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擂”响抗疫冲刺的“战鼓”
2023-01-03整理离咲
整理|离咲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们始终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着爱的守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用自己的“战”疫文化凝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各类支撑。
松江
一张半透明幕布上正上演着一部皮影戏,几个大白志愿者的身影在幕布上不停晃动,与此同时,一个小男孩的声音传来:“我们要同心协力,一起战胜病毒!”
这是松江区泗泾第三小学(以下简称“泗泾三小”)三年级学生张宸瑞的皮影戏作品,这件作品以抗疫为主题,向志愿者们致敬。
张宸瑞说,他用纸、针线、丝带、木棒和胶带等,制作了皮影戏道具,制作过程中需要给每个“小人”上色、制作关节,表演时,则需要在幕布背后,用木棒操作关节,使小人动起来。
这份精致的皮影戏作品,是泗泾三小的美术作业。为什么要以中国传统艺术“皮影戏”作为创作形式?泗泾三小的美术老师庄瑜说,皮影戏是泗泾三小美术课的课程内容,平时,美术老师就会教授同学们如何制作皮影戏人物,如今则将皮影戏作为非强制性作业布置给同学们,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创作。
“这次的主题是抗疫。很多同学上交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庄瑜老师表示。
四年级学生孙浩天在皮影戏中绘制了代表上海的外滩景象,并用一家三口的图案,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配上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整个视频显得大气而庄重;五(1)班的杨戴宁则在视频中向大家一一介绍自己的皮影戏工具和素材,接着以皮影戏的形式向大家科普病毒的传播渠道,视频风格偏理性、客观。
“这次的作业,将非遗皮影戏与时事热点主题‘抗疫’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时事,又可以让孩子们与传统艺术来一次‘亲密接触’,可谓一举两得。”庄瑜称,作业布置下去后,很多同学都积极搜寻素材,参与了作品创作,并表示收获多多。
“抗疫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我们作为小朋友,也应该了解抗疫,向大家传播正能量。希望我们早日迎来皮影戏中所绘制的那个‘美好未来’。”最后,张宸瑞表示。
徐汇
古人在几千年与瘟疫斗争的过程中,留下许多经典药方。徐汇区非遗项目“中医药香品调制技艺”传承人——紫元香事的赵琼艳老师,以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的“辟瘟囊方”“辟瘟佩戴方”为底方,从安全性、普适性、闻嗅愉悦性出发,将其改制成更适合现代人佩戴嗅闻的辟疫香囊,并捐赠给上海一线的医护人员。因其温和的香味和独特的造型,这些香囊深受广大医务人员的喜爱。疫情以来,已捐赠给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计四五百个。
中国自古就有用香驱疫避秽的传统。同为“中医药香品调制技艺”传承人的王扬老师则以抗感护肺香囊方为基础研发汉方精油,闻来清凉优雅,清爽不油腻,温和不刺激,令人身心愉悦。目前已捐赠数百份给广大一线志愿者和医务人员,为这些战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的人们献上一份心意。
“上海说唱”保护单位徐家汇街道是本次疫情筛查的重点区域之一。辖区内传承人任珍结合抗疫的要求创作了《健康曲》,在多个线上媒体播放,希望用传统的曲艺形式为广大封控区的居民、“大白”加油,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度过“闭关”的时光。
六神丸
黄浦
黄浦区市级项目“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人李诗忆在积极参与居住社区抗疫的同时创作艺术作品,从担任志愿者的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用形象生动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海派剪纸作品《绿码守沪者》,致敬前方依然奋斗在一线的守“沪”者们!
针对此波疫情的特点,黄浦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施氏伤科疗法”保护单位香山医院精心配制了中药防疫方,为隔离酒店入住客人送上了这份惊喜,同时还将中药防疫方送至本区各医疗机构,为一线抗疫人员保驾护航。
黄浦区国家级非遗项目“石氏伤科疗法”全体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参与到抗疫战役中。早上7点集合出发,来到社区“摆摊”开始登记、采样。一直到下午17点左右,有些人多的小区甚至要检测到晚上七八点,虽已两周没有回过家,全体人员也在医院中随时待命。
黄浦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六神丸制作技艺”作为温病学经典方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镇痛”多重药理作用,对于咽干、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具有较好疗效,是抗感染经验之选。上海疫情突发以来,为保障常规渠道的供货需求,自3月17日起,上海雷允上药业六神丸班组进入了一周7天无休状态,同时不少员工选择住厂生产。
“大富贵酒楼海派徽菜烹饪技艺”传承人龚文于3月16日凌晨接豫园集团党委的指示;“大富贵酒楼作为本市15家餐饮保障单位立即进入备餐状态。”此后开始,凌晨3点他便到一楼后厨组织人员开始早餐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在8点前将800余份早餐送到17个被封控小区工作人员的手中。他表示:“在完成好配送任务的同时也要保证食品安全、营养均衡,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梨膏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周蓉蓉,从事志愿者服务已有7年。面对当前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阶段,一心执着于公益事业的她第一时间参加所在社区的志愿工作。她身着防护服往往一穿就是一整天,长时间戴着手套使她手指僵硬,无法自然伸展。但哪怕满身疲惫,她依旧会耐心解答每位排队检测居民的问题。她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就像她之前说过的那样“其实是他们用爱教会了我去爱别人”,现在的她一直都在“爱别人”的路上。
黄浦区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保护传承工作室团队负责人陈月芬带领团队哈纪淑和小区志愿者积极参与抗疫防控核酸筛查服务。在3天核酸检测工作中不畏劳累,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用爱心和关心让社区居民理解、配合、支持核酸检测和防疫管控,还发动社区居民把家中各种饮料、食品送来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把爱汇成一股暖流温暖抗疫医务工作者的心,凝聚起社区抗疫的力量,共同托起春天里的希望。
“汪怡记龙井茶拼配技艺”项目保护单位汪怡记茶叶公司的入党积极分子梁希,面对疫情之下社区管控,她逆流而上,主动请缨,向社区表明了自己守护家园、共同抗疫的热情和决心,成为所在小区志愿者小分队一员。她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其间协助居民生成核酸采样码、帮助社区老年人使用手机,确保核酸采样筛查有序进行,配合引导业主加强自我防护,主动当好“宣传员”和“解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