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老年患者心理应激的质性研究

2023-01-03汤丰榕张新萍武伟鹏涂升文朱国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肺炎心理疫情

汤丰榕,张新萍,武伟鹏,涂升文,朱国红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耳鼻喉科,福建 厦门,361015;2.福建省厦门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361015;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医学中心院区)护理部,上海,200032)

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新发传染病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如难以预测、诊断及治疗困难、传播途径复杂、影响范围大。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是直接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易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也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成巨大威胁[3]。在疫情面前,所有人都经受了心理上的考验,尤其是住院老年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存在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应激反应,就是个体在遭遇到应激源或应激性生活事件时,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剧烈而持续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4]。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旨在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患者入住隔离病房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真实体验,以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老年患者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5月收治于上海市某医院隔离病房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②住院时间≥3 d;③无ICU 住院经历;④神志清,具备基本的理解和沟通能力;⑤无精神障碍性疾病;⑥经研究者说明后,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类疾病、老年痴呆症等,不愿意参与本研究。样本量以资料信息饱和、无新的主题呈现为止。研究最终纳入8 例老年患者,年龄64~92 岁;入院天数3~21d。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拟定访谈提纲:研究者根据文献回顾及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根据草拟的访谈提纲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例患者进行预访谈,最终筛选出8名老年患者,反复修订形成访谈提纲。形成正式访谈提纲如下:①“当您被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了哪些情绪反应?如紧张、恐惧、无助、难过、心力交瘁、脾气暴躁等。”;②“当您被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了哪些认知反应?如对周围人失去信任感、相信负面消息、反应迟钝、难以集中注意力等。”;③“当您被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了哪些行为反应?如到处采购口罩等物资、反复搜索疫情信息、分享负面信息、回避疾病信息、不与人讲话等。”;④“当您被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了哪些生理反应?如经常感觉筋疲力尽、头晕、胸闷、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1.2.2 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中研究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管护师,有一定的咨询经验,易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其信任,研究遵循伦理原则。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资料收集。所有资料均在患者入院1~3 d内访谈完成。①访谈前:访谈者按隔离病房的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做好二级防护;充分评估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精神状况,确认其是否可配合完成访谈,并向老人介绍本次访谈的目的及方法、持续时间,并告知其录音、隐私保护等事宜,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获得老人的知情同意。②访谈时间:选择在老年患者的活动时间,以受访者方便为原则,由双方共同商议确定。③访谈地点:根据老年患者意愿选择在病房、病区走廊或护士站。④访谈时:鼓励受访者充分表达其想法,研究者不予任何暗示与引导。访谈记录方式为现场录音和访谈笔记,访谈笔记包括事实记录和受访者反应记录,前者包括受访者基本资料等,后者包括受访者的各种心理应激反应等。每次访谈时间为20~40 min。

1.2.3 资料分析方法:在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转换为文本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5]:①仔细阅读所有资料;②分析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成主题;⑤记录详细、无遗漏;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返回受访者处取证。

2 结果

2.1 主题1:老年患者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的情绪反应

本轮疫情中,老年患者成为关注的重点。在疫情暴发初期,由于缺乏对病毒和疾病知识的了解及应对措施,故以产生焦虑情绪、恐惧情绪,例如老年人群谈“病毒”色变。同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快速传播及广泛致病会导致人们社会生活发生改变,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冲击,因此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如焦虑、低落、担心、恐惧、愤怒、否认等等。A:“被接到老年医院,我心理很担忧,我还没有注射过新冠疫苗,我怕自己会治不好,年级大了,我血压高,所以来医院第一个晚上,我几乎没睡。”F:“我感到无助、焦虑、恐惧,我很多病,当我被救护车送来老年医院的时候,我害怕的一直在颤抖,以前我是有保姆照顾的,我不知道到了这里,我怎么办,我大小便都需要人帮忙的。”G:“医生我年纪大了,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啊,小孩都不在身边,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啊。”

2.2 主题2:老年患者确诊新冠后的认知反应

信息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流通更便捷,公众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全方位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保障,公众获取的信息往往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各种夸大其词或者毫无根据的谣言[6]。错误信息的传播很容易造成公众对事物发展的真实情况的误解,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进而影响到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C:“我看到新闻里说,老年人很多治不好,我很害怕,我觉得医生都不关心我,我以前有心脏病的,现在得了新冠,我感觉我不行了。”E:“自从得了新冠,我感觉力不从心,心力交瘁,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我觉得我得老年痴呆了。”G:“我每天问医生老年人得新冠后死亡率,尤其像我这样病多的,治疗效果好不好。感觉听到的都不好,导致我现在做事很烦躁。”

2.3 主题3:老年患者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的行为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过高的风险感知将导致公众采取过度的防护性措施,例如采购过量的口罩、消毒水,甚至盲目自服中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抵。D:“我每天都戴口罩,平时都不敢取下来的,怎么就感染了呢?因为得了新冠,我觉得自己没有防护好,怕别人笑话,我变的不愿与人交流。”E:“自从疫情发生之后,我特别关注,我经常心里烦乱、感到莫名的不安,看到周边邻居被拉去隔离,就觉得自己也很危险。每天都要给家里消毒。但是还是不幸中招了。”

2.4 主题4:老年患者确诊新冠后的生理反应

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封闭的隔离病房,以及长期隔离导致的社会活动受限等,均易使患者感到压抑、孤独,出现很多躯体不适,很多老年患者经常感觉劳累、筋疲力尽;头晕、背部疼痛、胸闷;胃痛、胃胀等肠胃不适;便秘、小便频繁;食欲不振等,还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B:“年纪大了,本来睡眠就好,现在更睡不好,经常半夜要醒很多次,尿频,尿急,现在我住院一天不记得要上多少次厕所,自己腿脚又不方便,每次上厕所都很困难。”C:“自从住院以后,我经常会感觉一会这疼一会那儿疼,前几天我每天都感觉肚子绞痛,呼吸困难,医生给我做了检查,测了血压、血氧,显示都正常,但是我症状没有任何改善。”H:“我刚进医院的时候,我每天都感觉自己胸闷,透不过气,我本来心脏不好,医生怎么不救我呢?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我的胸口疼得厉害,很厉害的,搞得我没办法好好休息。”

3 讨论

本轮疫情中,高龄患者的照护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怎样做好高龄患者的救治与护理,降低死亡风险,也是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积极探讨的问题。面对突发疫情,部分患者就医体验和心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动态性。医护人员只有了解患者的真实体验才可以更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其身心需求,进而通过有效沟通减少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及回归社会。本访谈结果也提示,患者对医护人员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医患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愿望。

针对老年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产生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况,医护人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积极倾听患者的主诉,关注患者的应激源,共情患者的疫情期间的遭遇。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帮助老年患者更好的学习并使用放松技术,如聆听音乐、阅读或者转移注意力、冥想、慢走等等。“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手机是人人必备的通信设备,微信是最常用的社交平台,心理咨询师定期在患者微信群推送心理健康小常识,发布日常放松技术相关文章,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观看;也可以随时在微信群里讨论、交流,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加强护患的互动和交流。对于情绪问题严重的老年人,应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助于患者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缓解负面情绪。

疫情突发、陌生的治疗环境、对治疗及预后的不确定感等,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通过早期访谈发现老年患者存在的共同应激性问题,因此在后期的工作中,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更安心地接受治疗。社会支持是一种可利用的外部社会资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7],对维持患者良好的情绪体验有着重要意义。医护人员通过联系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视频通话-鼓励患者,建立和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引导、鼓励病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同伴支持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显得尤为重要,使其彼此建立信任关系、共同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世界卫生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8]。本轮疫情中,较多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基础病,老年患者的死亡的风险也在相对增加[9]。应加强老年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科普宣教:①开展多维一体的健康科普小讲堂:本研究中,8 例受访者都有慢性疾病。在诊治和护理的同时,还需重视慢性疾病的管理,加强医护合作,根据所合并的慢性疾病的种类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内容。疫情防控期间,病区每2周为患者举办1次科普小讲堂,健康科普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心理疏导、休息与活动、饮食、用药、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出院后的指导包括合理饮食、医院感染防控、规律适量的运动、自我病情监测的方法和频率(如血压、血糖)、保持愉悦心情和睡眠,以及定期随访等。

根据中医情志理论,运用中医情志疗法结合患者情况选用适宜的调理方法,遵循“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为指导,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中医文化强调医者要把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尊重患者的生命,关心、同情患者,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①康复锻炼: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思想,根据患者体质、症候类型,提早、加强中医护理,依照患者实际情况来为其提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导引功法。例如“太极拳”、“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八段锦”等,指导、配合患者进行锻炼[10]。②自我推拿:鼻塞、胸闷患者可指导其开展穴位按压法,指导患者用中医的方法治疗,按揉合谷穴、擦迎香穴、按揉风池穴、足三里。每次按压3~5 次,每次持续时间1~2 min,鼓励患者自行完成,以此来扶助正气,缓解不良情绪[11]。③情志调节:针对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融入中医情志疗法,包括中医认知疗法、中医行为疗法、五行音乐疗法,降低不良情绪刺激。④膳食调摄:每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样,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多饮水。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食两用食品辅助治疗。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其应激状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变化。应激反应包括了急性应激反应和慢性应激反应。本研究主要针对急性应激反应,老年患者需求主要包括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四个方面,主要为担忧自身疾病及恢复情况。科室运用“互联网+”的模式,通过中西医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模式,从心理疏导、疾病知识解读、医院感染防控、康复锻炼等方面帮助老年渡过急性应激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担忧。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境下,老年患者这类特殊群体存在着多重需求,应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改善老年患者焦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肺炎心理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战疫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心理小测试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