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扶阳思想浅谈心力衰竭
2023-01-04林晓涵翁锦龙
林晓涵 翁锦龙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于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以及药物作用等多种原因导致心室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多以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消化道症状为临床表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据统计,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逐年攀升。美国关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流行病学报告提出目前已有患病人数约650万,甚至有研究报道到2030年将达800万[1,2]。据估算,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现患病人数约为2.9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占1%~2%,CHS研究提出≥35岁的成年人患心力衰竭加权后患病率达1.3%,较20年前增加近44.0%[3,4]。目前心力衰竭主要采取以祛除诱因,针对病因及对症支持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目的为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以及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多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联合治疗,常常存在以下问题: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常伴病程周期长,预后差,病死率高等,最终多由于高龄、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慢性肾脏病分期加重等原因导致患者死亡[5]。
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心水”等范畴,最早出现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脾胃第三》:“心衰则伏,脉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素问·痹论》中亦有提及:“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指出气喘、心下鼓的病因为心脉不通,心气不足。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唐代孙思邈在 《备急千金要方》中亦有此病相关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提出心水病、心胀病多以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气短而烦躁不安,全身浮肿甚至生殖器官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见历代医家多是根据心衰的临床表现将其归类进喘证、水肿、心水等疾病里。虽古代医家对于此病缺乏系统性的理解,但现代医家在《中医内科学》[6]中将心衰收录心系病这一章节,并将心衰与西医的心力衰竭进行对应,表明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有了系统性的理解并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及参考。
1 心衰病因 阳气为要
心力衰竭多是由于年老久病、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心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产生瘀血,导致心阴心阳受损。而血液运行不畅则易生水,水行不畅则饮停胸中,饮停日久瘀水互结,水饮外溢肌肤,必加重心脏气血阴阳的损伤。气滞导致痰饮,而痰饮加重气滞,使心之病陷入恶性循环,心神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故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双下肢浮肿、心悸及呼吸困难、活动后气喘加重等。心为君主之官,若外感寒邪,寒邪内伤心络甚则心包,心阳被遏,不能宣通卫外,则升降失调,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易产生水湿、瘀血等内伤病理因素,水湿聚积成邪停滞于心,瘀血阻滞于脉络,水湿与瘀血搏结,侵犯心中形成心力衰竭;或烦劳过度,心神失养,脾失健运,损伤心脾二脏,心气不足甚则过耗,气虚不能固摄阳气,阳气虚不能推动运化血液,血瘀则气不能运行全身,更不能濡养心气,气血不和,心衰因此而生;或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者,均因肾精不足。禀赋不足者因先天遗传基础及胎孕时内外环境失衡导致体质虚弱、脾肾不交,年过半百者肾气亏耗,肾阳、脾阳不足,而肾阳主一身之阳气,肾阳亏虚则无力推动全身阳气,不能滋养心阳,心阳不足,不能制约肾阴,阴阳失和,气血运行失常,心衰发矣。故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心阳不足,气化失常,阴阳升降失调,水湿、瘀血内生积聚于心中,饮停于心,瘀阻于络,心之气血不和,血络不通,心失所养诱发心力衰竭[7]。心力衰竭以心气不足、心阳亏虚为病理基础,与肾、肺、脾、肝密切相关,多见于各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是各种脏腑疾病的最终转归。
阳气是人体生理及病理活动的基础,其推动并主宰人体自然生命活动。是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提出阳气对于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阳气能够推动阴气,促进人体吸收水谷之精微,合成人体必要的物质,排出无用的物质。且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可以温养人体各脏腑及筋脉肌肉,促进脏腑及筋脉肌肉吸收水谷精微,促进气机升降、气血互相推动运行,进行新陈代谢等正常生理活动。阳气除温煦、推动的作用外,还具有卫外固密的功能,即通过阳气保护机体不受外邪侵袭的同时保护机体内部能量、营养物质不向外流失。若阳气不足,阳气功能减弱,则阴阳失和,机体运行不畅,气机升降失调,水湿、瘀血等随之各种内伤因素应之而生,损伤人体,而这些正是导致心力衰竭的病理因素之一。心为阳中之太阳,可见心阳是人体所有阳气中最重要的一环[8]。心主血脉,故心可以推进和调节气血的运行,若心阳有余,则气血运行通畅,人体各脏器及筋脉肌肉都能得到阳气及营养物质的濡养,给人体提供有效的支持,阴阳对立协调,维持彼此之间的稳态;心阳不足时,气血运行不畅,病理产物内生,破坏阴阳平衡。其次,心的另一生理功能为藏神,心所藏的神为人的神志活动,故心具有主宰神的作用。心阳盛,化生气血,以达养神的目的,使人体心清神明,若阳气亏虚,则人体机能下降,加重心阳损伤,出现面色灰白、冷汗淋淋,甚至昏迷等危急重症。
2 心衰治疗 重在扶阳
古代历代医家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多以“心悸”“喘证”“水肿”的治疗方案进行诊疗,认为“水饮、血瘀”为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当代医家亦认同此类观点。汉代以来的医家认为治疗此类疾病应以温化为其治疗核心,但在王冰提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观点之后,后世医家将“发汗、利小便”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清代国医大师黄元御提出“扶阳抑阴,培植中土”的治疗理念[9],认为治疗心力衰竭时应以扶阳抑阴为治疗原则,扶阳以生火,火可消阴,心力衰竭的病理产物多为水湿痰瘀等阴盛之证。借火以抑阴,同时补益人体之阳气,促进各脏腑及筋脉肌肉的精血津液的生成及濡润全身各部位,达到恢复各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卢崇汉教授[10]亦在《扶阳讲记》 中提出人的生命最根本的是在于以火立极,而这里的火指的就是阳,所以治病的根本原则是益火消阴,即用温热药来引火归元、消除阴翳。故在治疗心力衰竭这一疾病时,不少医家认为应以“扶阳”为其治疗宗旨。结合当今社会心血管事件多发生于具有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中,现代人多追求快节奏生活,饮食不规律,快餐式饮食多是重油重辣,或减肥饮食,一日三餐只吃少量蔬菜等,更甚者暴饮暴食或感到饥饿才进行饮食等不规律饮食,这些饮食上的坏习惯日积月累,以及生活节奏快,工作、精神压力大,常常喜怒无常,情志转变快,都易导致心阳亏虚,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不仅仅是在已经出现心力衰竭后才对疾病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注重心脏乃至各脏器的养护,故通过扶助阳气,调节阳气,以使人体拥有充足的阳气以抵御“阴邪”的损伤[11]。
3 温振心阳 治疗心衰
心力衰竭以心为病位,以心阳亏虚为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乏力、全身凹陷性浮肿,甚者严重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脉微欲绝等。心力衰竭多以水饮、瘀血为其病理产物,经久不止,日积月累常损伤其他健康脏器,故此病病情多样复杂,转归难测。采用中医整体观念,治疗心力衰竭以扶阳为治疗原则,通过温养一身之阳气,即上焦心肺之阳,中焦脾胃之阳,下焦肾命之阳来消除体内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使得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黄帝内经》提出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元素为阳气,且提出:“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心衰病位在心,与其他脏腑相互制约、影响。心为阳中之阳,能推动气血运行,若心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脉道失温,诱发心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不足,痰浊内生,气血瘀阻,火不培土,心脾阳虚,诱发心衰;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阴阳,可升发五脏阳气,肾阳不足,五脏阴阳失衡,进而郁遏心阳,诱发心衰。故治疗心衰应扶正一身之阳气,达温煦机体,推动全身水液代谢之功[12]。
治疗心力衰竭时应先辨轻重缓急。急症者多因阳气不足,阴气内盛于上,故心神失养,甚则心阳衰竭,应先治以温补心阳、回阳救逆,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基础病的诊治;缓症者多因久病,虚损严重,阳气亏虚,气虚不纳,是故全身凹陷性浮肿,应以肾阳为重,故以温阳补肾为治法。方选四逆汤类或真武汤加减。药用:炮附片、白术、白芍、茯苓、生姜、炙甘草等。其中重用附片,以附片为君药,上可达心阳,祛除寒邪,温通经脉;中至脾阳,温燥化湿,补脾益气;下抵肾阳,温肾散寒,益火消翳[13]。以白术、茯苓为臣,补益脾气、利水渗湿,辅以生姜温阳散寒、宣散水气,白芍缓急止痛,防诸药过阳伤阴。当然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要避免因长期服用补阳药物导致阴津不足甚至枯竭,故在使用附片等温补阳气的药物时,可配伍熟地黄、沙参等养阴药物以达固护阴液的效用。
4 总结
心为君主之官,阳中之太阳,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若心阳不足,气血不通,水湿、瘀血应之而生,加重阳气的损伤,机体运化失常,阴阳平衡被破,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此病病性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在治疗时应全程顾护阳气,随症可兼用健脾养心、活血化瘀、泻浊利湿、豁痰开窍,亦可配合使用强心、利尿的西药,但应注意不要伤阴,切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一药。通过对古籍及现代医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笔者认为阳气对于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重在扶阳,尤以温振一身之阳为主。因此,笔者认为在治疗心力衰竭时不应仅从西医角度治疗,亦可结合中医辨证思路,从而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新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