为了使制造的产品能够达到最佳的品质,放空一切、心无杂念、潜心研究。但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后,很多人开始变得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局限于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抛弃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做出一些粗糙工艺产品,甚至是劣质产品,只快不慢、只糙不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工匠精神的滑坡使得国家迫切需要提倡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从教授课堂开始,一步步的去影响、带动他们,让他们逐渐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所在。

1.2 理工科学生工匠精神传播的现状

理工类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他们是实现社会主义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依靠理工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12],发明创造能力以达到科技建设发展高水平。但是,仅仅依靠专业知识所学到的技术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我国现如今工匠精神严重缺失的困境,必须让理工类学生学会热爱工作、感性生活、理性做事,对于工作科研要精益求精,培养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13]。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仍存在诸多问题。

1.2.1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很多理工类学生在大学中仍然还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积极性低,只顾玩乐,不知学习进取。大学有别于高中,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会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还有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监督,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家长老师的督促会全部消失。学生的学习看个人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是很多初入大学时学生达不到的。因此他们从刚入学开时就会有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不能够很好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之后临近毕业阶段,学生将面临各种问题,毕业论文的完成、找工作的问题、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态都会导致学生走入歧路。最后单纯的为了工作而学习,丝毫没有工匠精神意识上面的提升和培养。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到了行业当中,那些年长的老师傅才具有的独特品质,与他们学生并无关联,因此没有必要了解学习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不能产生认同感,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1.2.2 教学计划中缺乏工匠精神的内容

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由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进行授课培育[14],然而现在思政课的教学课程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内容是少之又少,加之理工类学生对思政课的不重视,想让理工类学生在思政课上学习到工匠精神的内容有些不符合现在的教学情况。因此,实际上思政课对理工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甚微[15],这也是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在培养学生这一方面所忽视的。同时,在理工类专业课上,教师在课堂上更是很少提到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形成了学校不重视、教师不讲授、学生不学习的不良局面。还有教学场地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场地是教室,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很少能够应用到实践,未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2 陶瓷机械设备课程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2.1 陶瓷机械设备课程

陶瓷机械设备课程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具有“陶瓷特色”的课程之一,也是机械设计制作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和掌握陶瓷工业中常用的基础陶瓷机械设备,能够按照陶瓷的工艺要求,简单正确使用陶瓷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维护和维修能力。这一课程恰恰能够培养和体现理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

2.2 陶瓷机械设备课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本质决定了理工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机制。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可以看出,理工类学生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培养效果不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陶瓷机械设备课程的老师,笔者认为应该在这一方面使用言传身教的方法,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实际行动来带动他们。

以陶瓷机械设备中的真空练泥机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先对真空练泥机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地阐述,然后让学生们自行对机械的构造和工作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自我求知能力进行提升,同时通过学生的自行分析,也能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在分析过后,可以让学生自行上台讲解,并由老师或者是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式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信心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互动式教学结束后老师再进行深入化的系统讲解,此时的学生在求知方面的欲望已得到极大提升,和普通的“PPT式教学”相比,这时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会增加许多。

另外,由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特有的教学环境,在陶瓷工程实训中心中,就有制作陶瓷的相关设备,如窑炉、练泥机、搅拌机等,老师可以通过带学生进行实地的参观,在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教学,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去钻研机械的运行原理和内部构造,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与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又要有自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也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上教学方法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对理工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除此之外,在思政教育中,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陶瓷机械设备课程在工匠精神思政方面的灌输

例如在真空练泥机的授课时,可以把练泥机练泥的整个过程比喻成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送料部分就好比工匠精神的初期学习阶段,加入泥料便是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练泥机的核心环节是练泥,为了加强练泥机对泥料的搅拌和捏练,使泥料混合得更加均匀,部分练泥机会在加料部分加设一根平行的螺旋铰刀,让它和主轴进行搭配搅拌,这两根主副轴便是在工匠精神中的投入的程度,搅拌的越多,泥料就会越均匀,而其所代表的的工匠精神也就更加深刻而长远。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学习不仅会使理工类大学生自己养成脚踏实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而且对其职业选择和职业态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工类大学生只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工匠精神,才能在行动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践行大国工匠精神。

3 优化陶瓷机械设计课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

3.1 加大学科上的政策扶持

想要让学生重视学科中蕴含的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政府和学校对学科进行支持。在政府方面,陶瓷机械设备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门特色学科,对学生在陶瓷领域中学习上的帮助极大,政府应该要颁布相关政策,为工匠精神的回归提供指导方针。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主持相关工作,组织高校高尖人才撰写教材,将工匠精神和学科知识相结合,彻底融入到大学的教材中去,这样工匠精神将会有一个文字的具象形式永远的留在课本并一直传承下去。同时,政府还要给予高校财政方面的支持,完善实训中心和设备参观基地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学生只有切实感受到了这些机械设备,才会明白设备设计制作的不易,从而更为切实地感受到工匠精神。最后,还要提高社会上工匠的地位,提高经济待遇,给予相关的荣誉认可,这种荣誉是要在社会能够普遍承认接受的荣誉,这样才会使得一些急功近利,只着眼于金钱的学生开拓眼界,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和必要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要那些真正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能给予相当的荣誉和待遇,要有确实的精益求精的作品,对国家、对科技发展有切实帮助的东西,否则又会变成恶性的追名逐利的勾心斗角。这些真正值得授予荣誉的工匠将作为模范带头作用,其光荣事迹和优秀品势将为当代大学生做出榜样,让每一个学生,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努力、脚踏实地地践行工匠精神。

3.2 增加实验基地

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理工类学生拥有自己的工程实训中心和陶瓷实践中心,在实训中,学生可以体验钳工、焊工等工作内容,虽然有很多工作已经可以使用机械自动化代替,但是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明白工件的加工方法,同时也是对那些大国工匠那种细心雕琢工件过程的一种体验,工匠精神也在这个时候随之培养。陶瓷实践中心有很多生产陶瓷的设备供学生参观,还有专门可以动手实践学习制作陶瓷的教室。这些设施都为学生培养工匠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高校毕竟不是工厂,两个基地中少部分设施有些年代久远,没有紧跟现代科技,或是一些新型设备的空缺。类似的情况在诸多高校也是存在的,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场所。这些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另一方面具有对外服务、社会竞赛等社会性的功能,是大学生培养专业热情、琢磨做事品质的重要平台。希望所有高校能够通过一定的资金支持,为理工类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磨炼学生的意识。

3.3 校企互动的实践机会

现在有许多高校采取校企研多方合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提前进入社会的机会,是高校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校企研合作通常包括校方与企业、研究院所签订的包括大学生实习、实践、校内科研成果转让以及学校人才引进等协议与项目。通过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工作的热爱,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达到对精巧工艺的追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通过校企之间搭建一个健全、发达的合作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或在科研工作中受到前辈工匠精神的熏陶。

要落实这种合作体制,首先需要对实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审查,杜绝以压榨劳动力为目的的黑心企业和不良企业,要让广大学生真正能够在企业中切实地学到应有的技能,参与到设计项目中去。当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时,不仅能在学识方面得到极大提升,完成项目时的成就感也是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完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津贴补助制度,全方面的确保大学生应有的合法权益,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专心于企业工作,不被其它的外因干扰。最后,在感受到自己对企业创造的价值之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也是一大洗练,达到对工匠精神的认同与向往,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做人做事的准则。

4 结语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工匠精神不在多而在精,做的每一个产品需要清楚其作用,找准定位,在制作过程中要耐心仔细,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纠错并积累经验,最终完成一个卓越的产品。越是精致卓越的产品,就越容易锻造出那种千锤百炼不可磨灭的韧性。在即将到来的大国工匠精神的时代中,不仅仅只局限于理工类学生所要进入到的领域中,对于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种大国工匠精神氛围的营造,这些将会是社会风气的中流砥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都应该彻底贯彻学习这种精神。

猜你喜欢

理工类工匠精神机械设备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