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特点
2023-01-05徐林海孟根张建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12000
徐林海 孟根 张建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2000
1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概念
1.1 概念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简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毒基因可分为北美型和欧洲型,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的猪都能感染蓝耳病,怀孕母猪和产房仔猪最易感;该病主要以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和仔猪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
1.2 感染部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感染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临床主要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和育成猪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为主。
1.3 发病特点发病母猪多表现为发热,体温41℃~42℃,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耳朵、腹部等部发紫,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弱仔死亡率高,母猪死亡率不高。早产母猪表现分娩困难,奶水不足甚至无奶。哺乳仔猪死亡率达80%以上;房仔猪临床症状与感染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大多新生仔猪表现腹式呼吸、嗜睡、精神沉郁以及犬坐、泪斑、共济失调;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表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育肥猪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41℃左右,食欲明显减退或废绝,大多出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后可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及链球菌等细菌性疾病。种公猪感染蓝耳病时症状表现轻微,持续时间短,但可造成其精液品质下降。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及其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它与马动脉炎病毒、小鼠促乳酸脱氢酶病毒和猴出血热病毒都属于动脉炎病毒科,该病毒科的所有成员均有引起动脉血管广泛性出血的特点。PRRSV 主要分为两个遗传谱系,分别是欧洲型和北美型,两者的核酸序列差异约为44%。二者之间的交叉保护能力很差。目前,两个基因型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其中欧洲型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型型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亚洲。我国目前主要流行北美型,欧洲型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报道。
3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的原因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RNA 病毒基因特点为在其复制时易出现点碱基突变、碱基删除、碱基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等现象,因此其基因容易发生变异。目前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有两种不同血清型,欧洲株和北美株,而且两种血清型都存在不同的变异株。有数据显示蓝耳病毒株每年变异的频率大约在1%~2%之间。变异的结果将导致病毒对已上市商品疫苗的敏感性降低。
除了野毒株会发生变异以外,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疫苗毒株也会发生变异,在给猪使用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活病毒疫苗后,经过大约1~2 周的时间,在猪体内会分离到与原始疫苗毒株不同的的新毒株。
4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特点
4.1 感染特点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的感染特点一般表现为隐秘感染,病猪开始往往不表现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持续感染后即产生严重的病毒血症,相对其它RNA 病毒,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感染产生病毒血症时间较长,长达28d 以上,而且,当疫病转归,病毒从血液当中清除后,仍然可以在其他组织中生存数月之久。
4.2 感染途径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感染途径主要为口鼻感染,感染后主要侵袭肺脏和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但是巨噬细胞并不能将蓝耳病病毒清除、消灭,相反,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会受到相应的破坏。这是因为巨噬细胞上有抗体Fc 片段的受体,当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与抗体结合后,通过与Fc 受体特异性结合,其病毒反而更容易穿透巨噬细胞,这就是所谓的抗体依赖性效应。
4.3 中和抗体一般病毒感染动物后产生中和抗体可以中和病毒,而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却在病毒血症消失后才出现,其原因不明。
4.4 监测应用常规的检测方法监测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往往存在漏洞,这是因为抗体监测结果不能够代表猪群当时的感染程度。目前可应用的监测方法是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感染病毒量的消长。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传播途径
5.1 主要途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猪和猪只之间可以直接传播;病毒污染物或蚊虫可引起间接传播,这些污染物包括:生产设备、工作服、靴子、垫料等;空气尘埃的传播距离可达5~9km。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空气传播的情况并不多见。
5.2 精液传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猪场猪群中的流行传播与猪场的饲养模式有关,尤其是单点式饲养模式,因其既可以通过配种将精液中的病毒传给母猪,也能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屏障传给胎儿,因此在仔猪生长的各阶段,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都可以通过污染物及昆虫媒介而流行传播。
5.3 引种传播引种是一个最容易引入病原的环节,因此在引种时要确切的了解猪只的来源以及病原感染情况。引种以后还要做好隔离驯化、疫苗免疫以及药物保健等措施。运猪车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引入/带出病原的环节,因此一定好做好运猪车辆的清洗消毒工作,严禁运猪车辆随意进入厂区。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致病机理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猪病毒可在肺脏、淋巴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复制,进而导致细胞损伤并出现临床症状,其感染后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感染细胞的凋亡、邻近非感染细胞的死亡、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诱导多克隆B 细胞的活化以及巨噬细胞噬菌和杀菌能力减弱,通过减少免疫细胞或者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导致对其他病原菌或者是病毒的免疫抑制,进而导致对细菌性疾病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直接和间接凋亡是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诱导细胞间接凋亡的原因尚不明确。
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采集及运输方法
7.1 病料采集
7.1.1 血清样品采集3~5mL血液,离心或静置分离血清,冷冻(-20℃以下)保存,反复冻融不可超过3 次。
7.1.2 组织样品活体采集猪扁桃体,解剖后采集肺、脑、心、肝、脾、肾、淋巴结及其他可见的病变组织,无菌保存。每种组织尽量单独放保存,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冷冻(-20℃以下)保存,反复冻融不可超过3 次。
7.1.3 胚胎样品采集完整、无腐败的胚胎样品,冷冻(-20℃以下)保存。
7.2 运输方法采集的样品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实验室检测;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1 d 内运送到实验室,可存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在1 d 内不能送到实验室时的样品需冷冻保存,并保持低温(4℃左右)运送。
8 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胎儿临床症状
一窝被猪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感染的仔猪可能包括正常仔猪、弱仔、分娩时死亡的仔猪、分娩前在子宫内已经死亡的自溶仔猪、部分或者完全木乃伊胎,死胎的外部被一层厚厚的胎粪和羊水包裹。对胎儿和已经死亡胎儿进行病理剖检,很难见到病变。有时在流产或新生仔猪的脐带会发现部分水肿和出血增多症状,这是其病毒感染的重要指征。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特异的眼观病变较少见,常常同时表现其他病毒或细菌病变,在子宫内自溶胎儿的身体中最容易发现特异性眼观病变,活胎或者出生几天内死亡的仔猪体内也容易出现特异性病理变化。这些病变变包括肾周肿胀、脾脏韧带变粗、肠系膜水肿、胸腔积水和腹水。注意当胎儿出现脐带部位的出血面积是淋巴组织细和坏死性化脓引起出血面积的三倍时可诊断为猪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鉴定和实验室诊断
9.1 临床鉴定
9.1.1 临床症状体温明显升高,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泪斑,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表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死亡率较低,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80%。
9.1.2 剖检病变肺脏大多呈间质性肺炎变化,有的肺脏伴有不同程度的肉变或出血,有的肺脏表面伴有纤维蛋白渗出,甚至与胸腔壁粘连;有部分猪只心包积液且浑浊,心脏表面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出血性梗死;病猪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表现肾间质性炎症;心脏、肝脏和膀胱表现出血性、渗出性炎症病变;少部分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等病变。
9.2 实验室诊断
9.2.1 病原分离对于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采取接种MARC-145 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方法进行蓝耳病毒的分离,之后可以对克隆出来的病毒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9.2.2 PCR 检测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阳性;
9.2.3 基因测序对PCR 产物或者分离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可以得到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从而了解该病毒的基因型以及是否属于变异毒株等;
9.2.4 病理学诊断通过病理切片或者免疫组化(IHC)等方法,从微观角度确定病毒在机体组织上造成的损伤和病变。
10 疫苗控制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效果
10.1 是否接种疫苗是否对猪群接种疫苗,取决于猪群的状态。如果猪群为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阴性,并且生物安全措施做得很好,对新引进的后备猪能够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则暂无必要使用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疫苗。如果大中型养殖场确实存在较严重的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疾病问题,如大批母猪出现流产、死胎、产弱仔,同时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高的现象发生,建议给猪注射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弱毒疫苗。
10.2 疫苗接种当接种了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弱毒苗后,疫苗毒株会在体内增殖,理论上活疫苗会发生毒力返强或与野毒珠重组的现象,这是值得注意的。如果一个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弱毒疫苗抗原含量充足、不存在毒力返强,则该弱毒疫苗具有较灭活苗更为理想的免疫效果。注射疫苗到起效需要3~4 周的时间,而且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疫苗是部分保护,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