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03钟惠林
钟惠林 江 辉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财政局
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需求收缩、供应冲击、预期转弱,“六保”“六稳”任务艰巨的形势,江西省瑞金市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预算支出力争更加讲求绩效,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用于紧要处。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紧盯“四个同步”,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瑞金市采取有效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实现“编审同步、上会同步、批复同步、公开同步”,强化“目标前置”,深入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在编制2021年年初预算的同时,完成对全市87个预算部门(单位)计480个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线上填报工作,涉及项目总金额达23170.15万元。
(二)注重“两个全面”,加强预算项目支出监控
全覆盖监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制订《瑞金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运行监控的通知》(瑞财字〔2021〕41号)和《瑞金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瑞财字〔2021〕42号),按照总体目标、监控范围、监控内容等相关要求,对全市所有预算部门(单位)2021年项目预算资金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实现市本级预算部门(单位)绩效目标监控管理全覆盖,同时选择了2021年度小微企业服务费等4个项目(110万元)实施重点绩效监控。全过程管理。评价前,瑞金市财政局制定了重点评价工作方案,印发“评价通知书”,制订“报告模板”;实施中,现场跟进,召开调度会,对评价质量及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问题;结束后,对结果质量整体审核把关,确保评价报告真实、完整。
(三)回应群众关切,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自评全覆盖。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项目。注重选取市委、市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基本公共卫生等民生支出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资金总量逐年提高。在进一步拓展重点评价范围和资金量的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项目和PPP项目纳入绩效评价范围。2021年,在部门自评的基础上选取资金量大、代表性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10个项目(含1个PPP项目、1个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项目)以及2个部门整体,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范围涵盖民生、教育、农业、扶贫、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涉及资金91639.29万元。创新承接项目方式,年初,瑞金市财政局专门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组,明确绩效评价任务,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瑞金市财政局通过委托招标代理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确定承接绩效评价项目评估机构。
(四)推进信息公开,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瑞金市财政局对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报告及时反馈到单位,并对单位整改情况抓好跟踪落实,并将评价结果送达各业务股室作为下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2020年度11个项目(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每个项目(部门)满分为100分,其中:9个项目支出的最高89.23分,最低67.83分;2个部门整体支出最高89.02分,最低88.27分。按照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设置评价等级四档,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本次重点评价结果为“优”的0个;结果为“良”的10个,占比90.9%;结果为“中”的1个,占比9.1%;结果为“差”的0个。进一步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对绩效评价结果形成绩效评价工作报告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汇报,并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提升财政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
(五)关注扶贫成效,夯实项目资金台账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瑞金市加强与上级财政业务部门的沟通,做好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的审核、组织、协调、部署、指导工作。2021年瑞金市完成6个扶贫项目21907万元预算指标、绩效目标录入工作,实现了资金分配、绩效目标填报比例双100%。
二、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各部门(单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根除。一些部门认为资金使用只要合理合规就行,使用效益与己责任不大,因此,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部门(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以及绩效自评工作质量较差,制约绩效管理工作的纵深开展。
(二)绩效管理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设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二是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专家库建设未完善;三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人员配备不足,缺乏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不够。
(三)绩效评价中介准入退出机制不通畅
目前绩效评价尚未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而由唯一一家中介机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貌似省心省力,但绩效评价质量存在较多未知数,绩效评价过程完全由中介机构操作,财政部门未掌握主动权,难以监督其评价合规性,评价结果由于缺乏比较,无法甄别评价报告的优劣;中介机构如果不能较真碰硬,不仅令绩效评价大打折扣、流于形式,也损害绩效评价的权威性。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本质是政府购买服务,同样要讲求资金使用效益,作为财政部门,更应起带头作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四)绩效评价人才培养出现缺口
绩效评价既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具有一定的科学标准;同时,由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也要讲政治,要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需求收缩、供应冲击、预期转弱的形势下,要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财政干部更要严格把关。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对中央有关精神的学习领悟程度不一,绩效评价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所有的绩效评价项目完全交由中介机构实施,既不利于财政绩效评价队伍的迅速成长,也难以避免绩效评价的不精准。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强化绩效管理意识
要进一步通过培训、信息报道,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让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渗透进单位的各项资金使用中,养成行为习惯,让资金使用达到最大化的效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财政部门加强指导,部门(单位)协同配合,共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水平、显成效。
(二)压实责任,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要建立由市人大、市政府、市纪委分管领导参加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领导小组,督促指导市财政局开展此项工作,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书面反馈相关预算部门,要求部门逐条对照《预算绩效重点评价情况反馈函》所列问题,深入查找原因,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全面落实整改责任,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报市财政局及相关领导小组成员。
(三)突出重点,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事前目标管理,做细、做实绩效目标,加强绩效目标审核认证,不断扩大绩效目标批复范围。二是深入推进事中运行监控。健全绩效监控常态机制,组织开展财政资金绩效监控,注重应用绩效监控结果改进管理;选择部分项目进行财政重点监控,引入第三方参与部分监控数据复核。三是加强事后支出评价。组织部门开展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单位对项目资金的评价面达到100%。完善财政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继续选取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加大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的公开,特别是重大民生、重点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
(四)加大力度,推进绩效管理扩围
要配足配强绩效评价(监控)力量,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拓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拓展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所有财政资金。继续开展涉及一般公共预算等财政资金的政府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债务等项目绩效管理工作。
(五)完善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
建立绩效评价准入退出机制,合理设置进入门槛,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执业质量全程跟踪和监管,不断增强第三方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专业性;放宽视野,从设区市、全省甚至全国范围,至少选取3家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并淘汰1家,形成良性竞争,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和权威性。探索搭建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平台,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促进形成全社会“讲绩效、用绩效、比绩效”的良好氛围。
(六)锤炼队伍,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加强财政绩效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领会精神实质,明确政治方向,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在不同阶段,灵活选取适当难度项目,组织财政绩效评价人员边干边学,在干中学、学中干,向书本学习、请同行指导、靠实践积累,容错纠错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练好评价过硬本领,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