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猪养殖技术要点及养殖模式分析

2023-01-05孟庆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粪污猪舍养殖场

孟庆华

(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芝麻墩兽医站,山东临沂 276034)

0 引言

在政府扶持政策驱动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张、产能加速释放。山东省作为养殖大省,于2021年生猪出栏数量达到4 401.7万头,同比上年增长31.6%。在向养猪强省目标迈进过程中,研究生态猪养殖技术要点及其具体适用模式,对推动山东省养猪业高质量发展、打通绿色生态大循环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 生态猪养殖关键技术

1.1 猪舍选址规划

在猪舍建设场地选择上,要求养殖户紧密结合所在区域地势地形、气候条件等因素,优先选择平坦开阔、光热充足的区域进行养殖场布局规划,严格执行猪场净污道分设,防范内部交叉感染,并科学控制养殖规模与饲养密度,最佳养殖密度宜控制在25头猪/100m2,为生态猪提供充足的生长发育空间。在猪舍建设上,宜将猪舍朝向选定为南向,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流向与光照条件,夏季在猪舍上方覆盖遮阳膜,针对猪舍底部选用水泥地替代土地或砖石地,既为后续清理粪污创设便捷条件,也防止因高温潮湿而导致病菌滋生。

在确认猪舍地址后,基于生态养殖理念优先选择放养模式,利用场地周围林地、草地等自然资源供猪群每日自由采食,既有助于减少饲料用量,也能够利用猪粪为林地、果园、农田等提供天然有机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但在此模式下,需要养殖户定期开展全群驱虫工作,严格防范寄生虫类疾病的蔓延。

1.2 饲料饮水投放

饲料管理方面,对于生态猪应饲喂无公害、不含无机盐添加剂的饲料,禁止使用抗生素一类违禁药品,保证生态猪体内无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以发酵饲料为例,原料常用豆粕、皇竹草、葡萄渣、花生秸秆等,发酵菌种选用乳酸菌、酵母菌、酿酒酵母、白地霉等,按最优配合比将原料、发酵菌种混合制成生态发酵饲料,可使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增至20%以上。或者,选用谷类饲料、农作物副产品搭配适量维生素、矿物质,与水按1:2~3的比例均匀混合,经自然发酵制成液态饲料,可使饲料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增至109 CFU/mL、乳酸含量超过150 mmol/L,有利于生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在放养模式下,以天然有机农田作为生态猪的主要采食来源,在放养过程中要求养殖户落实猪群管护工作,避免生态猪采食单一绿色食物,并搭配一定量的养殖饲料,必要情况下还可添加适量中草药、益生菌等成分,确保其合理增重,保持肉质鲜美,有效提升生态猪的机体免疫力与抗病力。

饮水管理方面,养殖人员应确保水源地的清洁、无污染,定期进行水质抽样检测,为生态猪养殖全过程、生产全周期提供稳定、洁净水源,并且根据生态猪不同日龄、发育特征进行水资源投放量、投放频次的调整,必要时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维生素、矿物质、盐分,满足生态猪生长发育及营养需求。

1.3 粪污无害处理

为建立生态猪养殖产业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机制,应基于源头治理理念进行养殖污染防范方案的编制,引入先进粪污治理工艺、资源利用技术进行养殖污染管控,将猪群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统一收集、分类处理。其具体流程:①在猪舍内设有粪污收集装置,利用自动化装置预先进行粪污分离,按20%干粪、80%湿粪进行分别处理。②干粪采取直接堆肥的处理方法,添加适量生物发酵剂制成有机肥,并按沼气、沼液、沼渣三类进行发电与农业灌溉、浇灌,充分发挥养殖业废弃物的利用价值。③湿粪再次进行固态、液态分离,取固态粪便进行堆肥处理,液态依次送入预处理装置、沼气池内进行工艺处理,形成沼液、沼渣等。

通过运用上述固液分离方法,能够有效落实养殖粪污的减量化处理原则,相较于原有粪污填埋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处理工作量,同时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利用价值,缩短肥料的发酵周期,降低有机肥制作成本,并且保证在粪污发酵过程中无臭味、有害物质及细菌扩散造成污染,改善周围环境土壤板结问题,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在此基础上,后期将粪便处理后生成的沼渣、沼气用作能源燃料,可满足冬季供暖需求,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借此逐步形成良性养殖闭环,实现全产业链养殖模式下的零污染、零排放,提高生态猪养殖的规模化及经济效益。

1.4 加强疫病防治

基于疫病源头防控理念,严格要求养殖户秉持自繁自养原则进行生态猪养殖,优先选育良种、引进本地种猪,根据所在区域的防疫要求建立不同日龄猪群的定期免疫接种与检查机制,确保种猪、仔猪健康且不携带病毒。针对从外地引进的猪苗,应在落实进场前检查的基础上,将其单独隔离进行健康状态观察,待确认苗猪健康、品质好后方可归入猪群中混养、繁育。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养殖户应建立完善的养殖场清洁与消毒机制,及时清运猪舍、猪圈内外杂物及粪污等,每日至少进行1~2次消毒、灭菌工作,并且在疫病流行期、季节交替时段适当增加消杀频次,保证获得良好消毒效果,杀灭养殖区域的病原体及细菌,阻断病菌传播渠道。

与此同时,面向“互联网+”发展形势推动生态猪养殖管理的转型,与所在区域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密切沟通机制,针对生态猪建档立案、执行编号登记,制定专业科学的免疫程序、疫病治疗方案等,并基于信息共享原则建立生态猪养殖管理平台,引导区域范围内登记备案的养殖场进行科学免疫、疫苗接种、疾病治疗、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信息的共享。在此基础上,针对养殖人员加大疫病防范宣教力度,要求对养殖场进出人员、车辆进行全面消杀,进出猪舍人员需佩戴全套防护服,并定期开展灭鼠、灭蚊、驱虫等工作,最大限度切断病菌传播路径,维护生态猪养殖效益。

2 不同养殖模式选用分析

2.1 种养结合模式

以个体养殖户为核心,出于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的目标,由养殖户选取当地种植区域周围进行养殖场的选址建设,以农田、林地、果园中的天然作物作为生态猪饲料,同时将生态猪排泄物经发酵、无害处理后用作有机肥、农家肥,满足农作物种植生长需求,借此实现有限区域范围内的种养循环机制,构成良性生态循环,节约养殖成本,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农作物与畜产品产量及品质。

2.2 立体养殖模式

遵循食物链的建构与运行原则,主张建立一种封闭式、循环式养殖系统,在系统内发挥多种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实现多种产业模式的协同运作。例如在“鸡-猪-蚯蚓”立体化养殖体系中,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进行沼气发酵,用发酵后生成的残渣进行蚯蚓养殖,再将蚯蚓用于饲喂鸡群,用鸡粪与其他天然饲料混合制成猪饲料,构成养殖闭环。再如在“猪-沼气-果树”养殖模式下,用猪粪经堆积发酵后制成沼气、沼液及沼渣,取沼渣与肥料、水混合后浇灌果树,将果树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果实、果渣等用于制作猪饲料,形成闭环养殖模式。

2.3 合作养殖模式

主张在养殖户、饲料厂或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引导生态猪养殖场与绿色饲料加工厂建立长期供应关系,由养殖场将生态猪粪便提供给饲料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再加工,为饲料制备提供原料,并以低价优惠形式向养殖场进行饲料售卖,配合“种、养、加、销、游”等产业链的建构,实现多方共赢目标。

3 结语

通过对养殖技术要点的梳理,结合不同养殖区域特征进行针对性养殖模式及方案的推广应用,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势,发挥模式利用价值,助力生态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粪污猪舍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