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 树

2023-01-03王山根

资源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桃木有志桃园

□ 王山根

在我的豫北老家,有一句俗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意思是指这四种果树从栽种到结果的时间,同时,也说明桃树在这四种果树中的名次和地位。

桃树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古老树种,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诗经•魏风》中有“园有桃,其实之淆”之说,《管子》《尚书》《山海经》《吕氏春秋》等古书也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公元前2 世纪后,桃树沿“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后引种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有桃树品种3000多个,中国就占了四分之一以上。

桃树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其果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以及有机酸、糖分和挥发油,适应于低血钾和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被誉为“天下第一果”。

桃树在我国文化中源远流长,“桃李满天下”赋予了桃树很深的内涵,“桃花运”把桃花比喻得更美,“蟠桃盛会”则把桃树推向了更高境界。桃是神话中神仙吃的果实,吃了头等桃,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吃了二等桃,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三等桃,也可以“成仙得道,体健身轻”。正是如此,桃子被称为“仙桃”“寿桃”。

桃花是春天、爱情、友情、美颜与理想世界的象征,在中国诗歌长河中,吟咏桃花的诗篇比比皆是,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红楼梦》里,林黛玉写过一首《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黄花瘦……”这首诗通过灿烂娇艳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女人多方映衬,塑造了一个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把人带入一个令人神往的迷人世界。

桃木在民间威望很高,从先秦起就有能驱妖避邪的传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把春节新桃换旧符的盛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现在拍摄的一些古装电影、电视剧里,还能经常看到道人手持桃木剑驱鬼降妖的画面,有的人家还喜欢买上一把桃木剑放在家中镇宅。

绘画/梵高

记得有一年,村里有一个不满17岁的男孩儿不幸患病去世,因其年轻进不了祖坟,家人把他葬在了村外一条偏僻的路边。后来,听说有年冬天深夜,埋葬他的地方经常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声,村里人都说是他的鬼魂在游荡,吓得大人小孩都不敢走那条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便托人在他的坟墓四周揳了四根桃木橛子,从此再没有听到小孩的哭声。这个故事带有迷信色彩,实际上是一种村民的自我安慰,但也反映了桃木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

小时候,我对桃树的认知不多,只知道桃花开得好看、桃子香甜好吃。谁家园中的桃树开花了,都是争先恐后告诉小伙伴,让大家一睹芳容。印象最深的是村里一个生产小队的一处20多亩的桃园,位于村西2.5千米的田地里,是我参军前见过的最大桃园。桃园四周是用栽种的刺槐编织的篱笆墙,防止外人入园。初春刚到,桃树似乎就与春风有个约会,暗红褐色的枝干充满血液,催生了枝桠上冒出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好像隐藏着的一首首朦胧的小诗。不消几日,桃花便竞相开放,一树树、一簇簇、一串串,密密匝匝,缀满枝头,深红与浅红交织,小片与大片相连,花红似火,灿若云霞。特别是一阵微风吹过,朵朵桃花如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扑闪着翅膀,翩翩起舞,芳香四溢,撩人神魄。因桃树开花较早,刺槐尚未长出嫩叶,整个桃园仿佛是一片涌动的花海,非常壮观。

深山出俊鸟,僻静花木深。因这里离村较远,一般人很少涉足。加之此时并非挂果期,看园子的人几天不去一次,大门经常锁着。园里荠菜特别多,我和小伙伴们经常钻进园里挖荠菜,让母亲蒸成菜馍充饥。那时候,生产队分配的粮食经常不够吃,唯有野菜能作为补充,维持生计。

一个周日的下午,我和小伙伴相约去桃园挖荠菜,发现紧挨桃园西侧的一条小路上,站着一对青年男女在交谈。男的是村里的小伙儿有志,女的不认识,但长得非常漂亮,高挑的身材、乌黑的短发,再加上一件粉红色的碎花上衣,给人的感觉是气质高雅。我们当时不知道他俩是在偷偷约会,只想他俩是熟人在路上遇见说说话而已。后来,才知道他俩是在搞对象,女青年是邻村的春桃,和有志是高中同学。她父母给她起的名字非常好听,而且符合她的相貌特征,真的像春天的桃花那样美丽。那个年代,老家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靠媒婆说媒,极少有人自由恋爱,否则,会被村里人耻笑,当作伤风败俗的笑柄加以传播。我们感到有志真的是交了桃花运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听说春桃父母嫌弃有志弟兄多、家里穷,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硬是让春桃嫁给了大她4 岁在县城吃商品粮的一个工人。出嫁那天,春桃一直泪流满面。一段美好姻缘,因为贫穷就此终结,真的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多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片桃园分给了几家村民,大家都感到不便耕种,便把桃树刨了卖了,恢复成了耕地。

现在,我虽然参加工作多年,从南到北也见过不少桃园,但对故乡的这片桃园还是记忆犹新、充满感情,那里毕竟不时闪现着我童年的身影。日月交替、物回轮转,桃花总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但每一朵花瓣都是飞舞的精灵,每一个故事都是厚重的唯美。

猜你喜欢

桃木有志桃园
桃园打鸟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有志无书五言联
报恩陶家村
无题(3)
第三个惊喜
张明
桃园归来有感
“室”外桃园
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