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江堰外江灌区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灌区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04朱泽华蔡显宏

中国水利 2022年9期
关键词:管理处都江堰规范化

朱泽华,蔡显宏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611830,成都)

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新时代灌区工作的新要求,是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9 年6 月,水利部出台《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大中型灌区根据自身工程建设和管理实际,构建科学高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

2019 年,四川省水利厅将都江堰外江灌区纳入首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创建单位。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外江管理处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 贯彻落实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 “3226” 工作思路,以“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将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作为抢抓都江堰 “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建设的重大机遇来重视,作为推进“法治外江、现代外江、美丽外江、幸福外江”建设的重要抓手来强化,提出了“立外江人服务新规范、 树大灌区管理新标杆”的创建目标,集全处智慧创外江管理新模式, 为推动外江灌区高质量发展明确路径、注入活力、增强动力。 2021 年9 月,外江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灌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一、外江灌区概况

都江堰外江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西部, 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源为岷江自流引水,有干渠4条,长191.267 km(省管151.917 km);支渠57 条,长376.88 km;渠道上建有各类建筑物522 个。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7.73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2020 年实际灌溉面积96.41 万亩,主要承担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新津区、温江区、双流区7 个县(市、区)部分区域的灌溉、供水任务。

经过70 年的建设, 灌区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以“建设现代水利、 服务灌区人民” 为宗旨,灌溉、供水、防洪、补水齐抓并进,旅游、休闲、文化多元发展,为提高灌区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对标水利部对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外江管理处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灌区管理制度和工程管护标准不健全;二是用水计量、信息化等管理手段缺乏,工程运行及用水管理粗放,工程管护不到位;三是基层站点办公环境缺乏统一规范; 四是各类标识标牌设置内容少、风格不一,缺乏标准和规范。

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举措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以及四川省水利厅相关文件要求,外江管理处按照“统筹全局、突出重点、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提出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1.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专班, 由处长和纪委书记挂帅,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挂图作战”,定期组织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 责任到人,限时验收。 积极利用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有关领导专家到灌区考察调研的机会请教疑难问题,邀请相关单位协助顶层设计,高质量完成了《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提升实施方案》 编制,为全面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狠抓组织管理,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组织管理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外江管理处高度重视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不忘初心、不负韶华”“阅读悦行”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 建立健全制度标准体系, 梳理完成99 项规章制度、43 项标准规范、52 个工作流程图和78 个技术图表,分别汇编成册,做到关键岗位制度明示, 责任落实到人。 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根据批复的改革方案,严格定岗定编定员,合理设置岗位、配置人员,关键技术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对在职人员全面考核,采取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重视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建立联合监督考核机制,实行全员内审员考核制度,针对供用水服务、工程安全巡检工作落实、安全应急预案落实等方面制定系统监督考核办法。

3.加强安全管理,落实生产责任

安全管理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的基础。 外江管理处设置安全监督科,按照水利工程二级安全生产要求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每年修订完善防汛抢险、事故救援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汛抢险培训演练,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安全技术培训活动,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对已建工程按规定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对防汛物资、安全工具、消防设施等定期进行检查;工程改造提升过程中安装防护栏,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4.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工程管护水平

工程管理是灌区管理的核心,也是服务灌区人民的基础。 外江管理处积极创新管理手段,全方位提升工程管护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工程日常管理、 巡查及维修养护等制度和标准。落实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责任主体,作为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支撑。 二是大力推进基层站点升级改造。 对全处4 个基层站11 个管理点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按照“八个有”标准打造标准化管理站点,即每个站点有独立的庭院, 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有舒适的住宿条件,有专门的健身区域,有图书阅览角,有全方位的视频监视系统,有专门管理养护机械设备,有备用发电机房。 三是加强工程维修养护。 每年及时编制工程维修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及时验收。 对渠道进行清淤疏浚和环境整治,对闸门启闭设备、发电机、闸房进行统一维护,加强重点枢纽、河段的维修养护力度。 四是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确权划界。 按照“尊重历史、维持现状、不再新增、逐步退出”原则,与地方政府沟通,先行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完成公示,明确了灌区工程权属和管辖范围。 五是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融合灌区现有 “三网”(水资源配置物理网、 水循环监测信息网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网), 以数字渠系为基础底图,开发外江管理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工程管理措施和流程,推行“引—输—配—排”业务全链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5.严格供用水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

做好供用水管理是灌区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灌区的灵魂。 外江管理处严格落实供用水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供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供用水管理制度,规范用水、收费行为;建立监督服务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用水户满意度调查; 科学制定供用水计划,严格执行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编制年度取水计划, 按期申领取水许可证,每年根据分配水量与各县(市、区)签订供水合同;结合灌区需水情况制定灌区水量调配方案, 按照用水户申请—管理站核实—处供水管理科核定—制定供水调度方案—下达实时调度令—执行调度令的程序科学实施供水调度;逐步建立了分级计量的量水体系, 形成了覆盖灌区骨干工程的计量控制网络,实现用水计量精准化。

6.规范经济管理,加强风险防范

经济管理是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的保障。 外江管理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制度,按相关规定使用及管理基本支出和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等经费;加强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在都江堰灌区率先建立了财务内控系统;健全工资发放、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落实职工福利,同时根据职工工作变化适时按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全力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按规范要求科学核定供水成本,探索水权制度,确保水费足额收取。

三、现代化灌区建设成效

外江管理处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提升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外江特色,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1.常态运行,标准化规范化扎实推进

对现有各项管理制度和工程标准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逐渐形成“六个一”标准体系,健全灌区管理制度体系,制度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攻坚,做到灌区管理“六个有”:每处工作职能有制度约束,每个工作环节有标准规范,每处省管工程有唯一身份识别,每项工程技术操作有图表指导,每次工程巡检有轨迹可查,每个巡视点有唯一二维码打码标识。

2.设施完善,基层站点和工程管护提档升级

外江管理处积极利用灌区节水改造、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水毁修复等项目资金, 共完成了1 处取水枢纽整治,2 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50.52 km干、支渠(单边)改造,提高了三合堰干渠37.99 km 的输水能力。 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机电设备完好率均达到95%,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硬件保障。 2017 年以来,投入3 166 万元用于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岁修和专项整治,对三合堰干渠全线进行了清淤疏浚和环境整治,对全处闸门启闭设备、发电机、闸房进行了统一维护,加强重点枢纽、河段的维修养护力度,基本解决外江管理处硬件设施维护投入不足的问题。 按照“八个有”标准对基层站点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建成花园式办公庭院,实现办公场所宿办分离,统一办公、住宿设施,新增文体设备,从根本上改善了基层管理点办公生活环境,职工幸福感明显加强。 全力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划界工作, 目前对灌区内37 处省管水利工程(沙沟河11 处、黑石河14处、 西河12 处, 三合堰干渠及其31处渠系建筑物)已形成划界成果并完成公示。

3.集约节约,践行新发展理念有力有效

以节水机关建设为引领,进行全方位的灌区节水改造、 宣传教育等工作,管理处全员参与节水行动。 通过节水机关建设, 节水器具普及率和三级水表覆盖率均达到100%,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以下,建成雨水收集系统、 污水回用系统和绿化智能喷灌系统; 搭建智慧管理监测云平台,实现机关用水管理实时监测,处机关每年可节约用水约4 900 m3,综合节水率达71%,成为四川水利厅直属单位中第一个全面完成节水技术改造的机关。 在灌溉和供水服务方面,灌区管辖范围内计量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供用水服务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构建了“集约高效、调控有序、安全可靠”的供水体系,增强了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与地方水务局联合开展节水项目建设,探索经济实用的节水技术,全面提升了水分生产率和用水服务保障水平,确保了灌区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

4.管理科学,安全高效有保障

管理处将“推进信息化科技化建设,促推提质增效发展”列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依托项目改造积极引进、使用、推广管理新技术,先后建设了高清视频会议、 内控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智慧财务系统、水利工程动态管理平台等,打造了“远程控制、 集中管理” 的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档案智慧化管理;同时,对所有机电设备技术参数、 检修及运行等信息电子台账进行整合, 推广应用二维码巡检系统,做到“一码一设备”“一码一工程”。创新标准化标识与标志系统,制定《水利工程标识标牌设置标准》,设计办公视觉识别系统,形成了独特的外江视觉风格。 完成了无人机飞行空域申请报备工作并取得相关批复,实现了无人机在河道巡查、水政执法、水情监察、工程建设、宣传报道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单位人员工资、福利得到足额兑现,职工工资标准超过成都地区城镇职工工资平均水平, 职工年平均收入超过成都市同类型单位平均水平。

5.生态良好,塑造灌区发展新形象

外江管理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打造“美丽外江”新形象。在节水改造和水毁修复等工程建设中开展系统清淤、渠底衬护、边坡整治工作, 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以干渠工程绿化为重点,在西河上九处引水枢纽管辖范围内植树种草,管理范围内四条干渠已绿化面积均达到90%;管理处自2005 年起一直保持成都市“园林式单位”称号。 在河道管理秩序上,与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新津区、温江区河长制办公室签署了《关于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 建立了常态协调联动治水机制,采取夜巡、现场值守、安装野外移动执法监控和联合执法等措施强化行业监管,开展联合巡查100 余次,严厉打击乱挖乱采、乱设排污口、破坏水工程等行为。与崇州市人民法院、 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省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委会联合签署了《1+3 外江灌区流域水生态环境资源联合保护框架协议书》,构建了长效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司法屏障,“法治外江”建设成效显著。

四、思考与建议

2021 年,按照中央和四川省委编委改革工作要求,原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东风渠管理处、外江管理处等8个灌区水管单位统一整合,成立了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全面开启都江堰灌区现代化管理新征程。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为目标,全面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 中心将“创建标准化规范化榜样”列入灌区榜样建设十大重点行动,按照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都江堰灌区工作实际,制定“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创建标准化规范化榜样工作方案”。 下一步,将深入分析总结外江管理处工作经验,着力打造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榜样灌区。

一是改造基层站点,完善工程设施。 按照“统一整体风格,突出站点特色”,对水利工程设施提档升级,打造一批有文化底蕴、有独特风格、有智慧内涵的现代化示范管理站点。 二是贯彻执行“大水调”机制,实现高效节水。 建立高效调水机制,率先在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等完成节水型灌区创建,深入开展灌区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促进农业用水效率不断提升。 三是聚焦科学管理,推动设施管护规范有序。 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三年行动为契机,力争两年内安全生产达到一级标准,档案管理通过二级达标,通过四川省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省级考核验收,三年内全面完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榜样灌区创建,通过水利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灌区验收,全面提升中心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灌区可持续发挥效益。 四是打造生态灌区,加强水环境、水文化保护。 完善水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和灌区河长制“三项联动机制”,加强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和修复联防联控,力争两年内推动四川省检察院在都江堰灌区建立水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区。 ■

猜你喜欢

管理处都江堰规范化
拜水都江堰
中央伤兵管理处的组织管理系统(上)
2021年湖南省审定通过的玉米、大豆、棉花品种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试论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李冰与都江堰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