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医学专业图书出版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04尚军

新阅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检查出版单位书稿

文/尚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出版业发展迅速,出版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主旋律、经济社会新发展、科学新进步、人民生活新面貌的优秀书籍。每年发行几十万种书籍,对文明传承、知识普及、科普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出版大国,正在大踏步地向世界出版强国迈进。如何提高出版质量,关涉人民群众对文化事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系着出版行业的健康及繁荣发展。当前,我国已出版大量优秀出版物,但也存在部分图书质量不高、精品不足等问题。如何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多出精品力作依然是当前出版行业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1]。

2018年12月底,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中,图书出版质量是出版机构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指标。提高出版质量不仅是对读者、社会、业界负责,也对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医学专业图书与一般图书相比专业性更强,要提升出版质量,对作者、编辑及出版流程的各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高水平专家作者队伍,严把选题遴选关

内容是出版物的核心,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图书质量的基础是内容质量,如果稿件质量不高,编校质量再好也是徒劳的,这样就要求高水平的作品选题应该由优秀的作者来完成。作者队伍的遴选原则是主编权威性,副主编代表性,编委广覆盖。其中,最重要的是主编,主编常常决定选题质量的高低。对于主编的选择,首先,应该政治敏锐,具有丰富的临床和医学专业图书编写经验。其次,具有较强的学科影响力和凝聚力,责任感强,有奉献精神。再次,具有杰出的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编写医学专业图书所必需的工作能力。最后,作风正派,善于弘扬学术民主,能与编委们团结一心。如果不重视作者团队建设,一个好的选题也不能产出一部优秀的作品。因此,无论是出版单位还是编辑,都非常重视作者团队建设,能否吸引高水平的作者是衡量出版单位的品牌价值和编辑能力的重要指标。

此外,出版单位要正确处理好出版阵地与资本市场、导向与经济效益、传统与技术革新、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选题论证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出版门槛,规范源头管理,优化选题质量。

召开图书编写会议,严把书稿编写质量关

医学图书绝大部分由多人合作编写完成,经主编和出版社共同确定编写团队后,主编召集编写会议,所有编委和策划编辑均须参会。编写会议是书稿编写的起点,首先,主编要向全体编委明确编写理念,统一编写思想。其次,详细讨论编写大纲,分解编写任务,确定章节字数,明确具体分工。再次,明确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主编提供样章,编者一起讨论修改后,全书即以此为模板。最后,明确交稿要求和编写进度:策划编辑代表出版社讲解编写要求,包括文稿、图稿、网络增值服务及数字化相关内容,提出相应要求;对初稿完成时间、交叉审稿时间、主编统稿时间等都要逐一确定。编写会议是非常重要的会议,可为编写高质量的图书提供保障。另外,根据编写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召开中间审稿会及编写工作结束后的定稿会,为提高书稿编写质量提供保障。

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品牌图书《现代麻醉学》(第5版),在出版前先召集主审、主编、全体编委及主编助理召开了编写工作会议,总结了第4版修订出版经验,详细讨论确定第5版修订编写原则、各章节内容、编写进度、交叉审稿方式与流程等。之后又召开了定稿会,围绕已提交的书稿在结构和层次上进行宏观把关,在细节上仔细推敲,既突出定稿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又强化内容的与时俱进、现代观点及指南更新,再次对概念、定义、数据和单位等的准确性进行校对,确保《现代麻醉学》一贯以来的精准性和权威性[2]。

提升医学编辑人员综合素质,严把书稿编辑质量关

医学专业图书出版业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走高质量的医学专业图书出版之路。具体而言,要加强对医学编辑与出版社文化责任的认识,提倡工匠技艺卓越的精神,提倡“精益求精”。医学专业图书是作者文化创造活动和医学编辑文化再创造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编辑对图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编辑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

作为医学专业图书编辑,除掌握必要的编辑专业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此外,医学图书涉及很多的外文知识,不管是药品名,还是外文的参考文献,都对医学编辑的外文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当下,知识学科越分越细,新的学科不断诞生,编辑唯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做好图书编辑工作。

出版质量与编辑的编审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具有很大关系。在初审阶段,要对书稿内容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出版价值进行评价,严格把握政治性、思想性、专业性、知识性、指导性、实用性等,对原稿的内容提出取舍选择和修改意见。在复审阶段,要对原稿的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整体评价,处理初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把好政治和政策关、学术业务关、文字技术关等。在终审阶段,要处理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审查稿件的政治思想内容,审查有无泄密,有无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性的政治问题,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规定;审查稿件的科学性,把好稿件总体内容质量关,杜绝一切伪科学和学术内容质量低下的出版物出版。

高度重视校对工作

校对人员也需要掌握广泛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出版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三校一读”制度,这对保障出版质量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重要意义。如果把保障图书的出版质量比作阻击战,有两条基本的防御线。第一条编辑防线,编辑对作者的原创作品进行加工,排除原稿谬误。第二条校对防线,利用“校异同”来消除排版中的错误,保证编辑加工后的稿件无遗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并通过“校是非”协助编辑修改稿件中遗漏的错误。校对工作一直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校对工作。同时,应聘请专业校对人员专门从事校对工作[3]。

医学图书在专业性和技术性方面对校对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求校对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求其具备校是非,校不同专业、不同体裁书稿的能力,尤其需要熟悉掌握医学专业常用英语。

设立质量检查机构,严把质量管控关

出版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质量检查制度和质检监督员。质检监督员是图书质量的重要管理人员,通过执行国家质检图书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按照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科学质量检查方式,对相关书稿进行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书稿设计质量等项目实施严格的质量审查,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以有效提高图书质量为目标[4]。

加强印前质检力度。印前质量检查、样书质量检查与成书后质量检查为当前图书质量检查的主流方法,三者虽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但又无法取代。印前质量检查由于具备了纠正、止损的重要功能,比出版单位一般投入的人力更多,尽管成本高昂,却行之有效,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图书品质,因此不少出版社都采用了印前质量检查涵盖所有书稿的模式。样书质检侧重于图文排版、图表处置、纸张选材、墨色深浅等印装质量检查。成书质检则涵盖了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个质量”的全方位检查。

医学专业图书是科技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科技类图书的一般共性,而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医学专业图书的印前质检工作重点放在出版导向评价、科学性评价、先进性评价、创新性评价、实用性评价、写作水平评价等方面。医学图书内容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知识评价活动,质量监督员也要不断学习总结,提升质检水平,以更好地为高质量出版保驾护航[5]。

总之,出版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出版领域各项法规制度,落实各项责任,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流程体系,实现图书质量的全流程监控和管理,出版高质量精品图书。

猜你喜欢

质量检查出版单位书稿
顾炎武谢鼠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数学说理,怎么说
2020最美的书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