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01-03王加成李晓光
王加成,李晓光
1.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山东邹城 273500;2.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医学科,山东邹城 273500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及其他类似或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包括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以及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迅速发展,医疗器械作为疾病治疗的辅助工具已成为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1-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精密化、智能化已成为医疗器械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加速医院的现代化进程,引进大型医疗器械已成为了主要标志。但是鉴于很多医院管理疏忽,各种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操作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发生医疗器械故障,浪费了医院资金,严重的甚至会耽误患者治疗情况[3]。该文对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维修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在现代化医院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其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医疗工作的质量。作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医疗器械的使用可有效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真实病情,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因此使用不当会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
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有利于保持医疗器械的完好性,使其正常发挥诊疗作用。大型医疗器械专业性较强、整体构造复杂,长时间的使用、磨损很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医疗器械的使用年限,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医院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与养护工作[4]。
大型医疗器械的采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器械不注意维修,而是注重更换,会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营成本,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2 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的现状
2.1 大型医疗器械维修保养意识淡薄
目前医院常用的医疗器械多由电子元件组成,对于储存及使用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医院在安装调试新器械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温湿度、放射性、电磁辐射及其他影响因素,以便于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医疗器械的出错率。但是很多医院疏于这方面的管理。大部分医务人员医疗器械使用手法生疏、医疗检测资料保存方法不当,不仅会对医疗器械的日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导致医疗器械出现损坏。但是很多医务人员会认为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与自身无关,是医院的责任,普遍没有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意识。作为大型医疗器械的主要使用者,如在使用的过程中,事不关己,甚至不熟悉使用方法的人员也任意使用医疗器械,会大大加快器械的老旧率,降低器械的精确度,加快器械的损耗。
2.2 维修方法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医院的诊疗水平大幅提高,相应地需要更多先进的医疗器械,大型医疗器械的引进也是势在必行。但是,很多医院存在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人员配置简单,测试维修工具单一等问题。这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器械的电子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与集成化程度,导致医疗设备的检测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某些大型的进口设备,往往缺少电路图、维修和技术说明,一旦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常常无计可施,进而造成许多大型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低下[5]。另外,在一些医院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医院,维修人员大部分学历不高、技术单一、学习能力欠佳、技术水平不足[1],也严重制约着大型医疗器械维修方法的提升。
2.3 管理制度不合理
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在医院管理中为管理盲区,很多医院的器械管理制度与维修制度差异较大。很多医院常常不重视维修部门,因此该部门的工作制度往往比较落后,造成维修人员对很多大型医疗器械的维修只做到了“会”,没有做到“精”。而且,很多器械设备的档案多采用纸质化记录。在维修时,很难找到维修说明,导致维修费时费力,且方法不易保留[6-7]。虽然我国当下很多医院宣称自身开展了规范化的医疗器械管理,但这种管理由于较注重形式,实际发挥的作用很低,医院医疗器械的准确性自然会受到较为直接的影响。
2.4 检修不合理、保养不及时
医疗器械同医疗设备一样,需要定期检修和保养,否则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导致使用寿命明显减短。很多医务人员疏于医疗器械的维修和保养[8]。同时医务人员往往工作繁重,缺乏时间和精力兼顾医疗器械的维修,当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经常得不到及时的维修[9]。而一旦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对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医院科室的形象[10],所以大型医疗器械的常规性修补十分必要。
2.5 维修费用较高,医院负担大
大型医疗器械往往技术含量高,医院现有维修人员无法完成维修,需要厂家进行维修,而原厂维修费用较高[11]。有厂家会通过各种手段成为医院的指定维修单位,并通过此法获取更多的维修利润,这就使维修成本大大提高,加重了医院负担,进而导致部分医院放弃对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12]。
3 针对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3.1 提高医务人员对大型医疗器械维修养护的意识
医院工作的顺利展开不仅仅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极为扎实深厚的临床诊断水平和工作经验,更需要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因此,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爱惜和爱护医疗器械,并且医院要掌握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医院要不断加强医务人员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意识,首先需要医院领导阶层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维修养护大型医疗器械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使医院加大对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的资金投入和各项成本投入,还保证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及维修效果[13]。其次,要定期展开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培训,让广大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医疗器械使用方法,从而保障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重点维护,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质量[14]。
3.2 提高维修人员素质,更新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的方法和技术
维修人员是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的直接负责人,因此其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医院一定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维修人员,确保大型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另外,鉴于当前维修人员的素质状况,医院有必要加大维修人才的引进及现有维修人员的进修,使其具备维修大型医疗器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医院要不断更新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的方法和技术,使用现代化的维修方法,购置先进的维修设备和工具,确保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检出故障,高效地完成维修工作。
3.3 完善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良好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器械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医院发展的趋势,因此医疗器械的使用率会大幅提高,因此,建立合理的大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十分必要[14]。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医院的维修管理制度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管理中漏洞百出,急需更新。医院要结合具体的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工作制订科学的维修制度,要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和检查工作,以制度为基础,为器械设备维修工作提供保障。对于不同的科室,医院要制订差异化的维修制度,不同的器械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维修。另外,医院应针对维修和管理人员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督促管理者和维修人员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
3.4 改进管理模式
当下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对于一项事业的开展与成功完成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技术也有极为重大的用武之地,从挂号、预约、缴费、药品管理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参与和介入,从而能够保证医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地开展。因此医务工作者应该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从而真正把信息化的管理办法引入到医疗器械的管理上来。医院应该对医疗器械的领用人员、使用办法、维护方式、注意事项认真做好相应的记录,真正做到以备不时之需。只有把相应的细则掌握清楚,才能够真正保证医疗器械在正确的使用方法的保驾护航下,延长自身的使用时间,也才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内减少医疗器械的发生故障的可能,从而降低医院方面的维修投入。
同时,医护人员在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的同时,也应该做好相应的信息登记,以信息化的方式管理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对于相关的责任人和使用人都应该记录清楚,在医疗器械出现了相应故障的时候,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做到“有责必究”。如果医疗器械出现了问题,在完成了相应的维修后,需要把故障问题和维修方法及时地做好记录,并且将记录录入到相应的机械设备参数数据库中,从而真正积累好相关的经验,以此做好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工作,并且保证维修的质量。
3.5 做好日常检修和保养
为了尽可能保证医疗器械的准确性,医院本身还需要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与日常故障检查工作,在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中,医疗器械使用人员需要检查好电压与电源后进行医疗器械的运行,并在医疗器械使用结束后对其进行清洁、防尘处理,这样能尽可能降低医疗器械的故障率;而在医疗器械的日常故障检查中,医院需要在相关制度约束下定期开展医疗器械故障检查,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医疗器械出现较为严重的故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也将由此大大延长。另外,维修人员要做好维修记录[15-16],以便于日后及时准确判断器械故障,更好更快的维修,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诊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3.6 打破厂家垄断,降低维修成本,减轻医院负担
医院在购置大型医疗器械时,一定要严把厂家的售后关,与厂家签订明确的售后合同,规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3]。另外,医院要与厂家协商,派自己的维修人员与厂家学习维修知识,确保维修人员明确医疗器械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从而使医院可以脱离厂家的垄断,及时准确地进行器械的维修。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型医疗器械维修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持医院的诊疗工作,加快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医院管理和维修人员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足够重视,转变观念,更新方法,保证大型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我国医院的诊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