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抵制饭圈陋习从明星做起

2023-01-03

新体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樊振东体育明星饭圈

11月15日,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在贴吧发文,呼吁粉丝“不要把饭圈陋习带进竞技体育”。他在文章中表示,希望我的球迷们热爱乒乓球运动、支持中国乒乓球队,把对运动员的欣赏放在赛场上,从竞技体育中收获积极乐观的心态,远离“饭圈”的戾气。樊振东强调自己每次被追拍、偷拍时都会感到深度不适,希望球迷尊重自己。

“饭圈”文化逐渐扩散到体育圈,打着喜欢运动员的旗号肆意打探偶像行程,做了很多过界的事。他们集结成群,搞小圈子小群体,看似在维护偶像的利益,实则将其裹挟到不必要的纷争中。抵制“饭圈”陋习,体育明星们要保持清醒,起到榜样的引导作用。

对饭圈文化说不

曹东旭

畅享文化出品人

“饭圈”文化有些极端,屡遭诟病:跟踪偷窥、掐架互撕、造谣攻击、人肉搜索、诱导消费……不少人以“追星”为名浑水摸鱼,一些行为甚至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线,触及法律法规的红线,乌烟瘴氣,危害大矣。

相关部门已就此多次开展整治,但要发挥“组合拳”效应,使撒野的“饭圈”刹住车,还需要更多“樊振东”站出来。运动员在众人拥簇中,务必保持清醒。聚光灯与摄 像 头 为 公 众 人 物 带 来 光 环,但名 利 与 商 机 裹 挟 下,不 能 躺 在 流量上迷失、麻痹乃至自我放纵。我们需要的是樊振东一般坚守本心的偶像。

众目注视下,更应以身作则。身为“流量”,理应有“流量”的担当。既已成名,就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修养,自觉担负起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阻止无底线追星,对三观错位的“粉丝”加以引导,让大流量发挥正能量。

处于高位要不忘初衷。“ 饭圈”变味,唯流量论难辞其咎,但虚拟流量易逝,价值含量长存。运动员的价值在于拼搏,演员歌手的价值应立足于作品,如若本末倒置,从长远看则是“ 自我限流”。唯有以业务能力为基,精益求精、坚守匠心,方能摆脱流量绑架。

堵不如疏

李梓菲

清风体育副总裁

“粉丝应援”最早流行于日韩娱乐圈,粉丝们对于自己喜欢的明星不再是单打独斗地追逐,而是组成了团体。随后这种应援文化逐渐进入体育圈,在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现场,可以看到粉丝们身着统一服装、高举海报加油助威,声势浩大。应援文化是体育、娱乐圈的独特风景,其背后也有强大的粉丝经济效应。

赛场的售票、现场的氛围、比赛的收视率,为体育明星带来了商业价值。长远来看,强大的粉丝经济也能为体育项目增加曝光度与话题性。运动员的市场热度需要粉丝来添砖加瓦,粉丝经济也是运动员吸纳品牌的一条路径。成绩已不再是评判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唯一标准。

饭圈本意就是指粉丝圈子,没有褒贬之意。但随着粉丝低龄化和资本的推动,饭圈文化逐渐变味。适度的体育明星偶像化和体育粉丝娱乐化,是对体育的正向推动,但被畸形的饭圈文化裹挟,恐怕会泥沙俱下。

行业发展需要吸引更年轻、更新鲜的血液,但饭圈化令体育失去了往日的纯粹,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与其抵制饭圈文化,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如何将饭圈与体育更好地融合,如何将那些痴迷某位运动员的粉丝变成真正的体育爱好者,实现传统体育的破圈。

体育圈不是娱乐圈

王荣杰

资深媒体人

饭圈最早是由经纪公司为套牢自家明星与粉丝组织起来的,即一群粉丝组成团体自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又因粉丝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乱象层出不穷,饭圈文化也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

一些粉丝本是体育“ 门外汉”,却喜欢在网上的各色评论中捕风捉影,主观臆断出“自家运动员”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冲冠一怒大闹运动队官方微博,讨说法、要比赛,甚至去获胜方运动员评论区里刷恶评。如此行径,让人胆寒。

粉丝“跨圈”并非全无好处,重要的是要把握尺度。对运动员来说,饭圈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其商业价值水涨船高,退役后能增加一份资金保障;对体育圈来说,多出一条免费向大众宣传体育的路子,让更多人爱上运动,继续营造更浓的体育氛围;对粉丝来说,与其追随“塌房”的娱乐明星,不如追自带榜样力量的运动员,给生活带来些积极的引导。由此可见,只有摒除饭圈不良风气,才能使三方得利。

体育圈不是娱乐圈,运动员们不靠饭圈“打榜应援”争夺冠军,更不必同流量明星一般,视粉丝为上帝,视流量为战场,也不该深受其扰,陷入饭圈挑起的舆论漩涡。喜欢与支持运动员,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传播体育精神,才是“健康饭圈”的正确打开方式。

猜你喜欢

樊振东体育明星饭圈
樊振东: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运动员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整治“饭圈”乱象
对2019年日本公开赛樊振东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浅谈体育明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报道
樊振东在2017年乒乓球亚洲杯男单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第30届亚洲杯男单决赛樊振东、林高远技战术对比分析
超体育表演:《超级战队》中体育明星的符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