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推进海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1-05罗永红单玥文星生州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西州盐湖青海省

罗永红 单玥文 星生州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省代表团审议,两次来到青海省考察。特别是“十四五”开局起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省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是推进海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总方针。

一、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要积极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链延长、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等举措,全面提高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使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特色新兴产业,从地理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出发,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兴产业。

海西州是青海省重要的工矿基地,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17%,2021年GDP占全省的21.3%,仅次于省会西宁市,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海西州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注重规模和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一)转型升级四大传统基础产业

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和金属冶炼是海西州的四大传统基础产业。是海西州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基,只有坚定不移推动四大传统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盐湖化工。海西州是青海省盐湖化工的重要基地,已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锂生产装备、技术和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产业链条正在加快延伸。初步构建起从盐湖提锂、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电用铜铝箔等配套材料到储能及动力电池的锂电全产业链,有力推动了锂电关联产业低碳循环发展。盐湖锂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20%。

油气化工。在逐步提高原油加工能力基础上,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乙烯、丙烯等烯烃生产能力。积极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并通过烯烃平衡盐湖化工产生的氯气发展pvc等产品,加强原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废弃物(如:沥青、渣油)的再利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十四五”期间,要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和格尔木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完善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营体系。

煤化工。逐步淘汰30万吨以下矿井,构建煤炭开发、煤化工、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三大产业链。支持引导煤焦油精细化工产品、煤炭制甲醇及甲醇系列产品、烧碱和纯碱聚录乙烯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煤化工与盐湖化工多产业融合发展。

2022年4月26日,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60万吨烯烃项目在格尔木市开工。项目将综合利用盐湖资源副产氯气,推动传统盐化工、煤化工产业整合创新和延伸。项目主要建设180万吨煤制甲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27万吨乙烯和41.5万吨聚丙烯等工艺装置。是国家确定的9个煤制烯烃示范项目之一。“十四五”期间,推进煤制烯烃拓展升级,构建以煤炭清洁利用,平衡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副产氯气、氯化氢气体为重点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利用格库铁路建设千万吨级储煤配煤基地。

金属冶炼。加强对铅、锌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开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快再生铅、锌合金、锌材加工等下游配套装置建设。“十四五”期间,绿色开发镍钴、钼资源,完善“镍钴、钼矿采选—冶炼—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难处理复杂贵金属回收率,加强贵金属就地加工转化能力。重点发展高强度轻质合金、纳米氧化锌、羰基镍等高市场需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积极推进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搬迁至格尔木,打造青藏地区金属冶炼产业基地。

(二)积极发展特色新兴产业

新能源。建成全国单体项目装机容量第一的百兆瓦光伏、首座商业运行的槽式和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风光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等项目,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发电基地。目前,45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和12个市场化项目全部开工,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160万千瓦。

新材料。推动新材料产业迈向高端,积极发展镁、锂基合金材料产业,壮大和提升镁系阻燃及耐火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锂电池基础材料产业,积极延长功能高分子材料产业链条。“十四五”期间,大力开发镍、钴、钛等金属合金新材料,重点开发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轻质高强高韧性材料,基本建成青藏高原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信息技术。格尔木市、贵德县、共和县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德令哈市成国家第二批36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十四五”期间,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强化信息网络基础。推进“5G+工业互联网”布局。建设海西州大数据(灾备)中心,争取打造成国家大数据中心重要分支节点;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城乡一体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人社、智慧农村等普惠民生服务平台。

生物医药。依托枸杞、藜麦以及中藏蒙药和沙生植物等特色生物资源,着力培育有机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生物产业。青海省以海东中藏药,海西沙产业“两个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建设河湟谷地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育苗示范基地和柴达木沙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青海省新建道地中藏药材示范基地9处,其中,枸杞种植面积达49.87公顷,有机枸杞基地13.33公顷,中藏药材种植突破6.67公顷,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当归、黄芪生产地。冬虫夏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两个沙产业基地前景广阔。2021年,肉苁蓉产量达272吨,增长8.4%。海西州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柴达木枸杞、藜麦等特色生物产业初具规模。

现代服务业。打造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两个现代服务业示范区。鼓励科技资源富集企业面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优化控制等服务。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改进服务,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开通“绿色通道”,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十四五”期间谋划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居民服务五大现代服务业。

二、“四地”建设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青海省考察。进一步明确了青海省高质量发展之路:“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一)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2021年,青海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获专家评审会通过。按照方案,将打造“盐湖+”绿色低碳循环盐湖产业生态,推动盐湖产业与轻金属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新能源以及碳中和战略等紧密协同联动。全面构建产业规模居前、创新能力领先、绿色低碳循环、国际影响凸显的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海西州是青海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主阵地,坚持资源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稳步推进“稳定钾、突破镁、开发钠、扩大锂、培育硼、拓展其他稀散元素”重点任务。理顺盐湖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提高资源领域执法水平。依托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加快突破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盐湖化工向新材料、新能源和能源化工等绿色低碳领域拓展。扩大碳酸锂和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

在近些年开展的柴达木盆地成矿研究中,地质专家首次划分了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Ⅳ级成矿单元,建立盐类矿床成矿系列,并以此新理论为指导,新增的潜在资源初步估算经济价值超千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氯化钾潜在资源量2.35亿吨。发现了富锂、硼、溴、碘卤水资源量。这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了潜在的资源保障。

(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青海省重点规划建成了海西州和海南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90%,居全国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特高压清洁能源外送通道。2020年12月30日,“青豫直流”工程正式贯通,风能、太阳能等转化的“绿电”被源源不断传送到河南,不仅让河南用上了青海的清洁能源,还辐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2021年《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实施,青海省锚定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的目标,明确到2025年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初具规模,到2030年,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基本建成,服务全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十四五”期间,海西州力争清洁能源新增装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重点打造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德令哈市西出口、冷湖5号平滩、都兰县诺木洪和乌兰县东大滩、卜浪沟等光伏产业园;科学有序布局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重点打造格尔木乌图美仁、德令哈西出口等太阳能热发电园区;稳步推进平价风电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格尔木东台、大柴旦锡铁山、茫崖冷湖地区、都兰诺木洪等风电走廊。强化电网输送能力,提高清洁能源电量外送外销水平,开工建设海西—华东特高压通道。运用“风光水储”“风光气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构建高比例清洁能源电源结构,进一步提升海西清洁能源送出能力。

(三)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目前,青海省正在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生态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以“一环引领、六区示范、两廊联动、多点带动”的生态旅游发展目标,提升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低空旅游、自驾旅游等规模和水平,打造青海湖、三江源等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同时,加快培育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产品,建设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乡村旅游接待点。培育一批生态旅游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聚集区。推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体育、医疗康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海西州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着眼,精准发展定位,全面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大棋局。德令哈市以打造城市文化地标、民族体育赛事以及国内大中型体育赛事为核心;格尔木市以打造昆仑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茫崖市打造以天文科技科普为核心;都兰县打造以历史文化、野生动物观光为核心;乌兰县打造以茶卡盐湖景城一体旅游带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天峻县打造以高海拔体验、藏族文化体验、国家公园科考、摄影为核心;大柴旦行委打造以雅丹公园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海西州按照“全域旅游、全景海西”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块”文化旅游空间格局。统筹“城镇+景区+文化保护区+风景廊道+营地”旅游载体,围绕高原湖泊、盐湖风光、雅丹地貌、冰川雪山、暗夜星空等地质旅游资源,开发高原康养、寻根问祖、极地探险、天文科普、红色旅游等高附加值特色旅游产品,打响“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旅游品牌。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0亿元以上。

(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就是要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牦牛、藏羊和青稞、枸杞、藜麦、蕨麻等高原特色有机农畜产品,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19年,青海省与农业农村部就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签订了共建示范省的框架协议。建立健全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做强农畜产品特色品牌、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牧业循环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智力支撑六大任务,扎实推进,试点先行。2019年6月,青海省启动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以来,在全省30个牧业县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牦牛、藏羊质量安全可追溯规模超过400万头(只)。

农业农村部认定湟源县、刚察县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认定玉树牦牛、祁连藏羊、龙羊峡三文鱼、柴达木枸杞等国家级特色产品优势区。建立省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立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出台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地方标准。发布了玉树牦牛、柴达木枸杞等16个青海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通牦牛、兴海青稞等7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海西州立足“三净富硒”[1]优势,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深入实施“12345”产业振兴总体布局。[2]持续做强做大枸杞、藏羊、牦牛、饲草、青稞、藜麦、柴达木双峰骆驼等特色优势产业,“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达92.5亿元。加快推进天峻县、乌兰县省级产业园创建,抓好都兰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做强“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三地百柜”[3]试点质效。2022年4月,青海省政府认定,海西州及都兰县、天峻县分别入围全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先行示范市(州)、重点示范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所指引的方向,把握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加快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注释:

[1]即净空、净水、净土、土壤富硒。

[2]即一个定位,两个新高地,三个环形产业带,四个中心,五大优势产业。

[3]指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设立各100个“神奇柴达木优品”专柜的简称。

猜你喜欢

海西州盐湖青海省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盐湖又见火烈鸟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山西省运城市:春来盐湖美不胜收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山西运城盐湖迎来火烈鸟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