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

2023-01-05艾莉颖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政府存货会计制度

□文/艾莉颖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

[提要]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政府会计相关信息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且财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这为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良好的财务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新政府会计制度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实现了对原有政府会计制度下核算标准体系的查漏更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执行,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事业单位提高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还能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有效深化。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采取有效策略,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转变,实现内控模式的完善升级。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内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增设了细化的分类标准,能对单位资产实施简洁高效的分类管理。例如,在原有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局限于对各类固定资产,如各类物资、大型设备等进行管理,未能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能对政府各类物资储备、基建项目等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有效管理,能实现全面的资产管理,并提高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能促进事业单位有效转变其内部控制。新政府会计制度强化资产管理的质量和力度,通过优化资产管理核算标准、检查频率以及各项流程,为核算、控制固定资产提供科学指导。

(一)确定双会计模式。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过去采用的会计核算相关体系变化较大,一方面完善了预算会计的相关职能;另一方面财务会计职能得到显著增强。其中,财务会计包含的要素主要有五大方面: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预算会计包含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预算收入、预算费用、预算结余。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在相互分离的同时,保持相互衔接,两类会计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强化,促进各项财务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

(二)拓宽财务核算的具体范围。新政府会计制度拓宽了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具体范围,形成真实实用的会计信息。过去,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实施单独建账,如今事业单位遵循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展统一规范的核算工作,并在公共基础设施、受托代理资产等方面增加了核算内容,负债核算则增加了受托代理负债以及预计负债等内容。根据来源不同,净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累计盈余,另一类是专用基金。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计提折旧和资产摊销两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有效规避账实不符,并对资产负债状况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为单位决策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过去,政府会计制度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通过收付款项确定本期收入,并理清相关费用,实现对相关经济业务的高效处理。在这种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不熟悉权责发生制相应的会计体系。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权责发生制进行引入,从职业素养方面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内控工作。然而,在实际中,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难以实现预期的内部控制目标,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意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依赖性较强,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意识,未能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相关制度,风险评估机制不统一,难以统一监测和有效管理日常工作流程,不利于实施高效良好的内部控制。

(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配置,展开验收确认相关工作,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才能确定其入账时间,但在实际中,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高效顺畅的沟通,且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财务人员记录入账具体时间时发生错误,未能对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进行及时正确的反映。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存货提出了验收、储存新规,但在实际中,事业单位未能专门核算存货,难以在账面中正确反映存货购进、存货销出,导致账实不符,影响资产管理的有序性,进而阻碍内控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

(一)加强资产流转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资产流转管理进行加强,将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的沟通隔阂消除。行政事业单位应针对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和验收构建严格的相关制度,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外购,要以当前合同为依据,从供应商发货单规定的数量、规格品种以及技术等方面着手进行验收。事业单位要以物品状况为依据出具验收单,并编写相应的验收报告。据此确保信息互通,促进资产管理和验收等相关部门对信息进行互换,防止发生错漏。事业单位要构建存货管理制度,遵循新政府会计制度各项要求,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存货分类标准。同时,事业单位负责管理存货的部门,要对现有存货实施分类盘点和科学处理,向财务提交盘点存货形成的明细表,据此开展账务处理,并对新购存货实施验收入库等。事业单位负责管理存货的部门,要详细记录存货,确保库存相符,并与财务部门进行定期核对,针对存货资产构建资产清查相关制度,对于资产清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避免出现资产流失。

(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内审监督进行加强,并细化各项责任。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明确的内控工作要求,并强调发挥其审计监督作用。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深入开展对内审工作的强化监督,并进一步对内审管理体系和相关机构进行统一协调。事业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构建高效良好的监督机制,细化相关责任,并落实到人,明确划分单位人员的职责权限,避免出现错漏。

(三)整理资产负债。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整理资产负债,促进新旧政府会计制度实现完美衔接。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对资产负债进行明确;要对内部资产开展深入调查,做好损益认定,并构建财务清理及财产清查等各项流程。受历史因素影响,部分事业单位会存在诸多遗留问题,对财务核算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单位收回其投资,甚至有时会损害固定资产。对此,事业单位要提前清理回收单位资产,直观呈现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对尚未计提折旧的各类固定资产、尚未实施专门摊销的各类无形资产,要遵循相关制度要求进行处理,利用财务软件,对资产价值、资产类别、资产使用年限等实施专门核对,并进行详细记录,以便高效便捷地开展资产折旧和资产摊销等相关工作。事业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对经济业务范围做出界定。事业单位要科学分析和系统整理资产情况,并遵循相关规定对资产进行分类,形成精准区分,避免核算出现交叉或重复。事业单位要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引导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涉及的计提折旧进行正确的归属处理,为开展高效准确的核算工作夯实基础,促进工作效率实现大幅度提升,保障新旧制度良好衔接。

(四)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事业单位在招聘环节应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聘用专业能力较强且职业素养良好的高素质人才,构建财务管理团队,为内控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事业单位要注重对财务工作人员开展岗位继续教育,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定期参加财务培训,帮助其锻炼并增强各项专业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促进财务工作实现良好的信息化发展。事业单位要对财务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引导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并增强其责任意识。事业单位要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财务工作岗位,对岗位职权进行明确,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单位的钱、账、物进行严格分管,严禁出纳人员对总分类账进行核算和登记,要形成有效的制衡约束,实现对单位内控环境的良好构建。

(五)对风险评估机制进行优化。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确保内控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事业单位要定期实施风险评估,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并与职业经验相结合,科学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对风险防控策略进行科学制定,实现风险防控的有效加强,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形成准确的风险识别和科学的风险评估,对各类风险加强防控。事业单位要灵活运用该机制,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风险评估各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形成准确有效的评估结果,对风险评估涉及的各项流程进行合理细化,科学确定单位资产潜在的各类风险,对风险原因进行科学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实现高效良好的内部控制。

(六)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高质量的财务内控。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通常要处理繁冗的信息数据,仅凭人工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极易发生错误。对此,事业单位要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构建,确保对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及时准确获取,实现高度的信息资源共享,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例如,事业单位应针对应收账款构建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在财务账面中对应收账款进行准确反映。同时,事业单位要与银行加强沟通联系,利用公共信息平台,获悉相关单位的信用和贷款状况,对现金流进行实时跟踪,减少坏账,促进高质量的内控工作。

(七)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事业单位要契合自身实况,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构建内控体系,对内控流程和相关制度进行及时更新,并对组织架构加以优化改进,完善相关制度和各项流程,增强内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事业单位要对各项审批制度进行严格的落实执行,对单位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事业单位要对各部门和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对单位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开展高效良好的内控工作。事业单位还要创设良好的内部文化氛围,引导单位人员积极参与内控工作。事业单位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内审监督机制,实现对内控工作的有效监督。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主要在于确定了双会计模式、拓宽了财务核算的具体范围。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主要存在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事业单位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意识、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等问题。对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加强资产流转管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整理资产负债、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风险评估机制进行优化、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等策略有效转变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新政府存货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