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运城农作物种业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2023-01-05师范生
师范生
(山西省运城市农业种子站,运城 044000)
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2]。运城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总目标,抢抓国家战略机遇,高起点谋划种业工作,通过广泛调研、深入论证,提出了以打造“一核心五基地”为总体发展思路的种业强市建设目标。集中政策、资源优势,全力以赴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优势特色种业基地,培育种业龙头企业,为推进运城种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1 运城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运城是传统农业大市,粮食产量一直稳居山西省首位。2021 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3.7 万hm2、总产27.9 亿kg,产量占到全省的19.6%,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运城也是一个种子消费大市,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约67 万hm2,年用种量约6500 万kg,种子市场规模达5 亿元以上,种业发展健康平稳。
1.1 种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运城拥有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 个、省级种质资源保护中心1 个,在山西省种业基地创建上位于前列。其中,临猗县为国家级果树良种(苗)繁育基地,万荣县为国家级中药材柴胡良种繁育基地,运城市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为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甘薯分中心。2021 年以来,正在创建的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达9 个,其中,盐湖、永济、芮城、闻喜、绛县、稷山6 个县申报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临猗申报了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县,垣曲申报了谷子繁育基地县,新绛申报了小麦和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县。全市建设良种繁育基地达1.3 万hm2,其中,在市域内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达1.1 万hm2,在新疆、甘肃等地建设玉米制种基地达2000hm2。常年制种量近7000 万kg,能够完全满足全市小麦、玉米良种需求。
1.2 科研创新平台示范引领运城从事农作物种业创新的科研院所有4 家,分别为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和运城市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其中,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为综合性科研院所,建所以来共育成棉花、小麦、玉米、向日葵、甘薯、油菜、西葫芦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50 余个,累计推广面积近2000 万hm2,其中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在黄淮冬麦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如晋麦47、运旱618、运旱20410 等旱地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33 万hm2,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为运城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运城市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自挂牌成立以来,立足运城种业产业结构和特色品种需求,深入开展玉米、小麦、薯类、油菜、大豆等作物育种攻关,积极对接市域内种子企业,开展品种创新和推广合作,在加快科研育种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与芮城的山西云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绛的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育成了小麦新品种云麦776、尧麦30,已成为运城种业科研创新平台的中坚力量。
1.3 种质资源丰富多样运城位于山西省南端,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而相望,地处35°N 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域,是黄淮冬小麦、黄淮海玉米优势区,黄土高原蔬菜优势区,黄金苹果生产带,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自然禀赋优越。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生态类型多样,种质资源遗传基础较为丰富。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搜集行动数据统计,运城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486 份,符合征集要求的种质资源达329 份,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81 份、果树作物种质资源161份、其他作物种质资源87 份。共筛选出各类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20 余份,其中,芮城县的大穗红酒谷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为特异珍贵的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为运城农作物品种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4 种业企业运营效果良好截至2021 年底,运城持证农作物种子企业有26 家,其中粮食种子企业有21 家,注册资金3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 家(具有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资质),500 万~1000 万元的企业有16 家(具有小麦种子生产经营资质)。据2021年运城市种业基础数据统计,全市种子企业总资产为4.9 亿元,营业总收入为3.45 亿元,其中小麦种子销售总量3300 多万kg,销售总额达1.33 亿元;玉米种子销售总量1100 多万kg,销售总额达1.54 亿元;种子净利润为2100 多万元。“十三五”期间,全市种子企业科研总投入1200 多万元,共选育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50 余个,其中小麦、玉米通过审定的品种有20 个,如金麦919、晋麦100 号、三联119 等,这些品种的研发与推广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品种支撑。
1.5 种业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运城拥有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2 个,拥有国家级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3 个,国家级品种展示评价基地1 个、省级品种展示评价基地5 个。全市农业综合执法人员300 余人,种子事业人员200 余人。常年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治理行动2~3 次,开展执法检查800 余人次,开展春秋冬季种子质量监督抽查3 次,落实小麦、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面积达200hm2,在春秋播种季节开展种业信息监测和调度活动2 次以上,每年5 月前完成全市种业统计工作等,通过加强种业事中事后监管、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品种筛选展示、种业信息监测等,在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现种子生产经营全程追溯化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营造依法治种良好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 运城种业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运城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种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在企业规模、科研创新能力、种业基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还有较大不足。
2.1 种子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运城种子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注册资金3000 万元以上企业仅有5 家,占比不到20%,缺少有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种业龙头企业。绝大多数种子企业主要靠代销种子维持生存。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善,企业提档升级和特色化发展滞后,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综合能力不强。
2.2 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商业化育种刚刚起步,育繁推一体化程度低,缺乏自主育成的主导品种。大部分企业要么是合作育种,要么是购买品种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少,品种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优势。在近5 年全市经销的小麦品种中,市域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品种占比不 到20%。
2.3 种业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由于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再加上资金短缺和政策惠及力度不够,运城小麦良繁基地缺乏统一布局,分布较为零散,生产成本较高。小麦种业基地建设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1]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农机与农艺还不够融合,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2.4 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有待加强在科研平台创建、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工仓储用地以及优势种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种业科研创新和基地建设主要依赖于企业自有资金,市本级尚未设立种业发展专项资金,也没有出台加强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奖励政策[2],政策扶持力度较弱。
3 加快推进运城种业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按照国家和山西省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要求,结合运城实际,尽快制定出台种业振兴的意见精神[2],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小麦和玉米新品种5 个以上,建设2 万hm2优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打造亿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1~2 家,培育骨干特色种子企业2~3 家,基本确立全省种业强市地位,为推进种业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3.1 加大种业科研创新投入种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创新是现代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科研创新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种业企业开展新品种研发,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为推进种业振兴提供品种支撑。
3.2 强化种业龙头企业培育企业强,种业强。重点培育山西三联现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绛山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专业优势的种业龙头企业。鼓励优势种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育种机构、育种人才、育种材料等种业科技资源。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或与科研单位联合研发新品种,向“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支持优势种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加速扩展种业规模。
3.3 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持续推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和强筋、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筛选引进项目建设。结合运城种业发展实际需要,建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库[2]。一是建设科研育种创新基地,培育具有突出优势的新优特品种;二是建设新品种筛选展示示范基地,加快特色优势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三是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提升优质专用品种供种保障能力。
3.4 出台系列种业扶持政策一是对企业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地方配套税以及设备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优惠,鼓励企业引进和使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种子生产、加工和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探索种子生产经营政策性保险和风险基金制度。二是对企业的信贷予以支持,设立种子收购及储备资金,建立战略布局合理、相对稳定集中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制种组织化、专业化水平[3],增强良种保障能力。
3.5 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加大种业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健全以新品种权为主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严厉打击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完善种业全程可追溯机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加快建立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现代种业管理体系。
3.6 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一是成立运城种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1]。建立市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协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种业振兴行动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一同考核监督,落实党政同责要求。二是健全种业服务队伍。加强种业工作机构建设和力量配备,提升种业技术指导服务能力,构建市、县、乡3 级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三是将种业发展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种业振兴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来抓,统筹谋划,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策制度和工作力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