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来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01-04王贝贝黄祖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救助聚类慈善

任 玙,王贝贝,黄祖辉

(广东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2016年《慈善法》的颁布为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由单一主体统筹向多元主体转变,作为非政府性的社会力量——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已成为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学界虽对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研究成果多以具体的专题呈现,其研究热点及趋势探索目前在学界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检索了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内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论文大数据,并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梳理、追踪其演变发展趋势,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深入展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运行检索功能时,将检索范围设置为全部学术期刊,时间区间设置为1980—2020年,主题及关键词设为“慈善组织”“社会救助”以进行精确检索;同时为避免由于表达多样而漏选,或由于关键词命名不合理而导致结果重复的情况,追加检索了包含“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及“慈善机构”等意思相近词语的文献。最后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从搜集的相关文献中人工筛选并剔除了与本研究目的相关度较低的文献,如“社会制度演变”“行政法研究”,最终确定了560篇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所整理文献进行计量与分析,即以文献为载体,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节点设置为核心作者、核心机构、文献关键词等,而后生成共引共线图谱及聚类网络等。通过对图谱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揭示该研究领域的文献体系特征及性质,以探寻我国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文献结构特征分析

由CiteSpace绘制的图谱视图中,各圆状节点代表计量分析对象,且节点越大越明显,表明其出现频率越高;节点之间的连接表示共现的强弱程度,该连接线段越多,表示越核心,关联现象越复杂。共现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反映节点间共现共引的强弱程度,颜色反映节点间共现共引的远近时间变化,相应节点对应首次出现共现的时间。

(一)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如图1所示:2004年以前,该研究领域相关文献数量较少,且发表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尚处于萌芽时期。2004年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数量逐渐爬升,且涉及的热点范围和内容得到了很大拓展,这与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凸显及救助形式的探索尝试有一定关系,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颁布、“慈善超市”的出现等。随着社会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作用日渐突出,形式日显多样,参与覆盖范围日益广泛,社会共鸣感日欲强烈,于2010年前后迎来研究黄金期,成果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从2017年开始文献发表数量逐渐下滑,即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笔者认为国内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研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而需要不断创新并持续发展探索。

年份图1 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

(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发文机构,绘制出核心机构共现图(见图2)。图中共生成核心机构119个,连线22条。在关系线及图谱数据中,我国核心机构单位多数以点状单独分布,相邻领域的研究机构彼此之间合作较少,交互联系较差;其他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联系多数以两点一线或三角连线的形式显现,机构集中度较低。共现频次较高的主要为国内高等院校,如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和西藏大学等。核心发文机构类型以研究机构、慈善会和高等院校为主,这与其社科研究方向和能力、组织类别及核心作者发文量有一定关系。广泛的协作研究或多元融合的学术科研氛围还有待形成。

2.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将作者设置为节点类型,绘制出核心作者共现图(见图3)。图中共生成核心作者353人,连线70条。发文数量较多的学者有徐祖荣、刘传铭、郭廷建、刘晓忠、王申贺、江治强、董广坤等。总体来看,学者们对该领域的主题范围进行了延伸探索,对其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核心作者的中心性一般,有共同合作关系的仅为少数,合作群多为同机构作者,大部分呈独立分布、联系松散。因而,广泛且相对稳定的作者科研合作平台有待构建。

图2 核心机构共现图

图3 核心作者共现图

(三)关键词分析

论文关键词是指文献中使用中心性较强、频次较高的词语,可直观体现论文主题核心内容,因而,对关键词的研究可以帮助定位该时期该领域内的高热研究问题及研究发展走向。

1.关键词分布及共现分析。如图4所示:关键词节点共有389个,节点间连线共有795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 0.010 5。根据图谱中节点大小、线段粗细及线段颜色等信息,可提取出该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有“社会救助”“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救助制度”“多元主体”等。

文献关键词的中心度和被引频次同该领域研究热度呈正相关。通过对比中心度可体现该关键词节点的重要程度,即中心度及被引频次越高,该关键词的关注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表1为研究成果排名前15位的关键词中心度及出现频次统计表。

图4 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表1 核心关键词中心度、频次统计表

2.聚类分析。根据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基于系统算法自动划分区域聚类,可以展现聚类网络的结构特征[1]。如图5所示:Q值(ModularityQ,即聚类模块值)及S值(Mean Silhouette,即聚类平均轮廓值)可用于衡量共现网络结构和呈现聚类的效果好坏。一般而言,网络的聚类效果越好,Q值越大(Q>0.3代表所绘制的网络结构效果显著);S值则可用于评估共现网络的同质性(S>0.5时,代表所绘制的聚类结构合理;S>0.7时,代表所得聚类结构效果良好且可信)。图5的Q值为0.565 9,关键词聚类效果较好;S值为0.647,聚类网络结构比较合理可信。

如表2所示:统计得该领域关键词聚类共22个,每个不规则区域聚类由多个密切关联的词语组成,区域聚类编号从0开始,号数愈小代表该聚类包含的关键词量愈多。通过分析子聚类的SIZE、中心度和主要内容等,可辅助研究该领域的涉略热点主题及前沿展望。其中,高中心度的文献对整个聚类的走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图5 关键词聚类图

表2 聚类编号标识表

3.领域内研究热点分析。综上,高频关键词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主题上。其中,大主题同具体小主题相互联系,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影响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与相邻领域的交叉研究内容。随着时代历史的变化,新出现的社会热点及需要也对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产生了影响。

(1)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性研究。我国最初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政府作为责任兜底主体,该模式凸显了单一救助主体救助形式的弊端,即政府承担了巨大的财力、人力压力。因此,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成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慈善组织等社会机构的注册数量不断增加,发展规模和活动领域也不断扩大[2]。在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需求凸显、多元主体管理难题凸现的情况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催生动因、背景、优势、立法保障、困境及前景发展等成为了某一时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3]。例如:宋忠伟[4]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对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存在法律法规、协调机制及监督管理方面的困境;吕龙丹[5]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独立性危机、公信力危机、责任缺失等问题。综上,学者们对该领域多视角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把握其基本原理和现象规律,发挥积极的理论作用和实践功能[6],进一步促进政府与慈善组织建立协调互通机制,使其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有理、有利、有力的作用。

(2)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多形式、多领域探索。社会救助对保障国家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慈善组织力量加入社会救助事务时可缓解政府压力,一定程度上为其补充资源、弥补缺漏[7];另外,可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缓解“凸出问题人满为患,隐蔽问题空空荡荡”的弊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维稳工作及发展进程[8]。慈善组织主动确认自己的关注点,如扶贫、教育、环保等,并不断扩充具体的辐射范围,与相邻组织联合探索多形式、多领域的救助参与,使慈善效益惠及更多人。政府可通过积极发布文件,如《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2015)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或通过评选社会救助优秀案例等形式鼓励其参与,这有助于规范慈善组织的工作、推广先进创新经验、促进社会救助服务有效供给。研究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领域及国内省区市之间的先进经验是该领域的热议主题,如刘丽娜[9]以治理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支撑,从非政府组织自身性质、理论、政策和实例支持四方面论述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可信度及可行条件,并从参与前提、过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参与路径的选择问题。这一研究主题的多形式探索关键词包括“互联网+” “网络募捐” “参与式贫困救助”等;多领域探索关键词包括“流浪儿童救助” “老龄救助”[10]“农村社会救助” “城市贫困人口救助” “尘肺病”[11]等。综上,学者们对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多形式、多领域研究、探索、创新成果有助于挖掘先进经验,揭露和改进现存弊端,为全社会推广一般模式提供经验,使慈善组织不断深入到社会救助的各领域、各方面,满足社会文明水平发展需求,进而成为提高自治能力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助力器[12]。

(3)政府与多主体的救助协同机制。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民生保障,政府作为社会救助的保障主体,肩负守护民生底线、兜底保障的责任[13]。而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慈善组织有其特殊的运营模式和信仰理念,可以独立开展救助工作。可见,政府与慈善组织是致力于同一目标的,双方的各自为战显然不利于资源的协同整合[14]。因此,政府一方面承担着推进法律完善、建立救助监督体系及扶持、引导社会力量的责任,是其能依法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致力于改变固有模式、突破固有瓶颈和探索新型模式以促进双赢。而慈善组织应不断完善其内部监管治理及人才培养机制,杜绝偶尔性丑闻门,才能长久有效地经营下去[15]。

当下,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政府与多主体的救助协作形式,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政策机制、畅通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准备[16]。随着民政部《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2017)等的颁布,各地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做出新尝试,切实落实新时期社会救助事业的创新发展目标,如四川双流区的“三位一体”+社工服务救助模式有助于形成政府与多主体充分参与的协同救助网络。社会多元主体的救助协作策略、监管网络、救助质量和效率、政府及慈善组织的合作模式研究、探索及改进在某一时期仍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赵俊男[17]分析了社会治理三方主体的责任及定位,分析了企业基金会、公益营销、公益创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公益创业是公益事业的企业化。兰花[18]基于非营利组织与福利国家理论对政府与慈善组织的互动关系作了探讨,认为政府是慈善组织合法性的评判者,但慈善组织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应积极争取自己发展的最大空间。该主题的主要关键词节点有“主体多元化” “合作治理” “衔接机制” “合同外包” “协同治理”等等。综上,学者们的研究有利于为政府及慈善组织的资源整合及合作模式探索提供指导,特别是如何均衡双方能力,切实为人民谋福利,使双方在资源最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优劣互补,发挥最大效用、实现最大价值,提升社会自治能力,探索出有特色的救助体系等[19]。

(4)分析中外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异同。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研究起步较晚,因而研究国外典型参与形式、先进经验及失败案例等有助于国内社会救助治理体系的构建。高媛[20]通过分析借鉴德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体系和管理规定,从三个角度对我国社会救助立法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途径。朱一丹[21]比较分析了中外6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资金筹集及管理模式、立法实践等,并通过中外经验对比发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王伟[22]基于福州慈善超市,从表现形式、逻辑途径和效应分析三方面对慈善组织“外形化”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论析逻辑路径时,从存在形式、理性选择及运作嫁接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但国外成功经验如何与我国水土相服仍需继续摸索[23]。综上,学者们通过比较中外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差异,通过分析国外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在演进完善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国情实际为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4.领域内关键词演进。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可用于分析文献成果的增长程度及分布。如图6所示:该研究领域在2004年前后处于寒冰低谷期,该时段文献发表数量较少;在2010年前后文献发表数量较多,处于研究黄金时期。另外,2013年和2015年的节点间连线较多,表明这两个时段核心关键词的传承关系较强,热点研究的连续性较好。

如图7所示:2003年前未出现突现关键词,即该领域未得到较大关注。首个突现关键词“社会福利事业”的出现与2003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社会保障工作予以关注有一定关系。2003—2007年突现关键词数量较少,此时我国福利慈善事业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研究领域仍待进一步发展[24]。2007—2013年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时期,一方面是突现关键词的突现系数较大,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前沿也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是该时期突现关键词多样,研究的热点内容和范围得到多方面拓展,着眼点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其中,2008年突现关键词数量最多,且研究热度持续时间较长,这与我国慈善组织数量激增、资金规模逐渐扩大有关。此时,非政府组织整体社会影响力和自主能力日益扩大,也带来一系列管理挑战,受到该研究领域的关注。2013—2017年该领域研究热度有所下降,突现关键词的突现系数较为平均,其中“医疗救助”突现年限持续至2020年,说明医疗救助作为民生医疗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发展同医疗制度的改革仍受到关注。2017年后研究热度有所下降,该领域文献成果发表数量减少,再没有出现新的突现关键词,体现出活跃期过后,我国的社会救助模式逐渐完善,该领域正等待饱含创新价值的研究热点出现。

图7 文献关键词突现图

5.未来趋势。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及国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提高,慈善组织的发展也不断扩大。慈善组织积极参与教育、灾害、流浪儿童、特殊疾病等的救助工作,有效减轻了政府压力,提高了民众满意度。学者们当前的理论成果促进了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发展与完善,未来仍需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开展研究。

(1)社会救助政策追踪研究。随着慈善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社会救助政策也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该研究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学者们应着眼于帮助慈善组织抓住政府政策机遇,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例如,可深入开展慈善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研究,推动慈善组织更广泛地参与社会治理。

(2)拓展社会救助研究方法与范围。注重交叉学科的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未来的研究趋势。社会救助领域可引入质性分析、统计学等多种方法对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热点救助的困境开展研究,如新媒体筹款制度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组织[25]、老龄救助与独居死、跨性别救助等,以期推动慈善组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救助服务,促进社会救助力量及资源充分流动。

(3)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路径探索。随着社会治理的深入,社会组织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相关政策、法律也将逐步完善。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应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慈善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研究必将是重点。深入开展慈善组织内部的领导、计划、执行、监管和外部协同研究可促进其准确定位自身,实现组织革新,在社会救助领域开展更专业的服务工作。

(4)社会救助国际比较研究。各国的社会救助模式及政策方针因国情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组织建立时间比我国早,发展也更完善,社会救助的运作模式更成熟,值得我们学习。有些学者对其他国家的社会救助也开展了研究,但仍然不够深入。今后需加强该研究,为我国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提供更多的经验和范本,为工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三、结语

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渐完善,高质量、多元化的社会救助格局构建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该研究可为慈善组织全面深入地参与社会救助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新思路。今后不仅要加强相关研究机构与研究学者间的合作,更要加强与慈善组织的合作,以促进学术和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猜你喜欢

救助聚类慈善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慈善之路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慈善义卖
救助小猫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