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防治措施
2023-01-04陈美凯刘小锋韩明鹏苏银池
张 亮,陈美凯,刘小锋,韩明鹏,苏银池
(河南省种牛遗传性能测定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了肉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肉牛养殖数量的逐年增加,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牛疫病防控水平显著提高。牛皮肤病虽然发病率低,但会导致牛生长性能下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应积极分析牛皮肤病病因,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治。
1 牛真菌性皮肤病
1.1 发病原因
牛真菌性皮肤病是牛只感染皮肤真菌而导致。病原性真菌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多感染患牛的角化组织,好发于牛的头部、眼部、脸部周围,也多发于耳根、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等被毛较短的区域。
1.2 临床症状
患真菌性皮肤病牛只往往由于出现痒感而焦躁不安,以被毛脱落、皮屑增多、皮肤增厚结痂为主要特征,被毛脱落后呈现为灰白色。潮湿的环境和蚊蝇叮咬会使发病概率增加。
1.3 临床诊断
牛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根据患病牛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判断,确诊则需要借助实验室镜检。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真菌菌丝和孢子的情况即可确定是牛真菌性皮肤病。
1.4 防治措施
先挑选患牛进行隔离饲养,然后对牛群圈舍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再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外用抗生素涂抹肉牛患处进行对症治疗。也可用硫酸铜粉和凡士林按1∶3比例混合制成软膏外用治疗,每隔5天涂抹1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
2 牛寄生虫性皮肤病
2.1 发病原因
牛寄生虫性皮肤病通常是由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寄生在患牛身体从而对牛只皮肤产生损伤等病变,螨虫、虱、牛皮蝇幼虫、盘尾丝虫等均能引起该类皮肤病。
2.2 临床症状
牛螨虫病多以牛患部剧痒、脱毛、皮肤炎症和结痂为特征。患牛虱病的牛只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不安、脱毛、消瘦、发育不良、生产性能降低等。牛皮蝇蛆病以牛精神不安、疼痛瘙痒、背部皮肤隆起等为特点。牛盘尾丝虫病主要特征是在寄生处形成硬结,没有热痛[1]。
2.3 临床诊断
牛寄生虫性皮肤病的诊断有的可以在患牛皮肤上发现虫体,比如牛虱病可以在患处发现一定数量的毛虱或是血虱。有的则需要取患牛的小块病变皮肤,加生理盐水培养查出幼虫确诊。
2.4 防治措施
可以外用敌百虫、双甲脒溶液等进行药浴治疗,再配合常用抗寄生虫的口服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同时对圈舍环境严格消毒。
3 牛结节性皮肤病
3.1 发病原因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通常通过接触患牛的皮肤结节渗出物和体液等感染患病,蜱、蚊蝇等吸血类昆虫常常作为传播媒介加重该病的传播。
3.2 发病症状
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以病牛发热、消瘦,皮肤形成结节或溃疡为主要特征。一旦发生本病,患牛主要表现全身皮肤、消化道和泌尿器官黏膜等处表面出现1~5 cm大小的广泛性结节,继而相互融合,严重者结节会出现水肿、坏死、破溃等。该病一般会导致患牛生产性能下降、机体消瘦[2]。
3.3 临床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多以实验室检测为主,常用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病理切片的免疫组化实验、PCR等。
3.4 防治措施
该病作为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应以预防为主,饲养管理中做好免疫管理等生物安全措施。发现患病牛只后应及时上报有关畜牧部门,并在官方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国建议用山羊痘疫苗(5倍剂量)对高风险地区的牛群进行免疫,1~2次/年,免疫后21~28 d采血进行抗体检测,牛群抗体水平较高且整齐度好的情况下均能对该病起到较强抵抗作用[3]。
4 牛乳头状瘤病
4.1 发病原因
牛乳头状瘤病是由牛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皮肤、黏膜形成乳头状瘤为特征的肿瘤性传染病。奶牛、水牛、肉牛等多经吸血的昆虫或是体表的寄生虫进行间接传播感染该病。
4.2 临床症状
不同血清型病毒可在患牛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症状,但均为良性肿瘤,常见于患牛眼部、唇部、颈部、肩背部、下腹部、乳房和生殖器官等部位的皮肤处以及食道、膀胱等黏膜处。肿瘤一般是大小、数量不等的灰白色或黑色球状、分叶状或花菜状的结节,触之坚实。
4.3 临床诊断
该病一般都是良性肿瘤,可以根据患牛皮肤上的瘤体进行初步诊断,确诊时需要对患牛瘤体进行病理切片,并结合病原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4.4 防治措施
牛乳头状瘤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通过手术切除患处的乳头状瘤,并用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抹创部进行对症治疗。我国没有商品化疫苗,预防该病应从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外伤等措施入手[4]。
5 牛嗜皮菌病
5.1 发病原因
牛嗜皮菌病是由刚果嗜皮菌感染牛引起的一种皮肤性传染病,该病菌也能感染其他反刍动物和人,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应当高度重视该病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
5.2 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痂块和脱屑性皮疹,一般发生在口唇、头颈、背、胸等部位的皮肤处。患牛发病后精神、食欲无显著变化,病程一般呈慢性经过,大多可自愈。
5.3 临床诊断
根据患牛发病部位的皮肤病理变化及精神状态等,可进行初期诊断。确诊该病需要进行实验室镜检,如果在显微镜下检查到格兰氏阳性的分枝杆菌和规则排列的圆形孢子,即可确诊。
5.4 防治措施
本病可采用联合疗法进行治疗,一般在患牛发病处用温肥皂水浸润数分钟后去掉结痂的皮肤及渗出物,然后再用皮肤黏膜消毒液均匀涂擦。也可在患处涂擦5%灰黄霉素液体石蜡合剂。每天治疗1次,连续用药5~7 d一般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
6 牛皮肤霉菌病
6.1 发病原因
牛皮肤霉菌病是由多种皮肤霉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以患牛皮肤形成界限明显的圆形癣斑为特征,患牛多有痒感。
6.2 临床症状
患牛表现剧痒、不安、摩擦、减食、消瘦,先从头面部发病,随即发展到颈部和臀部,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患处呈白色、无毛状,布满3~5 cm大小的圆形白斑,病变部与健康皮肤界限明显,非常规则。
6.3 临床诊断
可以根据患牛临床症状结合镜检进行诊断,无菌操作条件下对患处痂皮病料进行刮取,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丝及孢子即可确诊。
6.4 防治措施
首先将患处皮肤用温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10%碘酊进行消毒,最后用5%灰黄霉素液体石蜡油合剂涂擦,1次/d,同时喂20片制霉菌素,一般7 d可愈[6]。
7 牛口蹄疫
7.1 发病原因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导致患病牛只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严重者出现破溃等皮肤症状,该病一般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性较强。
7.2 临床症状
牛只感染该病后首先会出现高温发热症状,继而口腔黏膜、颊部黏膜和蹄趾部柔软皮肤以及乳房皮肤上出现大量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患牛一般会大量流涎和食欲减退,蹄部疼痛卧地不起,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蹄壳脱落等症状。成年牛只患病后一般死亡率不高,但是犊牛往往会引发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明显高于成年牛。
7.3 临床诊断
该病通常根据其传播速度快和典型的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烂等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测,取患病牛只水泡液或溃烂皮肤组织低温保存,送往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鉴定。
7.4 防治措施
该病作为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传染病,发病后不做治疗,直接淘汰。如果发生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农业农村或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在官方指导下,采取紧急扑杀措施,对发病区域实行封锁,严禁人畜来往,对圈舍及污染环境进行彻底消杀。该病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当地流行毒株血清型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对牛群进行群体免疫,免疫28 d前后对牛群血清抗体进行检测以评估免疫效果。
8 小结
在牛养殖过程中,表现为皮肤症状的疾病非常多,有以机械外伤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常规性疾病,有以寄生虫感染为主引起的寄生虫性皮肤病,有以真菌等为主要病原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还有以病毒感染为主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前者没有传染性,后面三者均具有传染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牛只出现皮肤性疾病时,首先要找出发病的具体原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防治。鉴于上述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应当给予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饲养管理。牛皮肤病的发生与环境和饲养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牛只长期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或者饲养管理水平较差、长期营养不良,则牛皮肤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升高。相反,如果牛只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状况较好,则发病率会显著降低。另外,该类疾病与季节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春、夏季蚊蝇等媒介昆虫活动频繁也会增加发病概率。
二是环境卫生。在养殖中,一定要保持圈舍干净卫生,并对养殖器具和圈舍进行定期消毒。同时,对牛群进行定期驱虫,预防寄生虫性皮肤病的发生。一旦发现牛群中有发病牛只,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立即对患牛进行隔离和治疗,并对牛群进行群体预防。
三是预防免疫。针对牛群中发生的结节性皮肤病、乳头状瘤和口蹄疫等病毒性传染病,一般均不做治疗,主要以预防免疫为主。首先了解当地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制定适合本地的免疫程序;然后根据免疫程序严格落实预防免疫工作,每年普免2~3次;免疫结束21~28 d后对全群牛只进行血清型抗体检测,只有群体血清抗体水平和整齐度均达到相关规定时才能保证免疫效果,对相关传染病产生有效抵抗。
四是生物安全。牛群中一旦出现国家规定的法定烈性传染病,应第一时间报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尽快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对疫区内的发病牛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对疫区内未发病的牛只进行隔离和加强免疫,有条件的可以对牛群注射免疫血清等进行重点保护,并对疫区环境进行彻底消杀,确保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