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粮改饲工作成效及发展建议
2023-01-05田贵丰
赵 真,田贵丰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2015年粮改饲政策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扩大粮改饲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一批实施“粮改饲”政策的省份之一,近年来粮改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种养循环稳步发展,生产布局加速优化调整,高效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1 政策实施现状
1.1 实施范围逐步扩大
2015年甘肃省“粮改饲”试点工作在河西、陇东地区的3个县(区)实施,其后逐步扩展至中部及东部其他地区;2017年增加到22个县,除甘南牧区外,甘肃省其他类型区域全部被纳入实施范围[1];2021年根据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牛羊养殖数量、牛羊产业发展规划,最终决定在全省60个县(区)实施粮改饲项目,至此粮改饲项目已全面覆盖甘肃省14个市(州)。
1.2 收贮面积、产量逐年增加
2020年甘肃省完成粮改饲收贮面积10.98万hm2,收贮量500.91万t;2021年完成收贮面积17.01万hm2,收贮量861.63万t,带动全省粮改饲实施面积达到32.25万hm2,收贮量达到1 659万t。粮改饲实施面积逐年扩大,收贮量逐年递增。
2 取得的成效
2.1 品种和种植技术优化,为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粮改饲项目实施以来,筛选出了适宜各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从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覆膜、播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配套,为今后的推广种植奠定了技术基础。
2.2 耕地产能和质量提高,为牛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甘肃省粮改饲实施面积达到32.25万hm2,收贮量达到1 659万t,推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牛羊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户的饲喂模式逐渐发生改变,种养结合更加紧密,养殖场粪污全部有效还田,不仅提高了耕地质量,而且增加了作物产量,减少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全省施用农家肥220万hm2以上,化肥用量(实物量)与2016年底相比减少了33.9万t,耕地质量提升了0.45个等级,耕地产能增加。
2.3 农民种植收入增加,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粮改饲项目的带动下,各地积极改种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推动了种养业结构调整,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青贮玉米地头收购价逐年递增,2020年收购价较2019年增加100元/t以上,全省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累计增加收入5亿元以上。2021年全株青贮玉米地头收购价最低350元/t,最高620元/t,均价480元/t,较2020年增加120元/t以上,全省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累计增加收入10亿元以上。目前,甘肃省粮经饲比例基本趋于5∶3∶2,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初步显现,经济效益可观,广大群众基本认可,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4 饲喂模式改变,提高了牛羊养殖生产效率
粮改饲实施过程中组织实施的饲喂试验,以结果促推广,使试点县(区)大部分养殖场(户)改变了牛羊饲喂模式,由粮食+秸秆为主转变为饲草为主[1]。根据测算,全株青贮玉米饲喂牛羊可提供的有效能量和蛋白质相较于之前籽粒和秸秆分开饲喂可增加约40%。使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牛羊,不仅更新了既往的饲喂方式,而且大幅提高了奶牛单产,使肉牛肉羊的出栏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牛羊养殖生产效率,减少了豆粕等蛋白饲料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进口饲料的依赖[2],从而在生产成本上减轻了养殖企业的压力,提高了养殖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了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
2.5 种养与农业机械化的交互融合,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
在粮改饲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饲草的“种、管、收、贮、运”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种养大户、养殖企业、牧草企业、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等积极参与,推动种植、养殖与农业机械化融合发展。兰州大学2021年对甘肃省20个粮改饲项目实施县进行了评估,肃州、甘州等8个县(区)种养融合比例为100%,19个县种植收益大幅提升,康乐县增加收入8 850元/hm2,广河县亩均纯收入提高83.3%;19个县养殖收益大幅提升,甘谷县养殖成本下降9.6%,华池县下降26.7%。龙头企业、合作社购买的各类饲草生产机械,基本实现了播种、收割、揉丝、打捆、粉碎、打包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在玉米收割方面时效低的问题,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2.6 助力贫困户脱贫,为甘肃省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改饲项目县为增加贫困户收入,建立了收贮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一是监督收贮主体按照订单收购模式,以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二是监督收贮主体以高于市场人工价的工资优先雇佣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参与饲用玉米种植、收割、青贮等环节,提高贫困户的务工收入。三是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基础母牛等生产要素入股项目实施单位,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机制,通过固定分红、盈利分红,增加贫困户股东收入,为甘肃省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2.7 加速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提高了生态安全和畜产品安全水平
各地通过实施粮改饲项目,消化了大量玉米秸秆,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发展了循环农业。同时,优质牧草提升了饲草营养水平,增加了肉、奶的蛋白含量,为甘肃省建设绿色畜产品“甘味”品牌、面向市场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8 着力推广配套实用技术,为农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粮改饲项目的实施推动建立了全株青贮玉米品种筛选、青贮机械推广、青贮制作与使用技术培训、全株青贮玉米质量品鉴等覆盖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试点县开展了玉米粮改饲品种筛选工作,并示范推广了全株青贮玉米从种植、收割、贮存到利用全环节的集成配套技术以及揉丝、打捆、粉碎、打包等全过程机械化操作技术。配套实用技术为各地解决了粮改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种、收、贮、用各环节的生产效率,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存在的问题
3.1 饲草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继续提高
目前饲草生产使用大型机械较多,适用于丘陵山地的小型机械较少[1],比如天水地区多丘陵山地,种植地块较小,且降水量较多,收贮时间紧,小型机械的缺乏给种植户造成了一定困难。
3.2 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甘肃省肉牛、肉羊中小规模经营比例高,这部分养殖主体对粮改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青贮饲料使用较少、制作技术不熟练、制作流程不规范、取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青贮饲料质量不高、浪费严重,从而在饲喂过程牛羊易发病,影响到粮改饲项目的推广[3]。
3.3 资金扶持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目前粮改饲项目资金主要使用在优质饲草收贮补助方面,而其他方面,如在青贮窖池建设和种植环节都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实施成效。
4 发展建议
4.1 因地制宜,选取适宜各地发展的模式
甘肃省地形狭长,地处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地带,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粮改饲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农技部门和推广部门需要反复调研论证,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饲草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和青贮饲料贮用技术,凝练具有本地特色的粮改饲发展模式,进一步助推产业发展。
4.2 加大技术投入和培训,设立专项技术支撑资金
鼓励甘肃省各地组织优势技术力量开展优质饲草种植和青贮系列技术研究,同时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型开展培训,切实为种植户、养殖户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4.3 充分推动市场化运作,鼓励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
各地逐步探索推广“种养一体化经营”“养殖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专业化收贮企业+养殖场户”生产模式,引导种养大户、养殖企业、牧草企业、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等积极参与,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和合同收购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协议,辐射带动周边开展集中化、连片化的优质饲草种植。同时鼓励企业用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根据当地情况,购买适宜使用的饲草生产机械,推广应用全株青贮玉米播种、收割、揉丝、打捆、粉碎、打包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全面提升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的效益。
4.4 注重品质,着力提升全株玉米青贮质量
在粮改饲项目实施过程中,青贮饲料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基于此,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应将质量放在首位,组织质量品鉴活动,让养殖户、农户了解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同时在青贮期间组织技术培训,让实施主体准确掌握青贮收获时间和标准化制作流程要点,让养殖场(户)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