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滕州市2022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2023-01-05赵志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滕州市麦苗麦田

赵志民

(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滕州 277599)

0 引言

1 滕州市粮食作物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1.1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程度高

滕州市整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级索、西岗、姜屯、洪绪、柴胡店等5个乡镇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1.33万 hm2,完善繁育基地内的田网、林网、路网、水网、电网,建成集中连片、土地平整、道路连网、渠系配套的标准化良种繁育田。近三年鲁南地区枣庄市冬春两季雨水充足。

1.2 品种布局相对合理

其中滕州市小麦常年播种面积4.67万 hm2左右,实施小麦统一供种,其中济麦22供种面积3.33万 hm2。其他品种泰农18等品种有1.33万 hm2左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3 该地区气候稳定,规范化播种面积增加

近三年鲁西南地区小麦越冬期雨水充足,虽然冬季寒冷,但雨雪多,保障了小麦安全越冬。今年雨水较多,小麦播种普遍较晚,整体来看高产田区域小麦长势较好。滕州市小麦生产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推广机收减损”为宗旨,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正在逐步推动小麦生产向高产,高效,绿色,高质的方向转变。

2 滕州市2021年夏秋季节降雨特点及对全市小麦播种、管理带来的影响

降雨量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降雨周期的长短及降雨量的大小对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性能及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2020年滕州市全年降水量为为935.5 mm,2021年前11个月降雨量则达到了2 200 mm。从降水时间上看,9月末、10月初两个月份为全市冬小麦集中播种时间,然而在这期间,2020年降雨天气为6天,2021全市降水天数为15天。降水量的增加,降水周期的延长,一方面延缓了冬小麦播种的时间,另一方面对我市冬小麦冬春季节的田间管理较往年则有所调整,黄淮海部分地区小麦播期推迟15~30天,晚播小麦比例将大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2021年全市冬小麦在播种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个别地块苗量偏大

主因是播量过大和播种过早:表现为麦苗生长拥挤植株黄瘦、细弱,个体发育差,分蘖少。对策:先及时疏苗,特别是地头,地边及田内的“疙瘩苗”,要早疏、狠疏,以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针对麦苗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可采用“浇水—追施速效肥”的管理策略,将过度消耗的土壤养分弥补回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闫肃老人讲唐诗》一书,披露这样一则轶事:当年,毛泽东主席曾先后三次接见闫肃,而最后一次接见时,年事已高,说有个愿望,希望京剧《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要活下来,请闫肃能否把戏改一下。为此,闫肃闭关数十天,最后向毛主席汇报说:李玉和还是得牺牲,您要是让他不走,就让我走吧。

2.2 东郭镇、木石镇等乡镇麦苗长势偏弱

主要是不能适期播种,去年秋季雨水偏多,部分播种偏晚,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深或过浅,偏施氮肥,田间杂草多,品种抗性差,耕作粗放等,可能引发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

2.3 节节麦杂草呈逐年加重发生

由于该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适应性强,繁殖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如不能加强管控严重影响麦田产量。

2.4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逐年发生

该病又称梭条斑花叶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还可随着机械耕作向周边田块扩展。今年在鲁南地区滕州等地经过多年防治略有好转,但无法根除。不经种子、昆虫传播,传播媒介是一种习居于土壤的禾谷多粘菌。

3 2022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建议

综合往年经验和农业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春季小麦应总体遵循“抗干旱保生长、强田管促转化、防病虫控危害”总体技术路线。

3.1 分类指导,科学施肥浇水

旺长麦田:滕州市农业专家王延玲、牛海燕等认为一般亩茎数在100万以上。相对春节前后单体麦苗长势过于旺盛,对地力营养消耗过大的地块,可及时灌溉和追施化肥;对于麦苗单体正常生长的地块,则不必急于灌溉施肥,应将该措施推迟到4月上旬执行。

壮苗麦田:一般茎数在80~100万/667m2,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氮肥后移,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小麦要施尿素化肥约16 kg/667m2,并施肥后灌溉。

过度类麦田:此类地块麦苗长势介于青壮苗和晚播弱苗之间,每亩约70万株左右。对于此种类型麦苗地块,麦苗分蘖期的田间管理为春季管理的重点,具体做法是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在小麦拔节后及时开展施肥浇水。

晚播麦田:此类地块麦苗多属于因晚播而未长成势的弱苗。对于此类麦苗的管理应该加强土地透气性,增加地温,促进麦苗及时分蘖拔节。应该视土地墒情定管理技术路线,只要土地水分含量充足,则可以适当推迟春季灌溉时间,避免影响地块透气性和麦苗单体生长。

3.2 适时化学除草

1)以播娘蒿(非抗性)、荠菜(非抗性)、小花糖芥、蚤缀、风花菜、碎米荠、通泉草、泥胡菜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或 75%苯磺隆、5%噻吩磺隆、2,4-滴异辛酯或其他含双氟磺草胺或苯磺隆或2甲4氯等的复配制剂。

2)以猪殃殃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氟氯吡啶酯乳油、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麦草畏水剂、唑草酮干悬浮剂、双氟·唑嘧胺悬浮剂双氟+滴辛酯悬乳剂或其他含有以上药剂的复配制剂。

3)猪殃殃、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混生群落。建议选用复配制剂,如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唑草酮、双氟磺草胺+苄嘧磺隆等,可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

4)以婆婆纳为优势杂草的地块。可选用苯磺隆干悬浮剂、苯磺隆+唑草酮、苯磺隆+辛酰溴苯腈等含有苯磺隆的复配制剂等。

5)以麦瓶草、麦家公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苯磺隆+2甲4氯钠、苯磺隆+2,4-滴异辛酯、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辛酰溴苯腈等的复配制剂。

6)以雀麦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专用助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等。

7)以野燕麦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15%炔草酸(酯)可湿性粉剂、69 g/L精噁唑禾草灵悬乳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野燕麦与阔叶杂草混合发生时,70%苄嘧·异丙隆可湿性粉剂、30%异隆·氯氟吡可湿性粉剂、50%苯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72%噻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等。

8)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15%炔草酸(酯)可湿性粉剂、69 g/L精噁唑禾草灵悬乳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40%三甲苯草酮水分散粒剂、7.5%碇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助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专用助剂,或环吡氟草酮制剂及复配制剂等。

3.3 关注天气,预防倒春寒

根据我市以往气象数据和经验,2022年春季发生早春冻害的几率比较大,对于防治早春冻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在冻害天气到来之前开展田间灌溉,灌溉后可以增加近地层的空气湿度,在冷空气和地面之间形成缓冲层,以避免地面温度骤然降低,形成近地面微气候,防止寒潮对小麦的冻害。

2)加强对剩余分蘖和从小麦蘖芽处张成新分蘖株的管理,确保受保护的蘖株健康成穗,以此来确保产量。

3)根据小麦植株受到冻害的程度不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是根据受到冻害程度的不同,追施速效肥料。促进麦苗提早发育,建议每亩可以追施10 kg左右CH4N2O;二是在追肥后及时浇水,以促进小麦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构建水—肥平衡,可提高生长速度,弥补主茎损失。三是为促进小分蘖快速生长和即将发芽的潜伏芽快发,增加小麦的单位面积成穗数量和千粒重,可以向小麦页面喷施化学生长调节剂,亦可增加小麦单产。

3.4 精准用药,绿色防治病虫害

小麦的健康生长,离不开以下五个方面:强根—强大根系,抓地有力;促蘖—适量播种,种的密不如长的密;固本—茎杆粗壮,基部尤其重要;保叶—尤其是功能叶,减少小花退化、延长灌浆;护穗—防病变和虫蚀。

1)在小麦返青到拔节期间,主要危害害虫为买蜘蛛和金针虫,这些害虫会对小麦的苗叶、苗茎和苗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此类病虫害的防治,建议采用混合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以达到一次石药兼治多种害虫的目的。

2)对播种时没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的小麦,在返青时期用井冈霉素向麦株下方喷施1~2次,也可开展土壤消毒,避免大块麦苗染病,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根腐病。

3)吸浆虫的防治。小麦开花期正遇小麦吸浆虫的成虫盛发产卵期,发生就重,两者错开则发生轻。小麦芒少、颖壳松弛和扬花期长灌浆慢的品种如临麦2号等,利其产卵为害重。小麦起身拔节期内雨水多或浇水发生重,遇旱则发生轻。4月份温度适宜,气温20℃左右,土壤15℃以上则发生严重,温度过高(30℃以上)、过低则发生轻。

防治吸浆虫可分为两个阶段,主攻蛹期,补治成虫。

主攻蛹期:蛹期是吸浆虫一生中最薄弱环节,虫体触药即死,一般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地温回升,幼虫上升土表化蛹,用40%辛硫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200~300 ml/667m2,兑适量水,喷在20kg细土或细沙上,制成毒土,将毒土顺麦垅均匀撒施,并尽可能使其落入地表,施药后如无雨水适当浇水,以杀灭吸浆虫蛹和即将羽化的成虫,兼治地下害虫。补治成虫:可结合防治小麦穗蚜兼治。

4 加强保障措施,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

4.1 抓好病虫监测,提高测报水平

滕州市部分种子田周边安有病虫害智能化监测设备,各种子田均配备有测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日常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市农业部门安排专人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全力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种子田病虫发生动态,为领导决策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4.2 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

着力推广小麦“一喷三防”等技术,确保小麦种子田丰产丰收。

4.3 推广绿色防控,绿色安全生产

推广以生态控制、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要内容、科学协调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动小麦生产绿色、环保、健康发展。

5 结语

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开展减肥、减药推广和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小麦产量、保护耕地土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农户要在种植时要积极应用这一技术,科学选取种子、优化耕种方式、加强防控。有关部门应当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力度、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优化技术服务,以实现小麦的丰产丰收,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滕州市麦苗麦田
山东滕州市科创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红绣鞋
红绣鞋
大脚丫和小脚丫
给麦苗盖被子
小雪花与麦苗儿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