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2023-01-04王中原韩忠才杨文夺邱博妍张胜利
王中原,韩忠才,杨文夺,孙 静,徐 飞,邱博妍,张胜利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33)
吉林省农作物种植以玉米、水稻占比最重,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也在不断增加。吉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差异比较明显,马铃薯喜冷凉气候环境,吉林省的马铃薯种植区域大致可细分为:东部山区-种薯优势产区,中部平原地区-早熟鲜食商品薯生产区,西部半干旱区-晚熟鲜食和加工优势产区。吉林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虽不占优势,但其马铃薯单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总结吉林地区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以期促进马铃薯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1 马铃薯适宜栽培条件
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耕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较丰富、pH 值在5.5~6.0 的微酸性土壤最为适宜。春季耕层10~15 cm 处土壤温度达7 ℃以上时,即可播种;生育期平均气温17~21 ℃适宜生长和结薯;土壤温度达25 ℃以上,块茎停止生长。马铃薯为喜光喜钾作物,光合作用强,利于块茎产量、干物质和淀粉的积累,对肥料较为敏感。马铃薯生长前期尤其是块茎形成期需水较多,有利于块茎结薯数量增加和块茎膨大;生育后期需水量减少,水分过多容易造成烂薯,影响收获后贮藏。
2 吉林省自然地理条件
按照马铃薯种植区域划分,吉林省属于北方一季作区。吉林省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春季播种时天气干燥风大,夏季生长期处于高温多雨阶段,全年无霜期100~160 d,年平均降水量400~600 mm,东西部区域降雨差异较大。
3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1.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不低洼、砂质壤土为宜;前茬作物以玉米为宜,或前茬作物农药残效期少于6 个月,避免出现药害;前茬忌茄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作物,种植周边也应避免这些蔬菜作物,以免出现同科病虫害交叉感染。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有条件的尽量做到秋翻地,将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提升土壤地力,减少环境污染。若不能进行秋翻地,在春季土壤化冻后,开始春翻地,利用旋耕整地一体机将播种地块土壤旋耕、粉碎,做好播种前土地整理工作。
3.1.2 选种、催芽
吉林地区种植的马铃薯主要有2类:1)以早熟鲜食品种为主,7 月初收获后种植白菜或萝卜等生育期短的蔬菜,可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2)以晚熟鲜食和晚熟加工型品种为主。常见的早熟品种有尤金、春薯10 号和费乌瑞它;晚熟品种以春薯11 号、春薯12号、延薯13号、兴佳2号、东农310和V7等为主。
种薯要选择符合GB18133—2012 国家标准的原种,避免选择非脱毒种薯或退化马铃薯作种薯。利用种薯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常年连续这种操作会造成植株生长势慢慢变弱、植株变矮、块茎结薯小而少,导致马铃薯产量不断下降,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种薯的种性退化。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1)种薯利用块茎作无性繁殖材料,其使用年限不断增加,造成种薯生理年龄逐年累加,从而导致引进种薯的种性退化。2)病毒感染造成的种薯种性退化。由于生长环境的复杂多变、周边种植作物的多样性、同科同属作物,会引发马铃薯发生相同病害或通过昆虫传播病毒,造成马铃薯感染病毒,导致病毒侵染不断累加,从而引起种薯种性的病理性退化。3)生理性退化,即马铃薯在收获后的贮藏过程、休眠期过后的发芽、生长锥细胞受到外界环境胁迫造成的芽衰老,从而导致种性的退化。
防止马铃薯种薯退化的主要措施:1)低温冷凉条件下保种薯,不同地区的保种方式具有一定差异,如高海拔地区和中原二季作区分别在夏季和秋季播种,以错开高温季节,尽量为种薯生长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生长环境,这种方法沿用至今。2)现代生物技术的茎尖脱毒及优良种薯快繁体系,是利用马铃薯茎尖生长点为愈伤组织开展组织培养,可以有效脱去病毒、恢复种薯种性。目前,在组织培养基础上,可以采用基质、无土栽培和气雾栽培等多种形式生产马铃薯微型薯,通过二级、三级、四级等不同繁育体系的建立,生产出符合GB18133—2012 国家标准的原种,为生产提供优良种薯。
选择好优良种薯后,在播种前将种薯放置于背风、阴凉和干燥处,15~20 ℃环境中进行催芽。切种薯时,保证薯块重25~30 g、每个薯块1~2 个芽眼,若遇到病薯、烂薯等,及时更换切刀或用75%酒精将切刀消毒后再使用。种薯切块后,用拌种剂拌种,准备好一切工作,开始播种。如果采用机械播种,芽长应控制在0.5 cm以内,避免芽过长易受机械损伤。
3.2 播种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一般在4 月中旬,东部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耕层10~15 cm 土壤温度稳定至8 ℃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吉林地区栽培方式以大垄单行(70~80 cm)或大垄双行(120~130 cm)膜下滴灌为主,按照栽培模式选择适宜的松土、施肥、播种方式及铺设滴灌管、覆膜一体式播种机,株距多为20~25 cm。播种机械常采用山东青岛洪珠机械厂生产的小型马铃薯施肥播种一体机,配套动力25~30 马力拖拉机,作业量1.5 hm2·d-1。马铃薯机械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一般在播种后20 d 左右覆土3~4 cm,以防温度过高烤苗。
3.3 田间管理
3.3.1 中耕除草
播种后,土壤表面呈湿润状态,开始喷洒苗前封闭除草剂。
播种后20 d 左右,马铃薯开始出苗,当出苗率达到50%、苗高20~30 cm 左右时,开始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为3~5 cm。在开花时即植株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可增加地下匍匐茎节位,有利于结薯,也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创造适宜的低温环境。
3.3.2 肥水管理
马铃薯为喜钾肥作物,按照肥料吸收比例,用量上钾肥>氮肥>磷肥,基肥尽量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建议选用复合肥,以硫基复合肥最好,复配比例建议质量比为12∶15∶18、15∶15∶20 或15∶15∶15(平衡肥)。
按照马铃薯生长状态,生育期随水施肥5次左右。开花期前(块茎形成前)以氮、磷肥为主,主要保证植株生长旺盛,提早封垄,为地上部分生长量最大化创造条件。块茎形成期后,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多施钾肥。马铃薯为喜钾作物,保证钾肥供应,促进块茎产量、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的积累,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3.4 影响块茎形成的环境因子
3.4.1 温度
马铃薯适宜生长在相对低温的环境条件下,低温可以促进块茎提早形成;相对高温则会引起匍匐茎长出土表,进而形成植株,地下块茎无法形成;对于已经形成的块茎,遇到高温会造成块茎二次生长,小薯多、大薯少,影响产量和马铃薯商品薯率。马铃薯块茎形成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21 ℃,超过21 ℃马铃薯生长受到抑制、块茎膨大速率减慢,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块茎会不整齐、畸形;当平均气温超过29 ℃时,马铃薯块茎生长停止,匍匐茎钻出地面形成新植株,从地下块茎形成生长转向地上植株营养生长。不同品种对高温的忍耐能力有所不同。
3.4.2 光照
光照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生长、膨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光照对早熟品种的影响不明显,对地下块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不是很大,与长日照相比,短日照更能加速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膨大。晚熟品种对光照较为敏感,在块茎形成期至膨大期,应逐渐缩短日照时间,这样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加快膨大速度,从而获得高产。光照强度对马铃薯块茎生长也有一定影响,在开花期即块茎形成期,较强的光照具有促进地下块茎形成和膨大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光照强度300 lx 条件下与光强150 lx 相比,块茎干物质含量可以增加25%左右。
3.4.3 水分
充足的水分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和膨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缺水,块茎形成和膨大会受到严重影响,地上部植株生长会减慢,叶面积、茎叶干物质增长变缓。缺水条件下,虽然马铃薯块茎可以形成和膨大,但块茎数量较多、块茎偏小,不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进而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相反,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若超过80%,不但地上营养生长受到影响,而且长时期保持土壤高含水量会造成块茎腐烂,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3.4.4 养分
相关研究表明,在保证肥料供给充足条件下,要生产1 t 马铃薯块茎,需要给植株提供氮肥2.40~2.71 kg、磷肥0.55~0.63 kg、钾肥3.95~6.80 kg,充足的营养供给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
3.5 病虫草害防治
3.5.1 病害
前期主防早疫病,后期主防晚疫病,马铃薯生育期防控以晚疫病为主,根据病害发生时间、发生条件,做好提前预测、提前预防,以防为主。一般情况下,吉林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时间多从7 月中下旬开始,这段时间种植户应着重关注天气状况和田间中心病株的出现,一旦出现中心病株应尽量拔除,及时喷药。病害防控一般每隔7~10 d施药1次,预防与控制药剂交替使用,避免马铃薯植株产生抗药性。防控药剂多选用80%大生代森锰锌、72%甲霜灵锰锌、63%烯酰吗啉锰锌、68%银法利、64%杀毒矾和52.5%抑快净等,严格按销售包装说明书使用量进行喷洒,避免发生药害。
黑痣病、疮痂病和粉痂病等土传病害也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发生较严重的病害。土传病害会对商品薯外观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经济价值。例如,疮痂病是世界性马铃薯病害,墨西哥、美国和日本等国均有报道,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如山东、黑龙江、新疆和河北等地都有发生。感染疮痂病后,马铃薯块茎品质会明显下降,外观极差,严重时会对产量造成极大影响。马铃薯疮痂病的致病菌链霉菌全球有据可查的已有20余种,我国报道的也多达10余种。
3.5.2 虫害
马铃薯发生蚜虫、甲虫和瓢虫时,可叶面喷施2.5%敌杀死或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3.5.3 草害
膜下滴灌要注重防控杂草,因为杂草会顶破薄膜,影响马铃薯膨大期的块茎生长。一般在杂草2~5叶期,选用砜嘧磺隆、宝成加精稳杀得、精禾草克等苗后除草剂防治,严格按销售包装说明书使用量进行喷洒,避免发生药害。
3.6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当田间植株约50%由绿转黄,进入生理后期时,即可采收。
杀秧:一般情况下,在收获前5~7 d,采用机械杀秧,晾晒后开始收获。
收获:采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在挖出块茎后,田间晾晒2~4 h,待块茎表面水分散失至表皮干燥后再装卸,避免装卸时造成块茎表皮破损严重。收获后,一般在入库前预贮7~10 d,散去块茎表面的热量和多余水分,使块茎表皮充分木栓化;利用冬季低温贮藏,可降低贮藏期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