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1-05苑津山
苑津山
2022 年9 月23 日-24 日,由蒲城县人民政府、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顺利召开。来自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70 余所海内外高校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科举类博物馆的174 位专家学者在有“龙脉福地、将相故里”美誉的陕西蒲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通过直播与回看的形式向国内外公开,观看量达到2.94 万人次,收获点赞7 千余。
会议在蒲城县国际大酒店举行,开幕式由陕西蒲城县县委常委、宣传部宋小娜部长主持。蒲城县人民政府薛斌县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院及城市学院李弘祺教授先后致开幕辞。主报告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金滢坤教授主持。在分论坛报告环节,三个现场分论坛和四个线上分论坛分别对明清童生试研究、清代试院与考棚研究、科举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考试的借鉴价值等专题研究进行了探讨。另外还特别设有一个分论坛举行第五次科举类博物馆联盟会议,集中讨论了科举类博物馆联盟扩大、科举建筑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筹备申请中国博物馆学会科举类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等相关事宜。闭幕式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金滢坤教授主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刘海峰教授作会议总结。第二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主办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尹磊副馆长发言,向大会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2023 年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再相见。最后,由蒲城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屈建宁致答谢词,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本届学术研讨会以“科举学提出三十年”为背景,主题突出“童生试考棚、贡院等科举类博物馆研究”。与会代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围绕“中外科举制”“科举文化”“科举文学”“科举教育与考试”“科举地理”“科举文献、政治与人物”等方面,向大会提交了131 篇学术论文或摘要,现将与会代表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一、童生试考棚、贡院等科举类博物馆研究
本届学术研讨会的执行承办单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是在原蒲城考院旧址上成立的一所专题性博物馆。蒲城考院是同州府考取庠生(即秀才)的考场,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场所之一。因此,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就是明清童生试、试院与考棚研究。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集中探讨。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原馆长李亚茹女士作了“蒲城考院与蒲城科举人物”的报告,指出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通过文物展示、场景复原、游客体验、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已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集研究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研学活动于一体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安康学院赵临龙教授作了《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的人文旅游价值探析》的报告,认为蒲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重泉”,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授时地,陕西产粮第一大县。蒲城县厚重的历史,特色鲜明的清代考院博物馆,是打造蒲城县人文旅游重要的载体。大连大学历史学院王夏刚教授报告了《晚清童试考官考生研究》,认为晚清以后的考官,要进一步确定考生的身份,甄别考生的能力,确定案首及府、县试前列人选。考生则为减少考试费用,选择参加县试正场,不参加覆试,或者不参加府试,临期补考。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张亮讲师以“考试不止为选才:清代童试的取额设置与调整”为题作了报告,认为县府试长期奉行不限额的政策。虽然导致了滥取滥送的弊病,却在录取额极低的环境中,为士子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考试机会,这不仅与清廷广育人才的宗旨相合,还有利于缓解院试录取率低下带来的郁闷情绪。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艳伟讲师以“清代童试中的地方政府——以《南部档案》为中心的考察”作了报告,认为童试的管理给考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约束考生,维持地方正常的社会秩序,并严肃关防,保持考试公平,府试、院试之时还要分摊考试经费。州县地方政府为童试的顺利举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安徽太和中学李晓老师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许露博士生报告了《晚清安徽县级考棚的兴建与转型——以太和县为例》,认为在考棚建设的过程中,籍在陕西同州府澄城县的雷时夏起表率作用,安徽太和县李氏等家族积极响应,加速考棚的工程建设。建成之后,考棚与当地文峰书院之间建立密切关系。
本届学术研讨会在第三分论坛,特别举办了第五次科举类博物馆联盟会议。会议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冯家红馆长主持。冯家红馆长表示,此次会议召开,主要是希望能够以科举类博物馆联盟为平台、抓手,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框架内成立“科举类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同时,希望各成员单位将“科举”申遗作为联盟事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以此加强对科举相关遗迹的保护与展示,更好地发挥科举文化专题场馆及相关历史人物、建筑遗存主题场馆在传播科举文化、传承公平公正的精神、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职能。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名誉馆长、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名誉馆长刘海峰表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就是在科举遗存上,科举类建筑遗址属于消逝的文明,独特的见证,我们联盟单位的部分博物馆的建筑是符合申请条件的,而科举的四级考试制度在联盟各家单位都有很好的保留,具备完整性。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尹磊副馆长、泰州科举院试博物馆崔健歆副馆长、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石秋艳馆长、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馆长、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刘晓馆长、河北定州贡院张立馆长、苏州状元博物馆邢强馆长、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王培伍馆长、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王新宇馆长、甘肃科举博物馆贾守雄馆长、四川阆中贡院杨娜主任、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邬玲玲副馆长、张謇纪念馆沈颖楠馆长、日照乡贤博物馆王均明馆长、江西吉安中国进士博物馆李艳萍副馆长、宝应博物馆倪学萍馆长、休宁县状元博物馆程锦松馆长、徐州圣旨博物馆叶超然主任等参加联盟会议并发言。
二、中外科举制度研究
科举制度研究历来是每届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科举制度作用与影响、各断代科举制度及外国科举制。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戴沙迪教授报告了《奇才、奇器、奇观:探讨科举制度及其独特性》,认为,“奇才”作为考生渴望的称赞之一,“奇观”就是外来的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员遇到中国科举制度的某方面,或者是考场设施,或者是读书习惯。然而在“奇才”“奇观”的背后往往有“奇器”的现实。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系河元洙教授以“《科举制度形成史》的结构与内容”的研究作了报告。该书内容虽然是对隋和唐前期科举研究的结果,但关于科举制度史的全貌也不无启示。因为这样“形成”的科举制度在唐后期以进士科、乡贡为中心进一步得到了巩固。河教授认为在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时,有必要更加关注应试者士人的问题。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王必成教授作了题为“科举制度没有中断的东方文明”的报告,认为科举制废除了官员完全世袭制,通过学习考试,大批出身寒门的学子得以登上主要社会舞台,为国出力。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虽然它有着种种不如意,但不失为招贤取士的一种好方法。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张纯厚教授报告了《论中国科举精神的三轮信息流动、吸纳创新与统一公正的民族国家公共管理建构》,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一国到区域、再到全球的三轮广泛的信息流动、吸纳创新,其整个过程是一个早期民族国家统一公正的公共管理建构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统一公正的公共管理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各断代科举制度方面,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袁浪华博士生以“察举制向科举制流变的动力分析”作了报告,认为为了实现选贤任能的目标,统治阶级对贤能治国理念与择优录取原则进行了制度化的设计与实践。察举制作为科举制的前身,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对人才质量的追求成为推动其向科举制流变的核心动力。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成员赵竟硕的《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对士阶层的影响》,认为北宋科举改革在中国科举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一系列举措对当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有重大影响。其从人才保障、发展环境、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北宋科举改革对文学发展繁荣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力博士生报告了《明清三原宏道书院与科举制度》,认为对于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历任陕甘学政高度重视,多延聘品学兼优的饱学之士住院训读。以三原为中心的渭北一带成为西北地区的文教中心。宏道书院改名宏道高等学堂,倡导新学,注重经世致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科杰博士生以“康雍乾时期杭州科举的蔚兴”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康熙至乾隆年间杭州“质韦十八子”士人群体,延伸出科举政策的变动、乾隆南巡、书院复兴等影响因素,展现杭州科举逐渐兴起并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的背后原因。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冯俊博士生的《清代汉人武科铨选的运作与困境》,认为按清廷设计,武科出身的汉人武进士、武举不仅可以通过兵部拣选和分发拔补迈入仕途,也可以借选授驻京提塘、兵部差官以及发往漕运领运和随帮成为武官。
在外国科举制度研究方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程伟副教授、刘鑫南硕士生的《日本科举制度特点探析——唐日比较的视角》,认为相较于唐朝科举,日本科举制度有着考生来源贵族化、考试科目单一化、考试内容汉文化、科举地位边缘化、科举功能荣誉化的特点。其形成与日本律令时代的贵族传统根深蒂固、文化土壤贫瘠、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等国情存在较大关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陈刚博士生以“《评定所科文》与琉球的科举制度”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评定所科文》是琉球的学校机构为准备科举考试而抄录的历年考题和优秀答卷,抄录者同时注明了考试的举行时间、答卷作者、及第者等信息,是研究琉球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
武汉大学申万里教授报告了《中国高丽进士李穑的“燕客录”——以李穑诗为中心的考察》,认为高丽进士李穑在大都的生活比较丰富,特别是他的诗歌写作,数量多,文学水平高,涵盖了他在大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研究他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山西大学文学院张景昆讲师报告了《朝鲜时代初期科举的经义与词章之争》,认为考查诗赋的进士试时废时立,终于1452 年保留下来,文科中场的考试内容屡次变迁,但诗赋最终确定为重点考查科目。同时,对经学考试方式,如讲经抑或疑义、专经还是多经,也有多次争论。山东师范大学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张晓波讲师作了题为《朝鲜王朝科举“宾贡”探析》的报告,认为朝鲜王朝建立之后,为吸引文明程度较低的周边部族,统治者借鉴中国唐宋元明的科举“宾贡”经验,允许“向化人”及其子孙参加本国的科举考试,是朝鲜王朝在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一个创举。暨南大学文学院平兆龙讲师以“明乡人在越科举考论(1819—1919)”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明乡科举是常被忽视的领域,但却是明乡人融入越南的重要途径之一。明乡人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在越南内政外交等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促使该群体深度融合于越南社会之中。
三、科举学研究
刘海峰教授认为,科举学是以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历史上存在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作为一门正在形成和完善的专学,科举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其研究对象又具有重要性、广博性和现实性,因此其研究规模日渐扩大,形成气候。
(一)科举学三十年与科举总论研究
科举学自1992 年提出,适逢今年为其三十周年,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刘海峰教授以“一门方兴未艾的专学:科举学的考据、义理、辞章”为题作大会报告,指出科举学具有多学科研究等特点,历史学、教育学、文学等三个主流学科分别从考据、义理、词章三个方面研究科举学。科举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其研究对象又具有重要性、广博性和现实性,因此其研究规模日渐扩大,形成气候,是一门方兴未艾的专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冯用军教授报告了《三十而立:论科举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认为科举学是一门运用跨学科方法论研究科举人物、事件、活动、思想、制度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门跨越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军事学类、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的交叉学科。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朱沛沛博士后以“中国科举研究三十年历史回顾”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性质特点、科举制的评价、八股文等主题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其中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八股文两个主题受到的关注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强的趋势。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苑津山博士生报告了《三十年来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中国科举源远流长。千三百年,赓续不断;科举之制,迭有翻新。专学以来,由立说而文史、政教;而订真、义理;本学所尚,由褒贬进退而辩伪考异、而鉴今探意;穰穰硕果,光彩夺目,烛照科举之学创立三十载。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许露博士生以“论厦门大学四代科举学人的学术求索与认同”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科举学创立三十周年之际,科举学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作为科举学研究重镇,厦门大学科举学人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有代表对外国科举学进行了探讨,如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吴光辉教授的《“日本科举学”的思想射程与话语批评》,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随着唐朝律令在日本的施行而传播到“岛国”日本,逐渐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日本科举学”。其中种种传承与冲突、曲折与反复,令“日本科举学”的历史建构跌宕起伏、回味无穷。此外,对于科举总论研究,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钟伟春博士生以“科举制度下的家道结构变迁与家庭成员角色”为题作了报告,认为科举制度的诞生,士子向上流动的渠道逐渐由门阀政治统摄下的家族荐举,转为科举制度主导下的阖家支持应举,个人举业也更多地与家庭联系在了一起。这类研究有利于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强大影响力。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赵凯博士生报告了《科举交往史:由关系视角下移的科举史》,认为科举交往史是与科举交往活动相关的历史,它涵盖了一切正式的科举交往活动与非正式的科举交往活动,是不同学科交叉形成的研究新域。
(二)科举文化研究
由于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科举文化研究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闽江学院历史学系毛晓阳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罗立祝副教授合作报告的《论周代泽宫与后世贡院》认为“泽宫”是《诗经》《周礼》《礼记》《仪礼》等先秦儒家典籍及其后世注释文献中的一种特有建筑,它被后世学者描述为周代习射择士的场所,同时也被认为是周代的一种中央官学,有些学者则将其等同于辟雍。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李木洲研究员报告了《宋代科举考官锁院活动探析——以锁院诗为中心的考察》,认为代宗朝试赋堪称当时政治的文学性表达,不仅通过试赋向世人宣示皇权的正统性和权威性,而且使试赋具有了纪实证史之功,即试赋命题与当时社会政治紧密相关。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夏豪硕士生报告了《从“夹袋册”看宋代科场作弊用书》,认为任何看似完备的制度规定,实则都难免有缺陷,夹袋册即是考察宋代科举制度缺陷的角度之一,亦便于我们从侧面了解宋代科举的繁荣及其影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周腊生教授以“金代前期状元释褐职任考”为题作了报告,认为金太宗朝状元释褐散官官阶为承德郎,执事官或为右拾遗,或为翰林应奉文字,都是京官;熙宗朝状元亦授承德郎,而执事官或为县令,或为州郡幕职,都是地方官;废帝朝状元官阶上调为奉直大夫,执事官为翰林应奉文字,又都是京职。浙江绍兴独立学者孙伟良报告了《明代状元谥号研究》,认为明代科举选官制度考试的佼佼者是状元,而封建时代对人物盖棺论定作出评价的是谥号,状元群体得谥状况自然为世人所关注。《明代登科总录》是目前研究明代进士(包括状元)最详尽、最权威的基础资料。
日本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三浦秀一教授以“明末改定《性理大全书》的尝试:以詹景凤撰《詹氏性理小辨》为例”的主题进行报告,认为《詹氏性理小辨》被视为一部涉猎佛道两教以及诸子学相关书籍。明朝乡试、会试第二场中的论在出题时,会从《性理大全书》中摘取一段或一句作为题目。这一现象从宣德年间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明代科举考生必须记住《性理大全书》中考试常用的短语。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政副教授报告了《清代观风考试源流考》,认为从汉至清,“观风”一词的实际指称经历了由监察职官莅任变为诸多地方官员举办的科举热身考试的过程,其核心意涵由观民察俗变为观士察文。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白金杰副教授报告了《科举“岁时”民俗的形态、仪式与内涵——以福建方志为中心的考察》,认为以福建为例,旧志存录有上元“延师礼”、二月初三“文昌诞”、暮春“光斋”(浴沂会)、七夕魁星诞、中秋博饼等科举岁时民俗类项,形成了独特的仪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了崇儒重教的地域文化、乐群好礼的伦理关系。信阳学院中国庙学研究中心赵国权教授和张亚美硕士生以“庙学与科举的融合促动机制及实践路径”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庙学是封建时代官办育才场所,科举是封建时代选才方式,两种不同的制度结缘于隋唐,基于价值导向的趋同性而得以融合促动。
(三)科举文学研究
科举文学是科举学研究三大重要分支之一。复旦大学中文系陈维昭教授作题为“科举文献与文学”的报告,认为明清科举文献,特别是八股文近年来研究的十分热门,相关八股文文献也不断被挖掘出来。从这些科举文献当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很多文学色彩,应当深入对科举文献与文学的联系进行研究,并对科举文献中的文学性加以重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余成洋保研生报告了《南北朝文学体制变革与科举制的萌芽》,认为在北齐后期建立文林馆,并任命颜之推等文学家为近臣;在隋文帝代周之后,北方民族大融合完成并全盘继承北齐体制,最终建立了以考试检验文学才能的科举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谢丹博士生以“隋朝举士制度变革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隋文帝与隋炀帝都对举士制度进行了变革,隋文帝大大增加了举士数量,将举士科目由两科增加到四科,隋炀帝对举士科目进一步细化,将四科增加为十科。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钱建状教授作了有关“北宋科场经义文与‘王氏之学’”的报告,认为北宋科场中的“经义”文有两种体式,一种是宋仁宗朝“说书举”、明经科所试“大义”,其写作要求是比对归纳先儒之说,而以己意断之,兼以文辞加以润色发明;另一种“经义”,则是熙宁贡举改革之后,在中书所撰大义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义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秦行国博士后以“延祐复科与胡安国《春秋传》的确立”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胡安国《春秋传》跻身官学,一则是因程朱理学被元廷推崇,成为治国的意识形态,二则,胡安国《春秋传》倡导的“尊王”之义完全符合元朝的“大一统”情势需要。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于浩讲师以“明代《诗经》科举注本的特征与学术价值”为题,报告内容为明代各个时期的科举类《诗经》注本,有很大影响力,他们不仅深入参与到《诗经》注本的编撰、刊行当中,在其他著述中也浸染着科举文化的印记,他们的经学观念、文学理念无不与科举考试有着密切的联系。
海南师范大学郑天熙副教授报告了《明代古文选本与科举》,认为随着明代出版的产业化,助益科举几乎成为古文选本刊印的唯一支配力量,在编选对象、古文经典谱系、编辑样式和文章点评等方面有至深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刘雪莲副教授报告了《论明清小说中秀才群体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内涵》,认为秀才群体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格上的裂变,既说明了科举弊端对他们人生际遇深刻的影响,也表明了科举最终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闽江学院中文系王美盈副教授以“中、日、欧美学者对程朱取士背景下兴起的清代汉学成因探讨”为主题进行了报告,认为汉学兴起外因为文字狱的推行、帝王对程朱理学的好恶、帝王对学术文化的提倡、社会经济的富饶、程朱科考时文等,内因是对前代学术的反动、续成、异质。
(四)科举教育与考试研究
科举教育与选拔人才方面,是科举的一大重点研究。与会代表从不同断代和不同区域间对科举教育进行了探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建荣教授作了有关“科举考试命题的规制理念及其借鉴”的报告,认为科举制度自创立后,考试命题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之中,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科举考试命题规制理念。田教授总结科举在命题立意、试题内容、考试方式、命题原则以及试题审查等方面所构成的命题理念系统,认为对于认识现今考试命题特别是中考、高考和学业考试命题的现代转型具有积极意义。浙江大学古籍所周期媛硕士生报告了《南宋太学重建过程初探》,认为太学为历代王朝最高学府、敦行文教之所,意义匪浅。南宋太学建立于王朝更迭、兵革纷乱之际,其确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文治建设,更与宋政权延续的合法性息息相关。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胡子恒博士生以“朱熹《学校贡举私议》与明代科举关系探微”为题作了报告,认为明初的八股取士制度继承了朱熹的思想,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确是对朱熹略带理想主义色彩改革建议的体系化与制度化。然而在此制度确立之后,八股取士才在明代二百年间逐渐再次畸变为朱熹所批判的扭曲、僵化的形态。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光钊博士生报告了《家族、地方官与社会:清代宁夏进士的教育养成》,认为清代宁夏进士的教育养成具有多元性,除却官学教育、书院教育基础外,该地区进士的教育养成也与家族有关,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态度、族中的物质支持是进士养成的首要条件,地方官和乡绅等也是其形成条件。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前副教授以“太平天国的基础教育与科举制度”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太平天国前期科举制度,并没有建立在基础教育制度之上,说明太平天国缺乏长远眼光,而只满足于依靠科举暂时取一时人才之需。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尚伟博士生报告了《从书院到学堂:废科举前后学田转向的路径演变及其款产流转》,认为清廷推行书院改学堂时,即谋划以部分学田充裕新学经费,基于学田的官有与私有分化出不同的流转逻辑。废科举之际,缘于官学双方对学田款产诉求的错位,学田款产性质渐趋分离,并衍生出多重归置路径。宁波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刘希伟教授报告了《近代北京大学与北洋大学合并事件考论——以进士蔡元培、举人汪大燮为中心的考察》,认为北京大学与北洋大学合并事件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桩历史公案,进士出身的蔡元培与举人出身的汪大燮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卫讲师以“近代学堂的兴起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新政”时期,学堂选官最终取代科举取士,成为清末最主要的选官方式。虽然学堂选官制度的确立是对科举制度的否定,但其将现代教育与选官制度的结合,仍是对传统科举“学而优则仕”理念的秉持。
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院杨明勋副研究员报告了《民国宪法文化对科举考试的传承与演进》,认为民国时期科举制度虽已废止,在政治意识型态、文官制度、人事行政等各方面均深受封建传统极大的影响。山东建筑大学崔玉珍老师以“考试制度对现代社会环境及专业技术教育传承影响”为题作了报告,认为考试是社会经济在一定场域内发展到“衣食足”而必然追求精神世界的“荣辱”,“诗”“书”“礼”“乐”“射”“御”“数”的不断传承分形、耗散、突变,归并,协同,形成自组织的群体化过程。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孙艺源硕士生报告了《基于科举与高考的比较反思我国区域公平问题》,认为伴随科举制的诞生,关于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也从唐宋的“解额制”到清末的“分省取士制”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和完善,其中的不少做法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孟诗程硕士生以“法史为鉴:反思选才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为题作了报告,认为有一种则更偏向以选才公平为追求目标,它兴起于隋唐,终止于明清,共存在1300 年之久,名为科举。公平和效率是自古以来选才制度所面临的两大问题。
(五)科举地理研究
围绕科举地理研究,有两个大会报告。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培贵教授报告了“关于明代进士地域分布研究的意义及其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认为该问题是“科举学与科举制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是明代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等专门史也即明史研究深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该论题的研究必须具有全国的视野,必须建立在全面占有相关史料和严谨考证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统一、完备、客观、合理的确定进士属地的标准。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祖慧教授以“地域科举研究的新拓展——《浙江进士录》与《浙江举人录》的编撰”为主题进行了报告,着重介绍《浙江进士录》与《浙江举人录》研究的新进展,以浙江省为研究范围,说明了其收录研究的进士、举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
在分论坛报告方面,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何天白博士后报告了《试论北宋河北路“防城举人”》,认为面对契丹的压力,北宋试图以科举加恩的方式,在北边要地巩固统治;宋真宗朝格外优待河北路“防城举人”——即在契丹主力南下期间,参与、组织本地城池守御事宜的修习举业之人。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研究部吉益乐和丁婷以“《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明代进士籍贯考纠谬”为题进行了报告,汇报了自身在参与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组织编纂的《江苏历代进士总录·明代卷》一书时,发现《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所录明代进士中,籍贯有误者达110 人,并对此进行逐一考辨纠谬。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研究部王凡和严得秋以“《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清代进士考”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该书姓名有误者216 人,科年有误者59 人,籍贯有误者118 人,尚待考证者27 人,未录载者67 人。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韦骅峰博士生报告了《清代以前广西科举考论》,认为清代以前广西科举考试成就总体而言占全国比重较少,广西科举考试成果分布与当地学校教育发展关系密切,中央政府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选才的特殊性,设置辅助制度配合科举选才。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王力教授报告了《“鼓舞宜亟”政策下的清代边省科举》,认为清廷以“鼓舞宜亟”的原则对边省施以优惠,既有经济资助,也有解额增益,使得边省实际中式率高于他省。边省科举成绩在清末达到巅峰,缩小了与中大省之间的差距。兰州城市学院陈尚敏教授以“清代甘肃为科举最不发达省份——基于乡试中额、陕甘合闱与战略地位的视角”作了报告,认为两省合闱时,陕西乡试中额本就不高,而且甘肃士人乡试要远赴西安,路途遥远,盘费高昂,因而影响了甘肃士人的应试。换言之,陕甘两省士子在乡试竞争中,甘肃明显处于劣势。
河北经贸大学张森讲师报告了《清代八旗举人旗籍分布研究》,张老师通过顺天乡试录统计和分析出了八旗举人大部分科次的中式人数及演变趋势,展现了八旗内部满、蒙、汉中式人数的多寡及对比之态势,并深入剖析了此现象背后的成因和折射出的民族教育政策、治国方针和满汉融合之因素影响。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季洪斌以“1897 年甘肃乡试朱卷涉及人员行迹探寻”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对朱卷涉及人员的工作及生活行迹的考寻,可以窥探科举考试的全貌,可以窥探甘肃当时的生产生活的全貌,可以探知当时的政治生态,官员结构、官员调整任职等情况。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傅冠华博士生报告了《晚清顺天与山西乡试借闱的比较研究》,认为两地在时间安排、录送乡试、官员选派、考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共性是操作简便性成为主要目标、乡试独立性受到充分尊重、取士公平性得到坚定贯彻。厦门大学历史系柯丽玉博士生以“清代府学额的分拨与地方治理——以淮安府学额纠纷案为中心的讨论”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清代府学学额弹性分拨的制度模糊性,一方面成为解决学额纠纷、均衡地方利益的利器,另一方面促使地方形成发展经济文教的竞争态势。
(六)科举文献、政治与人物研究
科举文献是科举研究的基石,对科举文献的考证有利于科举研究进一步推进。浙江大学古籍所韦志文硕士生报告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甲科”概念考论》,认为从“等第最上”到“进士高第”再到“进士出身”,“甲科”概念经历了稳定、变化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成为探寻中国古代选官与考试制度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裴家亮博士生以“明代乡试资格考试中的科举配额述论”为题,认为科举配额制在嘉靖年间开始延伸至乡试以下,参加乡试的名额逐渐以通过的资格考试类型分为正科、遗才和大收,并主要以儒学为单位定额分配,科举配额呈现出进一步向下延伸的趋势。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的苑津山博士生和曾思鑫博士生报告了《明清乡试录取率综考》,认为,明清两代,乡试录取率大致经历从高到低的过程,由初年的复苏至盛年的稳定再至末年的低谷,反映了科举考试的高竞争性、高厉害性,也折射出一个王朝发展的由盛转衰。北京独立学者孔伟伟以“清代进士科举文献的存世情况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孔老师对现存500 余种清代会试、殿试文献的科年分布、馆藏地、文献类型、流转情况进行了整体研究和分析。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蔡正道讲师报告了《清代广东各府州县民籍学额数的考订与生员估算》,蔡老师以清代广东为案例,详细考订了顺治九年至光绪三十一年共计121 次的院试中,辖内各府州县学的民籍学额数。
科举政治研究有宏观上的政治影响下的科举变革,也有微观上每一科的同年研究。重庆工商大学游君彦讲师报告了《弊与除弊:南宋四川类省试的行废之争与最终确立》,认为从历次行废论争,不难发现,每次行废之争的背后都交织着科举、政治、人物个性特征等较为复杂的关系。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蔡惠茹副教授和张文婷硕士生合作报告了《明代庶吉士庄履丰政治主张初探》,认为庄履丰是明代福建泉州府首位留任翰林院的庶吉士,最高仅官至从六品,但读书、任职于翰林院的经历,使其对君主治国、地方治理、海疆治理、为臣之道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主张。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刘明鑫讲师以《明中后期科举中式举子的举债及其政治影响》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高额债务促使听选士子呈现出“势利”“抵债”“肥家”等畸形心态和任所出现选人“朝来”而债主“幕至”的奇特现象,最终形成初仕士子贪污搜刮以填堵债务缺口的政治生态。国家图书馆李思成博士后报告了《明代的座主门生与政争再探》,认为“房师”是政争中各方相互攻击时划分“门户”的重要标准,这体现出晚明向身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明代政治走向衰朽的重要特征。
科举人物研究在宏观上多描述某一科举群体。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刘佰合教授以“旧符犹在:一个科举人的日常生活——以《何宗逊日记》为中心”的主题进行了报告,认为何宗逊有着“早跻科甲到公卿”的情结,非常重视考试的准备工作。何宗逊自谓“也曾文字魁天下”,有着丰富的科场经历,日记记载了参加优贡廷试、乡试、会试等考试的细节,呈现科举制度的动态运行。福建教育学院刘一彬副教授报告了《家风传承对清代福建科举家族形成的影响与作用》,认为清代福建乡试中涌现出不少的科举家族,这些科举家族既是举人地理分布中的聚结现象,同时又是形成举人聚结现象的原因之一,这些科举家族的形成都与其良好的家风传承分不开。武汉科技大学国学中心孙君恒教授和龚谈硕士生合作报告的《从韩愈经历看唐代科举秘诀》,认为韩愈能高中进士,与两位副主考梁肃、王础联合“公荐”得当,陆贽评卷公正、准确有关。可见科举层层选拔,特别不易,公正和运气非常重要,推荐人的背景也有助成功。
四、结语
本届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适逢科举学提出三十周年的一次国际科举研究盛会。正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刘海峰教授在闭幕式总结的那样,认为科举学系列研讨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届线上观看会议直播的人次接近3 万人,且有不少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人士在观看;提交论文130 余篇,论文集厚重广博,内容丰富多彩,研讨精彩纷呈,是科举学倡建三十周年的繁荣表征,相信未来科举学研讨会一定会越办越好。笔者感触颇深,正是:
回视壬申,始提专学,几多艰苦奔忙;祭奠百年,正名科举,涅槃起新航。
千家论学著书,各门类,红艳齐芳;万人争研切磋,科举学,旗帜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