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肉牛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2023-01-03李晶晶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8期
关键词:肉牛疫病养殖户

李晶晶

(内蒙古通辽市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肉牛的需求量在这一背景之下逐步上升。但是,现阶段情况下我国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肉牛的饲养养殖状况以及肉牛的产肉量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肉牛养殖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尚未能够培育出大量生长迅速且饲养效益相对较高的优质多肉的肉牛品种。这一现状使得肉牛市场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于牛肉的需求量。在这一背景之下就要求肉牛养殖户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肉牛养殖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认清养殖方式的局限性,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地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积极创新相关科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推动我国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保证我国能够尽快地提升肉牛产出量,提高牛肉的产出品质。

2.肉牛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肉牛良种覆盖率过低

好的肉牛品种是有效确保肉牛养殖、提高肉牛产出量、牛肉质量和牛肉经济效益的基础性重要环节。想要培育出高质高量的肉牛就必须要选择肉牛良种进行培育。然而,现阶段情况下,从肉牛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肉牛养殖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饲养工作人员为了能够提升经济效益。使得一些较好的肉牛良种进行杂交,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极大地降低肉牛良种的覆盖率。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肉牛养殖户所养殖的肉牛品种为黄牛,因此就会使得肉牛品种质量过低,进而无法满足消费市场对于优质肉牛的品质需求。这一问题也是导致肉牛良种覆盖面积过低的主要原因。

2.2 肉牛育肥饲养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优质化。因此,国内市场对于高品质的肉牛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之下,促使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展了肉牛养殖活动。然而不难发现,在养殖户的实际饲养过程当中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肉牛养殖工作都是采用家庭分散式的饲养方式。通过家庭式分散饲养为主、集约化饲养为辅的传统饲养模式进行肉牛养殖会极大地降低肉牛的产出量。许多养殖户都采用的是和饲养黄牛相同的饲养方式,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方式不合理,因此会极大地制约肉牛的饲养质量,造成肉牛品质不高等问题。

2.3 肉牛饲料选择不合理

饲料的喂养对于肉牛的培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饲料选择不合理就会使得肉牛饲养质量下降。因此,饲养工作人员需要在整个饲养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配比不同的饲料。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偷工减料,影响肉牛的生长需求。肉牛的养殖目标与其他畜类的养殖目标所不同,肉牛需要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以增加肉牛体重作为饲养的主要目标。因此,饲养人员在针对饲料的选择和调节方面要选取肉牛常用类型的饲料。例如,常见的片状饲料、粒状饲料。可以将肉牛的饲养饲料大致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两种大的类型。因此需要饲养人员在喂养过程当中根据肉牛的不同阶段合理搭配不同的饲料种类。通常情况下,可以把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例控制在13%~14%左右。这一比例能够使得肉牛在饲养过程当中更好地吸取营养成分,有利于肉牛的生长和发育。除此之外,肉牛在养殖过程当中由于其养殖的主要目的是让肉牛增加体重,因此养殖过程中采取以肥育为主的培育方式。饲养时必须要根据肉牛的生长阶段和生长情况在不同条件和阶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小牛犊的育肥方式为每日3~4kg左右的饲料。一旦这一时期的小牛犊受到病虫害影响,饲养人员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少饲料的比例,增加喂养的次数。通常情况下,受到病害影响的小牛犊应该每日保证3~4次的喂养。对于小牛犊的喂养必须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适当调整。对于7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肉牛进行喂养。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饲料量。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育成牛进行喂养时,其喂养的饲料应该保证在5.5~7.5kg左右。由此可见,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个体条件的肉牛必须要进行差异化的喂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肉牛的培养质量到达较高的水平,有效地提升肉牛的身体素质和产肉性能及质量,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2.4 肉牛养殖疫病控制效果不佳

在开展肉牛养殖工作过程当中,由于肉牛养殖环境和肉牛自身状况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使得肉牛在饲养工作中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产生各种各样的疫病。除此之外,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极大地降低肉牛的生存质量。一方面影响着肉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一方面极大地降低其产肉质量,为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在进行肉牛养殖过程当中,许多的养殖户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肉牛养殖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对于肉牛的疫病处理和疫病防治工作处理不到位,进而使得我国肉牛养殖疫病控制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以及肉牛的产出质量。由于肉牛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使得肉牛变得营养不良,部分肉牛在多雨季节容易患上牛角蹄病。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牛舍中聚集了大量的雨水,使得牛蹄长期浸泡在微生物较多的湿润环境中,进而使得牛蹄部位发生炎症。同时由于雨水中还有较多的污染物质这一问题也极大地增加了牛角蹄病的发生概率。如果小肉牛患上了牛角蹄病就会出现体温升高、蹄部肿胀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加蹄部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由此可见,饲养人员必须要针对牛舍进行及时地消毒和清扫工作。从而降低各类疫病的发生概率,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肉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肉牛养殖技术改进策略

3.1 合理选择良种进行肉牛繁育

养殖户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肉牛产出量以及肉牛产肉质量,就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用肉牛良种进行繁育。通常情况下,所选用的肉牛良种为1~2岁的肉牛。除此之外,养殖户还应该做好良种肉牛杂交的改良工作,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培育出适合本地推广养殖的肉牛品种。在肉牛品种中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以及夏洛莱牛都具有长势快、肉质鲜美、繁育效益好等诸多优点。通过和本地黄牛进行杂交之后所产生的杂交肉牛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能,可以广泛地饲养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生长环境下。例如,我国贵阳地区的某牛场是通过借助引进国外的优质品种牛和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从而培育出了三元杂交牛、改良黄牛等肉牛良种。这一改良使得该牛场成了我国首屈一指的肉牛养殖基地,所产出的肉牛品质享誉国内外。

3.2 采用合理的育肥饲养方式进行肉牛养殖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肉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我国肉牛饲养行业的不断发展提升肉牛的产肉质量,肉牛养殖户必须要在养殖过程当中积极探索和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养殖方法,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肥育肥饲养方式有效地提升肉牛的饲养效率。在养殖方式选择方面,饲养人员可以通过采用粗放的方式、青粗饲料合理搭配、适当运动等方式,从而提高肉牛养殖的质量。在针对肉牛进行育肥饲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结合肉牛的实际情况,针对肉牛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地喂养。例如,针对不足6个月的小牛犊进行喂养时,处于这一阶段的犊牛其胃部的微生物发育仍然还不够健全,鲜毛虫数量过少。在此种情况之下,饲养人员可以通过采用每头每天2~3kg的优质青草料、青绿饲料增加0.5kg左右的氨化麦草,从而进行科学饲养。饲养人员喂养处于这一时期的犊牛必须要遵循少次多量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小犊牛进行自由觅食,锻炼小牛犊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应该为其提供每日约3~4次的饮水量,要确保为其提供的饮用水干净卫生,防止各类疫情的发生。在进行犊牛育肥工作之前,还要为其灌服适量的补液,并且使其服用适量的健胃散。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养殖的驱虫处理工作。处于6~12个月左右的成牛其胃部的微生物已经发育健全,因此在这一期间之内成牛能够消化和吸收一定的粗饲料。在这一阶段中喂养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多种不同情况每头喂养约2.5~3 kg左右的优质甘草,4~6kg左右的安化草料。同时还可以选择青储玉米秸秆等粗饲料,这些饲料必须要分别进行两次投喂。在投喂之后要确保每日供其饮水2~3次左右,同时也要确保其饮用水的卫生情况。处于12~18月左右的架子牛在这一时期发育相对较快,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对牛体的营养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在这一时期需要对其进行精心饲养,每日采用10~12kg左右的粗饲料并且配比适当的青储玉米、青绿饲料、甘草进行喂养。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要在原有基础之上适当的增加微生物、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饲料比例,保证每天2~3次的饮用水,从而确保这一时期的架子牛能够持续育肥。在这一过程当中还应适当增加精饲料的喂养比例。其中精饲料量最高可以提升至原有量的50%左右,直至喂养到架子牛体重超过20080kg左右便可以使其一上市屠宰进行实用交易。

3.3 不断加强肉牛养殖疫病防治工作力度

无论是对于有任何畜类养殖工作而言,疫病都会极大地降低畜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减少养殖的质量。对于肉牛养殖同样也如此,疫病对于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和肉牛产肉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养殖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肉牛养殖疫病防治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肉牛养殖疫病防治水平。养殖户在开展日常防疫活动中需要按照养殖场地和养殖基地的具体条件充分结合肉牛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方案,并且通过结合相关部门的防疫标准和防疫规范为肉牛接种防疫疫苗。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不同疫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养殖户还应该高度注重肉牛的饲养管理条件。要定期针对养殖区域进行及时牛舍清洁和除菌,尽可能地改善牛舍内部的通风条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建设内部的室内温度,尽可能地避免肉牛发生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有效降低感染病和传播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饲养人员必须要注重肉牛个体的清洁和卫生,每日为肉牛全身擦拭1~2次,促进肉牛的血液循环,保证肉牛良好的生长条件和生长环境,从而为提升肉牛的群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4.肉牛养殖技术发展前景

在最近的十几年中,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之下使得国内外消费者对于肉牛的需求量飞速增长,因此我国的肉牛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然而现阶段情况下,由于我国之前都是采用农区肉牛产业长距离异地育肥模式进行肉牛的养殖活动,因此这种养殖模式在其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很难满足生产供应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造成极大地市场缺口。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将肉牛散养户组织成为合作组织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提升我国肉牛养殖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还可以与肉牛养殖当地的酒店、商场、超市和个体进行直接对接,进而满足不同区域的肉牛消费需求。以点成面,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满足国内肉牛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我国的肉牛养殖户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借助自身的草场资源、消费群体稳定等诸多优势不断地扩大牧区肉牛养殖产业。同时,我国南方区域的肉牛养殖户还可以通过借助本地区的秸秆资源、青草资源开展肉牛养殖活动,通过此种方式既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整体肉牛养殖技术的提升,还能够促进肉牛产业朝着更加规模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消费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对于牛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需求数量也越来越大。牛肉是我国人民最为喜爱的一种肉类产品之一,具有脂肪少、低胆固醇、高蛋白、含微量元素多等诸多优势。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上升以及肉牛品质的提高,促使我国的肉牛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然而现阶段情况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肉牛的供应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缺口。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肉牛供不应求的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肉牛养殖技术仍然较为滞后,在养殖过程当中出现了肉牛良种覆盖率低、肉牛育肥饲养方式不合理以及肉牛养殖疫病控制水平不高等问题。由此可见,现阶段情况下,我国的肉牛养殖户必须要尽快地探索出新的养殖技术和应对策略,通过合理选择良种进行肉牛繁殖,借助科学合理的育肥饲养方式进行肉牛养殖。从而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强肉牛养殖疫病防治水平,提高肉牛养殖质量,有效提升我国优质牛肉出产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猜你喜欢

肉牛疫病养殖户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肉牛口炎咋防治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