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养殖技术和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2023-01-04余洋平
余洋平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 宁波 315832)
0 引言
黄颡鱼(见图1)喜欢栖息在水流缓慢的多水草区域,如静水滩、浅湾处、淤泥或者腐殖层比较深厚的地方,白天经常集群躲在水体下方。黄颡鱼最适生长环境温度为25~28 ℃。5月,黄颡鱼大量繁殖,当年生黄颡鱼体长一般不超过10 cm。野生黄颡鱼个头一般较小,最长30 cm。市场上销售的鱼体一般长约15 cm,100~200 g/尾即达商品鱼标准[1]。
图1 黄颡鱼
1 黄颡鱼养殖条件
1.1 交通便利
交通条件直接决定了养殖场的运输能力,拥有便利的交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成本,并间接提升养殖场的市场竞争力。前期建厂过程中的材料运输、饲料运输、药物运输,以及后期成鱼的运输都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为支撑[2]。
1.2 水源充足、水质好
“养鱼先养水”,水是养殖业的生命线,良好的水源条件是养殖场能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黄颡鱼养殖要求水质好,悬浊物少,透明度超过50 cm,含氧量大于5 mg/L,pH值在7.0左右,氨氮含量低于0.01 mg/L。优质的水环境能促进黄颡鱼快速生长,从而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 建池要求
养殖池建在通风大棚内,一般为水泥池或土池。水泥池以圆形、方形为宜,一个池的水域面积约9 m2,池深大于80 cm。黄颡鱼喜阴暗,为了给黄颡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养殖人员可在池底铺放一层鹅卵石、砂砾,在池中加入有缝的石头等作为“躲避屋”,并在养殖池上方铺一层约占1/2养殖池水域面积的遮阳网。
养殖场应配置沉淀池、蓄水池、生物过滤池等污水处理系统,养殖池应建有进水口、排污口、排水口。为便于排水放污,排污口和排水口建在养殖池底部。为防止鱼逃跑,排水口、排污口上需要配备过滤网,且约30 d更换一次。为利于排水,养殖池底部设计为中间低、四周略高的样式。养殖池内配置增氧机或者通气管,通气管要保证质量,且应安装一套备用增氧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3]。
修建好水泥池后,养殖人员可用漂白粉、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杀。消杀时,须带水清塘,水深1 m,每667 m2水域面积用漂白粉13.5~15.0 kg。需要注意的是,漂白粉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养殖人员在使用漂白粉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消杀完成后,养殖池需要暴晒 3 ~ 5 d[4]。
3 鱼苗选择及放苗
挑选体表颜色正常光泽明亮、大小均一、游动性好、体质健壮、身体无伤和活泼好动的黄颡鱼鱼苗。黄颡鱼的背鳍有刺,养殖人员在挑选时要带上防护手套[5]。
放苗宜选择在晴朗的上午,在夏季炎热高温天气下,可在清晨或者傍晚放苗。为避免黄颡鱼因养殖环境改变而出现应激,养殖人鱼员应在放苗前于池内施用抗应激药物(如葡萄糖、维生素C、芽孢杆菌等),并将装鱼苗塑料袋直接放入养殖池水中10~15 min,待袋内水温和养殖池水温一致后,再将塑料袋打开,将鱼放入池内[6]。放入池内后,养殖人员可全池施用维生素C等,以增强幼鱼苗的免疫力。
4 饲养管理
新放入养殖池的鱼苗应停食2 d,再投喂饲料,以保证其适应新环境。养殖人员要严格遵循“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看鱼情、看水质、看天气”的原则进行饲养管理。定时,即每天投喂的时间要固定。定量,即每次投喂饲料的量一般要统一。定质,即投喂饲料的质量要有保证。定点,即每天投喂的地点要一致。看鱼情,即观察鱼的死亡情况、吃食情况、排便情况等。看水质,即观察养殖水体的颜色、透明度,闻水体有无异味等。看天气,即提前查看天气预报,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要注意防护[1]。
对刚入池的规格为5 cm左右的黄颡鱼幼鱼,可于08:00、17:00投喂粒径1.5 mm的商业饲料。投喂后1 h,养殖人员要巡塘查看鱼吃食情况,及时捞出处理未吃掉的饲料,避免影响水质。
在台风、雷暴雨、高温炎热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养殖人员要严格控制投食量,尽量少投喂或者停食。待极端天气过后,第一天投喂7分饱即可,后续再逐渐增加到之前的投喂量。
5 黄颡鱼常见病害及其治疗措施
5.1 腹水病
腹水病又称大肚子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黄颡鱼感染腹水病的主要症状为体表发黄,腹部肿大(见图2),黏液增多,肛门红肿,鳍条发生溃烂并长出一层短短的白色绒毛,腹腔积累大量半透明胶状物,肠内干净无内容物,肝脏失去色泽,变为偏黄色[7];病鱼食欲下降,运动失调,反应迟钝,常浮于水面,无法长时间自由游动,还可能发生鱼体打转的情况,不久后就会死亡。高温季节腹水病常发,具有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针对少量鱼出现腹水病的情况,养殖人员可用氟苯尼考10 g拌饲料10 kg,搅拌均匀后喂服;大量鱼出现腹水病时,可按照每立方米水体用氟苯尼考20~30 g的用量进行全池施药。
图2 腹水病
5.2 裂头病
黄颡鱼裂头病又称红头病、爆头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从幼鱼到成鱼期间都容易发病,每年6—9月是发病高峰期,一般冬季不会发生。病鱼头部充血、红肿,鳃部溃烂,头部皮肤裂开,严重时甚至出现头顶穿孔。裂头病病程长,但温度降低时有一定好转[8]。针对患病鱼,养殖人员可用10 g盐酸多西四环素+20 g胆汁酸拌料10 kg饲料喂服。如果鱼不吃食,养殖人员可按照每立方米水体用15 g盐酸多西四环素+30 g胆汁酸的用量进行全池施药。
5.3 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病鱼鱼体长“白毛”(见图3),食欲减退,行动呆滞,体表黏液脱落,鱼体两侧发生溃烂,溃烂边缘有淡黄色附着物,并带有异味。水霉病潜伏时间长,初期不易发现[9]。为避免该病发生,养殖人员可在水温低于15 ℃时用加热棒将水温控制在15 ℃以上。如果发生大面积感染,养殖人员可用1.5%~2.0%盐水将病鱼浸泡15~20 min。
图3 水霉病
5.4 小瓜虫病
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体的皮肤、鳃部、鱼鳍、头部等部位,形成小白点状胞囊,肉眼也能看到。病鱼常集群浮在池边,反应迟钝,不吃食,游动性差。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鱼体表面附着一层白色膜,鳍条、鳃部布满白色点状孢囊;严重时,病鱼后期会发生全身性溃烂[10]。为防治小瓜虫病,养殖人员可每1 000 m3水体用复合碘250~300 mL进行消毒,严重时再用10 g氟苯尼考+10 kg饲料,搅拌均匀后喂服。
5.5 指环虫病
指环虫病属多发性鳃病,主要通过指环虫虫卵和幼虫传播。指环虫寄生于黄颡鱼鳃部,每个鳃片超过200个寄生虫就容易导致黄颡鱼窒息死亡,并且在吃食时也很容易出现炸群现象[11]。针对患病鱼,养殖人员可每立方米水体用20 g高锰酸钾浸泡病鱼15~20 min,并将10 g维生素C拌入10 kg饲料,搅拌均匀后喂服。
5.6 车轮虫病
每年5—8月是车轮虫暴发期,车轮虫寄生在黄颡鱼体表或者鳃丝,寄生在鱼体表面的车轮虫来回游动,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黄颡鱼刚患病时,不易被察觉;发展到中期,病鱼会出现离开群体、独自狂游的现象;等到后期,病鱼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死亡的情况[12]。针对患病鱼,第一天按照每立方米水体用0.7 g硫酸亚铁合剂的用量进行全池用药,第三天按照每立方米水体用聚维酮碘3 mL的用量进行全池泼洒;如果病情无好转,第七天再使用一次聚维酮碘溶液,和第三天用量一样。
6 黄颡鱼常见病害预防措施
病害的发生是环境、鱼自身免疫力、人为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保障养鱼业经济效益,做好鱼病预防十分关键[13]。
6.1 彻底消毒
使用老池进行水产品养殖时,池中可能会残留一些病毒、细菌等潜在威胁。因此,加强老池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每667 m2鱼塘用生石灰75~100 kg或漂白粉3~4 kg进行消杀,并通风暴晒。
6.2 勤检查
养殖人员每天应至少巡池3次,特别是在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应当时刻关注养殖场情况,必要时可安装监控设备,便于随时掌握养殖场情况。发现病死鱼后及时进行处理,并防止出现用电、用水等安全事故。定期检查养殖场内增氧设备、排水系统、进水系统等,一旦发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进水、排水系统管道出现破损等情况及时进行更换。养殖人员要做到勤检查、早发现、早更换,一月至少检查1次。
6.3 创建优质水环境
养殖水应“肥”“活”“嫩”“爽”。为此,养殖人员应向池中投放微生物制剂,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等;也可投放优质藻类,如小球藻、绿藻、硅藻等,确保水中藻类生物量为100~300 mg/mL。
6.4 放养密度适中
黄颡鱼身体带刺,高密度养殖容易互相划伤,导致养殖质量不佳。因此,养殖人员要根据养殖场规模,合理确定养殖密度。规格为20 g/尾左右的黄颡鱼,一般每667 m2养殖2 000~3 000尾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