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023-01-04徐晓晨
徐晓晨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从现代化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植物造景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城市独有的景观特色。经长时间的社会调查与工程实践可以发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美感的观赏需求,并对增加城市名誉和社会影响力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各地城市的有关部门一定要重点关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而全面提高城市景观植物造景的应用价值。
1.植物造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1.1 美化生态环境
植物造景技术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美化生态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用艺术的表达形式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地园林景观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造景技术。选择植物时,必须注重配置的合理性。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更要兼顾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城市造景时,尽量选择净化功能较强的植物,如绿萝、浮萍等。
1.2 保护生态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工业废气污染,导致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尤为重要。植物造景技术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空气污染,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健康提供保障。造景过程中应用的大量植被,能有效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抵御自然灾害,如台风多发地可加强应用植物造景技术,种植抗风植物,减少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3 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可打造旅游景观,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如广州市最有名的越秀公园,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植物造景,达到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效果,让人流连忘返,成为广州的著名旅游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在造景设计中要尽量保证植物的生态性,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不得违背其生长规律,注重植物发挥绿化、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湿度、涵养水土等生态性作用。严禁设计人员盲目搭配景观而忽视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发育条件,导致植物的特质以及功能难以发挥。
2.2 以人为本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植物造景应当注重自然性、艺术性和生活性的结合,满足人们向往绿色、回归本真的心理需求。因此对植物造景的设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手段将植物融合到生活环境中,促使各种矛盾达到统一,既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又能够适应栽种条件。充分发挥自然影响人的效果,促使观赏者能够从植物景观中获取有益价值。
2.3 季节与色彩相宜原则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设计必须遵循色彩与季节相适宜的原则。首先,色彩与形状的有效结合,可增加园林环境的唯美意境,使人们放松身心。不同颜色对人的心情会产生不同影响,所以在植物搭配时,要充分考虑植物颜色。如乔木中的紫薇花、花草中的风信子等植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愉悦人的身心。其次,还应遵循植物四季变化特点进行设计。在选取植物时,还应考虑生长周期与养护技术等因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配置乔灌木,力求保证四季有观花、观叶、观果、闻香等景观效果。同时,可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延长植物的存活时间,充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四季与颜色相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时效性。
2.4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是城市园林工程植物造景设计的重要基础。在实际设计中,应综合分析当地气候环境、空气质量、使用需求等,选取适合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物与环境良性循环。此外,还应根据当地民俗习惯等特点选取植物,如烈士陵园可搭配松树增添严肃氛围。各地区受生活习惯、人文观念的影响会存在很大差异,在植物造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差距与因素,因地制宜,选取适宜的植物进行造景。
3.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文化传承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以科学应用,能有助于提高设计的文化品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结合项目本身,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整体质量。现阶段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现状缺乏文化传承,有的园林景观缺乏艺术产物的灵气,缺少文化内涵,没有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文化价值。
3.2 没有合理化配置
要想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重视植物的合理化配置,从多维角度出发展开设计,有针对性地考虑项目中植物造景搭配层次关系,从而能为提升植物造景的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植物造景的配置过程中,存在季相和层次混乱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不利于突出景观设计的鲜明特点。
3.3 植物种类单一
园林景观设计比较复杂,在设计中选择搭配植物造景的树种,要采用多样化的配置模式,从不同的设计角度出发,利用植物种类的丰富性,结合项目建设特色要求展开设计,从而能保障整体景观设计的质量。从目前植物造景的设计现状能发现,植物造景中对选取植物种类比较少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植物搭配种类单一化,影响了景观设计中生态自然意境的呈现。
3.4 养护管理水平低
目前,我国城市造景所用的植物通常都是活体植物,因为植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不同时节下不同植物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植物造景的同时,还应当对施工阶段植物养护和施工后期植物养护进行科学化的设计,以确保植物能够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和施工后期具有良好的生长体态。但是从近几年植物造景施工和后期的养护中可以发现,相关部门缺乏对植物造景的养护管理工作,使得一部分植物会在景观施工中受到损毁,一部分植物会因后期养护不到位而出现死亡。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对植物造景材料的保护工作,减低植物的死亡率。
4.植物造景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1 有效融合植物与城市建筑物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植物造景时,首先应分析所在城市建筑因素,让植物造景技术有效地与城市建筑物相互融合。彰显植物造景技术的美感与科学性的同时,避免与城市建筑有违和感,使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凸显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同时,要特别注意建筑物与园林景观的具体比例,若比例不协调,会大大降低整体美感,影响游客的观赏兴趣。植物造景技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辅助,当景观设计与城市建筑出现违和时,可采用植物造景有效弥补。如马路两边较空旷,可在此种植花草树木,使植物景观与城市道路相辅相成,充实道路景观。
4.2 有效融合植物与山水
山水间的植物造景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植物与山水的融合。在选择植物时要有效突出山水特点,并且植物形状、颜色等都要与山水紧密呼应。植物能增加山体的柔美度,山体的柔美又能凸显植物蓬勃的气势。水体能带给植物更顽强的生命力,使城市园林景观生机盎然,环境更加优美宜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吸引游客观赏。
4.3 合理掌握主次与疏密度关系
在实际的植物造景过程中,必须合理掌握运用主次与疏密度关系,避免设计中融入过多人工元素。在植物布局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远景、近景细节,提升整体的协调与统一性。在整体的园林设计中,应先从主要设计场景入手,先找出与主要场景相呼应的植物进行造景设计,再完善其他细节的设计工作。让园林景观设计在主要场景中体现基础基调,再从其他细小处增加趣味性。同时,在布置植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围树木的因素,注意与其协调统一,提升植物造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整性。
4.4 优化设计花坛花境
设计人员对植物造景的规划,还应当把握对花坛和花境的优化设计。其一般是指对多种或者同种花卉的集中栽植,保证其能够呈现出群落美感的景观。并能够在视觉上带给人享受,消除视觉审美疲劳。另外在设计工作中,对花坛花境的营造,还应重点关注各种花卉的色彩搭配,促使其具有一定的仪式感。不过在设计环节,应当以两三种色彩为主,不宜过多或单调。通过一种艳丽色彩与其他淡色花卉形成强烈对比。如果因季节或者区域问题而产生色彩不协调的问题,可设计白色或者淡色的花卉等作为过渡,进一步增强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对于花境的设计,应当强调其丰富性,比如设计大面积的单色花卉或者多种色彩花卉进行搭配。设计人员应注意考虑花卉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尽量选择浅色调,再利用深色进行陪衬和点缀。如设计多种花卉的搭配,可将深浅色不同的花卉采用间隔种植方式,避免整体视觉效果失衡。
4.5 强调水景植物造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植物造景是其重点设计内容之一。并且水体也是想象力较为丰富的景观元素。通过合理设计植物造景,有助于营造水面的空间感,增强观赏吸引性。在实际设计环节,则是在水景周边科学处理水景和水体的布局。比如对水景的周边应当选择柔美的枝条植物,开展自然式的种植方法,促使其与地形、道路以及岸线等形成紧密配合。同时在水景岸边可设计花灌木或者藤本植物等,以此增强景观的生动活泼氛围,体现水景的柔情特性,激发观赏者的内心情感,从中获得宁静的心理体验。
4.6 维持本地植物群落稳定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来说,植物造景的目的则是营造完美的植物群落,从而体现艺术美感和审美视觉效果。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保证植物群落景观具有科学性。具体如下:
4.6.1 合理搭配不同色彩、姿态以及质感的植物,并配合景区功能体现空间变化,发挥总体规划引导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需根据园林布局,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设计,协调建筑、假山、水体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和引导空间变化。比如利用植物群落设计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空间等,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尤其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搭配构建植物群落,有助于营造深幽的意境。
4.6.2 通过植物群落来呈现季相景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对于植物造景的规划,应当充分符合自然发展规律,遵循四季更迭变化。因此在设计植物群落景观时,应当通过植物来表现时序,如春天应在繁花烂漫、夏季营造浓郁树荫、秋季枫叶如火、冬季银干琼枝等,基于植物的生长变化体现时序更新,促使植物造景具有丰富的生命力,并保证四季有景,提高观赏效果。
4.6.3 借助特色植物表现地域特征。现代园林设计的理念中,本土化原则的地位逐渐提高,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地域性特点,进而体现当地特有的精神文化特质。而且在不同地区受差异化土壤、气候环境的影响,其适宜不同的植物生长,部分植物可作为地域特色标志。因此设计人员可按照园林生态以及气候条件,设计地域性的植物群落景观,突出地方人文特点,增加观赏价值。
4.6.4 通过植物群落营造文化意境。当前园林设计更侧重对意境效果的打造,而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植物赋予人格的表达方式较为常见。为充分体现意境,可选择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植物结合当地历史典故、古诗古画来营造植物群落,充分展现景观美感。
4.7 结合当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设计还应当充分结合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近几年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城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当深入了解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出城市发展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将城市的文化气息发挥出来,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另外,现代城市景观植物造景设计还应当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建设,避免对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才可以这样促进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
4.8 加强植物的合理搭配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搭配造景植物,采用规则与自然种植结合的形式,可有效增加空间变化,提升景观观赏层次,强化景观的时序性。在设计过程中,还应根据空间的封闭、开放等形式,选择不同的植物造景方式。如在设计封闭空间时,可采用围合的设计手法满足建设需求。障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常用手法,能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度。同时,还应根据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造景手法。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植物,让人们真实感受四季变化带来的不同美感。也可在同一景观中设计出四季不同的变化场景,避免观赏的单调性。在对春夏秋冬等季节进行植物造景搭配时,要仔细分析,并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选择。如春天的丁香、夏天的花草、秋天的山里红、冬天的松柏等都是造景中的常用植物。合理搭配运用植物,可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增加多样化元素,提升园林造景的艺术性。
结论
总之,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拥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要求,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式,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实现高质量的园林景观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