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综合应用技术

2023-01-0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8期
关键词:稻草食用菌真菌

何 花

(安徽省铜陵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安徽 铜陵 244000)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食用菌在我国的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降低对生态的污染,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研究,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提高以农作物秸秆为基础的食用菌品质,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农业秸秆利用现状

农作物的秸秆是农业废弃物,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秸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有些乡村地区的农夫把稻草当作生活的能源,焚烧稻草来取暖。然而,目前我国的燃气灶在使用中的能源效率普遍偏低,且在使用中所释放出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些农户在野外燃烧稻草来清除农田里的残余物质,既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又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破坏了耕作的良好生态圈。近几年来,我国在大力提倡和应用秸秆发酵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由于农户技术的限制,导致一些稻草不能完全的进行发酵,肥料利用率下降。此外,在秸秆的发酵过程中,对土壤中的N、P、K的利用效率也较低。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开展秸秆还田技术,而且农用稻草的使用量也较小。

2.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技术

由于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价格,因此,食用菌种植成为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真菌种植的绝佳机会。作物秸秆是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自然原材料,降低了秸秆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食用菌栽培中,农作物秸秆包括原料制备、选址、混料、包装、杀菌、授粉、产菌、果实管理等多个技术环节。

2.1 原料准备

种植食用菌时,使用稻草作为种植材料。秸秆是一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天然原料,前提是茎需要新鲜的,暴露在阳光下,然后压碎。稻草细胞是有生命力的,有些物质是不能降解的,所以需要发酵一周后才能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选择秸秆主要是由于秸秆的诸多好处。首先,秸秆作为一种天然原料,其营养价值比其他复合营养素要好,营养素的组成有利于食用菌的吸收。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在各种化学反应的综合作用下,原料不断发酵,形成更多的腐殖质,从而导致食用菌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微生物影响,它可以用来种植食用菌。用于种植食用菌的作物秸秆必须不发霉,秸秆采摘后,应晒干、粉碎、浸泡、发酵一周,如果吸管数量较多,应多翻几次,这样才能确保吸水管的水分吸收。发酵作用是吸收水分,有利于有害的细菌(例如,白色的放线菌),选择的谷物的秸秆可以是玉米、豆杆、麦杆等。未发生霉变的植物干细胞也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并且由于其不易被真菌所降解,因此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发酵。观察稻草的发芽率,发现有一层白带菌者,可进行菌种栽培。栽培食用菌时,必须要有适当的配比,虽然次要成分很小,但是起到了很大的平衡和调控功能,通常,可以采用谷壳、玉米和麦麸。在此基础上,加入玉米淀粉的比例分别为2%-5%和5%-15%。在加入辅助材料时,也要根据天气情况,在低温的情况下,可以适量的加入。反之,添加1%~3%的生石灰调整助剂pH。

2.2 场地选择

当原材料和配件都准备好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场地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抑菌、灭菌、混合、包装、现场储存等场地,不同场地有不同要求,地形应足够高,以便通风和清除。选址应安全、清洁,为食用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要远离工业化工厂,避免污染。为了使食用菌更好地生长,应选择更适宜的地点。在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某些标准。首先要注意选择的地点是否适合食用菌生长,土壤环境是否肥沃,食用菌在产生孢子过程中能否顺利进行。如果不能选择比较统一的场地,就要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调整栽培,保证土壤不受物理或化学污染,能为真菌提供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此外,在制作过程中,还要保证菌体能够接受到足够的水分和必要的阳光。现场施工时,还要避免工厂废气或污水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消除对人体健康的隐患。具体场地应根据食用菌的实际栽培情况选择,保证场地通风干燥。其次,食用菌种植场地必须清洁安全,化工厂附近区域不能有所选择。最后,不同的栽培环节位置不同,主要包括贮藏、包装、无菌敷料和菌类。

2.3 拌料

培养料的配比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质量,饲喂时要考虑到对菌种的营养要求。加强营养物质组成的专业化,实现营养比例的科学化合理调配,保证食用菌的生长与养分的均衡。为了提高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可选择渗透性强的原料,混合效果与培养料配比的合理性有关。如果种植材料的比例不合理,那么种植材料就会失去作用。一般来说,65%的水分含量是最合适的,只有在用双手搓捏的物料没有产生水的时候,才会有一滴滴的水珠流出。首先将搅动部位进行清洁,再将一定配方和一定比例的原料铺于地面,将一定比例的辅助材料拌匀,洒于原料上,在相关工具的帮助下搅拌均匀。然后,根据水的适当比例,用搅拌器上下翻动。最后,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比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和调整。混合后,一只手握住,轻敲一下,看水是否合适,如果手指之间有溢出物,则物质与水的比例是合理的。

不同的食用菌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形成专业的饲料配方,只有这样,食用菌才能长得更好。首先,根据不同菌种的营养需求,制定合适的配方,科学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其次,也可以选择通气能力强的材料,以提供良好的营养,该材料是按照科学的配方和比例混合而成的。在翻转之前,必须清洁场地,搅拌时先倒入主料,再加入辅料,并控制好比例。最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动修改。在食用菌的养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饲料原料,使食用菌与目标肥饲料原料相匹配。营养素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在食用菌营养成分的组成过程中,营养成分的配比要按照科学的配比方法进行,以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安全。此外,在试验养分的同时,还要考虑通风是否充足,这样更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饲料和水混合时,必须掌握混合比例,水太少会使堆肥中的营养成分过高,从而导致幼苗燃烧。水多稀释肥料,养分浓度不达标,不利于养分吸收。因此,调料与水的比例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水量应达到总量的65%。这是时下最合适的比例,也更适合施肥后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混合过程是一个更精确的过程,要掌握好进料量,不断搅拌,保证不同原料充分接触。搅拌前,必须将盛有搅拌物质的容器清洗干净,确保搅拌容器内没有其他杂质污染搅拌物质,清洁过程应该更加严格和彻底。在混合过程中,引入混合物的过程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先将初级混合物放入搅拌机,然后将次级混合物放入搅拌机,投入比例不必按照前期预算全面执行,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调整,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2.4 接种

授粉时选择的菌株应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温度范围广的特点。首先,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喷洒灭鼠剂以防鼠害。培养部位消毒后,将培养材料放置在地板上,培养材料的厚度保持在20-30厘米,铺贴时一般铺三层,第一层厚度为8-10厘米,移植后真菌分解,50%的孢子生长在两层培养基之间,按需播种,播种孔之间的距离为10至12厘米,孔的深度为5至8厘米。第二层厚度为10-12厘米,其余亚种种植。最后一层培养物铺开4-5厘米,完成后将各层压实,如果温度高,可以用棍子在材料表面每隔30厘米打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孔,以利于散热。播种后,用稻草、稻草帘、无纺布、旧袋等覆盖材料表面,只需要可以盖一层,而且一定要保持润湿。例如,将麻袋浸入水中,擦干并用水覆盖。一些菌株在袋子中接种,包扎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包装,防止污染及外部环境对其的干扰。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若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将会造成菌体的酸败。在使用之前,选用比较坚硬的塑胶袋,确保其能够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长时间保存,而且还可以避免被感染。此外,在打包时要特别留意。要把松紧性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要过宽或过密。前者对各种真菌的侵染有益,而后者则会对细菌的渗透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包好之后,用一个小型的罐子进行杀菌,这样可以把塑料袋子里的一切细菌都消灭掉,并将培植物料与微生物一起贮存,此灭菌方式能快速杀死真菌,且具有极高的杀菌力,具有使用简便、冷却迅速、消毒作用显著的优点。疫苗的无菌性是疫苗的关键,若不能做到无菌性,则会对病毒的传染产生一定的不利作用。

各种混料混合好后,必须及时补料,主要是控制其他外界因素对混料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混料中不混入其他杂质。在选择填充混合物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注意,这主要是由天气决定的,如果温度高,混合物很可能变质,因此在选择过程中更容易导致化学稳定,袋子也不易损坏。这样的袋子可以延长混合物的储存时间,防止混合物影响其他材料,便于混合物中营养物质的保存,避免挥发。含有较高营养成分的肥料中容易产生真菌,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杀灭真菌的方法有很多,但对肥料进行杀菌最合适的方法是在较高的温度下杀灭真菌,这种方法常用于饲料杀菌过程中,可杀灭大部分真菌。此外,它更适合肥料发酵,接种的过程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过程,主要是为了保证品种能够更好的生长。在选择菌种时,一般可以选择抗病性强,能适应更恶劣的生存环境,增加成活菌种的时间。另外,在接种初期,要选择更适合品种年龄的接种箱,舒适的箱内环境使品种能够消除生长过程中的大部分不利因素,确保接种顺利进行。

2.5 发菌

首先要做的是确保真菌室保持温暖、通风、干燥和清洁,在真菌出现之前清洁真菌室,清洁后干燥真菌室。如果孢子所在的地方是塑料大棚,要保证大棚通风良好。菌室准备完成后,将接种好的菌棒转移至菌室,按规定条件将真菌棒放入菌室。通常,如果真菌棒被填充并部分释放,每次排出5至8层,每次分泌物之间的间距为70至80厘米。如果木棍装满后需要移动到产孢子区,则每行布置5-6层。夏季为一排,每排3~5层。为避免真菌燃烧现象,便于阴茎体降温,可置于井中,放置敷贴器后应控制室温。棒材的管理应保持在20°C~25°C,杀菌剂材料的管理应根据外部气候变化。冬季取暖应使用阳光或相关设备,夏季应采用通风降温,湿度越低越好。禁止喷水,不能利用阳光直射,保证产卵区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菌棒的生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菌房中要特别注意放置菌棒。安置地点主要与季节有关,夏季安置较少,冬季安置较多。此外,胶带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过高和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棒的生长。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温度,让其拥有更有利的生存环境,促进其不断成长。

2.6 出菇管理

铺设食用菌时,有必要了解其形状。当秸秆变白时,秸秆的塑料膜被真菌穿透,这意味着真菌即将释放。要做好食用菌放行的管理,包括合理的土壤修复、喷水、通气等,结合此时食用菌的生长和品质要求以及温湿度特性,做好管理食用菌释放的工作。在真菌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监测和维护,这本质上需要观察使用的农作物秸秆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如果颜色发生变化,那么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然后应保存真菌棒以提供更好的通风环境。此外,生长过程中必须保证足够的水分。在食用菌栽培中,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食用菌的危害。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内,秸秆的合理应用更适合秸秆的生物利用。干草作为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一种营养物质,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秸秆的科学利用更适合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的过程,秸秆的利用不仅保证了食用菌的生产,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效率。总之,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因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栽培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有必要采用当地栽培技术和有效方法,提高食用菌的产量。

猜你喜欢

稻草食用菌真菌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千奇百怪的真菌
你为什么抓住“佛系”这根稻草
赶 集
致命真菌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两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