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相对贫困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3-01-05□文/李旭任艳
□文/李 旭 任 艳
(新疆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前言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随着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消除,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开展相对贫困问题研究,如何解决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相对贫困问题,对于新疆南疆地区而言,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孙久文等分析认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需要进一步完善反贫困战略,重点完善公共服务、实现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国家扶持参与,逐步改进针对相对贫困的帮扶措施。杨庆云和朱占荣针对西部地区现状,结合当地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经验和做法,提高识别精度,进而提出了改进相对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曾福生从问题的长期性、测度的相对性、表现的隐蔽性等特征,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从监测、制度保障以及政策执行等方面加以研究。孙玉环等通过对多维贫困理论和A-F双界限法研究建立模型,认为收入不是识别现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的唯一标准,针对受教育年限、饮用水等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宏伟和潘小庆以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针对脱贫质量提升阶段,提出精准识别的方法和标准动态调整的策略。姚兴安等运用A-F双界限法研究,对比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家庭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王国敏和何莉琼阐述了以相对贫困治理为重点的新阶段所呈现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内外经验,研究了治理相对贫困的体系,提出了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模式。邢成举分析了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后,不仅需要注重各类政策衔接,通过对扶贫工作的调整,促进扶贫政策与区域发展融合,建立治理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一、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多维度指标的研究,将指标细化并进行了说明,将影响相对贫困因素的健康状况分为“自评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以及“社会保险覆盖”等指标进行评估;将教育指标分为受教育年限和儿童入学情况;将就业情况指标分为“家中离退休人员”“劳动人口完全就业情况”以及“五险一金”缴纳情况等;将生活水平大类指标细分为炊用能源、饮用水、通信、洗澡设施、卫生设施、环境卫生、环境安全、道路情况、教育便利程度、所在地生活便利程度、医疗便利程度、住房、住房面积、住房材料、耐用消费品状况等具体指标来反映生活水平。本文根据上述指标建立了相应的决策表模型,将收集的数据,利用特征选择的办法,得到了指标集合中的重要特征、非必要特征以及冗余特征。
通过模型计算发现,家庭收入不再是相对贫困人员识别的唯一指标,相对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年限、家居环境卫生、“五险一金”缴纳情况、交通基础设施的便利程度以及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现阶段,南疆乡村存在的相对贫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相对贫困人员呈现动态性和随机性,具有较强的贫困再生性。如,贫困边缘徘徊的潜在贫困人口,极容易因病、因残、因学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贫困发生。此外,部分老年人口劳动能力下降,家庭保障不足极易引起贫困再生。相对贫困对象呈现多元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性低收入人口、缺乏强烈脱贫意识和“苦干”精神的相对贫困人口、市场本身不确定性的风险型贫困人口。
相对贫困标准存在差异性,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相对贫困标准,其标准呈现地域性、变动性等特征。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明显,若参照后者标准,中部西部地区巩固脱贫效果的工作存在巨大差距,相对贫困治理难度较大。此外,考虑南疆和北疆地区的差异性特征,结合城市和乡村发展规律,制定相对贫困标准难度较大,因而相对贫困标准尚不明晰。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笔者认为南疆乡村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的可持续性。扶贫主体多采用可持续性较弱的特色产业扶贫,“小作坊”式的“短平快”种植业和养殖业项目,短期内扶贫成效较好,但因其缺乏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可能引起后期收入的可持续增加。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初期多是考虑脱贫显性指标,而忽略教育、医疗、饮水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隐性脱贫指标,往往引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减贫效果。二是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贫困人口个人诚信申报过程中,个体信息主动上传以及大数据流调分析的双向模式容易存在误差,影响评估的准确度。同时,评估筛查机制不完善以及有关的专业机构之间缺乏密切配合,导致影响因素统计存在一定的偏差。返贫预警信号发出时,由于响应机制延迟,不能快速准确发现帮扶对象,从而影响了开展帮扶工作的时间。三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过程存在不一致性。如,制度政策与相对贫困对象的帮扶措施的偏离、制度政策与南疆地区生产发展实际的偏离。此外,制度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间偏离,由于执行过程中帮扶人员和帮扶对象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也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实际效果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移。目前,为保证脱贫攻坚成果,驻村工作队帮助修建高质量设施,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等因素,使得扶贫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遍偏高,影响了产品的规模化销售。四是部分脱贫人员内生动力不强。受脱贫人员自身文化技能所限,其接受就业、培训以及再教育的信息相对匮乏,信息渠道相对较少,极容易影响相对贫困人员实现再次就业。南疆地区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因“学”因“技”能力不足,部分人员思想保守和生活封闭,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贫困,是导致部分相对贫困人员仍然徘徊在贫困标准线上的重要因素。
此外,面临扶贫体制机制及时改革的挑战。相对贫困人口识别度受制于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如金融信息、住房商铺信息等均难以实现跨部门审核,从而跨区域信息互联互通能力较弱,跨省流动人员信息关联操作存在障碍。受理机构和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评估相应的指标,使得评估筛查结果存在一定程度不一致性。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南疆地区实际,提出化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实施对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化解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脱贫攻坚任务结束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
(一)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特惠制和普惠性的特点,为相对贫困人口提供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针对南疆地区现状,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为重点,不断夯实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基础,彻底消除因病因贫的失学现象,促进义务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确保南疆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和救助水平,极力遏制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出现。
(二)强化产业扶贫措施。在脱贫攻坚阶段中,已经形成了产业扶贫、电商扶贫以及资产收益扶贫等扶贫方式,实现了劳动力就地就近安置,确保劳动力增加收入。由于南疆大多数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及资源便捷性等因素影响,使得产品生产成本偏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扶贫效果。
(三)提高绿色发展质量。南疆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恶劣,通过“以工代赈”、提供生态公益岗位等措施,结合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提供较为充足的岗位,实现相对贫困人员的就业目标,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效果。南疆地区有充足的光照和风能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完善绿色扶贫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重点开发光伏光电资源和风能资源,实现“光转电、风转电”的产业化,带动当地增收。结合“戈壁游”“沙漠游”等特色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绿色旅游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由于相对贫困指标更多、问题形成更复杂以及治理难度更大等因素影响,还应该加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支持,通过对海量数据分析,不断揭示潜在的必然规律和客观联系。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学习、在线问诊以及远程医疗等,逐步缩小南疆地区与全区公共服务的差距,特别是同“乌-昌-石”城市群公共服务的差距。借助技术支持,通过对多源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全方位、全过程及时分析判断影响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以及无关因素,结合南疆乡村发展实际,设计具有操作性的相对贫困指标体系。
综上,本文重点分析南疆乡村地区相对贫困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关建议及措施。宏观上说,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相对贫困人口的就地、就近就业,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增强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效果。同时,要按照客观规律,尊重扶贫对象,运用法制化思维,推动建立同区域内城乡标准一体化的“相对贫困线+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实施减贫措施,确保持续巩固脱贫效果。也要看到,现阶段存在的相对贫困人员识别较难以及制定标准差异性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仍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