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科教授常用抗癌中药临床经验总结*

2023-01-04杜海霞夏淑敏田亚佳

光明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鱼腥草扶正抗癌

杜海霞 马 科 夏淑敏 田亚佳 马 璐

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1]。手术、放疗、化疗等是西医临床常用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清除、抑制癌细胞,但也存在疗效有限及毒副作用较大等缺点[2]。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明显缓解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3],在恶性肿瘤的防治中作用显著。因此,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恶性肿瘤防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科教授系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于中医药防治肿瘤工作,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现将马科教授常用抗癌中药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中医学对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是基于正气亏虚与脏腑功能失调, 同时外邪与机体内部的病理产物相互结合,其本质为痰凝、血瘀或痰热瘀互结[4]。随着肿瘤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继承传统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化学病因、病毒病因、遗传等现代肿瘤学知识,对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周仲瑛首先提出“癌毒”学说,认为癌毒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复合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生肿瘤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5]。“癌毒”学说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大量运用于肿瘤的辨治。孙桂芝提出“五脏六腑皆能化火生毒说”以及“内生之邪郁滞化火说”,认为癌毒是六气化火所致[6]。吴茂林等[7]提出“癌邪”概念,认为癌邪是与瘀血、痰湿截然不同的一个独立的病理因素,是外邪、内因作用于机体,使邪正相搏,阴阳失和,导致元气异化的产物。马科教授认为正气不足、癌邪内生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癌邪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直接因素,主张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以扶正为基础,以抗癌祛邪为重点。

2 证治要点

癌邪直接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控制、消灭癌邪是治疗的根本。消除癌邪,各种病理状态自然就会消失。近年来从药物抗癌机制理论的探索,到临床疗效的研究,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研究表明,明确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已达上百种,其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多耐药性以及改善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8]。马科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始终贯彻以顾护正气为本的“扶正抗癌”理念,采用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癌邪伴有的不同病理状态,根据具体症状及个体差异,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清热等不同治法。

2.1 辨证与辨病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基本原则,辨证是辨病的基础,而辨病又是对辨证的诠释和补充。中医对肿瘤的诊治充分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实事求是、审证求因的诊疗思想。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既可以纵观全局,将癌症的种类、病理性质诊断清楚,了解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变化,对病因、病变规律及预后转归有一个整体认识,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理状态辨析所处病变阶段、类型,从而更精准的确立治法和处方用药。在辨病为先的理论基础上,将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结合,加入目前研究明确地针对不同类型肿瘤具有特异性疗效的药物,以期更佳控制病情。因此,马科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诊断和治疗,灵活运用辨证施治,即照顾整体,又注意局部。如肺癌的中晚期患者以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型多见,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马科教授常加入石上柏、龙葵、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半枝莲等针对肺癌的药物,可更好地提高疗效。胃癌常加入龙葵、菝葜、半枝莲、半边莲,乳腺癌则用蒲公英、漏芦、王不留行、山慈菇、蜂房、食管癌用石见穿、石打穿、石上柏、肝癌用预知子。甲状腺癌用夏枯草、山慈菇等。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根据肿瘤的发病部位和肿瘤细胞的特性,可选择某些对特定肿瘤治疗作用较强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2.2 整体与局部并重肿瘤是一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与整体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针对癌邪伴有的不同病理状态进行治疗,根据具体症状及个体差异,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清热等不同治法。既要注重对局部病灶的治疗,祛除癌邪,又要注重整体的调节。如肺癌易阻遏肺气而化生热毒,故治疗常用清热化痰之品,常选用黄芩、桑白皮、鱼腥草、浙贝母、法半夏、瓜蒌仁等清热化痰散结;乳癌以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证型多见,故多选用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佛手、郁金、香附、枳实以疏肝理气健脾;甲状腺癌术后多见脾肾阳虚之证,故多选用黄芪、肉桂、茯苓、白术、生薏苡仁、炒薏苡仁以益气温阳健脾;大肠癌多见痰热蕴毒之证,故多选用炒槐花、地榆、黄芩、黄柏、炒白术、白头翁、黄连、秦皮以清热化痰解毒。临床中患者个体差异大,病情不一,病机错综复杂,须兼顾伴有的不同病理状态调节脏腑机能,使整体和谐才能让机体逐渐恢复正常自然的状态。

2.3 把握扶正与祛邪马科教授在治疗过程中贯彻扶正抗癌理念。认为肿瘤的形成与发展,与正邪变化关系密切,而正邪交争反应在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因此肿瘤的治疗取得疗效的关键是正确运用扶正与祛邪的原则,充分掌握其辨证关系。根据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发展过程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和局部肿瘤的变化,可将其邪正情况分为以下3种:①初期。形体尚实,邪气初起,治疗以攻毒祛邪为主,慎勿伤正。②中期。肿瘤发展,形体日渐消瘦,此时疾病进入邪正相持阶段,是肿瘤转归的重要时期,须攻补兼施。③晚期。肿瘤发展到后期,形销骨立,已为恶病质,此时正气大虚,不可一味攻邪,反而伤正,必须以扶正抑癌为原则,尽可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总之,在临床具体运用中应以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为治疗原则。同时,马科教授在扶正时亦着重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补益药,寓以“补中自有攻意”。如党参、黄芪以其所含的多糖、皂苷类物质提高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从而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9,10]。茯苓多糖与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11],从茯苓中分离的一组小分子化合物茯苓素对抗癌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12],在体内外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产生诱导肿瘤坏死因子[13]。白术内酯I可以显著改善恶病质患者生存情况,且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14]等。通过扶持正气既可以补其虚弱,又可以对失去正常活动的生理机能进行调整,全身状况好转后可进一步促进局部病变改善。

3 验案举例

患者詹某,女,72岁。2014年5月被确诊为肺癌,遂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行肺癌切除术,术后未行放、化疗,后就诊于马科教授门诊行中医治疗。2019年10月29日就诊症见:咳嗽、咳痰,痰白质稀易咳出,无痰中带血,胸闷、气短,劳累后尤甚,乏力,纳呆,夜寐欠佳,二便调。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肺积,辨证:肺脾气虚、痰湿内停,治法:补脾益气、润肺化痰、解毒散结。处方:石上柏15 g,金荞麦15 g,红景天30 g,通关藤15 g,炒山药30 g,生黄芪45 g,炒桃仁10 g,诃子12 g,蜜紫菀10 g,蜜百部15 g,枇杷叶12 g,杏仁12 g,化橘红15 g,款冬花10 g,鱼腥草15 g,清半夏10 g,川贝母9 g,丹参20 g,夜交藤15 g,酸枣仁15 g,北沙参30 g,麦冬15 g,炒鸡内金15 g。5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温服。

2019年11月5日就诊:患者自诉咳嗽、咳痰较前好转,胸闷、气短、乏力均较前减轻,纳食、夜寐较前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后于原方基础上去炒山药,加太子参20 g,蜜白前12 g,鱼腥草加量至30 g。7剂,煎服法同前。其后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就诊期间病情稳定。

按:本案患者老年女性,脏腑虚衰,癌邪内侵,则可见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乏力;脾虚则运化无权,酿湿生痰,可见咳痰、纳呆;结合舌脉,四诊合参,辨证为肺脾气虚、痰湿内停证。方中石上柏、金荞麦、红景天、通关藤、鱼腥草共奏抗癌解毒之效;黄芪补益肺脾之气;山药补益脾肺、益气生津;诃子敛肺止咳;炒桃仁、丹参活血化瘀;紫菀、百部消痰止咳、润肺下气;枇杷叶、杏仁、橘红、款冬花、鱼腥草、川贝母、清半夏化痰止咳;北沙参、麦冬滋阴润肺;丹参、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炒鸡内金消食健胃;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本方中石上柏可全面提高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改善肺癌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5];金荞麦可提高肺癌的临床疗效, 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红景天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效果[16];通关藤苷可以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提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17]。处方以标本兼顾,共奏祛邪扶正之功。肿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临证必详审病因,明确病机,审慎遣方。

猜你喜欢

鱼腥草扶正抗癌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阎维文 陪妻抗癌30年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画说中医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鱼腥草真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