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
2023-01-03蔡美红陈小建
吴 磊,蔡美红,陈小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皮肤性病科 江苏 苏州 215006)
黄褐斑又称“肝斑”、“蝴蝶斑”,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对称性斑片状色素沉着性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额、颧、颊、鼻等部位褐色色素沉着,其发病与季节、日晒、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病程较长且病情顽固,难以治愈[1]。临床上常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化学剥落及中医治疗等,目前尚无完全治愈黄褐斑的方法,通常采用多种疗法联合治疗[2]。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是常见的激光治疗方法之一,可选择性杀伤皮损处黑素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伤害较小,单次治疗效果欠佳,需进行多次治疗[3]。有报道表明,多次激光照射积累的能量可能会超过安全能量范围,长期治疗安全性难以控制,故而需结合其他疗法加强疗效[4]。临床研究表明,氨甲环酸可抑制黑色素生成,预防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常用于黄褐斑的辅助治疗[5],然其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尚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氨甲环酸口服和经皮给药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1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6]中相关诊断标准,即:①面部呈浅褐色或深褐色斑片;②皮损呈对称性分布,边界清晰;③病情变化有季节化特点,通常为夏重冬轻;④排除炎症引起的色素沉着或其他皮肤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s)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病程/年 皮肤分型 皮损评分/分 Ⅲ Ⅳ 观察组 41 37.64±6.32 3.45±1.26 23 18 4.88±0.72对照组 40 38.43±6.57 3.68±1.41 25 15 4.72±0.69 χ2/t值 0.552 0.775 0.344 1.021 P值 0.583 0.441 0.558 0.311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首次治疗,或半年内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③年龄25~55岁。
1.3 排除标准:①治疗区域存在严重的感染、皮损及瘢痕,不适合采用激光治疗者;②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皮肤肿瘤、免疫及凝血功能障碍等;③对本研究治疗方式不耐受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口服氨甲环酸(上海信谊万象药业,国药准字:H31020040)结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口服,0.25克/次,每天2次。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皮肤分型、皮损程度设置参数,波长1 064 nm,光斑直径6~8 nm,能量密度3~4 J/cm2,频率6~10 Hz,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激光始终垂直于皮肤,距离保持3~5 cm,先采用低能量照射全部治疗区域2~3次,如无明显可见红斑再加强照射1次,照射时间10~15 min,患处皮肤出现微红或毛发变白时停止照射,激光治疗后冰敷20~30 min,直至皮肤无灼伤感。每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2 观察组:给予氨甲环酸巴布剂贴敷(上海一非医药科技公司)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巴布剂于每次激光治疗后次日开始贴敷,每天1次,每周2~3次,激光治疗结束1周后停止贴敷。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10]:治疗4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基本痊愈:色斑面积减少>90%;显效:色斑面积减少60%~89%;好转:色斑面积减少30%~59%;无效:色斑面积减少<3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临床症状评分:采用MASI[7]评估两组斑块面积和斑块颜色,总分=0.3×额部+0.3×左面部+0.3×右面部+0.1×唇部,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MASI评分表 (分)
1.5.3 生活质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采用DLQI[8]及MELASQOL[9]评估两组生活质量。DLQI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4级评分法评分,共30分,分值越高表示皮肤问题越严重。MELASQOL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7分,总分10~7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5.4 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皮肤肿胀、红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5 复发率: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日期截止到2021年3月,统计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年龄、病程、症状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皮肤分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用(例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为65.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临床MASI评分比较:治疗4个月后,两组斑块面积和斑块颜色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数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MASI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MASI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斑块面积评分 t值 P值 斑块颜色评分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1 2.71±0.56 1.13±0.21 26.278 <0.001 2.68±0.66 1.08±0.22 23.284 <0.001对照组 40 2.62±0.43 1.32±0.23 23.957 <0.001 2.72±0.57 1.26±0.24 22.780 <0.001 t值 0.810 3.884 0.292 3.520 P值 0.421 <0.001 0.771 0.001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4个月后,两组DLQI、MELASQOL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DLQI、MELAS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DLQI和MELASQOL评分比较 (±s,分)
表5 两组DLQI和MELASQOL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DLQI t值 P值 MELASQOL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1 17.33±3.21 6.55±1.34 30.341 <0.001 39.46±4.49 22.26±3.41 27.882 <0.001对照组 40 16.69±2.68 9.49±2.05 19.494 <0.001 40.53±4.27 25.37±3.55 24.826 <0.001 t值 0.973 7.658 1.099 4.021 P值 0.334 <0.001 0.275 <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17.50%,治疗结束后症状自行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2.44%,对照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5,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黄褐斑的发生是皮肤屏障破坏和皮肤黑色素过度累积后形成的斑块,因而,临床治疗需从抑制黑色素生成和修复肌肤屏障两个方面着手[11-12]。激光技术是治疗黑色素代谢障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逐步被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中,Q开关Nd:YAG激光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可通过选择性光热解作用对黄褐斑皮损发射较强的光能量,在破坏黑色素的同时不损伤表皮,而大光斑低能量可对细胞内的黑素颗粒进行选择性爆破,使其功能失活而不损伤周围组织结构,有效降低肌肤色素沉着,且能够多次治疗[13]。然而,有研究表明Q开关Nd:YAG激光存在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且多次治疗易增加皮肤红肿、疼痛、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故而临床上多配合药物联合治疗[14]。
氨甲环酸是临床上治疗黄褐斑的常用药物,其治病机制与抗纤溶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皮肤角质层细胞中的纤溶酶增高可刺激机体黑色素生成,而氨甲环酸则能够通过纤溶酶原活化系统竞争性抑制黑色素生成,进而发挥褪黑作用,此外,氨甲环酸在治疗黄褐斑的同时还可以长效抑制黑素细胞活化,降低复发率[15]。临床上主要通过口服方式治疗,其疗效已得到广泛验证,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其临床疗效为65.85%,治疗后患者斑块面积和斑块颜色评分均显著降低,证实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有报道称口服氨甲环酸起效慢、疗程长,且长期服用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故寻求新的给药方式,降低不良反应成为当下临床研究的热点[16]。氨甲环酸巴布剂是将氨甲环酸有效药物成分与亲水性基质混合后,涂布在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物理稳定性较高,且贴敷方式皮肤渗透力强,药物活性成分可在短时间内到达皮肤肌理发挥药理作用,此外,贴敷方式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故其安全性较高[17]。本研究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两组斑块面积、斑块颜色及生活质量评分更低,提示湿敷给药效果更佳,陈永庆等[18]将氨甲环酸巴布剂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发现其临床有效率高达80%,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经期不适,这与口服用药不良反应相关,而观察组肿胀、红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巴布剂湿敷可有助于降低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引起的皮肤不适。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观察组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故而笔者认为,相对于口服用药,采用氨甲环酸巴布剂湿敷治疗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皮肤恢复,且更为安全。但本研究纳入患者样本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该结果,待后续研究补足。
综上所述,氨甲环酸巴布剂贴敷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更佳,治疗后患者皮损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可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