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共享“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意义、基础与对策建议

2023-01-03胡越英

新阅读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城成渝两地

文/胡越英

倡导全民阅读是党和国家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高素质劳动队伍,释放高质量发展动力的重要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正是一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全民阅读质量的系统性基础社会工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都将推动“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为提高成渝地区全民阅读水平、共建共享“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根据川成渝两地近年来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中设施、内容、产业、推广等方面的发展情形,提出共建共享的设想,希望能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文化建设提供不同的思路。

共建共享“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意义

无论是从全民阅读本身特征还是国家战略规划来看,成渝两地共享共建“书香成渝”服务体系都是一项培根铸魂、惠民强智的长期工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构建“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是国家战略规划重要任务。自2006年以来,川渝两地各自都在进行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但两地在此领域的合作建设并不深入,距离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还存在诸多空间。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及2022年5月文旅部、发展改革委、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印发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成渝地区应当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建“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是其中首要的任务。

全民阅读是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层动力。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首要理念,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城市的创新能力与其文化氛围、阅读服务有着直接的相关性。为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而两地合作共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将形成1+1>2的协同创新效应,为成渝地区创新发展提供深层动力。

“书香成渝”助力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按照国家对成渝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定位,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成渝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尽管“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丰富多元,但良好的阅读服务体系一定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川渝两地的党委、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

共建共享“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实践基础

自2006年中宣部等11个部委共同倡导全民阅读、设立“读书节”以来,成渝各自在全民阅读设施、内容、产业、推广、品牌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今后成渝共建共享“书香成渝”全民阅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底,川渝公共图书馆数量分别为207和43个。四川省以公共图书馆为核心,整合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阅读服务设施,贯通城乡阅读服务设施网络,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拥有35个一级馆,一级馆等级率居西部第一且遥遥领先。2020年以来,因受新冠疫情影响,重庆图书流通人次、书刊外借册次均一反此前逐年缓慢增长的趋势,出现了下降,但藏书量、有效借书证书、投入总经费、阅览室坐席均稳步增长。

川渝具备较好的文化供给基础。在电子读物越来越多的形势下,虽然阅读内容的提供方式愈发多元化,但传统的出版业仍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内容供给方面,四川是拥有16家图书出版社的出版大省、强省,2020年全国零售图书市场排名中,四川出版位居全国第五位,增速全国第一;重庆尽管只有3家出版社,但均是全国百强社。总体看,川渝无论是服务大局的重点项目图书出版,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丛书出版,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容供给能力。这些传统的出版行业如果转战电子读物或其他新形式出版物,将进一步提升优质读物提供能力。

纵向见增长、横向有差距。全民阅读的内容建设,除了需要党政的合理引导之外,良好的产业和社会文化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020年,川渝两地文化服务企业数分别为1238和693家;文化批发、零售企业分别为330和196家,营收分别达到418亿元和237亿元;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数分别为522和225家。川渝文化服务、产业、制造规模虽然同中东部地区相比较相对薄弱,不过,从纵向来看还是有长足的进步。

阅读推广队伍专业化趋势明显。以政府为主导的全民阅读推广尽管需要相关企业的参与,但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相关从业人员身份多样。既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也有图书馆等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书店、书城等各类企业人员。由于新增劳动力教育水平和劳动素质的提高,川渝从事全民阅读推广的管理层人员队伍不仅在数量上逐年增长,而且推广水平逐渐专业精准,是两地今后合作建设全民阅读服务体系重要的人才基础。

“书香天府”“书香重庆”品牌初步形成。川渝两地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了以“书香天府”“书香重庆”为龙头品牌,市(州)、县书香品牌同步推进的多样态阅读推广品牌基础。四川以天府书展为核心,以乡村阅读季、农民读书月、经典诵写讲演、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为抓手,组织众多覆盖全省贯穿全年的重点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四川重要的文化名片;“书香重庆”在全民阅读品牌综合传播影响力方面,也位居全国上游。

共建共享“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议

目前“书香成渝”全面阅读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工程的提升空间巨大。通过对近年川渝地区全民阅读的观察,成渝阅读文化品牌地打造、阅读产业发展、电子资源的提供引导、区域全民阅读理论的提升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一,整合“书香天府”“书香重庆”,打造“书香成渝”强势阅读品牌。“书香天府”“书香重庆”各自在本地都做得有声有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两地在“书香成渝”品牌下协同阅读内容、活动推广宣传等行动,以成渝双城为核心、辐射川渝近57万平方公里的阅读品牌一定会更有具社会效益和规模效应。

第二,善用社会力量,促进数字阅读产业提高国民阅读率。国民阅读率是全民阅读的衡量指标之一,2020年四川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略高于平均水平,但和浙江、广东的90.4%、94.67%的阅读率相比较,四川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的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全民阅读体系”,从投入经费和基础设施、配备来看,重庆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不过,要注意的是,2020年重庆和全国大多数省份一样,图书、期刊、报纸出版总印张数明显下降,公共图书馆全年图书流通人次、书刊外借册次分别下降408万次和263万册次。在川渝两地纸质书籍、报刊印刷、出版、借阅数逐渐缩小的同时,包括音视频在内电子资源阅读却在快速增长,即使排除疫情的影响因素,电子阅读资源的投入、供应、消费都有较大的绝对增长。成渝作为西部城市,在依赖硬件设施的纸质阅读时代追赶中东部城市存在较大难度,但在电子阅读时代,成渝地区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电子技术和文化产业基础,整合社会力量壮大数字阅读产业,从而扭转川渝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国民阅读水平扩大的趋势。

第三,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城际全民阅读的精细管理水平。川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提升需要在经费管理、内容引导等多方面进行改善。如,2020年虽然重庆市政府投入图书馆的总经费增长了,但这一增长未体现在纸质和电子图书等阅读内容的购买上。在图书馆、文化站等机构数量基本不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机构数也没变的情况下,行政管理人员在一年时间内增加了至少近200人,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量却减少2000个、经营从业人员减少近3万人。如何降低文化事业和产业成本等问题,需要两地合作加强沟通和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全民阅读的精细管理水平。

第四,推动成渝全民阅读指数成为成渝双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目前国家和地方为促进全民阅读的开展,调查整理出各类阅读数据和排行情况,四川省于2016年第一次将全民阅读纳入各地绩效考核,以促进成渝经济圈的文化基础建设;2021年重庆除发布《重庆市全民阅读评价指数体系(试行版)》《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及“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法规保障全民阅读的发展外,也将全民阅读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指标内容,纳入全市各区县考核指标体系。在川渝两地良好的阅读体系评价基础上,两地共同发布《成渝双城阅读年度报告》就成为可能。由于川渝互为第一人口流动目的地,频繁的人员交往和规模的变化对阅读行为上对相关的阅读指数一定会有影响,关注、发布、研究两地综合阅读报告,才会发挥整体的作用。

第五,制定以活动带动的《“书香成渝”三年计划(2023-2025)》。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正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成都也正在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川渝两地理当借此机会共同制定《“书香成渝”三年计划(2023-2025)》,促进“书香成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除了借智两地学界、商界在总体发展方向作出合理规划外,还可以制定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多方合作的系列阅读活动。这既能促进两地的共建,也能让两地读者共享服务。阅读活动主题将根据两地交通状况、地理特征、文化资源情况制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一是借助成渝高铁服务全年开展“成渝高铁1小时阅读”活动(内容关涉成渝历史、地理、文化、旅游;形式为有声读物、纸质读物);二是整合红军在川长征路线、成都战役、红岩丰碑、共产党人在渝战斗历史等丰富的川渝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川渝两地以“川军精神”为特征的抗战文化,加强阅读内容的整理和引导;三是梳理利用文翁、落下闳、陈子昂、孙光宪、苏洵、苏轼、任鸿隽等历代巴蜀科技、文化、军事方面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每年寒暑期联动开展常设性阅读日;四是促进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川渝跨学科研究机构牵手合作,在暑期为中小学生、家长提供“生物多样性”“第四纪冰川时代的巴蜀”等科学研读线路;五是筹备2035年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的阅读活动。

猜你喜欢

双城成渝两地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成渝客专提质达速接触网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