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块出入口调整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某创新科技园为例

2023-01-03黄剑华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5期
关键词:交织交通量大道

黄剑华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项目原有用地已无法满足其生产需求,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用地及建设规模,同时新增地块出入口需要增强交通通行能力。部分更新扩建项目由于地理位置、规模等原因,在调整出入口后出现了通行能力与进出交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对周边道路甚至区域路网造成了较大影响。

为此,该研究旨在通过评估项目地块出入口调整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调整后的出入口对道路运作的影响,确保地块进出有序,周边道路运作平稳,从而保障城市改扩建项目的有序推进。

1 地块出入口调整项目交通评价关注重点

根据出入口的功能划分,地块出入口通常可分为机动车出入口、慢行交通出入口等。不同类型的出入口根据交通需求特征,可合并设置,也可独立设置。但一般来说,分别设置机动车与慢行交通出入口,可以减少不同类型交通方式之间的干扰,提高出入口的通行效率。

1.1 地块出入口位置合规性评价

在交通影响评价中,首先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出入口位置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进行评价。关于地块出入口设置,现有的规范标准都有明确要求,如《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等[1]。这些规范标准分别对地块出入口设置与城市道路及交叉口之间的关系、出入口宽度、相邻出入口间距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若地方规范未明确地块出入口与道路衔接要求,地块出入口位置的合规性评价可参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的以下规定:机动车出入口不应设置在主干路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沿线70m 范围内;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0m;距公园、学校及有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最近边缘不应小于20m。

1.2 地块出入口交通运作评价

地块出入口数量及通行能力关系到地块车辆能否顺利进出,对地块出入口运作情况进行评估,是出入口调整类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块出入口运作,一方面需要分析地块进出交通与交叉口或周边地块出入口的交织情况,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地块进出车辆的排队长度。分析地块进出交通与其他交通交织段,可采用HCS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软件。地块出入口驶入车辆排队长度,可采用排队理论计算,出入口采用单通道以上排队的方式,故可采用M/M/C/N/∞排队理论,其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x为车辆到达率,辆/小时;u为排队收费台服务水平,辆/小时;C为收费通道数。

收费台没有车辆排队的概率:

式(2)中:C为收费通道数;ρ为服务强度;N为系统最大容量。

收费台有n辆车排队的概率:

式(3)中:C为收费通道数;ρ为服务强度;n为排队车辆数;P0为没有车辆排队的概率。

平均等待车辆数,辆:

式(4)中:C为收费通道数;ρ为服务强度;N为系统最大容量;P0为没有车辆排队的概率。

收费台平均车辆数,辆:

式(5)中:Lq为平均等待车辆数;C为收费通道数;ρ为服务强度;N为系统最大容量。

2 交通影响评价方法

项目地块出入口调整交通影响评价应符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同时要重点评价、分析出入口设置的合规性、进出车辆排队及交通交织情况[2]。

2.1 前期调研

完成地块周边现状道路交通组织、路网及交叉口交通运作情况等基础信息摸查,对现状项目地块及周边地块进出车辆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片区规划开发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交通数据分析。

2.2 地区土地利用及交通条件分析

通过分析地区现状与规划土地的利用情况,了解地区规划的发展趋势,明确周边地块的吸引源。分析地区现状,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情况,了解地区现状交通问题,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背景,综合评估项目周边现状,规划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

2.3 交通需求预测

根据地区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采用“四阶段”预测方法对评估年的背景交通和项目地块建设前后的生成交通进行预测,分析、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交通量分布和运行特征。

2.4 地块出入口调整的必要性

从地块出入口交通量、出入车辆排队情况、地块现有出入口位置等方面分析地块出入口调整的必要性。

2.5 地块出入口调整交通影响评估

基于出入口方案,重点评估地块入口排队车辆对开源大道主线的影响,评估地块出入口与上下游地块出入口交织段的服务水平。

2.6 结论与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项目地块出入口调整后的交通影响评估与相关改善建议。

3 实例分析

根据交通影响评估中对出入口设置及调整的主要关注要素和研究思路,以广州市某创新科技园为例,分析该项目地块出入口调整方案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论证出入口调整建设的必要性。

3.1 项目概况

该创新科技园位于开源大道与开泰大道路口的东南象限,周边以产业用地、居住和绿地为主。项目占地面积为6.6 万m2,总建筑面积约20 万m2,分三期开发建设。原方案在地块西北侧开源大道方向开设1个机动车出入口和2 个慢行出入口。现考虑项目全部建成后,机动车交通需求较大,拟将原规划的机动车出入口调整为慢行出入口,将原规划的2 处慢行出入口调整为机动车出入口。

3.2 交通现状分析

地块紧邻主干道双向8 车道开源大道,根据相关规范,基地出入口不宜直接与城市主干路连接,但地块周边无规划支路,该项目地块及开源大道沿线地块均只能在开源大道设置出入口。项目地块距离上游地块出入口约60m;距离下游地块出入口约200m。

此次研究对开源大道(地块出入段)路段和紧邻地块路口进行了晚高峰交通量调查,从路段运作来看,开源大道和开泰大道交通量不大,路段饱和度在0.5 左右,服务水平为B 级,服务水平较高。从路口运作来看,开源大道地块东侧人行过街路口为3 相位,信号周期140s,路口平均信号控制延误32s,服务水平C 级;开源大道/开泰大道路口为4 相位,周期160s,路口平均信号控制延误47s,服务水平为D 级,东进口和北进口排队相对较长,一个红绿灯时间内基本能够清空排队车辆,交通运作稳定。

3.3 交通需求分析

为准确把握项目按规划建成后的交通量情况,对现状项目地块车辆进出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车辆在工作日进出交通量较大,在700 车次左右。工作日期间进入车辆的高峰时段为8:00—9:00,占全天进入数的20%;离开车辆的高峰时段为17:00—18:00,占全天离开数的18%。考虑到早高峰进入地块的交通量更为集中,选取早高峰时段为项目评价时段。地块现状产业与规划基本一致,此次通过现状地块进出交通量与就业人数和停车位的关系,预测未来园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的地块进出交通量。预测地块规划高峰小时进出机动车交通量为516 辆/h,其中驶入地块交通量为456 辆/h,驶出地块交通量为60 辆/h。

3.4 地块出入口调整的必要性

根据现有方案,项目地块在西北侧开源大道方向开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净宽12m,设置2 个人行出入口,净宽7m。根据实际情况,地块入口感应抬杆的服务时间为5~8s/辆,将早高峰期间进入地块交通量输入排队公式测算,地块入口平均排队车辆数为7 辆,排队长度达42m,该出入口与开源大道道路边线距离约27m,排队车辆会溢出至开源大道主线,对开源大道主线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3.5 地块出入口调整影响评估

出入口调整方案拟将地块的车辆出入与行人出入功能分离,地块现状出入口作为行人专用出入口,地块西侧边界作为地块单向入口,地块东侧边界作为地块单向出口。

3.5.1 调整后出入口的交通运作

同样采用排队理论计算地块调整后的入口交通运作,改善后的地块入口变为2 车道,故可采用M/M/2/N/∞排队理论。将早高峰期间进入地块的交通量输入公式,计算得到地块入口平均排队车辆数为1辆,排队车辆超过4 辆的概率低于4%,入口排队车辆不会对开源大道主线造成影响。

3.5.2 调整后的出入口对周边地块的影响

地块出入口调整后,距离上下游道路交叉口的距离超过200m,地块出入口调整后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地块上下游出入口的影响。

根据《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相邻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m,且不应小于两出入口道路转弯半径之和[3]。地块出入口调整后,地块出口距离下游出入口距离约80m,满足规范要求,而且离开地块车辆集中在晚高峰,晚高峰期间进入道路下游地块出入口的车辆较少,对下游出入口的影响较小。地块入口距离上游地块出入口约30m,满足规范要求。但由于距离较近,早高峰进入地块的交通量大,进入地块车辆与上游地块离开车辆存在交织,需要对该交织段进行评估。

此次研究采用HCS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软件,针对上述交织段进行评估,主要路段评估指标情况见表1。

表1 交织段服务水平列表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上游地块现状早高峰出入车辆调查结果,交织段各方向车流量见图1。

图1 地块入口与上游出入口交织段车流量图

此次出入口调整方案,将地块入口尽量远离上游路口,交织段距离达到40m。根据软件测算结果,交织段车流密度为26.3pcu/mi/ln,交织段服务水平为C 级,交通运行处于稳定状态,进入地块车流产生的交织区段运作水平可以接受。

3.6 交通改善措施

3.6.1 路网方面,完善片区路网建设,在地块周边增设规划支路与主干道连接,后期可考虑设置地块进出口连接规划支路,避免地块开口直接与主干路连接。

3.6.2 公交方面,根据地块的开发情况,可考虑在地块人行出入口周边加设公交车站,结合现有公交线网或新增接驳公交,完善公交与地铁站点的衔接。

3.6.3 车行开口设置,考虑到地块西侧边界距离上游地块出入口仅30m,为减少出入口之间的交织干扰,将地块入口在满足地块内部顺畅的情况下往东偏移。

3.7 评价建议

该创新科技园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无法满足高峰时段进出交通需求,排队车辆会对道路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调整出入口设置,改善相关优化措施,项目地块高峰进出车辆的排队情况对周边交通影响较小,与周边地块进出交通交织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交通通行环境得到了改善。

4 结语

地块出入口的设置与调整,都会对周边地块及路网产生一定影响,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时,应做好前期交通调查工作,并收集相关的基础数据,科学地预测项目出入口交通量,评估项目地块进出口对周边地块及路网的交通影响,从而有针对地提出地块出入口、路网及慢行等相关交通改善措施。

猜你喜欢

交织交通量大道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新”与“旧”的交织 碰撞出的魅力“夜上海”
国道京抚线铁岭市凡河至平顶堡段改建工程交通量预测分析
交织冷暖
美乃大道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干线公路交通量统计分析与预测
奥运梦与中国梦交织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