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究

2023-01-04杨春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通供应链环节

杨春苑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0 引言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者还以个体农民为主,其所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面临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产品流通环节复杂、批发市场建设滞后、产品附加值创造低、产供销间协作性差、传统交易限制流通等诸多困境。供应链一体化模式能为人们打破这些困境提供助力。

1 关于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

1.1 农产品物流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人们将农产品物流概括为:围绕着种植、生产、加工几个核心,遵循现代市场机制,并以此为主导,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合理有效流动,以达成对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充足供应,并让农产品市场获得稳定、繁荣的发展。农产品流通领域涉及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及保鲜等多项技术,覆盖范围相对较广[1]。

农产品物流代表着一个从农产品种植到最终进入市场的体系,其特征也较为明显:一方面,市场是物流体系的绝对主导。市场机制会直接作用到物流体系的调整上,其利弊都会在物流体系上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农产品综合性能突出。该特征源于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现代人对农产品的要求的改变。人们更喜欢环保、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甚至对其智能化等方面也有所青睐。由此,农产品物流也要针对这些现实要求进行优化,从而契合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的农产品物流。

1.2 供应链一体化

供应链一体化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理解:功能层面上,它意指产品的采购、生产、运输、存储等环节实现一体化;空间层面上,它意指让功能层面的各环节活动实现将分散的供应商、市场、设施等融为一体,实现空间一体化;在规划层面上,它意指让各项活动在战略、战术、运作几个层级上实现一体化。

2 我国农产品物流所处的现实困境

2.1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传统物流体系由于无法做到资源配置全局优化,使得物流系统运行的效率无法有效得以提升[2]。很多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保鲜要求,这是附加给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压力。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成本较高。人们都会拿出一定的成本预算来进行产品保鲜,特别是对蔬菜、水果进行保鲜,如果保鲜不当,就直接影响销售。而且,从农产品的采摘过程起始,到真正进入市场及到消费者手中,农产品还面临一定的损失率(变质、萎黄等),这些最终都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此外,我国各地域间差异大,有些地方还有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一些消费需求要被满足,就必须打破农产品跨地区销售的重重壁垒,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

2.2 产品流通环节复杂

一种农产品从生产出来,经过采摘、加工等环节,最终走上人们的餐桌,中间要经历诸多复杂流程。农产品采摘后,会被运到或卖到各类型的批发地、收购地,接着还可能再历经第二次、第三次的批发收购,然后正式进入消费者市场。流通环节的复杂度与其面向的消费者不同有关。如果产品种植者通过直销卖给邻近的百姓,那么农产品流通环节就相对简单,但是产品价格比较低廉,利润少;如果农产品要卖给各地城市居民,那么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开、销售阻碍的增加等,就要使农产品历经更多的流通环节,而且其价格成本也上涨。

2.3 批发市场建设滞后

农产品流通离不开批发市场这一载体。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聚集的多是产地分散经营的农民,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产品规模小,也不具资金实力,更不懂得专业的营销知识,其销售行为较为盲目,也处在初级交易层次上。另外,批发市场的组织、建设比较滞后,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也没有较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法制管理体系作为辅助,信息流通效果差。

2.4 产品附加值创造低

当前,农产品市场中的大多数产品都属于“原生态”形式,从产地流出后未经历包装升级、质检升级、品牌升级,而是散装的批量售卖。这就没有让农产品通过流通获得更高的附加值,甚至因流通过程中有时间耽搁、存储不当等因素存在,导致农产品价值不升反降。于是,这又涉及到了流通过程中的相关辅助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的问题,农产品没能在流通中获得价值方面的有力保障。

2.5 产供销间协作性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相对分散,农产品市场信息难以收集、传递[3]。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生产者、批发商、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常常是临时性的关系,彼此之间在信息交流上不够及时和顺畅,没有通过良好的协作来整合规模效益。这就使得生产者、批发商也好,供应商也好,都局限于自身的小规模、轻效益经营现状中。

2.6 传统交易限制流通

目前,农产品交易以传统形式居多,即面对面的买卖。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甚至实体商店,人们的交易都主要是面对面形式,缺乏新形式的辅助,使得农产品所面向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十分有限,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较严重地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

3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分析

3.1 推进农产品物流集成式管理

供应链一体化思想能够帮助农产品物流走向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帮助物流体系下的各环节主体获得更理想的效益、收益。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针对农产品物流的集成式管理。

3.1.1 整合生产环节

农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实现集成式的、规模化的管理,也限制了农户产销的盈利空间。因此,人们需打破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整合集体的力量,即秉持农业产业化思路。人们可以把分散的农户亦或农产品生产组织整合为一体,由当地协会牵头,组建起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或协会,也可以成立为公司;其中,农户能够持土地入股、分红,但同时服从统一化的领导,一起实现计划性、规模化、目的性的农产品生产。生产环节整合后,有助于集成组织人员力量,让协会或公司执行更规范的生产标准,并彰显出规模化效应。鉴于当前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对农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协会或公司还可以应用现代技术,实现信息化生产管理以及农产品产地追溯,在生产环节为农产品增加附加值。

3.1.2 整合流通环节

传统的流通环节中,市场是农产品供应、批发的载体;在整合的流通环节中,人们可以引进中介组织来替代市场的作用发挥,改进流通模式,主要是达到让功能、物流、商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目的。中介组织重点起到的是活化供需信息交互的作用,让信息传递突破面对面交际的局限,做到“商物分离”,从而让远在北方的农产品顺利被递到南方人的餐桌,让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变得更广。而且,中介组织作为原物流体系的外来者,在经济实力上要强于普通的农户、经销商,可以有更大余力实现物流环节中冷藏技术、保鲜设施等硬件条件的改善。这样一来,流通环节中的各个主体在信息交互、相互协作等方面都能做得更好,也让农产品的营销速度、效率和效益得到保证。

3.1.3 供应链一体化集成

供应链一体化集成能够让农产品产供销所有环节都被纳入统一链条中来,无论在产销的信息交互与获取上,还是在产销规模及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上,都能获得保证。一体化集成后,生产端的农民协会或公司就增强了生产的计划性、目的性,不再盲目种植,而是消费端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什么,以及规划好生产规模。而且,实现一体化集成的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后,农产品物流会吸引到农产品研发以及农资供应等商家的关注和参与,使得农产品生产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新品种资源,从而生产出高质量、高功效、高收益的农产品。此外,基于供应链一体化,农产品物流也要利用好信息化趋势,在网络上实现多级分销,并开辟订单农业市场,以进一步升级对农产品物流的整合。

3.2 打造云物流体系

云物流体系显然是智能化运作的体系,它的形成需要以新兴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依托,并将这些新兴技术进行整合,形成更高水平的对物流信息的归集、管控局面,使物流企业获得更广泛的物流渠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活动,以获得收益。云物流体系在本质上,也是使供应链一体化得以实现,只不过它是以相应的信息整合为基础来进行的。

3.2.1 有针对性地开发物流云管理系统

农产品云物流体系的形成以及日常运作,都需要一个切实的信息载体作为基础,这个信息载体就是物流云管理系统。由于云环境状态下的数据量、数据交互频次是惊人的,所以要求相应的信息系统的性能足够良好,能够满足高信息负荷。相应物流云管理系统的开发,可以将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性技术嵌入,然后形成与GPS系统端、电脑PC端、手机移动端、车联网传感器端等的广泛的数据联接,以实现对物流数据的统筹化管理和协调。例如,系统开发完成后,即能基于信息传感器将农产品市场信息、气象数据等传递给农户,帮助他们及时避险、合理规划生产。系统还能够将市场动态、需求结构等进行信息整合、评估,继而形成完善的方案、建议,统一传递给物流商家,为其提供服务,这就能够使物流商家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其物流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3.2.2 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备

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对一些特殊农产品实施保质、保鲜举措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新鲜蔬果、鱼类、肉制食品、奶制品等需要不同温度条件的保鲜(冷冻、冷藏),这就需要一些冷链设备的支持。一方面,相关物流建设中,应当适当增建农产品物流中心,扩大仓储面积,且其中的阴凉库、冷库、温库比例要做好调整,尽量结合需求来提高后两种仓储库的占比。另一方面,要健全农产品物流的渠道模式,提高公路、铁路全程冷链运输的占比,使其相应的冷链运输设施得到充足的配备。

3.2.3 信息化环境下的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

信息化环境下,供应链一体化在信息管理的角度上实现了集成,但是也要求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必须具备全方位的农产品物流知识,能够在农产品生产、出货、仓储、运输、售后服务等多领域进行知识的深耕,成为新时代的物流人才。为此,农产品物流领域应注重进行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督促行业内人员持续深入学习农产品物流整合下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应使行业内人员切实了解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的特点,知悉云物流环境下其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掌握新时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理论、工作模式,从而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地提供物流服务。

3.2.4 政府大力进行政策辅助

政府能够发挥在云物流环境建设中的号召引导作用,大力促进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创新。一方面,政府可适时制定全面而多样的助力农产品云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例如,政府可制定专门针对农产品电商企业、商铺,以及流通企业的福利政策,包括贷款优惠、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政策,并基于金融政策支持来促进农产品电商迅速发展,使其物流产能得以有效转换,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政府可结合简政放权的新的职能要求,剔除农产品电商项目管理中的冗余审批程序,并一并优化商事制度,使相关管理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政府的职能角色需及时转变,以提高对农产品物流整合的服务效率。

例如,政府方面可为本地农产品市场的交易、物流等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的政务服务,保持相关产品商贸流通的和谐秩序。其间,各地政府需打破思维上的区域性壁垒,将农产品物流管理的视野打开,立足于全国农产品物流整合发展的角度来提供服务和做好行政保护,促进农产品云物流体系的持续性建设。此外,政府方面也需加大对农村电商、以及农民个体创业项目的支持,为其提供智力帮扶(专项培训)、资金信贷帮扶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有待改进,有待于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思想进行产供销全环节链条的整合。文章基于推进农产品物流集成式管理以及打造云物流体系两方面,展开讨论,虽有不足之处,但是组建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引入中介组织、订单农业、云物流等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希望能够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流通供应链环节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美国的蔬菜流通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