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膝关节多种慢性疾病的临床处理方式探究
2023-01-03周亮
周亮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内蒙能源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299
膝关节慢性疾病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患者仍会存在各种风险和安全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标准护理。膝关节的许多慢性疾病是多数是慢性关节疾病。膝盖肿胀,疼痛,压痛,关节僵硬,无力和运动问题。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骨摩擦的声音(感觉),并且可能会发生膝关节畸形。当前,膝关节的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临床症状的管理。关节腔中的临床止痛药[1](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它用于治疗膝关节的许多慢性疾病。膝关节慢性疾病的名称在中医中没有准确记录,但根据慢性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分析,属于中医范畴,肝肾不足是一种疾病。该疾病的基础是风,冷,湿气和扭伤的渗透,这是诱发因素。就现状而言,中医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各种慢性疾病的证候分类非常混乱,有些医生按类型进行治疗,另一些医生逐渐遵循该病的病机进行分析,有些医生使用特殊的处方来治疗该疾病。一些是主要的食谱。使用加减法讨论治疗方法等。主要是由于个人经验的偏见[2],对这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理解不一致。在临床实践中,治疗不同的膝关节慢性疾病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1 发病机制
古代医学中未有明确关于膝盖骨关节炎病名的记载,但有很多著作对膝盖骨关节炎的描述比较类似。比如《中藏经》中有:“骨痹,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症状表现为“四肢不仁,腰膝不遂。”《内经》道:“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外台秘要》中记载:“昼静而夜发,发即酸痛,如虎之齿”,则表明了膝盖骨关节炎疼痛的特点。根据膝盖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在病证上应属于“骨痹”、“肢节痛”、“膝肿痛”、“痹证”等。古典医学认为骨痹是由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入侵所致,肝主筋,肾主骨,人逐渐年长后,肝肾渐虚,筋骨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导致功能减弱;长期劳累,筋骨受伤,致使血瘀气滞;再加上风寒乘虚入侵关节,导致人体经络不畅等。从前人的文献中,总结出膝盖骨关节炎多与“邪”、“虚”、“劳”、“瘀等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机制,具有最强的杠杆作用。韧带系统和关节囊是重要的结构,可以保护膝关节并在此期间保持其稳定性。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各种创伤压力造成的,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被破坏,导致疤痕,粘连,拉伤,损害韧带[4]。结果,在较大的应力范围内会在骨接头表面发生磨损,并继续发生分解。该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膝关节软骨的变性。主要病理表现为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软骨纤维化甚至软骨皮瓣和裂缝,软骨表面丧失,最终形成溃疡甚至从膝关节表面脱离。软骨下面的骨头开始暴露,然后磨损的碎屑刺激身体产生各种炎症传递体并释放各种降解酶,这进一步导致软骨损伤,通常与骨骼有关。硬化症,各种骨关节疾病,骨赘和关节炎。形成膝盖骨关节炎的原因有:(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很容易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关节劳损是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软骨基质里的粘多糖含量下降,纤维成分增多,软骨的韧性度下降,很容易受到外界力学的伤害,从而导致膝盖骨关节炎的发生。(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会致使人体的胶原蛋白出现合成障碍,软骨发育不佳。(3)性别因素:好发于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后的女性。(4)体重因素:肥胖体型的发病率较高,由于体重基数过大,会使关节的负重增加。(5)饮食气候因素:营养不良、常居住于寒冷、潮湿环境的人发病率也较高。
2 治疗方法
有许多临床方法可以治疗膝盖骨关节炎,其中最重要的是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联合手术治疗已经开始治疗膝盖的骨关节炎。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是明显的步行痛,休息痛和膝关节活动。患者通常为44~68岁,并且膝盖变形。病人的X影像学显示,关节和胫骨关节之间的间隙变窄,股骨和胫骨之间的角度超过180°,关节的运动范围超过95°(至少超过75°),活动力强。患者可以在手术后与膝关节配合进行功能锻炼,并接受了保守治疗超过6个月而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联合手术程序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退行性膝关节合并重度膝关节炎的患者:胫骨胫骨前移,胫骨高位内侧截骨加膝盖引流。第二种是针对单纯静脉曲张畸形的患者:使用胫骨结核菌素前切口和胫骨高位内侧楔形截骨术;对于严重的膝关节炎患者:使用胫骨前结核移植术+钻孔,切除变硬的骨和去除膝关节。临床上也采用针灸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凉热”原则[5]。在艾灸热的作用下,热量穿过皮肤到达针灸点,并散布到整个膝关节,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气虚和副作用,加热经络,缓解感冒,减轻患者痛苦[6]。研究表明,针灸和艾灸有两种作用。近年来,关于用艾灸治疗膝关节炎的报道很多,指出用标准的热刺激无法达到艾灸的功能和生化作用。物理疗法,例如高频透热疗法,也可以改善新陈代谢,促进微循环,扩张血管,减轻疼痛和减轻炎症。它还具有缓解膝关节骨髓腔充血的显著作用,从而降低了髓内压力,减轻了疼痛并改善了滑液的酸化,从而避免了软骨的进一步破坏。中药熏蒸也可以有效治疗膝盖骨关节炎,它是通过“蒸”和“熏”把热力和药力作用在患者的患肢膝关节上,可以达到减轻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可以有效缓解膝盖骨关节炎的关节肿痛。近年来,关节镜微创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且该技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可以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使患者疼痛减轻,使其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如患者的疼痛较为严重,或骨质破坏较多,可以实施关节置换术。若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膝关节肌肉挛缩较为严重,或体重超重,不建议选择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冲洗也是治疗膝盖骨关节炎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用药物和生理盐水对膝关节腔内进行冲洗,该方法已得到广大骨科医生的认可。膝关节冲洗治疗可以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对膝关节腔反复冲洗,可以减缓膝关节的疼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保护和修复患者的关节软组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也可以在关节腔内进行药物注射,比较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为对患者注射糖皮质激素,注射此药物可以使患者的受累膝关节滑膜的炎症得到有效缓解,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但是此种方法患者容易发生诸多不良反应,会引起感染,所以在对其用药时,剂量要适宜,时间不能过长,一般用于急性关节炎症患者或经其它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此外,患者可以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康复的进程。功能训练可以实施运动疗法和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包括水中运动、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等,运动疗法可以使膝盖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减少治疗时间。随着病程的发展,膝盖骨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双肢肌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或关节出现疼痛,导致膝关节伸、屈肌逐渐萎缩。锻炼关节伸、屈肌的主要方法为做长肌力训练,可以让双下肢同时进行训练,此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肌力、使关节面的磨损减轻,还可以预防关节挛缩、减少患者的疼痛。关节松动术是一种通过力学作用,使关节软骨得到有效改善,加快关节液流动的训练方法。加强关节活动的训练,可以使关节的伸展性得到有效改善或保持,使关节的应力得到缓解,增大关节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减少关节发生萎缩的几率,从而加快膝盖骨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进程。在治疗膝盖骨关节炎的过程中,要对不良生活习惯和肥胖引起重视。所以,要告知膝盖骨关节炎患者要进行合理的运动,注意不要承受较大的负荷运动,也要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注意关节保暖、减少步行和站立的时间。近年来,由于未成熟的关节镜技术,在发现骨膜增生时进行清洁,而在看到骨刺时进行咬合。但是,在此阶段,MRI,CT,X光检测,相关的体格检查以及使用关节镜进行[7]“快速”和“高效的”术前手术已显着减少了创伤反应,并显着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功能恢复。治疗膝盖骨关节炎的药物种类较多,要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以及结合患者的特点选择。如患者的炎症较为明显,要先消炎,再镇痛;如患者的炎症不明显,要先镇痛,再消炎。目前,临床上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膝盖骨关节炎,但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选择药物时,要先选择局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非甾体抗炎药的擦剂,局部外用药能够减轻患者关节的轻中度疼痛,不良反应较少。如患者需要全身用药,则需要选择乙酰氨基酚,每天的药量不能大于4000mg。此药物的解热和镇痛效果较好,价格较低,对患者的胃肠道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能服用此药。
3 结 语
目前,有多种治疗膝关节慢性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内部治疗,外部治疗和综合治疗。外科治疗与手术治疗和创伤学的外部应用相结合的整体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患有早期和中期血瘀综合征的慢性膝关节疾病患者的自体疼痛以及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夜间休息时疼痛或压痛的身体症状、早晨僵硬或醒来后疼痛加剧,缓解关节肿胀和膝盖酸痛是更可取的且有益的。值得在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