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本土化的思考与探索

2023-01-04张珊珊杨箴立

河南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德班双元制校企

张珊珊 , 杨箴立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 河南 开封 475000)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双元制”模式是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不仅要在职业学校学习普通文化和专业理论,还要在企业或跨企业培训机构里学习职业技能,培养从业能力。公立职业学校的文化和理论教学活动要根据各州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开展,在企业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则要依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AEVO)来设计和实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在企业受训的学徒工,另一方面则是职业学校的在籍学生。这正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在德国,每年大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深究“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模式,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企业是实践教学的主体。 受培训者作为企业的“准员工”,每周至少在企业实践学习3天以上,后期职业专业教育和专业成长教育阶段的学习更是直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企业给受培训者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主导着“双元制”教育的实践教学。②校企协同共商培训计划。职业学校的文化和理论教学和培训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实践教学,构成不可拆分的有机整体,既在教学内容上相互补充,也在时间上统一协调。③“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职业行动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综合岗位需要、职业场景和生产活动,总结形成“行动领域”,并针对学校教育的特点,以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具体化的学习情境,制定出适合职业学校的“学习领域”。④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指导教师以企业培训师为主。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师资队伍由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教育知识并通过培训师AEVO考试的企业专、兼职培训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企业提供了大量继续教育的机会,显著提高了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⑤德国行会负责组织、管理和审查“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和考试。德国各相关领域的行会不仅负责对企业与学员签订的培训进行管理,对企业培训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和监督,还负责建立考试委员会,组织举行职业资格结业考试,并向通过结业考试的合格学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2 中德bbw教育教学项目

2016年7月,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河南化院)联合德国bbw职教集团以及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德bbw教育教学项目(以下简称中德bbw项目),成立中德bbw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结合学院化工特色设立全国唯一的机电仪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化工领域开创智能制造专业先河。中德bbw项目积极引进德国bbw职教集团与bbw应用技术大学项目制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聘请德国企业培训专家长期驻校主导教学培训并参与师资培训工作,邀请职教专家和企业实践专家完成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引入德国工商业行会(IHK)海外商会(AHK)技能考核体系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国际证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截至2021年,中德bbw教育教学项目已从最初的1个教学班扩展到当前9个教学班,培养学生400余名。校企合作深入紧密,逐步形成了人才联合培养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学习和实训资源共享、企业和学校文化共融、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行动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受到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3 对“双元制”模式的借鉴和本土化实践

德国“双元制”的精髓在于制度保障、行会监督、企业主导、学校配合,多方共享共赢。河南化院中德bbw项目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精髓的同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具体实际,对“双元制”人才培养进行了长期的本土化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1 定岗双元,“订单式”人才培养

河南化院中德班的学生入校即入企,与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准学员”的人才培养方案,来保证定岗双元的有效培训。2016年,河南化院第一届中德班学生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双方就双元办学理念、企业需求、岗位内容、教学课程、实训设备以及师资配备上进行了多次双向考察、探讨,邀请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和一线技术骨干协助设计开发学习任务或学习情境,形成一套符合企业人才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下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内容紧密结合,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实训项目,在强化职业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3.2 工学交替,“双师”共担人才培养课程

中德班采用德国培训师、企业培训师及学校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学生不仅能够从中接触到优质的学习资源,还能够长期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德国外教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企业培训师则会将智能制造型企业一线技术与要求带入课堂。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出可实施的“基础理论+项目实训+跟岗实习”一体化、工学交替式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德班一体化课程占比达到90%,每个课程包含3~5个项目载体,学生70%的时间在进行实训任务,平均每个学期每名学生完成9个以上项目作品。作为校内学习的重要补充,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中德班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走出去”到企业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跟岗实习,“准学员”跟随企业师傅学习企业文化,了解岗位职责,掌握生产性设备操作方法,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项目派出专业教师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总工、生产主任和技术骨干紧密对接校内课程与校外实习内容,真正使课堂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实现工学、师资和培训场地的一体化。

3.3 特色制度文化,培养“跨职业”关键能力

在项目运行管理中,校企双线特色管理制度保障了整个项目良序运行。校企团队成员是任课教师更是管理者。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监督落实好实训场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创新竞赛等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一批学生特色小组,如专业学习训练营、实训管理精英组、特色晨读管理群、bbw形象宣传大使等。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借鉴德国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对接企业管理制度,前置企业管理文化,按照生产管理的标准管理实训场,保证学习工作环境整洁有序,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氛围,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文化制度上,秉承河南化院“做事先做人,做人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制定“六个一”关键能力培养活动,即:课前一分钟即兴演讲、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每周一堂企业知识讲座、每月一次文化知识考试、每学期一次知识竞赛和每人一本我最喜欢的书活动。中德bbw项目全体教师坚持每日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中华优秀诗词和三分钟特色演讲,针对性提升学生的优秀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能力。

3.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资建设上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双线并行。在长期聘请德国外教和企业培训师驻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学校还为教师们提供走出去的机会。2019年5名青年教师参加德国工商业行会(IHK)海外商会(AHK)的培训师和考官培训,并取得AHK培训师和考官证书。中德bbw项目成立以来,每年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岗位调研,从产品出发设计教学项目,结合生产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完成机电仪一体化和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13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实施项目,编写了30多个教学项目的教师指导书和学生工作页,逐步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的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3.5 考教分离,引入行会第三方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考教分离”的行会结业考试则是高质量人才输出的保障。我校在本土化人才培养探索中,日常教学和实习采用校企评价一起抓的多维度过程性评价,结业考试则参考德国IHK行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引进德商会AHK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来检验学生的培训效果,形成了本土化的特色人才考核体系。

4 “双元制”人才培养本土化发展成果

4.1 中德班招生人数递增,流失率低

从2016年到2021年5年时间,河南化院中德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至今为止培养学生400余名,学生三年流失率仅6.5%,远低于其他班级,四届实习就业学生共计147人走上工作岗位。

4.2 中德班学生竞赛成绩及创新能力突出

2018—2020年期间河南化院中德班历届学生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家级甚至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了骄人成绩。尤其是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上的2016级中德班学生贺江涛,战胜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的对手,斩获了铜牌奖项,突破了河南省世赛奖牌零的记录。河南化院中德班学生善于思考,创新能力突出。在2018年河南化院技能体验周上,中德班16级全体学生自主创新作品“智能自动售货机”吸引了众多体验者,其便捷的支付和出货功能让机器沿用至今。在2021年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河南省赛区中19级中德班学生创业作品“织造未来-智能枪刺地毯机器人”赛出第一名的好成绩。

4.3 中德班学生实习就业成绩突出,职业发展良好

2016—2018年中德bbw项目实习就业工作以企业为主,取得良好成果。首届毕业学生被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员录取,工资收入居当地同类人员的前列。据调研,仅毕业两年,50%的学生已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2019—2021年期间,中德bbw项目前后有10名毕业生被埃马克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福建奔驰、采埃孚传动技术等知名德资企业录取,40多名毕业生被苏州航天工程、博众精工、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等国内名优国企和民营上市企业录取至关键岗位。

5 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思考

5.1 职教理念的革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河南化院中德bbw教育教学项目“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探索经验证明,在学习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可能照搬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可以学习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借鉴”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对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要对我国整个职教系统以及我国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进行分析,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革新传统观念,突破思想藩篱,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创建高效的本土化职业教育和质量监管体系。

5.2 注重培养职业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员应具备岗位群内跨专业工作的关键能力,具有知识技能内化、迁移、继续学习的综合职业素养。 因此,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要确定的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要素和核心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文化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革新或重组,形成针对就业岗位内容的教学新模式,在日常教学和实训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沟通能力、方法能力等关键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还要将吃苦耐劳、劳动光荣、精益求精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增强学生跨职业的素养和精神。

5.3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要以人为本,共建共赢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培训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培育职业综合能力和素质。企业不仅是技能人才的需求者,更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完善培训、考核与用人制度,为学生提供实战实践岗位,营造技能成才的工作氛围。学校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企业技术及文化进校,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进行工学交替式的培养。校企双方还要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助力学生顺利向“社会人”和“职业人”转变。

猜你喜欢

德班双元制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女德班”与“傻家长”
“女德班”与“傻家长”
月度关键词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