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综合治理下的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2023-01-04张兰婷孙军红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系景观设计河流

张兰婷,孙军红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南昌 330029)

0 引 言

正所谓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离不开河流湖海的支撑。对于现代城市而言,水系是一个城市肌理的脉络,对城市发展、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水系规划设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十分关键[1]。建设长久的城市水系需以景观为主导多方协同设计,实现综合治理与开发,文章主要以江西省德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下景观设计展开分析。

1 水系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水系涵盖河流、湖库、湿地以及其他各种水体,且这些水体之间脉络想通,由此构成了一个水域系统。城市水系景观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一种自然人文要素,对于城市而言的,水系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可赋予城市发展驱动力;反之,水系环境较差、水体浑浊、垃圾遍布,则对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是不利的,降低城市活力[2]。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水系建设忽视了综合效应,着重强调水系的功能性,如:防洪抗灾、灌溉以及航运等,多数只将其看作工程实体,未意识到景观的重要性。如:在城市水系统中砌筑了大量的硬质砌石驳岸,河道笔直,同时堤防护岸不断加高,虽然有效保障了城市安全,但是的也导致天然河岸线的生态系统被打破,景观呆板,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开始认识到水系统的重要性,水系区域的景观作用和文化价值开始凸显,主要规划设计原则如下:①生态优先,以绿为主;②综合考量,平衡生态、景观与功能性问题;③尊重场地,协调水体、水岸与滨水空间的关系;④因地制宜,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等[3]。文章结合江西省德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详细分析了景观设计情况。

2 江西省德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2.1 德安县概况

2.2 水系概况

德安县博阳河流域主要河流如下:①干流——博阳河,流域面积1220km2,河流长度93.5km;②一级支流——源里河、爱民水、车桥水、南田铺水、港口水、曾家垅水、田家河、艾泉垅水、庐山河、金带河、后田垄水、庙前港,流域面积14.1-264km2,河流长度7-108km;③二级支流——白洋墩水、五台水、岷山水,流域面积12.1-155.5km2,河流长度6.46-31.2km;④三级支流——陈山垄水、涌泉坂水、大溪畈水,流域面积11.1-213km2,河流长度7.6-94km。县境内各类蓄水工程2263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6座、小(2)型水库69座,山塘4957座,塘堰2186座,总库容12930万m3;其中水库总库容3029万m3,山塘总库容5199万m3。

2.3 治理布局与治理措施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次决定实施水系治理工作。依托德安现有的山水田园基底,通过对河流湖塘的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绿色自然山水画卷;依托德安原有的历史人文民俗,通过对沿线文脉的梳理挖掘,打造历史人文、产业文化、乡村野趣为载体的诗画田园风光。

根据德安县地形条件和水系关系的特点,针对本区内农村水系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布局如下:以德安县母亲河博阳河及其沿岸为主轴,由西向东围绕忠孝廉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诗词文化、田园文化、地方传统文化,打造一幅“古今千年敷浅原,一方秀水似天堂”的沿博阳河水美乡村田园画卷。通过纵向梳理,片区分析,总体布局,打造“一轴三片、多点成链”的水乡共生格局。

3 水环境综合治理下的景观设计要点

3.1 设计目标

打造一幅“古今千年敷浅原,一方秀水似天堂”的博阳河美景。

依托德安现有的山水田园基底,通过对河流湖塘的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绿色自然山水画卷。

依托德安原有的历史人文民俗,通过对沿线文脉的梳理挖掘,打造历史人文、产业文化、乡村野趣为载体的诗画田园风光。

3.2 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本次景观设计将原本的湿地滩涂保留下来,尊重现有水文环境,真正做到生态优先,选择低强度开发方法,打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

短链直链淀粉通过三个步骤形成球晶:(1)淀粉链结合成双螺旋并形成簇;(2)结晶单元重排成纳米颗粒;(3)颗粒生长成为聚集体[16,23]。

2)本土化原则:

本次水系整治中景观设计充分结合德安县民俗文化特色,并根据本土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设计工作,提出可行的方案。

3)文化融入原则:

本土文化是最具特色的艺术,展示的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水系整治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文化,也可充分体现过去的美丽愿景。

4)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融入人性化思想及情感体验,功能及细节体现人文关怀,整个设计场地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各种使用人群的需求,功能依托情感体验布局,串联起不同特色的景观场景,体现设计的故事性。

3.3 景观设计方案

1)建立“人水相亲”理念,全面梳理河流水系:

为实现水系的自我修复、持续发展,水环境治理中需重视“人水相亲”,保证水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4]。从农村水系分布情况来看,小河流、沟塘等居多,且村庄建设往往缺少整体的规划,原有水系破碎,如:部分沟塘填为平地,部分河道发展为断头浜,也有部分水塘成为死水坑,河道功能丧失、景观受损。对此,在打造水景观前,必须全面梳理河流水系,将河流、沟塘联通起来,增强河流防洪、排涝、自净能力,最终实现水系景观的美化;针对河道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问题,做好清理排查工作,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乡村河道景观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的变化,根据地势自然高低变化、水流量大小自我改变景观形态,并随高就低打造自然景观节点,营造不可穷尽、极其深远的感觉,更多的保留自然特色。

2)倡导“景观工程”审美理念,弘扬水工建筑艺术性:

水景观分为自然、人工两类,人口稀疏河段优选自然景观,人工干扰大的河段优选人工景观;景观设计时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不得影响河流生态与使用功能,可使用乡土树种(适当引入外地树种)打造植物群落,植物应无病虫害、无刺激性气味、无毒、无刺,以达到美化景观、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尊重当地种植风格,形成自然朴实、优雅的地方风格;农村水系的水流相对缓慢,防洪任务不突出,可在水中放养一些观赏性的鱼类,或是栽种观赏植物,有效丰富景观,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河流灵性;沿岸景观设计时,适当设计环境小品,以休息亭、景石、景墙、坐凳等为宜,将其与植物结合,整体景观动静合宜,在丰富景观的同时,可有效传递当地文化特色,注意避免明确的人工化与城市现代化,体现适宜乡村风格的淳朴和低调。

此外,乡村河道景观画面的构造,必须重视近、远景的和谐,远景主要采取借景的手法,借助远处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如:山体、植物、塔、庙宇等,提高整体景观的完整性。

3)深度挖掘当地特色水文化:

水系景观设计中必须认识到水文化的重要性,强调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水利工程持续发展,予以强大的软实力与精神支撑。水系景观主要分为滨水空间、水上空间两大部分,既可供人观赏也可融入人的活动。因此,在水景观设计中,需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内涵,构建或修复水景观,激活历史长河中水文化的神韵,积累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底蕴,如:蜿蜒险峻的自然风光、抗战红色文化以及小桥流水式的园林文化都是特色水文化;同时,充分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分为设计民居、渔村、码头、篝火营等空间景观,并入一些垂钓、野营、划船活动,实现人与水系景观的充分互动。

4)打造重要景观节点:

水景观设计需基于河流自然、人为以及现状条件,打造沿河景观节点,充分展现水特色。如:可利用河流自然落差、穿越屋前房后等优势,打造“水空调”、水轮风车等乡村特色水景观;沿河已建的河埠头、亲水平台、滨河广场等,应将其打造为重要景观节点;水工建筑物(如:桥梁、水闸、泵站、堰坝)需融入周边环境,提高艺术性,打造为美丽乡村的一景,以桥梁为例,其是重要的水上道路,具有亲水和连接河道两侧空间的作,在桥的周围种植陆生与水生植物,人们停靠在桥上,眼前美景如画。

5)加强河道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水景观管理十分关键。河道景观规划时,可布设过河桥、亲水平台以及生物群落,对河道景观进行美化;加强河道沿线旱厕、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管理,防止河道沿岸污染;做好河道管理与宣传工作,尤其是做好生态知识教育与增强保护水环境宣传,在河道周边可设置普及生态知识的展板,严禁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圈养家禽;在水中种植挺水植物,用来吸附污染物质,规范落实河道周围景观植物的养护管理,同时严格加强绿色用肥管理,全面减少施用量,以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中水系是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提供防洪、灌溉、航运等功能以外,景观资源也十分丰富,做好水系景观设计可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地域风格的效果。目前各地均在积极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实际布局规划中需将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综合考虑生态、本土化、文化融入以及人文方面的因素,真正达到水景观美化、水文化挖掘的目标,同时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系景观设计河流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河流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流放自己的河流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