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有声书跨媒介叙事策略研究
——基于大众审美转变视角

2023-01-04吴雨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音频媒介受众

□文│余 苗 吴雨晴

有声产品从最初的传统广播开始,便以“你播我听”的线性方式进行传播。进入互联网时代,传播语境发生显著变化,“受众”向“用户”角色转型。随着用户消费逻辑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声书行业发展关键在于平台以及创作者能否对行业动态变化和用户使用偏好进行及时且有效的调整。创作者唯有将“听众思维”转换为“用户思维”,本着“听众是广播的主人” 的传播观念,[1]对用户进行精准化分析,从而进行有声书的内容制作、传播与营销,真正在新媒体时代赢得话语空间。本文从有声书用户的审美转变视角出发,结合IP(Intellectual Property)有声书案例分析,探讨有声书在新媒介时代背景下的跨媒介发展战略。

一、听觉空间中的大众审美逻辑

美国有声书出版商协会(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简称 APA)对有声书的定义,是指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录音产品。[2]国内学者亦对其概念进行了描述,如吴申伦认为,有声书是以人声念读一定文稿而成的音频形式作品,也叫有声读物、听书。[3]童云、周荣庭认为,有声读物(Audio Readings),在新广播形态下,从广义上指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以音乐、音响、画面、图文等为辅创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知识信息含量的媒体产品和服务。[4]基于上述概念,笔者在本文中将有声书定义为以已有文本为基础,将有声语言作为传播符号,或配以音响与音效等媒介表现手段,对文本进行从文字到口语的传播文本改造,进而形成完整的、富有逻辑的媒介产品。

(一)有声书叙事的初步进阶

按照对有声书的概念界定,从有声语言与文字文本相结合的程度来进行划分,可将有声书划分为3类。一是配备有触击发声设备的有声图书,此类有声书多用于儿童教育;二是有声电子书,即针对电子书的AI朗读有声书,此类有声书在语调变化、节奏处理、人物角色分配上都略显生硬,但能够满足受众伴随性的使用需求,依然拥有较广的使用人群;三是IP有声书,即依靠已有IP进行有声语言二度创作的音频作品,如对《庆余年》《盗墓笔记》等坐拥大量粉丝的网络文学IP进行二次开发的有声书。此外,IP有声书也包括出版图书上附赠的“全文分角色配乐有声书”。

其中,“有声图书”“AI朗读”皆停留于机械操作的有声语言浅表转换,因此本文主要以第三类“IP有声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当下大众审美转变的媒介生态下如何运用跨媒介叙事策略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二)驱动用户审美的心理逻辑

在大众文化时代,美学话语实现了从哲学美学向审美实践、实用主义、日常生活等多重向度转型,审美真正变成了物质生活世界的感性实践活动,消除了精英艺术与通俗艺术、艺术与生活、高级感性与世俗感性的文化区隔,[5]使得审美进入大众时代。大众审美偏好也受多种元素的影响,如其自身的审美需求、审美对象(即审美文本),以及是否有贴合文本的审美方式,多种元素汇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大众审美心理逻辑。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要深刻了解并把握驱动大众审美的各元素,才能创作出具有针对性以及创新性的文艺作品,有声书也不例外。

1.收听原因——由看到听的方式转变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产品选择的增多使大众的注意力成为宝贵且稀缺的资源,碎片化的文化消费时间所带来的便捷式阅读,正逐渐在大众文化消费方式中占据主导位置,因此,实体书的深度阅读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较为奢侈;同时大众又有着普遍存在的“文化焦虑”与“娱乐诉求”,这使得“听书”这一相对而言成本较低、既能解放用户双眼又能满足其知识与娱乐需求的伴随性阅读方式便成为用户的重要选择,进而发生由“看”到“听”的审美方式转变。如马东的有声节目《好好说话》,截至2021年12月3日,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的播放量达到1946.3万次,对比其图书在官方销售渠道上的销量“全国突破100万册”,足见“听书”的巨大市场潜力。

2.收听方式——由可读到可写的文本追求

在罗兰·巴特看来,所有审美活动的审美文本都可被归属于“可读的文本”或是“可写的文本”。[6]而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受众参与文本创作”。[7]“可读的文本”受众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文本的逻辑走向、人物设定等均不可干涉,文本处于“可读”的封闭状态;而“可写的文本”的叙事文本处于开放的状态,能够让用户参与文本创作,并影响文本走向。

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传播对象不再以受众的身份自居,而是希望可以自主选择消费文本,甚至参与到文本创作之中。从当下的文化环境来看,无论是电视剧、综艺还是电影,甚至是图书都呈现出对大众这一审美偏好的迎合,纷纷推出“可写”的审美文本。如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采用分叉剧情设置的文本设置,使得用户通过代替剧中人物进行选择的方式推动剧情前进,实现对文本叙事过程的参与,从而使得用户产生自我意义的满足并增强用户黏性。

3.收听需求——由阅读到使用的需求升级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最为基础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生理需求,以及包括工作保障的安全需求层次,紧接着分别是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8]马斯洛强调,由于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都存着显著差异,因此,5种需求的表现形态和满足状况也贴上了鲜明的个人和社会标签。[9]从当下社会状况及时代特征出发,在基本的生存寻求得到保障后,高层次需求开始成为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而各大媒介平台也敏锐地捕捉到用户的这一心理变化。如为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在各个软件页面中随处可见“泡泡社区”,或者是“一起听”等选项内容;为满足大众的体验需求,依靠大数据的精准化传播、定制化服务便是最好体现;为满足用户的自我实现需求,“可写的文本”足以例证。

随着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用户审美需求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不再是只简单追求对文本的阅读,而是需要以文本为基础的一系列服务以及产品,是一种“使用”行为,总体而言,这体现的是从“阅读”到“使用”的审美需求转变,并随之带来大众在有声书消费过程中的审美倾向的改变。

二、有声读物的用户审美倾向调查

在大众审美逻辑发生转变的当下,为更好地分析大众对有声书使用的审美偏好与审美期待,更精准地为有声书的创作与传播提供新思路,本文采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对10位有声书资深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并以有声书用户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由于研究目标样本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互动,因此本研究选择线上问卷设计,选用微信、QQ等线上平台进行问卷发放、收集工作,共发放回收280份调查数据,删去无效数据16份,最终获得有效数据264份,回收有效率达94%。

本研究的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问卷调查者性别分布来看,女性占比为67.14%,远高于男性占比的32.86%。从年龄分布来看,18—25岁的调研者占比最高,数值为48.05%,45岁以上的人群占比最少,数值为0.60%。就月收入而言,占比高达35.06%的月收入数值范围是在2000元以下,月收入在15001元以上范围内人群数量最少,占比0.60%。职业分布显示,学生群体有195人,占比46.78%;企业职工群体有134人,占比32.18%。

表1 有声书使用习惯调查样本概况

问卷还了解样本有声书接触主动性、使用习惯、内容类型的选择趋向,以及探究样本在有声书使用过程中未实现的审美期待。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得出当下有声书用户主要具有以下4种审美倾向。

(一)收听场景化是用户的消费习惯

媒介形式高度勃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这一便携性极强的媒介出现,使得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接收场景由固定向移动转变,接收方式由整段集中式向碎片式转变(见表2)。

表2 受众收听原因调查

移动时代,手机逐渐成为人体新的延伸,与用户紧密连接,寸步不离,跟随用户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距离移动及场景变换。因此,媒介传播进入场景时代,即依据用户所处场景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分发,场景的价值日益凸显,而在场景移动过程中的碎片化时间里,用户无法使用视觉媒介的特性恰好契合移动音频“解放双眼”的优势,而这些变化恰好贴合了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音频内容的产品特性,使得“可利用零碎时间”成为受众自主收听有声书的主要原因。

(二)内容文学美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

此次调查从有声书审美文本的3种主要构成要素出发,对用户在审美文本的喜好倾向上也作出了探寻(见表3)。结果显示,在用户的审美过程中,“文学美”的考虑因素占比最大。受众对于“文学美”的期待主要包括有声书内容是否具有一定内涵、是否符合自身的接收水平、是否具有一定艺术性。由此可知,有声书的本质是一种打破出版、传媒、教育的艺术,而非是停留于浅表的娱乐消费。

表3 用户主要考虑因素重要性排序

(三)故事情节是保持用户黏性的首要因素

在对用户所期待的“文学美”进一步进行分析时,可以得知“情节内容是否精彩”成为重中之重(见表4)。由于用户对于情节精彩程度的依赖,使得情节跌宕起伏、结构扑朔迷离、发展扣人心弦的玄幻类、悬疑类题材成为有声书用户的“心头好”。

表4 有声书文学美中考虑因素调查

(四)获取知识是用户的付费动因

调查显示,用户在收听有声书时,最想得到满足的是“知识学习的欲望”(见表5)。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过于浅表的泛娱乐消费方式以及浅尝辄止的内容模式,而是希望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职业发展等具身因素触及多元化的知识性内容。

表5 用户有声书使用需求调查

三、基于用户审美转变的跨媒介叙事策略

2003年,“跨媒介叙事”概念由时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亨利·詹金斯正式提出。詹金斯认为,跨媒介叙事是指故事系统性散布于不同的平台,每个平台用自己的方式为故事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而其核心在于故事文本的协同性与系统性,[10]每个平台都会根据自己的特性对故事做出新的阐释并统一于同一个故事母题之下,最终形成联系紧密的故事宇宙。如涵盖了漫画、电影、游戏等多种文本形式的《黑客帝国》,在詹金斯看来是跨媒介叙事的典型范例。[11]

基于“跨媒介叙事”概念,笔者认为基础文本在不同媒介平台进行分发时将依据此媒介平台特征进行再创作,且创作主体多元,从而打造一个与基础文本紧密联系,同时又有创新的文本,最终形成具有系统性与协同性的故事宇宙。

(一)再创作:基于多场景,打造“心流瞬间”

依据媒介平台特征进行“再创作”,需要借助多元场景,打造用户的“心流瞬间”。心流(flow)是指人们在完全参与的情况下行动时所产生的整体感觉,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首次提出。[12]根据调查,“夜晚睡前”“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是最广泛的收听场景。因此,有声书更应细分并主动进行场景分类,如移动音频平台阿基米德为受众划分“带孩子”“刚起床”“醉了”“在路上”等个性化场景,实现更多场景叠加,贴合用户消费场景为创造全身心投入的“心流瞬间”提供了重要条件,使用户在收听过程中高度投入,产生高度兴奋感与投入感,带给用户沉浸式的心流体验。当各场景的媒介内容不断吸纳粉丝,并使之产生热爱时,便会出现粉丝自发对已有IP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而形成具有开发潜能的IP原点,由此串联各大视频、音频、社交平台,打造多元玩法,以此提升用户参与感、满足感。

(二)多主体:基于用户需求,打造同人作品

“跨媒介叙事”中的多主体,是指叙事主体多元,即内容产品的受众不仅仅是内容的接收者,更是内容玩家,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使得用户参与叙事流程,推动叙事情节,成为叙事主体之一,从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集中性与理解性。

在对有声书用户审美倾向的调查中,注重情节内容的精致化是其在审美文本上表现出的最大特征,而有声书想要推陈出新、突破受众审美期待,还得借用跨媒介叙事的方法,即基于具有开发潜能的IP原点不断衍生,从IP原点发展为分支故事线再到始终具有开放性的故事宇宙,进而形成相互补充的、完整的一体故事。基于用户对“情节精彩”这一核心需求,应积极推动有声书作品的用户生产,实现粉丝间的良性流动、实现内容来源的丰富性。如以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由音频社群“村上种树”所配音发布的广播剧《琅琊榜》,便是粉丝依据故事内核与情节自我生产的音频作品,且自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其播放量达到了375.8万;除此之外,在喜马拉雅平台上以“琅琊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粉丝创作的同人音频产品不在少数,如播放量196万的《琅琊版人物别传》、播放量226.9万的《探秘“琅琊榜”背后的真相》等,不断地丰富着原有广播剧的故事世界。

(三)故事宇宙:打造不同媒介内容,促进媒介形态流动

跨媒介叙事特征之一的“故事宇宙”,便是其与普通闭合故事的最大区别所在,其围绕同一IP原点,通过不同媒介形态,如电视剧、电影、广播剧、动漫等,生产出具有文本内容差异的多元媒体文本,进而打造出差异性与协调性共存的故事宇宙。如大热IP《全职高手》,以阅文集团旗下小说《全职高手》为原著基础延伸并不断发展,截至2022年1月26日,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的同名广播剧播放量高达14.5亿次,并形成同名网游、电视剧以及动漫、手游,使得有声书用户能够在情节连贯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审美文本中体验到惊喜感与新鲜感。此IP粉丝也随IP不同的媒介形态流动,形成良性互动;而其在不同媒介平台所呈现的情节内容与世界观,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连续性,在整个IP的故事宇宙中完美契合用户对于内容精致化的审美追求。

(四)知识传播:提供多元版本,构建知识地图

从用户的使用需求这一调查中可以得知,受众对于有声书的媒介满足是以“满足知识需求”为第一功能。但是在对“有声书所存在的遗憾”调查中,55.7%的用户皆选择了“不便做笔记、批注”,同时44.3%的用户也将“没有读书印象深刻”这一选项列为有声书的最大不足。究其根本,其与纸质书在学习这一用途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可视性文本,但由于人类的生理性限制,纸质书籍的阅读会使得人眼疲劳,而耳朵的聆听却能够解放双眼。

从技术角度来看,有声书平台可以为用户主动提供多元版本——音频纯享版与互动畅享版,对各媒介内容的优势进行互补,为用户提供优越的媒介使用体验感。从内容角度来说,可以在知识类IP有声书中构建知识内容消费的多种方式,比如提供带有互动练习与老师音频点评的版本、比如搭建互动分享的知识学习社群等。例如有声书平台“得到”的知识城邦,就是鼓励用户做出优质的学习笔记,用内容社区代替有声书笔记功能的不足;而“得到”的“讲义”系列,是以某个系统知识为中心,为用户构建知识地图;“得到”APP将文字、音频、社区三者,通过“知识”这一根线串联起来,仅仅依靠一部手机、移动数据便编织成一张详密的知识网络,供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游牧民族”随取随用,正如罗振宇所言,让用户“用20%的精力获取80%的效率”。

在媒介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音频产品领域的竞争赛道愈加拥挤,有声书内容生产平台应在对用户实施精准画像、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在跨媒介叙事理论中汲取生存之道,与各媒体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不断突破用户期待。

猜你喜欢

音频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书,最优雅的媒介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