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视域下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3-01-05张婉佳
张婉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不仅学时较多,而且学习时间较长,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优质载体。 深入挖掘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资源,转变传统数学教学中单一的知识讲述,实现知识传承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当下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目标。
1 高职高专数学 “课程思政” 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国家政策导向的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国务院与教育部也出台了多项政策,致力于推进各类 “课程思政” 教学建设。 无论是传统思政教育,还是如今的全员思政,无不体现了国家对 “课程思政” 建设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加快高职高专数学 “课程思政” 建设与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1]。
1.2 数学课程优势的发挥
高职高专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开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任,对于锻炼学生毅力、 提升学习自信心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数学课程与自然辩证法之间关联甚密,加上丰富而厚重的数学文化积淀,使得数学众多概念、 知识点均可与思政教育相联系,高职高专数学在推进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职高专数学许多知识内容紧贴实际生活,除了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之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实用性以外,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思维模式与严谨的逻辑辩证能力。 因此,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特色及优势,推进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3 师生教学需求的驱动
高职高专数学 “课程思政” 建设与教学改革,不仅顺应了新时代对高职高专教师的新要求,还促进了教师向 “四有教师” 的转变。 “课程思政” 教学建设的推进,不仅有助于深化教师对数学概念、 知识含义的理解,还能够促进教师深入挖掘思政素材,从多维度、 多视角解读数学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教书向育人的转变。 很多高职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思政元素的融入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创新了数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全新的视角认识数学,实现理性与感性的融合[2]。
2 高职高专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2.1 教学目标设置笼统,价值塑造功能较弱
从“课程思政” 视角来看,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层面,还体现在学生哲学思维的塑造、 自学能力的培育、 职业素养的提升等价值引领与品格塑造方面。 当前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标准虽然设立了素质目标,但较为笼统,缺乏明确、 具体的价值塑造目标。 传统数学教学往往利用大量、 重复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但由于一些高职高专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匮乏,高职高专数学的理论性、 逻辑性、 抽象性,使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难以养成思维能力,加上哲学思维的缺失,无益于学生数学潜能的发挥与良好素质品格的形成[3]。
2.2 课堂教学浮于形式,思政元素运用欠缺
“课程思政” 的最重要载体是课程教学内容,通过系统开发、 挖掘教学内容背后隐含的基本逻辑并渗入教学实践中,方可达到课程育人的功效。 实质上,高职高专数学是一系列抽象概念与深奥理论的集合,若教师只是按照课本推理向学生讲解知识,而不注重将其背后的基本逻辑、 蕴含道理深度挖掘并予以讲解,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并应用到实践中。 当前一些教师并未意识到此,不注重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 选取与运用,没能突出数学课程思政内容的专业特色,这进一步加大了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阻力。
2.3 教学方法单一低效,线上教学有待开展
为了提高育人效果,要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达到“润物无声” 的育人效果。 然而,从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单向灌输等单一化教学层面,对学生讲授枯燥、 晦涩的概念与定理,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利于自主学习等良好习惯的形成。 此外,当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主阵地仍集中在课堂单一空间,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缺少信息化平台支持,不利于向虚拟学习空间方面延伸,影响了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4]。
2.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从教学设计完整性来看,课程考核评价环节必不可缺,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够引导、 约束学生,还能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之严格要求自我并为之奋进。 然而,当前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评价存在方式内容单一化等问题,如评价主体仍以教师评价为主、 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 评价维度未全面覆盖德育内涵,这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评价功能的发挥。 此外,“课程思政” 并非刻意强调学生眼前的变化,而是着眼于其对时事、 社会热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态度与行为,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课程思政” 视角来看,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5]。
3 高职高专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
3.1 重塑课程目标,突出价值引领与品格塑造
针对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素质目标笼统,价值塑造效能较弱等问题,要以 “课程思政” 目标为导向,完善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标准,重塑课程教学目标,强化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等内容,突出该门课程的价值引领与品格塑造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做事,继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与成才。 具体而言,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要系统梳理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根据“课程思政” 教学应取得的效果,将数学课程素质与德育目标写入课程标准中,突出家国情怀、 个人品质、 科学观等; 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从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特点出发,分别从哲学思维的塑造、职业素养的培育、 心理健康教育、 文化自信教育、 爱国热情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开展价值引领。 例如,高职数学可从如下方面设计课程价值塑造目标:一是提高学生对 “对立统一” “量变与质变” 等哲学思想的认知; 二是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技术资源查阅整理等能力,提高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工作中团结协作、 严谨做事、 吃苦耐劳、创新探索的数学精神与职业素养[6]。
3.2 开发内容模块,提升课程思政载体的针对性
针对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浅表化,课程思政开展阻力大等问题,教师要深度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加快调整教学内容,开发多元内容模块,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文化的引领下把握数学发展史,感悟数学家们不懈钻研的优秀品质,并在数学学习中提高自我逻辑推理、 建模、 运算、 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实现专业学习中的应用创新。 具体而言,“课程思政” 最核心的载体是教学资源,因此,开发内容模块前需要系统挖掘课程资源,数学教师要主动向思政课教师 “取经”,全面把握思政教育的目标、 要求及国家政策导向,结合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实际,探索二者的协同点,并从基础性、 应用性、 素质性三方面出发,开发基础知识、 数学应用、 数学文化三大模块,其中,基础知识模块聚焦于数学课程背后的哲学逻辑、 思政元素; 应用模块强调收集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数学应用案例,如可将浦丰投针、 撒豆实验配合计算机模拟,探索该方法在统计物理、 系统科学、 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而数学文化模块则要求深挖数学家等名人故事,以此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通过三大模块促进学生抽象思维、 逻辑推理、 运算能力、 数据分析、 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提升[7]。 例如,在讲授极限知识时,可引入中国古代极限思想,包括庄子的“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以及《九章算术注》 的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有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向学生讲述这些思想要早于欧洲一千多年,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其扛起科学发展的重责,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前沿科技。
3.3 创新多元方法,依托信息技术破解教学空间的局限性
针对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空间局限多等问题,教师要加快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破解单一课堂空间育人的局限性,使“课程思政” 由课堂延伸至虚拟学习空间。 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高职高专生普遍存在的数学基础薄弱、 自主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数学励志歌曲、 逻辑推理小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中,提升综合素养; 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国内外时事新闻,通过精选短视频、 分享数学家小故事等,释放道德文明的正能量,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优秀的品质,例如,教师可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作为学习寄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 “三观”,鼓励学生处处 “向善”,持续释放正能量,弘扬新时期的雷锋精神。 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快搭建线上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平台强大的交互与数据分析功能,促进课程思政全面贯穿线上与线下、 虚拟与现实两大空间[8]。
3.4 重构评价体系,实现多维度与全过程考核
为了转变数学教学评价单一,德育内涵考核少等问题,教师要加快重构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全面覆盖知识、 能力、 素质三大维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 激励、 约束等功能。 一方面,教师要立足“课程思政” 视角,从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度、 学习态度与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 信息素养、 综合素养等多个方面出发,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组间互评等多元主体评价活动。 同时,评价要全面兼顾课前、 课中与课后全过程“教” “学” 情况,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多维、 全程、 综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将课程思政考核全面贯穿评价各环节,针对学生日常言行举止、 应用创新、 职业素质等方面,尽量实现全面、 科学的评价,并结合评价反馈结果,分别从教学内容、 方式方法、 进度、 管理等多个层面优化教学设计[9]。 例如,可以设置这样的考题:请思考数学知识中所涵盖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写出五条以上。 通过此类开放性、 非标准化考题形式考查学生从数学课程中所获取的内涵育德与思政教育内容。
4 结语
综上,高职高专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也是各类课程所有专任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高校要充分认识高职高专数学 “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面向国家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特色与优势,从师生教学需求出发,思考数学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向,实现数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促进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与思政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