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体验物理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3-01-05马利华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十二中学
马利华(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十二中学)
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要回归生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这与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对于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于生活实践。初中物理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较为明显。对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一、导入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学习物理知识时,会对其感到十分陌生,心理上比较抵触,这制约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导入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如电灯泡使用久了里面的钨丝会变细,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消失,拍摄电视剧时候会使用干冰制雨等。然后,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全面呈现常见的生活现象,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从生活化视角,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对于物理新知识,教师可以从生活化视角对各知识内部相关或相似的元素进行整合,基于旧知识建构思维知识结构的架构与分支,切实找到新、旧知识的融合点,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借助已学的旧知识,针对“冬天使用暖手宝是利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取暖”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暖手宝自身具有热量,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这样人们便可以感到温暖。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暖手宝的温度逐渐降低,热能变少。随后从“过一会儿,暖手宝温度变凉”入手,引出新知识点“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教师在讲解热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把“怎样迅速降低热水的温度”“怎样使用热传递的方法为发热的患者降温”等实际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入生活实例,巧妙设计物理实验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除了理论知识之外,同时还包含诸多物理实验。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策略来引导学生,让其立足物理原理,利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物理实验教学的难度,还可以使实验教学更有趣,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鸡蛋进行实验,使学生充分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要提前备好一个熟鸡蛋、一个瓶口略小于鸡蛋的玻璃瓶。操作时,先剥去鸡蛋外壳,然后在玻璃瓶中倒入热水,再倒出热水,随后立刻在瓶口处放置剥壳的熟鸡蛋,让鸡蛋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鸡蛋便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瓶子“吞”进去。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四、根据生活化理念,布置生活化物理作业
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不仅要运用生活化理念进行导课和教学,还应该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生活用电”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认真观察家庭电路,同时对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进行总结,检查有无不安全、不合理的地方,学会安全用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生活化作业,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化所学知识,以坚实的基础助力今后的物理学习。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