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平台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中的应用

2023-01-05任艳蕊

黑龙江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导管科室

邹 敏,任艳蕊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1)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是用于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患者结果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促进等各项程序质量的标准[1]。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提供技术支撑[2]。运用护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研发护理管理平台功能时,设计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模块,通过准确释义、规范术语、明确路径、互联互通、校验程序等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护理指标的自动提取,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开展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工作,依据《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对指标数据的采集进行规范,通过各科室人工填报的方式收集,全院数据汇总后,与院部其他科室搜集的数据进行比对。2018年1月补充护理管理平台功能,在平台内进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参考《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基本数据集实施指南》对数据来源进行整理,与医院现有的OA人事管理系统、HIS系统、院感监测平台进行对接,针对无法对接的数据,通过设计平台统计规则进行计数,并进行数据核实。

1.2 方法

根据《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基本数据集实施指南》明确各指标名称、定义、统计细则以及数据元素提取路径。通过院内其他信息平台提取的数据,以互联互通的方式直接引用数据,无法直接提取的数据,在设计数据计数规则后,在护理管理平台内实现数据统计,人工完成数据校验任务。

1.2.1 OA人事管理系统

从OA人事管理系统中提取各科室排班,按照规定的上班小时数进行计算,统计各班次工作时间,为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模块中“每住院患者24h平均护理时数”“护患比”指标提供数据依据。

1.2.2 HIS系统

从HIS系统中提取“住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住院患者总数”,为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模块中“每住院患者24h平均护理时数”“跌倒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指标提供数据依据。

1.2.3 院感监测平台

从院感监测平台提取中心静脉导管、气管导管、导尿管感染发生例次,为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模块中“导管感染发生率”指标提供数据依据。

1.2.4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将所有护理人员基本信息、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在职/离职状态等信息录入。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模块中的“护士配置”板块,护理管理平台自动按照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类别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不同级别护士配置”“护士离职率”等信息。统计全院执业护士人数、特殊科室执业护士人数,为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模块中“床护比”指标提供数据依据。

1.2.5 护理记录单

部分数据如各班次患者数、跌倒发生例次数、导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等无法从其他系统直接提取,通过制定护理管理平台的统计规则进行计算。各班次患者数需统计白班、中班、夜班三个时段患者人数,故护理管理平台在8点、16点、0点三个时间点抓取在院患者人数以及三个时段内的新增患者人数,为计算护患比提供数据依据。跌倒发生例次数仅在不良事件系统中体现,但数据无法直接提取,护理管理平台则联动至“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中的结局按钮,通过护理人员勾选“未发生”“一次发生”等按钮,系统自行计数。导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同样无法从其他系统直接提取数据,护理管理平台则联动至“护理记录单”中的导管状态按钮,选择导管类型,导管状态包括“带入”“置管”“带出”“拔管”四个选项,四个按钮均会触发“导管记录单”,“导管记录单”中需填写时间和选择是否为非计划拔管,通过计算导管两种状态的时间差得到导管留置时间,通过是否为非计划拔管选项的勾选结果,统计非计划拔管例次数,根据选择的导管类型,系统自动计算出不同导管类型的相关数据。压力性损伤例次数同样通过对结局按钮的选择进行统计。

2 结果

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平台功能,规范了不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的联动途径。

3 讨论

运用护理管理平台进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时,重点要掌握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的涵义与统计规则,根据统计规则确定系统抓取数据的路径。由于医生开具医嘱欠规范等原因,导管留置日数、约束日数等指标无法从其他系统直接提取,只能利用护理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统计。医院自主开发护理管理平台功能时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行细化各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如本院的护患比、护士层级配置等。

第一,系统对接。调查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平台抓取的数据类型和规则,将其规则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统计规则进行对比,规则相同才可直接对接。第二,建立统一的护理信息化标准。掌握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规则后,需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例如,在统计各班次护士数和各班次工作时间时,由于各科室工作特性,导致班次名称繁多,工作时长不统一,故可统一班次名称,并固定各班次工作时长,方便数据的提取和统计。第三,规范护理人员记录行为。护理管理平台对于部分数据的统计依赖于护理记录,护理人员的记录行为直接影响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在核实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护理人员未按照规范填写护理记录的行为,如“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中结局按钮存在重复勾选或未勾选的现象,导致系统统计数据时发生偏差。针对此类情况,科室管理者应对日常护理记录质量进行监管。第四,数据核实。制定护理管理平台数据抓取规则,并核实抓取数据。

4 结语

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护理质量管理从制度管理阶段进入到数据管理阶段[3],护理信息化建设是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4]。结合医院现状,利用现有护理管理平台,监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提升了数据监测的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从科室层面、院级层面,实现了数据共享,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和改进,提升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导管科室
更正启事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爱紧张的猫大夫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汽车润滑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