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山区马尾松林的改造及分析

2023-01-03濮维嵘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8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皖南松材

濮维嵘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庙首林场,安徽 宣城 202600)

随着松材线虫病疫区的不断扩张,松材线虫病正以包围之势严重威胁着黄山风景区的黄山松安全,在此提前下,皖南山区各级政府正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改造马尾松林,力图把松材线虫病遏制在黄山风景区之外,因此,马尾松林改造技术是我们当前最为急切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此笔者以本地区的马尾松林资源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1.马尾松林的特点

1.1 树种特点

马尾松是阳性树种,喜光,高大乔木,是皖南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因其造林成活率高、耐瘠薄、可人工种植或种子撒播而被当地农民广泛用于荒山造林、人工更新造林。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当地政府提出的“谁栽谁有”的号召下,皖南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荒山造林,在这样的前提下,马尾松与杉木成为当地主要的造林树种。据有关文献记载,部分市县还采用飞机撒播种子进行马尾松造林。但马尾松利用率低,材质坚硬沉重,经济价值比杉木低,采伐成本却比杉木、檫树等其他阔叶树种高,因而经济效益相对杉木低的多,很多林分只作为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的考核目标而保留下来。

马尾松是松墨天牛的主要寄主之一,而松墨天牛又是松材线虫的寄主,所以松材线虫主要是通过松墨天牛传播,由于松墨天牛的繁衍无法人为控制,这便导致松材线虫的传播无法人为控制,从而松材线病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虽然很多林业专家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只是通过对松木及其制品的流通进行控制而抑制松材线虫病跨区域传播。因黄山风景区的黄山松也是松材线虫的寄主,皖南山区周边的大面积马尾松林成为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温床,这便对黄山松的破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2 林分特点

皖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雨充沛,森林植被丰富,因此,皖南山区的马尾松林,除人工造林的中幼龄林因郁闭度大而植被稀少,大部分近、成熟林的林分,林下植被均有不同程度覆盖,同时伴生有各种乡土树种生长。尤其是飞播的马尾松林,基本位于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林分稀疏,多为多树种混交林,也有些林分是块状分布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低山、丘陵,马尾松人工林基本是连片分布,有纯林,也有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与毛竹混交林、马尾松与其他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树种主要是枫香、桦香、栎树、青冈栎,部分地区有青钱柳、银缕梅等珍稀树种。

1.3 立地条件特点

皖南山区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形复杂、坡度大,由于马尾松耐瘠薄石砾土、沙质土,因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皖南山区的陡坡、土壤瘠薄林地内人工造林多数会选择马尾松树种造林。虽然也有一些在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上造林马尾松的,但基本已达到成熟期,大部分林分在近些年逐步被采伐更新为杉木林或其他阔叶林。所以现有马尾松林多数分布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不便的陡坡、山脊,改造成本大、利润低。

1.4 枯死原因

据文献记载,马尾松的枯死原因,除了松材线虫病引起树体枯死外,还因为立地条件差、人为破坏、食叶害虫的多次大暴发等3个方面的原因。

1.4.1 土壤瘠薄

根据2010--2016年松材线虫病普查中对马尾松枯死木调查,80%枯死松树的树龄都在20a以上,而且是单株散状零星分布,不像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那样呈点状漫延,更没有成片和块状枯死现象发生。这说明人工马尾松林一般只在近熟林内的松树才发现单株枯死现象,而根据对这些枯死松树进行详细调查,发现枯死松树大都分布在陡坡或坡边断裂边缘。对枯死松树采伐后,挖开伐桩进行观察,发现枯死松树所在土壤厚度在15~20cm,腐质层仅2~3cm,下面就是岩石层,根系穿透土壤层达到岩石层后,须根紧贴岩石或深入岩石缝隙。笔者认为,由于陡坡水分不易贮存,加上土壤浅薄,营养成分无法保证树体的生长,因而树势衰弱,再遇上特殊的天气,从而导致松树枯死,特别是刚枯死松树的须根枯死而主根鲜活。

1.4.2 人为破坏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自从允许在成龄松林内进行人工开采松脂以来,就有松树频繁枯死现象发生。为此,笔者对这些枯死松树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枯死松树的树干2m高以内,多次被割开树皮采脂,割脂道包围树干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每年的割痕是交错的,这就导致水分无法正常通过韧皮部输送管传输到树冠而枯萎死亡。这说明人为破坏导致松树枯死主要是因为掠夺性割脂,松脂采集工人为追求松脂产量,往往尽可能地扩大横切面,更有一棵树割上几道割痕的。也有的是靠近村庄集镇的松林,附近村民为侵占林地种植农作物,或为了获取烧材而故意将树体剥皮,最终至树体枯死。

1.4.3 病虫为害

据文献记载,2018年皖南地区大面积爆发松毛虫、松毒蛾的多代重叠危害,导致树体枯死或树势严重衰弱,从而引发大量松褐天牛寄生,最终导致大面积松树枯死。自2020年以来,松材线虫病疫区已经扩张到皖南各县,各区域均有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松树的枯死就开始呈现点状扩散,虽然也有零星分布的,但相距不会太远,基本在松墨天牛飞行能力范围内,这说明后期松树的枯死主要原因已经转为松材线虫病至死。

2.马尾松林改造前提条件

为防止松材线虫病的扩散,疫区内马尾松林改造首先要考虑松材的无害化处置问题,由于各地政府财力的不同,政府的资金补贴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单一的要求就地烧毁的处置方式,而且这种单一的处置方法会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近年来,松木无害化粉碎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各地可考虑引资建立松木无害化粉碎利用加工厂,在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的前提下开展马尾松林改造。比如旌德县通过招商引资从浙江引进浙商,建立了松木无害化粉碎利用加工厂的经验值得借鉴一下。当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直接进行采伐销毁,比如黄山市各县松材线虫病防控,他们就是由政府出资和项目补贴,对松树采伐后就地集中烧除。

3.马尾松林改造措施

3.1 高郁闭度林分的改造

高郁闭度松林多数是中幼龄林,林内由于植被稀少、甚至没有灌木生长,该种林分的改造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1 高强度进行间伐

首先采伐林分内被压木、弱势木、枯死木、干形不良木,改进林分透光强度,郁闭度最好控制在0.6以下。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低产低效林改造,全面进行皆伐后更新造林,但对于立地条件差的陡坡林地,应考虑水土流失问题,采用渐进式改造最好。

3.1.2 补植造林

近年来,欧洲银行贷款项目、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退化林修复项目的实施,为松林的改造提供了经济动力,这3个项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求营造混交林,现有林培育也要进行间伐后补植其他珍稀树种,所以我们可以结合项目的实施对马尾松林进行改造,在间伐后的林分内补植乡土珍稀树种,培育针阔混交林。

3.2 郁闭度相对较低林分改造

3.2.1 选育林下乡土树种幼树

首先对林下乡土树种进行调查,了解林下乡土树种分布情况,统计不同树种比例,明确选育的阔叶树种类。然后进行抚育作业,砍除其他灌木和非目的树种,促进目的树种生长郁闭。

3.2.2 对马尾松进行采伐

对于已经形成松阔混交的林分,可以考虑对现有马尾松进行抚育采伐,已经是近成熟林的,可对马尾松进行间伐或者进行择伐,保留阔叶树或其他杉类针对树种。采伐完成后要对采伐剩余物进行清理并集中销毁,杜绝松墨天牛的寄生场所。如果是成熟林以上的林分,可以考虑皆伐更新,采伐方式可以是块状采伐、或是带状采伐,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3.2.3 补植补造

在林间空地补植补造珍稀树种要注意适地适树,选择的树种要适合周边环境,适宜与周边其他树种共生,周边是速生的高大乔木,补植的树种要么也是速生的乔木,或者是适宜林下生长的慢生树种。否则在林木生长竞争中,补植补造的树种容易被淘汰,从而失去了补植的意义。

4.改造分析

4.1 对马尾松林改造的意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号召下,旌德地区开始大面积进行人工造林,很多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林地植被毁,人工种植马尾松纯林,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由于山高路远,交通条件差,松木利用价值低,很多马尾松林进入成熟林后没有及时采伐更新,甚至成了过熟林,现加上多年的冰雪灾害,很多松林成了残次林,这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通过对马尾松林的改造,不仅可以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增强生物多样性,同时可以减少松墨天牛的寄主,起到防控松材线虫病的作用。

4.2 改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4.2.1 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前面已经提到马尾松林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所以生态环境也相对较脆弱,因而在对马尾松林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尽可能减少对乡土珍稀树种的破坏,通过人工促进更新,及时恢复生态功能。

4.2.2 政策扶持是前提也是保证

由于马尾松林改造成本大,经济利润低,所以必须有政策上的扶持才能保证马尾松林改造的推进。政策上的扶持包括两部分,一是采伐限额的保证:因为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松墨天牛成虫一般在5月是活动盛期,向其他松林扩散产卵传播松材线虫,所以松木的采伐和无害化处理要在松墨天牛羽化前完成,这就需要相应的采伐限额来保证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资金上的保证:由于林权制度改革后,大部分集体林地交由村民经营管理,所以对松林的改造自然就牵涉到村民的经济利益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经济补偿保障才能推动项目的落实。

4.2.3 松林的改造不能简单地全面皆伐更新

任何一个树种都是自然的必需物,马尾松也是很生要的树种之一,其根部的根瘤菌不仅有固氮作用,而且对岩石有一定的侵蚀性,从岩石中汲取养分,同时可以改良贫瘠的土壤,这对其他森林植被的生长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松树林的改造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进行作业,适当保留部分松树,培育松阔混交林,增强对松墨天牛的屏蔽作用,这也是重要的改造方法之一。

4.3 马松林改造更新树种的选择

马尾松林改造后更新树种的选择,除了补植补造、选育珍稀乡土树种外,也可能考虑引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其他树种。就旌德地区来说,枫香、光皮桦、红豆杉、华东楠、青钱柳、榉树、麻栎、檫树、青冈栎、木荷等树种都是最好的选择。笔者通过对本地区生物防火带的调查发现,木荷不仅适宜不同立地条件林地生长,而且是常绿树种,也不易发生森林火灾,所以马尾松林更新改造树种中,木荷是优选。

4.4 培育高效经济林

自2015年以来,旌德地区香榧造林蓬勃发展,目前已经达2万多亩以上。从香榧造林成功经验来看,香榧树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不严,与马尾松类似,尤其是石栎含量较高的宜林地也非常适合香榧种植,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多种经营模式发展香榧林。此外,山核桃种植也是改造马尾松林的有效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山核桃与香榧产业发展都比较快,其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只是自2021年开始,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对于香榧与山核桃的种植经营管理方法有诸多议论,认为香榧与山核桃的集约经营模式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太过严重,因而被举报至生态环境督查工作组,但笔者认为可以对这两种经济林的进行科学经营管理,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有效发展是可行的。比如,在这两种经济林的林下种植黄精、白芨等,或者在林内设置水保带,种植茶树、油茶等。

5.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按旌德地区2022年马尾松现价每立方米600元计,除去采伐成本约每立方米450元,每立方米的利润仅150元,按每亩15立方米计,每亩利润只有2250元,这还只是交通条件相对方便的林地,如果是高山或山脊等林地,几乎没有什么利润。以马尾松改造檫树为例,按现价每立方米1100元计,除去成本450元,还有利润650元,每亩仍然按15立方米计算,就有9750元的利润,由此可见经济利润翻了4倍多。

5.2 生态效益

现有马尾松林多为人工纯林,树种结构单一,改造后可以营造多树种混交林,或者通过培育次生林、适时封山育林,可以改变现有树种单一的现状,增加生物多样性,这对保持水土、调整林种结构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快速恢复森林生态系统。

5.3 社会效益

首先,可以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这对保护黄山风景区的黄山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改造马尾松后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极大地增强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这对践行“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理论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对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小结

马尾松林的改造是松材线虫病防控的重要举措,是对黄山松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马尾松林的改造,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可以有效快速恢复森林生态系统,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动作。改造马尾松关键的问题是认识问题,只有真正认识到改造的意义才能推动这项工程,这也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理论的积极表现。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皖南松材
张 勤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追梦皖南川藏线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皖南印象》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