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元宇宙在节事活动中的应用场景探析
2023-01-03梁咏莉
梁咏莉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广州 510545)
数字化产业在文旅商展中的应用日益蓬勃,元宇宙作为研究热点和新兴概念,已多次在我国地方支持性政策中被提及,而在乡村节事活动领域,其相关应用场景的研究亟待拓展。本文对乡村文旅领域的元宇宙产业发展支持性政策进行了梳理,并对元宇宙的概念作出了进一步阐明及探析在乡村文旅领域的应用场景和策略,以期助推乡村经济及数字化文旅商展事业的发展。
1 政策梳理
2020年,国家文旅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沉浸式旅游演艺和娱乐体验产品开发,支持文化领域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技术的应用。在2022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有12条提及元宇宙。
据南方都市报相关记录,截至2022年10月,国内至少10个省级行政区、30个地方颁布了元宇宙相关支持政策或征求意见稿。国际上,全球权威的IT咨询公司高德纳公司预测,到2026年,25%的人每天将在元宇宙中至少花费一个小时,用于工作、购物、教育、社交或娱乐。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助推乡村振兴的文旅节事活动与元宇宙等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必定愈加紧密(见表1)。
表1 元宇宙相关支持性政策选汇(截至2022年10月27日)
2 概念明晰
元宇宙(Metaverse)最初来源于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史诗小说《Snow Crash》,在书中,其意指一个拥有数百万用户居住的虚拟世界,用户通过软件应用程序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互相交流,这是常被认作现代虚拟现实平台的灵感来源。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直接将企业更名为Meta引发多方关注,其将元宇宙缔造为一个综合使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赋予身处世界各地用户以3D观感的、身临其境地实时交流、工作、学习、购物的虚实结合的空间,并指出“元宇宙是下一代社交媒体”。高德纳在解释元宇宙概念时称,“从技术上讲,元宇宙是一个集体的虚拟共享空间,集Web3.0、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由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和数字现实融合而成”。
在我国,元宇宙目前是一个不断被拓展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正处于探索和演变期。臧志彭、解学芳(2022)指出,“从文明演化意义上讲,中国的元宇宙并非根源于西方‘metaverse’文明外溢,而是中国数字文明发展演化的选择。”石培华等(2022)认为,元宇宙并非一种具体的技术,而应是一种技术的应用方向和实践路径,是包括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脑机接口等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系列新技术的集合,本质上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形态。
3 “人-物-场”应用场景分析
理想的元宇宙应是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的高阶形态,其主要特性是无边界性、沉浸式、3D立体临场感及交融互动性。而我国乡村节事活动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期,以传统静态体验为主,存在品牌意识较弱、人才缺乏、综合基础配套设施不齐等难题,元宇宙的技术发展虽道远路长,但其对乡村文旅资源和节事活动的引擎作用不可小觑。用“人-物-场”的线索可将元宇宙在节事活动中的现行应用场景总结为:数字人-数字藏品-数字孪生、数字社区。
3.1 人:数字人
乡村振兴视域下,元宇宙在节事活动中的应用场景先是数字人,即依托计算机图形技术(Computer Graphic)、人工智能技术、语音合成等技术构成虚拟数字人形象。其中包括:(1)各用户在虚拟平台中创建的代表自己的数字分身;(2)服务性虚拟数字人:如数字主持人、数字导游、数字讲解员等;(3)偶像性虚拟数字人:数字偶像、IP形象、虚拟主播等。为提升互动体验、打造文旅品牌、形成营销效应,在策划创造数字人时,应注重融合人类综合特征,结合地方或活动品牌特色,赋予职能身份、姓名、外貌特点、标志性动作、表演能力、特定的性格特点、情绪、明星背书甚至性格小缺点等,打破虚拟的模糊形象,提高辨识度、拉近和节事活动受众的心理距离,带来更真实的情感互动及情感联结。
第一代数字人洛天依由哔哩哔哩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是人气综合指数排名第一的数字人成功案例。此外,还有科大讯飞代言人“爱加”、中国国家博物馆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广州元宇宙乞巧博物馆文物讲解员班昭等。
2022年8月,《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人产业规模要突破500亿元,培育出1~2家营收超过50亿元的头部数字人企业、10家营收超10亿元的重点数字人企业及在文旅等领域培育20个数字人应用标杆项目。受政策驱动及数字技术成熟的影响,数字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现阶段仍存在诸多策划与管理的难点。当下,数字人形象大多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其设计更多是迎合大众审美或停留在“机器人”“吉祥物”的概念,运营内容单薄,未能突显地方特点及形象特征,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3.2 物: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Digital Collections)是指使用区块链等技术对特定的艺术品、作品、商品等生产唯一的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前提下,实行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与其相近的概念为NFT(Nonfungible Token),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非同质化通证”。NFT与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一样,需依靠区块链进行交易,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唯一性,在对应的区块链上给该特定资产生成一个无法篡改的独特编码,实现版权保护。数字藏品与NFT从区块链技术实现上是相同的,但两者不能简单等同。国外NFT可以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可匿名购买且允许二手转卖,容易被炒作,而在国内,数字藏品需实名认证,且只能通过人民币或数字人民币购买,二手交易也有严格管束。因此,我国的数字藏品是经过本土化、规范化、受监管的类NFT产品。
以数字藏品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是日本山越村结合当地特色的锦鲤文化,运用区块链发行NFT数字资产,将仅存800位村民的村庄发展成为拥有1万多名全球互联网精英入籍的元宇宙村庄。
随着数字藏品热度的持续上升,产业吸引了多方参与。据元宇宙产业委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我国已有超过300万人拥有数字藏品。现阶段数字藏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较多乱象,且设计同质化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交易风险。在持续升温过后,行业需加强良性监督及行业规划,目前该行业已进入整顿阶段。
3.3 场:数字孪生、数字社区
结合节事活动的特性,元宇宙在构建节事活动“场”的应用中,可分为数字孪生和数字社区两大类。
第一,数字孪生(Digital Twin),IBM对其定义为通过实时数据更新、模仿、AI学习技术,结合生命周期对真实存在的物件或体系进行虚拟重现。德勤对其表述为以数字化的形式对某一物理实体过去和目前的行为或流程进行动态呈现。咨询公司埃森哲提出,数字孪生是指物理产品在虚拟空间中的数字模型,包含了从产品构思到产品退市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事实上,此概念的底层技术已发展多年,在元宇宙概念的推动下,以新的命名助推新发展。基于数字孪生,将物理世界完整映射至虚拟空间已成现实,相信未来随着AL学习技术及虚拟渲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的、实时更新的数字化原生世界将更加及时、真实地还原到裸眼之前。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范围广泛,用于节事活动领域,对其行业发展、受众体验增进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腾讯通过Photogrammetry技术、极高模型细节技术Nanite、全局动态光照Lumen等,扫描实景并生成1:1数字场景长城,促进非遗保护。还有更多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在乡村节事活动的应用案例,如将真实人物隔空还原投影到活动现场、沉浸式农产品营销、全景式线上种菜活动体验等,为推进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提档升级构建数字化、信息化解决方案,构筑未来节事活动的生态图景。2021年12月,在深圳举办的 “纹” 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是在构筑“场”的一次探索。在节事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过程中,各举办主体应加大对数字孪生技术的布局,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做好用户体验调研,持续增进临场感及趣味性。同时,该领域的标准体系需作进一步建立,为具体应用及项目落地作辅助实施。
第二,数字社区,即利用元宇宙构建虚拟场景、提供虚拟服务空间,用户可在元宇宙平台参与活动、进行社交、游戏等虚拟体验。现阶段,国内外已出现多个数字社区平台,如国内的网易瑶台、希壤等,国外的Roblox、Horizon等。但受限于技术发展,这些数字社区仍处于早期竞争阶段,内容输出、沉浸感和互动体验仍待进一步研究提升。国内已出现不少以虚拟平台举办的元宇宙活动,如Z·Art元宇宙跨国艺术联展、上海时装周数字秀场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元宇宙与乡村节事活动结合的发展前景广阔,应用场景已有较为丰富的展现,但也面临许多挑战,第一,辨识度、临场感和互动性有待加强;第二,行业亟待完善和加强监管,制定行业标准以作引导;第三,相关的行业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学科领域也应注意到行业和企业事业的发展需要,在节事活动策划管理课程设计中,应将适应行业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上日程。笔者在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创新设计了一个名为“Activity活动促学模式”的教学模式,其中V的环节代指的是Virtual Reality,意指将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环节增设到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之中,以适应行业发展所需,培养人才为行业之本,以助推文化领域元宇宙产业发展,夯实国家文化数字化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