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现状及对策

2023-01-03杨粉花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6期
关键词:护林护林员公益林

杨粉花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

1.基本概况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滇东高原中部,南盘江上游,全区土地总面积1544.02 km²,林业用地面积80114.3896hm²,占土地总面积51.89%;森林面积74119.4498hm²,生态公益林面积43940hm²,分布于东山、茨营、越州、三宝、沿江、珠街、潇湘、西城、翠峰9 个镇(街道)和海寨林场,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6453.3333hm²,省级公益林面积17486.6667hm²;集体公益林面积33606.6667hm²,国有公益面积10333.3333hm²。截至目前,全区有生态公益护林林员275 人,人均管护123.1272hm²,人均每月工资523 元 ,落实管护工作以来,因为护林员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管护工作日常监管困难。如何把护林员队伍建设好、管理好,充分发挥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现就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2.护林员队伍现状

2.1 年龄结构

护林员队伍均为男性,40 岁以下39 人,占14.18 %;40 ~44 岁41 人,占14.91%;45 ~49 岁44 人,占16%;50 ~54 岁57 人,占20.73%;55 ~59 岁43 人,占15.64 %;60 ~64 岁35 人,占12.73%;65 ~69 岁16人,占5.82%;65 岁以上5 人,占1.82%。护林员的年龄大部分是 45 ~59 岁,60 岁以上的护林员仍占18.55%,麒麟区森林大部分都山高坡陡,工作任务繁重,年龄偏大不适宜常年巡山护林。

2.2 文化程度

目前在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中,整个队伍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学历占总人数29.36%、小学学历占总人数70.64%,护林员的文化水平总体偏低。这意味着在进行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上,未来要重视整个人才队伍整体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唯有实现人才队伍整体文化水平的优化和提升,才能够确保在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更为出色的建设成绩。

2.3 护林工龄

护林工龄10 年以上的有46 人,占16.73%;5 ~10 年的229 人,占83.27%,从护林工龄看,5 ~10 年工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五分之四。从整个护林工龄分布情况来说,当前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有较高的稳定性。

2.4 工资报酬

据统计,2020 年护林员工资在9000 元/a(750 元/月)~4200 元/a(350 元/月)之间,各镇(街道)都存在工资差别,因为护林员工资由管护生态公益林面积决定,而公益林面积镇(街道)、村(社区)、村组不均衡,所以造成护林员工资差别,最多的每月可以领取工资750 元,最少的每月才可以领取工资350 元。为此,通过对工资报酬情况的解读可知,当前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的整体收入相对较低。过低的收入不利于激发护林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致使其在工作开展上,难以全面凸显自身的优势。

2.5 考核方式

护林员的考核由镇(街道)或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考核次数各镇(街道)不一,主要有半年考、年考等方式。当前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所设置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而且既有的考核方式不具备较为出色的考核价值,考核结果也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3.护林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我国一直十分关注护林队伍建设,但是从当前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来说,显然在进行护林员队伍的建设上,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在护林员队伍建设上,难以达成预期目标要求,不利于护林员队伍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通过对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情况的综合剖析可知,当前在护林员队伍建设上,凸显的主要问题是:

3.1 既有护林员队伍的成员年龄偏大,难以适应巡山护林

通过对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解可知,当前全区现有的护林员大部分是45 岁以上,45岁以下只有80 人,年龄最大的已经67 岁,巡山护林工作要爬山涉水,对身体素质要求高,随着年龄增大难以适应巡山护林,年龄偏大的护林员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所以在进行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既有护林员的整体年龄偏大,难以满足山林巡护要求是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护林员队伍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消极的影响。

3.2 当前护林员队伍成员的学历偏低,难以开展森林管护

通过对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解读可知,存在护林员普遍学历偏低,巡山管护记录不规范、不全,甚至有个别护林员巡山管护记录都无法完成。管护人员绝大部分是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只占29.36%,主要原因是护林员工资低,大部分都是在家务农的农民,当前护林员的工作主要是森林防火和森林管护,对专业技术和学历要求不高,造成护林员学历低,素质不高。事实上,对于麒麟区生态公益林的护林工作开展来说,其要求引入更多优秀的护林员,确保在护林工作开展上,能够尽可能取得较为出色的护林成效,尽可能提升护林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在护林工作践行上,能够达成预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若是护林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会导致护林员在日常工作开展上,不具备较高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护林工作的更出色开展。

3.3 工资偏低,难以调动积极性

护林员的工资与当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较大差距,2020 年麒麟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28 元,而护林员的年平均工资为6276 元(523 元/月),与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年收人存在13452 元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将逐渐拉大;当前护林员的工资已不适应劳动力价格的增高,麒麟区农村用工标准普遍为每人150 ~200 元/d,而护林员人均每月工资523元(最低每月350 元)。过低的工资报酬,难以充分调动护林员的工作热情,致使很多护林员在工作开展上,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也不利于护林员创新意识的激发。

3.4 工作量大,难以取得管护成效

全区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33860hm²,以2020 年275名护林员计算,人均管护面积123.1273hm²,护林员每月出勤不得低于25d,劳动强度较大。麒麟区生态公益林多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距离村寨较远,有的路程有10 ~15km,护林员需要付出额外交通成本,使一部分农民认为不值得参与森林管护工作,从而影响了护林员上岗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森林的管护成效。

3.5 培训单一,难以掌握政策法规

培训主要由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组织进行,仅仅涉及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方面知识,导致护林员的法律法规政策意识欠缺。当前在培训工作开展上,针对护林员的培训工作形式和内容都十分单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护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背景下,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在护林员培训工作开展上,依然采取的是传统且单一的培训方式,对先进的法律法规认知不足,这也导致在具体的培训工作开展上,难以确保预期培训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培训效果的达成。

3.6 双重管理,难以落实监督管理

护林员按规定接受村委会(社区)、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双重领导,村委会(社区)管人(护林员调整聘任),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管钱(护林员工资发放)。即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没有护林员调整解聘权,村委会(社区)没有护林员工资发放权,在护林员的管理过程中难以达成共识,造成护林员“双重管理”变为“疏于管理。由于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当前在进行护林员管理工作落地上,难以达成预期的管理目标,不利于护林员队伍的管理价值凸显。

4.护林员队伍建设管理对策

要打破管理模式,改变“村(社区)聘、村(社区)管、村(社区)使用”为“镇街道聘、中心管、村(社区)监督”。护林员从各村(社区)分散管理变为由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同时,打破镇街道行政界限,加大护林员管护面积,提高护林员工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4.1 优化队伍,提高管护水平

对年龄偏大的护林员,采取分流方式,面向社会招聘年轻人,充实护林队伍;对45 ~60 岁的护林员,采取竞争上岗,淘汰技能差、不能胜任岗位的;对45 岁以下的护林员,采取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看护水平。通过不断推动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的优化建设,尽可能吸引更多年轻、优秀人才进入到护林队伍中,提升护林队伍建设的综合效益,确保在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工作开展上,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工作成果。

4.2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定期对选聘的生态护林员开展森林防火科普知识、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巡山日志书写、火灾如何及时上报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学习,让他们掌握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巡山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专业知识,切实增强护林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履职尽责。科学合理的培训,能够确保护林员在正式走上护林工作岗位后,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对护林工作有全面、清晰的认知,充分了解护林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能够通过培训深化自身对护林工作的认知,促使自身在目标岗位工作开展上,取得更出色的工作成绩。

4.3 合理报酬,提高工资待遇

打破镇街道与镇街道、村(社区)与村(社区)行政界限,把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经费实行全区统筹使用,并多渠道筹措资金,使护林员平均每月工资从523 元增加到700 元。目前由于护林员的工资待遇太低,导致很多护林员在护林工作开展上,秉承的是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薪酬收入过低,导致很多护林员在护林工作开展上,不具备较为出色的工作效益。

4.4 强化技术,提高监管措施

建立卫星监测信息系统,随时监测护林员管护情况和林分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在条件允许下给护林员配备摩托车、手机、防护用具,方便进山巡查,提高管护效果。在当前护林工作开展上,通过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确保在监管工作开展上,能够始终通过先进的技术引入,强化对护林工作的全面管控。基于管控技术的优化,能够确保在当前在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工作的开展上,始终有较为出色的管理品质和管理效益。

4.5 完善制度,提高评价机制

制订完善《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和《麒麟区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明确护林员管护区域、管护职责、管护目标,形成“林有人看、树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良好局面。针对目前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工作的开展,要不断进行相应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确保在相应工作开展上,始终有较为出色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的落地,提升麒麟区生态公益林护林的综合评价效益。

4.6 签订合同,提高履职监督

加强护林员管理,严格执行聘用合同一年一签、履职情况半年一考核,确保履职尽责;并督促落实每月巡山任务,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履职不到位、考核不合格的护林员不予续聘。通过不断的提升履职监督工作,能够为督促护林员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能够严格约束护林员的护林行为,尽可能确保在护林员的工作开展上,能够始终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尽可能确保在护林管理工作开展上,调动护林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强化工作综合效益。

4.7 劳动保障,提高工作积极性

积极筹措资金,为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劳动防护用品,切实保障护林员的人身安全,调动护林员工作积极性,免除后顾之忧。护林工作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要尤其关注护林员的劳动保障。通过全面的保障,确保护林员在护林工作开展上,能够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确保护林工作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护林护林员公益林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柬埔寨护林官员宣誓保卫国家森林资源
AC313首次进入南方航空护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