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焦陂镇花生疮痂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3-01-04陈西凡
陈西凡
(阜南县焦陂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阜南 236300)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富含植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广阔[1]。花生疮痂病是花生生产中常发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后会出现植株长势低矮、叶片皱缩变形、近顶端的嫩茎多数弯曲、枝叶成片表现出烧焦的状态及叶片脱落时间提前等问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新梢上也会逐渐出现症状。花生疮痂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病,严重影响花生籽粒的饱满度和产量,降低花生籽粒的出仁率,制约花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
焦陂镇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东北部,耕地面积4 266.7 hm2,以种植小米、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为主。随着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启动,国家加大了对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的奖励力度,花生等作物的重要性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带动了农户种植花生的积极性。2021 年,焦陂镇轮作花生试点农业经营主体11 个,花生种植面积66.7 hm2,补贴金额达15 万元。然而,近年来花生疮痂病频发,严重影响当地花生的优质高产,不利于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花生感染疮痂病后,产量普遍减少35%~40%,发病严重的地块甚至减产超过70%。
1 花生疮痂病概述
1.1 病原菌
花生疮痂病的病原菌属于真菌,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菌目痂圆孢属落花生痂圆孢菌,该病原菌只对花生有侵染作用,不会对其他的豆科植物产生侵染。花生感染痂圆孢菌后,发病组织上会产生大量病菌子实体,此为分生孢子盘,个体较小、浅盘状,识别难度大。孢子盘刚开始的着生状态为埋生,之后逐渐从表皮内突破出来,颜色为黑褐色或褐色,孢子盘上无刚毛分布。分生孢子为单胞,聚集为栅栏状,无色透明[2]。
1.2 发病症状
花生疮痂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茎秆、子房柄等部位。1)叶片。植株发病后,抽出的叶片长势歪曲、有畸形,最开始在叶柄、叶片处产生大量的小病斑,形状不规则或呈圆形,叶片褪绿,在叶脉附近呈均匀分布态势。随着病情发展,病叶正面的斑块颜色转为淡褐色,中心凹陷、边缘凸起,表面木栓化、较粗糙;叶片背面病斑的颜色逐渐转为淡红褐色,主脉附近的病斑大量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病斑,当被侵染部位坏死后会出现叶片穿孔现象。2)子房和叶柄。叶柄发病后,其上有短梭形、卵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病斑产生,比叶片上的病斑大,形状类似典型的火山口状开裂,表现为边缘凸起、中部凹陷,颜色为褐色[3]。子房发病后会出现肿大现象,对荚果的发育有明显的阻碍作用。3)茎秆。茎秆发病后为多个病斑连接在一起,环绕茎秆扩展,质地、形状类似于叶柄上的病斑。如果发病严重,则花生植株上会布满疮痂状病斑,植株表现出烧焦状态、弯曲及矮化,严重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利于花生植株输送养分及水分[4]。
1.3 发病规律
焦陂镇的花生疮痂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8 月大量发生。花生疮痂病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的形式在病残体和发病荚果上越冬。发病花生植株的病残体在土壤中腐烂后,存在的厚垣孢子可长期存活于土壤内,翌年外界环境适宜时,厚垣孢子、分生孢子萌发,侵染植株,成为初侵染源[1,4]。
1.4 发病原因
1.4.1 种子携带病原菌
花生发生疮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子携带病原菌,并随着种子调运等过程实现远距离传播,导致该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
1.4.2 温度高、湿度大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春季播种时,如果外界气温偏高、降水充足,则该病发生的时间较早,且发病程度重。高湿情况持续时间越长,落花生痂圆孢菌的侵染能力越强,温度在25~30 ℃、高湿持续36~48 h时,花生疮痂病易重发。如果降雨后天气转晴、花生田间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则发病程度轻[5]。
1.4.3 品种抗性不强
目前,焦陂镇种植的花生品种多数对疮痂病抗性不强,有的属于易感品种。相同品种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落花生痂圆孢菌的潜育期也不同。例如,白沙1016属于感病品种,当外界温度在25~30 ℃时,落花生痂圆孢菌的潜育期在120 h 左右,当温度保持在15 ℃时潜育期则可延长至240 h;阜花17 属于抗病品种,体内防御酶的活性水平高于白沙1016,发病的程度较白沙1016有明显降低。
1.4.4 连作
连作的地块上花生疮痂病易重发。往年的花生种植中可能会有疮痂病病原菌遗留在残体中,翌年连作时导致花生疮痂病重发;连续种植花生3 年及以上的地块,发生花生疮痂病的概率更高,发病程度更重[3]。
1.4.5 植株徒长
受到温度、光照、土壤肥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花生在整个生育期均可能出现徒长现象,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植株抗性,导致花生疮痂病易发,尤其是花生叶部、分枝部位病情更重[2]。
1.4.6 播种密度过大
田间花生栽植的密度过大,导致花生郁闭度过高,严重影响田间的通风效果和透光性,导致花生疮痂病等病害易发、重发。
2 防控措施
2.1 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
各地植保部门要结合实际做好花生疮痂病的监测预警工作,为当地花生疮痂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短信、公众号、电视等多种形式告知农户最佳的防治时间、防治方法等注意事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避免疮痂病大面积发生[6]。
2.2 农业防治
1)科学选择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种植。花生的品种与疮痂病的感染之间有直接联系,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对疮痂病表现高抗的花生品种,但“花育34”等品种抗病能力相对较好,在种植时,可作为优先选择的品种。切忌从花生疮痂病严重发生的区域调种;当地留种时切忌选择有花生疮痂病发生的地块,避免种子携带病原菌[3,7]。
2)对土壤进行清理、深翻。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茎叶等植株残体,集中处理,切断侵染源;深翻土壤,破坏病原菌的越冬场所[5]。
3)土壤的防涝管理。花生怕涝,雨后应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在田间建设内沟、外沟等排灌设施,确保三沟相通,有便利的排灌条件,达到雨停无积水。雨后对沟系进行清理,确保沟渠内排水通畅,避免出现湿气滞留等问题。除此之外,如果土壤过于黏重,可适当掺拌砂壤土降低土壤含水量,疏松土壤。如果土壤pH值偏酸性,可适当加入生石灰进行改善[6]。
4)合理施肥。结合花生田内土壤肥力情况配方施肥,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配以磷钾含量较高、氮肥适量的基肥,避免氮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影响植株透光性和透气性。对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的地块,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花生根系上存在有固氮效果的根瘤菌,底肥需要选择磷钾肥含量较高的有机肥,结合目标产量及土壤实际肥力确定施肥量,一般每公顷田地施肥量在225~500 kg[3]。
5)采取轮作模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结合当地实际,花生可与小麦、玉米、甘薯等作物进行轮作。花生出苗后做好查苗、间苗工作,合理控制花生种植密度,可重点推广一墩双粒播种、起垄覆膜播种等播种方式。如果在春季栽植,每公顷适合种植12.75万墩;如果在夏季进行栽植,每公顷适合种植15.00万墩[6]。
6)合理控旺。植株生长过旺会降低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需要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旺长植株进行控制。焦陂镇7—8月正处于温度高、湿度大的时期,花生易旺长,需要及时控旺。当花生主茎的高度在35 cm 左右时,种植户需喷施生长调节剂进行控旺,2 周后再喷一次,调制花生田间郁闭度。一般可将花生株高控制在45 cm 左右,因为植株过高易倒秧,不利于其健壮生长[2]。在花生处于果针下扎期,可选择85%丁酰肼可溶性粉剂(B9)1 200 倍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准植株喷透、喷匀,有利于提高植株长势、增加抗逆性、实现增产[4]。如果施药后遇到降雨,则需要在雨后做好补喷工作,以确保效果。
7)覆盖地膜。覆盖地膜有利于增加土壤温度,起到保墒防渍的效果,同时可切断病原菌扩散途径,降低病害发生率。地膜覆盖还可避免杂草生长,提高花生植株之间的通风性及透光效果[6]。
2.3 化学防治
2.3.1 种子处理
花生播种前将荚果置于阳光下晾晒,利用紫外线对种子表面进行消毒杀菌。种子包衣是指采用机械或手工的方法将填充剂、着色剂、杀菌剂、微肥和杀虫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包裹在种子表面,保持种子原来的形状或成球形,有利于提高种子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且有利于促进种子萌芽、成苗,目前在种子生产技术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4]。拌种可选择多菌灵、百泰杀菌剂等药剂,多菌灵用量控制在种子质量的5‰左右,百泰杀菌剂的用量控制在种子质量的2‰,晾干后即可播种。通过种子的消毒、包衣,可对土壤内病菌的传播和为害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避免花生疮痂病的发生[2]。
2.3.2 药剂喷防
花生生长发育阶段要关注当地天气情况,做好田间花生生长的动态观察。春季播种,在其出苗后一般遇到连续降雨≥5 d、均温在20 ℃以上的天气即可零星见到花生植株发病。花生进入开花下针阶段后,如果持续多日降雨,则可导致花生疮痂病暴发[5]。
结合焦陂镇多年的花生生产实际及疮痂病病菌侵染特性,建议当地种植户在病菌刚开始盛发、病指10%~15%时及时进行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第一次施药可选择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等,各药剂交替应用。第一次施药后10 d左右再施药一次,可选择喷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4 000~6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结合田间花生疮痂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可在5~7 d后适当增加防治次数。
3 结语
近年来,花生疮痂病在阜南县焦陂镇的花生种植中频繁发生,给当地花生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当地种植户需要结合花生种植的实际开展包括合理轮作、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覆盖地膜和合理控旺等农业防治措施,做好病害预防。在此基础上,当田间病害发生程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做好药剂防治,为当地花生的优质高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