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2023-01-03刘玉东李秀丽
刘玉东,李秀丽
(1.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皮肤性病科,上海 202157;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72)
玫瑰痤疮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面部中央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等症状,对患者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1]。目前,玫瑰痤疮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用抗生素为主的局部治疗,口服抗微生物制剂、羟氯喹、异维A酸和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及抗焦虑药物等系统治疗,以激光、强脉冲光为主的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2-3]。米诺环素是一种常用抗生素,能抑制玫瑰痤疮的局部炎症反应[4]。红蓝光照射是一种能通过高纯度光线交替照射加快皮肤组织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促进面部肌肤修复的治疗方式[5]。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5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中的诊断标准[6],且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2)年龄18~70岁;(3)治疗依从性好且能完成随访;(4)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近期有生育准备;(2)近30 d服用过其他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者;(4)对四环素药物过敏或存在光敏感。
脱落标准:(1)患者失访;(2)患者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3)患者死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38)和常规组(n=37)。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0111)。
1.2 方法
1.2.1常规组:外用克林霉素凝胶(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10 g : 0.1 g/瓶,H20040314),每日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2次,疗程为6周。
1.2.2联合组: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米诺环素胶囊(瀚晖制药有限公司,50 mg×10粒×2板/盒,H20174081)50 mg/次,2次/日,连续服用6周;采用红蓝光光疗仪(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清洁面部皮肤,眼部采用眼罩遮蔽,治疗仪距离患者面部约10~20 cm处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蓝光强度为170 mw/cm2左右,照射距离在15~20 cm(根据患者具体皮肤情况及照射感觉确定),波长为415 nm左右。红光强度为110 mw/cm2,照射距离10~15 cm,波长为630 nm左右,先照蓝光20 min,再照红光20 min,蓝红光不能同时照射,每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3~4 d,疗程为6周。嘱患者忌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愉悦。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参考美国玫瑰痤疮协会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6],根据患者皮损症状如潮红、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瘙痒等严重程度分别记0~3分,按照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即皮损评分改善率(%)=(治疗前-治疗后)皮损评分/治疗前皮损评分×100%。分为:治愈,皮损评分改善率≥90%;显效,60%≤皮损评分改善率≤89%;有效,20%≤皮损评分改善率≤59%;无效,皮损评分改善率<20%,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2周,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2.3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两组皮损积分均下降,其中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头晕,嘱其睡前服用药物,即可耐受;疗程结束后,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未见异常。常规组5例患者面部涂药后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后逐渐耐受。随访1个月,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为2.63%,低于常规组的16.22%(P<0.05),见表4。联合组典型病例见图1。
表4 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比较[例(%)]
注:A.治疗前右侧面;B.治疗前左侧面;C.治疗后右侧面;D.治疗后左侧面
3 讨 论
玫瑰痤疮是临床常见的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可产生面部弥漫性潮红、丘疹、灼热、瘙痒、刺痛等症状,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7]。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寒冷刺激、血管收缩神经失调、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8-10]。有研究结果显示,体内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参与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过程[11-12]。玫瑰痤疮皮损处表皮与真皮连接部位的免疫球蛋白沉积量明显增加,白细胞吞噬活性下调,其发生可能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13]。还有研究结果显示,玫瑰痤疮患者血浆白介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炎症因子诱导免疫细胞产生NO加重痤疮[14]。玫瑰痤疮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血管及真皮内炎症浸润,毛囊、皮脂腺周边聚集大量淋巴细胞。目前,临床上常采取各种抗生素治疗玫瑰痤疮,其中米诺环素是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进入机体后可迅速结合tRNA,抑制细菌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抗菌功效;可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和补体系统的趋化作用,且亲脂性强、抗炎效果好,在进入病变区域后可长时间的发挥作用。但单纯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临床上通常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15]。红蓝光在治疗痤疮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通过红光及蓝光的交替照射,可发挥消炎、镇痛的效果,增加肌肤白细胞吞噬效果,并一定程度上提高面部肌肤的免疫能力。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更好的治疗玫瑰痤疮[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联合组和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治疗4、6周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提示米若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短期内效果有限,但治疗4周以后较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皮损评分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治疗4、6周后皮损积分和红斑指数均下降,且治疗4、6周后联合组低于常规组,提示两组患者皮损和红斑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效果优于常规组。其原因可能是米诺环素是一种抗炎效果较强的第二代四环素类抗生素,且能持续抑制胶原酶和淋巴细胞活性,下调机体促炎因子水平[17]。此外,米诺环素还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NO产生的活性氧簇来起到降低炎症反应强度效果[18]。红蓝光照射也是一种有效治疗玫瑰痤疮方式,本研究采用的红蓝光治疗仪中红光能穿透12~16 nm深度皮肤,能促进皮肤下层新陈代谢、细胞分裂从而促进肌肤修复;蓝光能通过激活面部内源性光敏物质增加单态氧分子数量从而增加皮肤免疫和自洁功能,红蓝光交替照射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从而缓解炎症刺激引发的疼痛和提高皮肤免疫力[19]。此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采用红蓝色高纯度光交替照射可刺激纤维细胞增殖分裂和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从而改善肌肤光泽[20]。
玫瑰痤疮患者由于面部皮肤受到损伤,大多对外界刺激尤其是化学制剂的敏感度高,而常规治疗中局部涂抹克林霉素常出现疾病复发[21]。因此如何降低此类患者疾病复发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红蓝光的治疗中的高能窄谱红光能够将面部浅层皮肤穿透,从而积极影响皮下组织,加速炎症组织中氧化酶和NO的分离,让更多的氧和氧化酶相结合,加快创面的细胞能量代谢,让其愈合速度提升;同时,高能窄谱红光照射亦能够加速皮肤的胶原蛋白产生,对于受伤皮肤的修复更加有利。高纯度的蓝光则能够激活面部的内源性光敏物质,加速肌肤内单态氧分子产生,提高肌肤的清洁能力;对皮肤和深层的组织产生光生物化学的效应,更好的清除炎性物质,加速五羟色胺的代谢,并抑制炎症或者精神原因诱发的神经异常兴奋,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的疼痛;这种交替的红、蓝光照射可发挥消炎、镇痛的功效,增强皮肤白细胞吞噬能力和肌肤免疫力[22]。Friedmann[23]等研究亦发现,红蓝光照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复发率较低。本研究随访1个月发现,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提示米若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能降低患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需在米诺环素控制炎症的基础上采用红蓝光照射祛除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若炎症尚未控制而直接采用红蓝光照射可引发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监测患者皮肤表面的炎症因子水平,待其恢复至正常水平时即可认为控制较好,再采用红蓝光照射,让协同治疗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照射较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玫瑰痤疮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皮损和红斑修复,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数相对偏少且为单中心研究,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随访时间较短,未能进一步分析长期疗效,今后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