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

2023-01-04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色斑细胞壁黑色素

牧医所研究揭示鸭喙部皮肤色斑累积的遗传机制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鸭喙部皮肤色斑累积的遗传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BMC基因组学(BMC Genomics)》上。

色斑沉着是自然界中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广泛存在的现象。该现象不仅能反应生物体的健康状况和年龄情况,同时对个体的外在美观程度也有较大影响。在畜禽生产中,胴体美观程度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影响畜禽销售。色斑沉着现象在肉鸭中也同样存在。产蛋期北京鸭喙部皮肤存在黑色素沉积现象,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影响鸭喙部皮肤色斑沉积的遗传位点,为动物色素沉积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发现,鸭黑色素沉积量存在个体差异。通过分析鸭喙部皮肤黑色素沉积量与鸭产蛋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相关程度较低。但不同养殖模式(半开放式与封闭式)对鸭喙部黑色素沉积的影响较大,推测紫外线照射程度是导致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IPP软件对群体中每只鸭喙部黑色素沉积量进行了定量。基于重测序和GWAS分析发现,鸭13号染色体(Chr13)与25号染色体(Chr25)上存在与黑色素沉积量显著相关的遗传区间。经候选区域基因注释和fine-mapping工作,推测MITF、POU2F3和ARHGEF12可能是重要候选基因。转录组结果证实,POU2F3和ARHGEF12在鸭喙部皮肤中拥有较高表达,且他们与MITF表达量存在相关性,推测MITF与POU3F2可能协同调控鸭喙部皮肤的黑色素沉积。

酵母细胞壁多糖调控蛋鸡先天免疫和抗炎性应激作用机制被揭示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揭示酵母细胞壁多糖调控蛋鸡先天免疫和抗炎性应激的分子机制,为提高蛋鸡环境适应力、健康水平、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在现代养殖实践中,蛋鸡易受免疫、不适饲养环境、病原等多重挑战。这些应激源会破坏蛋鸡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继发感染等风险,从而影响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在结果(产品)无抗向过程(养殖)无抗转变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愈发突出。研究表明,作为替抗添加剂,酵母源产品能调控家禽的免疫机能,但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场景尚不清楚。

该研究利用多种表征技术分析了酵母细胞壁多糖的形貌、组成和结构,初步构建结构-功能对应关系;通过翅静脉注射脂多糖构建蛋鸡免疫应激模型,探讨了酵母细胞壁多糖对正常和应激生理状态下蛋鸡免疫性能、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发现饲粮中添加0.1%酵母细胞壁多糖,通过优化肠道微生物组,提高了蛋鸡先天免疫水平,缓解了脂多糖诱导的炎性反应。

猜你喜欢

色斑细胞壁黑色素
烟曲霉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在其细胞壁重塑、稳态和生长定位中的作用
黑木耳黑色素F1 的结构初探
植物初生细胞壁纤维素晶体结构新特征(2020.9.19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浅谈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
巧手饰色斑
抗生素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人脸皮肤表面色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