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信用“连连看”
2023-01-04
1、北京:全方位扎实开展交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北京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目标导向、细化工作要求、加强工作统筹,细化“三全式”工作内容,采取“三步走”工作方式,建立“三报告”工作机制,扎实组织开展交通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自查自纠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细化“三全式”工作内容,明确整治方向。印发《北京市交通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北京市交通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涵盖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各区交通局、委属各单位等市区两级66 个成员单位。按照“依法依规执行收费政策、坚决杜绝无依据收费、应减免的收费坚决减免、应取消的收费坚决取消”的原则,细化形成11 个方面17 项自查自纠内容,部署开展“全行业、全口径、全覆盖”式自查自纠。
二是采取“三步走”工作方式,加大自查力度。专项整治工作各成员单位采取“清单式”梳理、“拉网式”自查、“多方式”检查的“三步走”方式,全面开展收费政策、事项、账目清单梳理和自查自纠,通过进驻企业、暗查走访、电话了解等方法,倾听企业声音,确保自查自纠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同时,在北京市交通委官网“优化营商环境专区”设立“涉企收费政策依据”专题,集中展示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
三是建立“三报告”工作机制,加强问题排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并落实投诉举报情况“零报告”、违规收费情况及时报告、自查自纠情况定期报告的“三报告”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扎实落实。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2、湖北:撬动绿色信贷投放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近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与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经信厅、财政厅等16 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湖北省绿色项目贷款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撬动绿色信贷投放,支持湖北省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此项提升行动依托湖北省绿色产业项目库和服务平台(“鄂绿通”),推动全省绿色项目以自主申报、部门推荐等途径归集,评估入库后享受金融机构融资对接服务和绿色领域专项支持政策。据介绍,“鄂绿通”平台由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单位共建,提供绿色产业项目入库审核、工程咨询、招商引资、银企对接等全方位综合服务。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通过“鄂绿通”申报入库的绿色项目数量显著增加,推动金融机构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对入库项目实现100% 对接服务、100%反馈进展和100%动态更新,带动全省绿色贷款增量、增速“双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对于主营业务属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所列范围,且信用记录良好、无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主体,可通过项目主体自荐或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推荐等渠道,向“鄂绿通”申报归集。“鄂绿通”按照合规程序开展入库审核并公示,再推送至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服务。
截至2022 年9 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147 亿元,同比增长38.3%,比上年同期提高10.6 个百分点。
(来源:湖北日报)
3、河北: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推广
日前,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广仪式在省政务服务办举行。该平台是河北省落实国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决策部署的重要成果,通过将信用数据与金融技术深度结合,构建了一站式信用融资场景,让河北中小企业融资有了新平台,让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有了新工具。
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作为目前河北对接全国融资服务平台的唯一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通过依法调用国家层面归集、省五级一体化信用平台汇聚、市场主体自主申报等多种方式,实现纳税、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科技研发、水电气费缴纳等与企业融资密切相关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
“平台按照公益性原则,发挥政府桥梁作用,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向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进一步加强金融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助力河北营商环境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今年6 月份上线试运行,截至目前,全省通过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累计发放贷款3997.61 亿元,其中信用贷款2348.61亿元。
目前,该平台已开设稳企业保就业、乡村振兴、科技企业、抗疫等专项政策专区,可实现办理融资申请、融资产品智能推荐、供需双方精准智能匹配,建立在线一站式交易平台,打造智能便捷服务流程。广大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可登录“信用河北”网站“信易贷”专栏,了解详细情况。
(来源:河北日报)
4、江苏: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工作机制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法院、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破产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破产重整、和解企业重建信用,促进有再生希望的危困企业脱困重生、重获经营能力,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通知》明确了破产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复的范围和原则、内容和条件、修复程序、信息处理、权益保护、工作协同等方面要求。修复对象包括破产重整、和解企业,申请人还包括管理人。按照“谁认定、谁修复”,由失信行为认定单位负责信用修复申请的受理、审核、确认、反馈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破产重整或和解企业信用修复遵循自愿申请、程序合法、公开透明、平等保护、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原则。
《通知》从企业重点关注的纳税、市场监管、行政处罚、司法执行、金融等五个方面明确信用修复要求。同时严格信用修复程序,包括提出申请、受理申请、修复确认,并规定受理、办理信用修复的时限要求。推动企业破产信息共享公示和动态更新,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反映企业破产重整、和解状态。
《通知》注重加强企业权益保护,规定了信用主体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异议权,引导各地各部门、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支持破产重整、和解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招投标、融资、基本户使用、保函开具以及信用评级等活动,促进重整企业保持经营价值。
(来源:中国江苏网)
5、山东:出台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办法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东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频次将由年度评价调整为季度评价,更加及时准确反映信用主体信用状况。
《办法》明确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的评价频次、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指标体系设置加分项10 个、减分项14 个,将各类信用主体划分为诚信守法、轻微失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七个信用等级。
在结果应用方面,《办法》明确评价结果查询途径和共享方式,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鼓励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和市场信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信用评价。为保障信息安全和主体合法权益,《办法》还提出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机制。
(来源: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6、山西:多措并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消费环境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协同、高效、便捷消费维权机制,提升消费维权治理能力,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大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完善省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等26 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办公室,指导全省11 市建立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全省各级消费者协会积极协商行政机关、新闻媒体、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难点问题会商、重大纠纷联处等机制,形成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有效互补的协同格局。
该局着力完善12315 执法体系建设,运用12315“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动态分析、综合研判市场秩序违法高发领域和监管难点;大力推动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积极开展维权站进社区、进村镇等活动,将消费维权触角广泛延伸;持续推进消费纠纷线上解决,全省2337 家企业入驻全国12315 在线纠纷解决平台,大大缩减了投诉环节,降低了维权成本。
(来源:山西日报)
7、广东广州:首批36 户纳税大户启用“集团信用预警”服务
“税务部门提供的集团纳税信用预警服务,让总部可以一体式实时掌握全部下属企业纳税信用情况和失信风险点,最大限度降低纳税信用风险给集团带来的损失。”接过税务部门送上的《纳税信用动态分析报告》时,广州市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税务中心总经理梁一川说。
随着纳税信用评价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广州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针对集团企业体量大、分支机构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推出了“集团信用预警”个性化服务举措。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信用预警服务从集团企业整体把握纳税信用风险,坚持税企管理双向促进,引导集团企业主动提升内控水平,避免集团企业
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税务风险。税务部门通过深挖数据价值,赋能企业健康发展,利用纳税信用预警指标深入分析大企业动态纳税信用,精准扫描集团企业总部及成员企业的失信风险点和内控管理薄弱环节,为集团企业强化内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人民日报)
8、河南周口:多措并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建章立制、平台和网站建设、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权益维护和宣传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周口市推动部门建立信用承诺机制,积极组织法院、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住建局等有关单位开展信用承诺,并将信用承诺和宣传案例进行实时公示。
平台网站互联互通,推进信用信息应用。现阶段,周口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归集县(市、区)和市直职能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共计40 家单位的涉及基础信息、“双公示”信息、红黑名单、扩展信息在内的信用信息累计4.7 亿条。
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信用联合惩戒。周口市以构建信用监管新机制为主线,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紧抓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环节。
加强信用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诚信氛围。周口市推出“信用修复受理专窗”服务,帮助企业或个人修复信用,避免出现由于信用修复不及时造成企业无法正常投产、运转等情况。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网)
9、湖南湘潭:“信用画像+金融科技”化解企业融资难
“良好的信用竟能变成真金白银。”近日,湖南湘潭天人谷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映军对我们说,多亏湘潭市推出的“潭信贷”,让曾一度面临资金断裂危险的企业挺过了难关。
天人谷业是湖南省唯一一家专注做面粉的加工销售企业,疫情给这家以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湘潭市发展改革委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情况后,利用天人谷业优良诚信数据,为企业信用“画像”,生成诚信数据“潭信码”,共享给相关银行。银行立即根据“潭信码”关键数据信息,以最快速度向天人谷业提供贷款4800 万元,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小微企业,尤其在疫情影响下,企业融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湘潭市积极构建“信用画像+金融科技”融资模式,在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基础上,依托“潭信贷”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在有效确保企业数据隐私基础上,为金融机构提供涉农信用评价,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银行“敢放贷”。
(来源:湘潭日报)
10、海南儋州:积极创建各领域“信易+”便民信用应用场景
海南省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成立以来,积极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扩大信用应用场景,加大对守信主体激励力度,让更多人享受信用红利,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获得感,引导形成“信用有价”的良好氛围,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
据介绍,今年10 月份以来,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信用办工作人员积极联系各领域市场主体,介绍儋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海南金椰分平台、信易+场景应用经典案例,现场演示海南金椰分平台的使用方法,并先后与多家市场主体、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研究“信易+”与其所在行业领域结合路径,畅谈共同致力打造诚信儋州的美好愿景。
下一步,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将继续探索信易+场景应用创新点,致力促进多领域合作。同时,积极推进“信易+”场景按期上线,实现政企联合,带动更多“信易+”场景加速走入群众生活,使守信主体获得更多便利优惠服务。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