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联合科拉奇分析法在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中的应用

2023-01-03王艳丽

循证护理 2022年24期
关键词:科拉分析法视网膜

王艳丽,陈 玮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22512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病人微血管病变最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根据病人的局部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可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目前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针对此类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通过对病人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2],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而在疾病的护理中,通过对病人的科拉奇分析法的护理措施[3],进一步降低病人在治疗中的负面情绪,提升病人的主观感受[4],对于病人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健康教育联合科拉奇分析法在改善DR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50~70 (59.25±3.28)岁,体质指数(BMI)为(24.33±2.09)kg/m2,病程(3.67±2.03)年,依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指定的诊断标准,轻度病人45例,中度病人54例,重度病人21例,单眼病人56例,双眼病人6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发病时间、患病眼数以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5];②所有病人均为急性发病;③所有病人均合并有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底病变,且均为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脏、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②入院前3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受体拮抗剂类药物;③中途停止治疗或者转院病人。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取激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健康教育联合科拉奇分析法进行护理,两组病人均治疗6个月。

1.2.1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主要针对病人的病情,遵照医嘱,对病人开展护理工作。

1.2.2 健康教育

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案制定过程中,经过相关专家的指导并实施改进。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之前,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病人的一般资料以及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健康教育主要按照计划、实施、检测以及应用4个步骤进行。根据病人的个体化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主要包括院内教育以及院外教育。院内教育主要是由护士在病人住院期间采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病人进行交谈,每天的健康教育时间约为5 min,主要内容包括向病人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糖尿病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让病人对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充分了解,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个性化的差异,制定营养处方,使病人通过饮食控制等措施,及时对于自身的病情进行控制。在病人服药过程中,及时对病人讲解服药方法,使病人了解服药前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血糖试纸,规范使用胰岛素。在治疗过程中,还要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告知病人心率以及运动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教会病人通过对自身疾病的观察,及时发现低血糖等症状。定期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及时对病人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干预,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院外教育主要是对病人出院以后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随访4次。提醒病人按照医嘱服药,同时注意病人在服药过程中有无并发症的产生。病人如果遇到并发症以及其他问题,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不定期地对病人开展义诊活动,选派糖尿病专家以及专科护士对相关区域进行义诊,通过对病人发放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小册子,发现和改进病人在生活以及服药过程中的缺点,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在对病人的整体治疗过程中,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方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疾病的进展情况。

1.2.3 科拉奇分析法

对病人实施科拉奇七步主观分析法。进行护理过程中首先成立科拉奇七步主观分析法小组制定访谈大纲,该大纲主要通过解释性的问题构成。访谈的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您在治疗之前希望医护人员带给您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普及吗?您在决定接受该项治疗时有什么感受以及体验?医生和医护人员对您讲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过程中,您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入院以后有什么主观感受?入院以后,您担心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吗?通过对病人的以上提问,深入地了解病人的主观感受,访谈前需要病人与医生之间进行沟通,根据病人的意愿,访谈可以使病人能够接受。在自然以及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访谈前,要向受访者和家属介绍该项目的目的以及细节,取得双方的信任以及配合,保证沟通的有效性,获得医疗相关的关键数据。每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规定在半小时以内,保证资料的客观性以及真实性,在沟通过程全程需要录音,并且在采访过程中,需要仔细感知受访者的情绪变化,做好相应的记录,保证准确以及真实性。在对病人进行访视以后,需要对病人的音频资料转化为文字描述。采用科拉奇七步分析法进行整合,详细记录以及阅读,访谈内容分析具有意义的内容表达体量相关的观点,并寻找共同点,将编码后的共同点汇集成主题,通过详细完整的描述,辨别相似的观点进行归纳。同时,将以上归纳的信息转交给健康教育小组,健康教育小组通过对病人主观面感受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疗后对病人进行眼底镜检查,眼底检查发现局部水肿、出血、渗出液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病变面积显著减少,微血管情况显著减少则为显著;眼底检查发现局部水肿、出血、渗出液有所减少则为有效;眼底检查发现局部水肿、出血、渗出液无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视力改善情况

分别对两组病人的视力提升行数进行对比观察。

1.3.3 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状况

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对病人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病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眼动脉(O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进行比较。

1.3.4 自我管理效能

分别对两组病人的治疗前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健康行为能力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7]进行评估,SRAHP主要通过对病人的营养、心理安逸、运动以及健康责任等方面进行评估。在该量表中,将病人的营养、心理安逸、运动以及健康责任的掌握程度从几乎完全没有掌握、有一点把握、中等把握、较大把握以及绝对把握情况进行0~4分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病人的视力改善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病人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

治疗前,两组病人的CRA、PCA、OA的EDV、PSV、RI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病人的CRA、PCA、OA的EDV、PSV均升高,RI降低,且观察组病人的CRA、PCA、OA的EDV、PS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4 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

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营养、心理安逸、运动、健康责任以及总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营养、心理安逸、运动、健康责任以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病人的营养、心理安逸、运动、健康责任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疾病进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它主要是由于机体的糖代谢紊乱造成的眼球微血管的病变[8]。该种疾病的发生较为隐匿,症状不典型,通常病人还未察觉到临床症状的改变,其实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对于糖尿病病人的视力具有严重的损伤。以往的研究报道显示,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适当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对视网膜病变病人生活习惯以及相关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9],对于病人提高血糖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意义[10]。

在本研究中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通过对病人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评估,及时针对病人的心理、生理等情况的改变,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结果[11]。本研究中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病情的改善,不仅与院内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关系,同时也与病人对于疾病的掌握情况、严格的自我管理情况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及时针对病情以及运动方式、知识水平的掌握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在病人对于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后,在其现实生活中,对于其不良行为方式以及饮食的控制能力显著提升[12]。本研究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显示,通过对病人的护理干预,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对病人血糖水平的降低[13],进一步减少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收缩力,局部病灶部位的循环能力得到改善。所以,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病人,其血糖水平也处于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对于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14]。也有研究报道显示[15-16],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的疾病进展中,其疾病的发展与病人的年龄、体质等因素有相关性。本研究采用了科拉奇分析法,通过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对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指导,对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视网膜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的改善,进一步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随着局部毛细血管的畸形以及炎性反应[17],血管内皮功能呈现下降趋势,血流阻力升高,而其局部病灶部位的血压呈现下降趋势,造成了视网膜局部病灶部位血流的灌注不良,进一步造成视网膜毛细血管以及微动脉的损伤[18]。视网膜的微血管基底膜发生增厚,造成光纤的狭窄,血流速度减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血栓的形成,对于病人的预后具有负面影响。

4 小结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采取健康教育联合科拉奇分析法进行护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科拉分析法视网膜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全新别克 昂科拉、昂科拉GX
全新一代别克昂科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