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建议
2023-01-04吴紫阳
□文/吴紫阳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提要] 分析体育产业发展的危机与机遇,并积极采取措施,是体育产业今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进行研究,并针对危机和机遇提出建议。
当下,是体育产业危机与机遇共存的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密不可分。东京奥运会以后,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涉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合作,这是促进全民健身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目前,国内研究体育产业的较多,但对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与机遇研究较少。充分分析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与机遇,为其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实现2025 年体育产业总规模5 万亿元目标献计献策,同时加快实现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学校体育三者的相互促进式发展。家、校、社三位一体体育发展模式近年来成为热点,是当代体育发展的最优路径,其中体育产业是引领和弥补家、校体育发展的核心环节。
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越发重要,而且要实现我国的体育强国任务,必须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必须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即提高体育产业产品质量,这也是体育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条件。2021 年7 月18 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明确提到2025 年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 万亿元,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提高体育锻炼人数占比和提升体育产业规模的重要途径。
二、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
(一)供给质量差。目前,我国已由低质量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缓步发展阶段,这是由于群众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体育产业本身来说,只有其产品质量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才能持续发展,若是产品质量一直低于需求会导致群众回购几率下降,从而丧失口碑和市场。体育培训、体育商品等行业大量存在购买国外服务的现象,如国家队聘请国外教练、运动员穿的运动服属于国外产品,运动损伤发生后去国外治疗等,这都是由于“供需”不对等导致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供给质量,在“供需”对等的情况下再采取其他发展措施。体育产业人才不足、资金不足、获得支持少等,终究是因为自身“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供不满求”。
(二)高端人才匮乏,市场竞争力不足。目前,实体经济受线上品牌冲击较大,加之公共卫生事故的频繁出现,打造线上高端品牌成为对抗不确定风险及网络冲击的唯一有效办法。但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对人才的需求格外巨大与苛刻。以往培训俱乐部的高级教练,现在必须具备较强的线上表现能力,必须拥有准确无误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拥有网红的“带货”能力。现有的体育人才与体育培训、服装、制造产业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体育人才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者不懂体育,因此现有人才不能满足培训市场的需求。“互联网+体育培训”的产业模式虽然给体育培训带来了一线生机,但其条件也是苛刻的。打造线上高端品牌势在必行,谁拥有了新型人才,谁就能抓住体育培训产业的救命稻草。此外,国家和地区政策支持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建立新的学校体育模式来弥补体育师资的不足。完善学校体育的高质量需求也是体育培训产业重要社会义务。开展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对体育培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的开展对象正处于发育中,需要体育培训者掌握一定的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现如今,体育产业发展需要适应新的产业模式,必须运用综合性高级体育人才来打造强竞争力、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高端的需求。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体育人才不懂互联网、互联网人才不懂体育等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是限制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体育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我国尤其重视体育产业基础的培养,如逐渐增加体育人口、推广健身类商业品牌、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目前来看,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无法满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产业基础,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众仍然不参与、不了解体育活动,更无法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者指出,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体育产业本身,还要充分调动市场,提高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意识,转变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目前,我国体育人口、人均运动面积、运动保障、运动教育等存在明显的发展滞后,产业基础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等提到,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虽然占总人口18.7%,但人均体育消费才140 元。同一时期,美国健身俱乐部会员已经接近6,000 万人,占总人口的17.7%,但其消费规模远超我国。2016 年,美国人民仅仅参与户外体育的消费就达到了1,250 亿美元。可见,我国真正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消费的人口远远低于体育发达国家,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基础薄弱。人民体育消费意识落后、场地设施不足、健康教育缺失、锻炼保障不足等是造成体育产业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多项政策齐出助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2020 年初,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体育实体产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政策处处透露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有研究者指出,有多个国家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体育产业必将迈入高速发展时期。2020 年8 月31 日,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就强调了社会体育组织的规范性,要求各地区要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尤其重视体育培训体系,提出要在场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鼓励学校与体育俱乐部合作等。2021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且学校和家长有责任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各地不再审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而体育被列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则是变相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针对一些地区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文件还明确提出要积极引进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帮助学校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和兴趣。除了国家级政策外,各地也发布政策促进体育培训业发展。2021 年12 月1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解决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尽快开展体育课程和项目“超市”,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体育需求。除了山东省以外,四川省近期甚至出台了“体育贷”政策来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众多体育政策发现:(1)各地区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政策和财政支持;(2)学校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体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只得求助体育培训机构,这给体育培训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二)群众锻炼意向扩大产业市场。钟南山和张文宏等多次公开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务必要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一时间网络、电视、各大媒体等更是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极其浓厚的锻炼氛围。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养成了线上体育消费的习惯,给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消费机遇。《2021 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表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虽然群众出行有所减少,但大众参与锻炼的情况却大大改善。2021 年,大众健身年平均消费达到了5,670 元,相较于2020 年增长了35%。有研究者指出,我国居民在2021 年春节后对体育健身器材的消费有显著的提升,如划船机、哑铃、拉力器等都在各大网络交易平台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三)“互联网+体育产业”模式极速发展。如今,人们逐渐养成了线上学习+购买+线下锻炼的习惯,大众通过网络学习体育知识、网络购买体育器械等方式获取居家锻炼的条件。受疫情影响,众多体育赛事被迫取消,广大体育产品与培训行业开始谋求“互联网+体育”的新模式,这使得体育服务的线上与线下彻底融合,改革了体育培训思维模式,大大推进了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体育产业满足了防疫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体育培训产业的冲击,也是体育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国家也在政策层面对“互联网+体育”提供支持,在《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重视鼓励新技术、安全监控技术、人工智能等在体育竞赛表演中的应用。在《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的新型产业模式。
四、建议
(一)刺激体育消费,强化产品质量。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后,人民健身意识得到增强,国家政策在发展学校体育、体育公园、15 分钟健身圈等的同时也带动了体育服装、装备、器材等产品的消费。要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实现2025 体育产业5 万亿元的目标,首先,各大体育企业俱乐部等要联合体育管理部门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承办竞赛赛事、定时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对大体育锻炼功效的宣传、学习先进的营销手段等,进一步刺激人民的体育消费,尤其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既要统筹兼顾做到整体发展,又不能抑制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还要时刻关注体育产业发展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宣传政策,点燃群众的购买欲望,减轻企业服务压力;其次,供给侧结构也要进行改革,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用硬实力留住群众,争取在群众中塑造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形象。办人民放心体育产业、放心体育服务,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刺激消费是弥补产业基础的关键。
(二)紧跟政策,打造长期“供需链”。当前,我国政策侧重方向是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方面,国家和地方支持建设体育公园、金角银边体育场、15 分钟健身圈等,并要求外部机构可以参与微利经营,这是体育培训、服装、制造等走入群众的绝佳机会,是打开群众市场的一把钥匙,甚至有地区为了早日完成体育发展目标,为体育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推出“体育贷”资金服务。学校体育方面,国家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和俱乐部合作,以此来建设“学校体育超市”、体育传统项目、体育特色课程等,俱乐部与学校合作也是解决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有效方式。体育产业联合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响应国家号召,既是开阔市场强大自身的有效手段,又是落实全民健身政策,构建体育强国的社会义务。国家政策支持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扶梯,当务之急,体育产业需要调整自身结构与宗旨,做到微利经营、服务大众,并积极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形成联合之势,打造稳定、高质量的长期“供需链”,从而能够借助政策红利迅速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适应体育市场需求。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更是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体育产业与网络结合创造了新的产业模式,使得有部分群众已经习惯网上消费模式,这对各大体育产业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挑战。人力资源是影响供给侧质量的基本要素,然而我国目前的体育人才储备量不足以支撑体育发展为国民支柱产业。当前,我国体育人才质量整体偏低,不能满足体育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健全体育院校、体育师资培养院校的培养机制,优化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完善退役运动员创业、就业措施,为体育产业提供所需的人才。
综上,高质量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发展主题,如今体育产业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危机,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今后快速发展的关键。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社会力量,其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产业融入学校体育能弥补学校体育的师资短板。体育产业融入群众体育并与体育管理部门形成联合,已经成为加快群众体育发展的主流方法。体育产业目前的危机包括供给质量低、高端人才不足、产业基础弱,其机遇包括当前政策的支持、群众意向的支持、“互联网+体育产业”模式的兴起。如何充分把握机遇并克服自身不足,是体育产业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经过研究提出建议,刺激体育消费、强化产品质量,紧跟政策、打造长期“供需链”,加强人才培养、适应体育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