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汉诺威车展看中国动力进步
——潍柴答卷: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

2023-01-03

商用汽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汉诺威潍柴大功率

曾有多位德高望重的中国汽车工业开拓者,在不同场合表达过一个共识:原来认为做卡车是小学水平,其实做卡车、特别是重卡更难,更需要大学水平。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改变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国家决定从奥地利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1983年12月,重汽公司和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签订技术引进合同,并决定WD615系列柴油机在当时的潍坊柴油机厂定点生产。迄今为止,这是我国汽车行业唯一完整地从商用车鼻祖——欧洲卡车制造企业,引进全系列的从整车到发动机、变速器和车桥的重型汽车技术项目。由此,开启了中国重卡的发展征程;而潍柴动力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大功率发动机开发之路。

1/3“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学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2022年9月20日至25日,在时隔4年隆重召开的全球商用车顶级盛会——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及零部件展(IAA 2022)上,中国潍柴携全新高热效率H平台动力、商用车动力总成、新能源动力等多元化技术路线的动力链产品惊艳亮相。从传统燃油动力到新能源、混动产品,在汉诺威的国际秀场上,中国潍柴展示了比肩国际老牌商用车制造商的实力和风采。

潍柴动力IAA展台

在柴油机诞生地展示全系传统商用车动力矩阵

德国是传统柴油机最早的诞生地。在2022年汉诺威展上,潍柴动力产品矩阵以其覆盖商用车全场景的规模和气势,带给现场观众极大震撼。

在发动机部分,潍柴WP2H、WP5H、WP8H、WP10H以及WP15H均予以展出,潍柴H平台的优异无需置疑,在动力、油耗、可靠性等方面媲美世界先进水平。多款H平台产品是首次对外展示,这是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揭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

动力总成层面,潍柴本体热效率已经达到51.09%的WP13H商用车动力总成着实吸引眼球。在汉诺威车展这一商用车前沿技术展示的最高秀场,潍柴给国产商用车动力总成“撑起了面子”。

作为中国重卡大功率技术的引进者,潍柴在汉诺威展出的商用车10 L以上发动机,早已迈过10 L排量、载重15 t的WD615机型平台,呈现层层向上的排量递进。2022年以来,潍柴大功率发动机装配重卡整车惊艳了商用车市场。例如,2022年8月5日,陕汽重卡潍柴动力大功率高端产品上市发布,其中包括X6000 14H/15H柴油大功率系列化高端产品,其搭载热效率高达51.09%的潍柴H系列高效发动机,行业最大扭矩3 200 Nm,动力更强,油耗更低。再如,2022年8月22日,中国重汽全系列整车搭载潍柴动力T系列大功率高端产品品鉴会上,潍柴全新T动力产品悉数亮相。WP15T发动机最大功率680 PS,最大扭矩3 200 Nm,动力强劲,堪称大功率牵引车“王者”动力。在51%热效率技术及多种“黑科技”加持下,WP15T整车综合油耗百公里再降低2 L。

在保持10 L以上大功率重型机的传统领军优势同时,潍柴近十年来潜心轻中重型柴油动力合理布局,满足城镇化、电商时代对客车、城市环卫车、冷链物流用车等车型的配套需求。

潍柴展出的产品媲美世界先进水平,也给国产品牌撑起了“面子”

实际测试中的潍柴发动机经历了各种路况的考验

全球协同研发创新帮助客户实现“省油、省气、省钱”的价值收益

如今潍柴的商用车动力产品,不仅在排量上基本覆盖轻中重型商用车应用场景;而且在排放水平上紧随、甚至超前于国家标准,给用户带来更高的路权和使用价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潍柴向整车厂商提供的低能耗、高效率、轻量化的柴油发动机,满足了终端用户重载、快速的运输需求,实现了“省油、省气、省钱”的价值收益。

从1983年底引进斯太尔发动机技术开始,潍柴就开启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脚步。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对重型车法规完善和加严,以及高速货运的兴起带动市场对重卡的巨大需求,潍柴在大功率机型的排放、油耗、排量上持续进行技术升级。

潍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拥有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内燃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内燃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设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基地,建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中国潍坊、上海、西安、重庆、扬州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并在全球多地设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了全球协同研发平台,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

2005年,潍柴率先推出中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大功率发动机“蓝擎”;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商用车动力总成,自主开发ECU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2019年初,潍柴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发,潍柴在早于国家2021年7月1日实施重型车国Ⅵ排放标准之前,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Ⅵ排放标准的全系商用车动力产品。

在汉诺威展会上,作为潍柴展台的“技术担当”,WP13H商用车动力总成采用全球独家51.09%高热效率技术,打造了全球动力系统“天花板”。在潍柴展示的大功率产品中,13 L、14 L、15 L等“陆地之王”都应用了热效率50%平台的创新技术。在共享了协同燃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低摩擦损耗技术、轻量化技术、整车调教技术等后,这些大功率产品可实现体系性节油。在正常工况下,整车百公里油耗可比竞品减少1~2 L;B10 寿命可达180万~200万km。整车整机的可靠性大大提升,给用户带来了实际运营的收益。

在实车实测中,潍柴大功率产品的节油性经过严苛国Ⅵ排放标准、乃至自动挡的挑战,仍然为用户挣来高价值的回报。今年3月,安徽司机张晓伟驾驶着搭载潍柴WP13H发动机的陕重汽自动挡牵引车,满载邮政快递包裹,从东向西横穿中国中部。途经干线、省道、山区,经过实车测评,行驶1 814.6 km,平均百公里油耗23.59 L,比快递运输同行低2~3 L。

在油价飙升的当下,对用户来说,省油就是赚到。山东某物流公司的老板呼孟振,在18年间买了200辆重卡,只选用WP10H、WP12、WP13等多款潍柴主力机型。由于潍柴动力的高可靠性,公司运营是人歇车不歇,一辆车每年行驶近30万km。搭载WP13发动机的整车油耗比其他品牌同排量发动机的车型每百公里最少低1 L,按照单车年行驶30万km、批发油价每升6元计算,一辆车一年仅燃油费就能省1.8万元!

在大功率燃气机上,潍柴动力的低能耗、高可靠性也不遑多让。以WP15NG燃气发动机为例,排量14.6 L,最大转矩2 500 Nm,动力足、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百公里整车气耗较竞品低2.6 kg左右,极大降低了客户运营成本。

根据最新的行业政策信息,未来两三年内,我国重型卡车的油耗限值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降低15%~20%。可以说,潍柴已经领先一步储备了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

潍柴WP15H、WP7H、WP14H发动机以及黄金动力链

进入“双碳社会”,潍柴将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动力解决方案

经过30多年创新努力,80年代初期潍柴引进的斯太尔大功率发动机,早已成为地道的中国品牌;中国汽车市场产品结构也早就改变了“缺重少轻无轿车”的格局。潍柴集团在2020年产销突破百万台的基础上,2021年产销发动机105万台,成为“全球最大柴油机产业集群”。2022上半年,在重卡行业持续低迷情况下,潍柴动力在重卡的装机率达到30%,继续保持国内重卡动力第一的地位。

从本届汉诺威车展可以看到,在“双碳社会”的压力下,世界知名商用车厂商都纷纷推出了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全球商用车界又将面临新一轮的淘汰赛。

可喜的是,本次展会上潍柴集中展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内燃机、混合动力总成、纯电动集成桥驱动系统等涵盖多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产品,不仅向全世界展示绿色脱碳发展的“潍柴智慧”,而且有能力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多元动力解决方案。

作为全国唯一的氢内燃机实验室落地单位,潍柴在氢能技术开发上可谓谋之深远,近年来相关氢能产品技术已实现商业化落地。在汉诺威展出的260 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适配牵引车、渣土车、自卸车等;而15 L氢内燃机作为零碳排放绿色动力,为重型车的新能源化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追跑、并跑再到领跑,多年来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而曾经的老师——斯太尔,没有追上时代的大潮,早已泯然于车界。据潍柴发布的2020-2030战略,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可以判断,潍柴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即将到来,多元化的动力链解决方案将让更多的客户受益,为推动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汉诺威潍柴大功率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采用驱动IC PT4115的大功率LED电路应用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沃尔沃卡车亮相2018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展
第67届汉诺威商用车展 带领全行业驶向明天
大功率电子管特点及使用维护
一种新型大功率升降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英致品牌亮相 全面开启潍柴轻型车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