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液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3-01-03孙淑瑞王冰洋田长留

南方农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元件液压思政

孙淑瑞 ,王冰洋 ,李 雨 ,田长留 ,董 娜

(1.河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康复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应用型本科,区别于普通本科,它是新型本科教育和新层次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表现为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思政,区别于思政课程,它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强调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其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政教育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等,融入到课程中去,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党的十七大再次定义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应用型高校课程的开展必须同时把握重实践、融思政两个要素,形成协同效应,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知识体系较为完整连贯,一般从构成液压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动力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执行元件、工作介质)讲起,由浅入深分析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应用场合,再组成回路进行基本回路的讲解,最后引入典型液压系统实例强化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1],作为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有效规划和实施课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在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1 课程需达到的育人目标

以河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根据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强调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核心价值观等融合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2 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育人理念还未完全深入人心[3],部分教师未重视或未完全理解其内涵,在教授过程中生硬地将思政概念放入课堂,无法起到思政育人的目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具有工科课程的一般特性:内容严肃严谨、知识量丰富、知识点繁杂、理论知识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到巧妙的融合点,才能做到思政元素的无痕融入。郑淑娟、刘楷安等[4]从前沿科技、行业领袖人物声音、学校榜样三个方面着手,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徐铭、李志军[5]以液压缸思政设计为例,引导学生肩负起建设制造大国强国的重任;廖春丽、唐政等[6]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整个课程教学任务在不同的阶段选取不同的思政载体和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案例;王玲娟、刘萍等[7]强调思政应采用潜在的、不易觉察的隐性传播形式,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中分别梳理和挖掘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

3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在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当前多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还有很多新型或实效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也可以继续挖掘、不断更新,使案例库更加完备。

3.1 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教学方法的调研发现,学生最希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排名前六位的依次为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练习教学法、课题研究教学法,学生更希望以案例或者情景模拟形式完成学习过程[8]。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批次学生使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对比,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可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在具体的案例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同时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中也创新性地借鉴其他课程引入了多元兴趣驱动教学法,从生活驱动、升学驱动、就业驱动、课程互联驱动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学习[9];对分课堂教学法,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教师精讲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充分而并不过分的引导,一半时间留给学生内化、吸收、分组讨论并完成课堂练习[10],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2 思政元素深度挖掘下的教学内容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使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过硬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故在整体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适当删减了部分理论推导过程、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重点讲解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各种回路的应用、工程实例及前沿液压技术等。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占比,使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在学、做两者的不断转换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进行应用。思政元素全程贯穿整个课堂,部分案例如下。

1)前言绪论部分:引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帮助学生了解制造业的发展态势,掌握液压传动的先进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了解学习液压课程可以做什么,引导其担负起科技兴国的重任;引入三峡大坝通航“大船爬楼梯”视频,介绍闸门开启、阀门通道等设置采用的液压技术,指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辉煌成就,也引导学生思考辉煌背后所为之奋斗的艰苦岁月,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及努力学习以强大祖国的使命感。

2)液压传动基础知识部分: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可以得到静止液体某点所受的压强,引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提升学生国家荣誉感的同时,引导其对某一下潜深度的蛟龙号所受压力进行计算,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实践能力;讲授压力损失时,提出由于压力损失导致效率低,再引入能源的可利用率低会造成浪费,引导学生思考节能增效问题[11]。

3)液压动力元件部分:讲解泵时,指出液压泵提供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油液供系统使用,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联想人体的心脏,再引入杨华勇团队研制的盾构机“人工心脏”,他和团队的努力使国产盾构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使学生明白没有不可能,从0到1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要有创新、坚定的信念。

4)液压执行元件部分:引入“大家来找茬”游戏,通过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对比图,让学生主动发掘结构差异点,借助游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化的记忆讲解又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培养其耐心与细心;以活塞齿条缸为例讲解其融合的基本机械结构以及可实现的功能、引入液压三极管概念,引发学生思考,得到不同机构组合、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会带来科技的爆炸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新,使学生明白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单线,而是多条并线同时发展的模式;通过讲解液压缸密封技术的发展,指出我国液压缸密封技术入门较晚,欧美企业控制着液压元件的关键密封技术,技术垄断长达半个世纪,这让中国液压技术的发展饱受国外密封圈等液压附件的制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努力学习奉献国家科技发展的决心,鼓励学生追求奋斗创新,将个人梦与国家技术发展进步相结合。

5)液压控制调节元件部分:液压阀概述处引入液压阀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应用唯物辩证主义一分为二看待事物,明确液压阀制约着液压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引领着液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讲解流量阀时引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其蔓延速度跟排放快慢有关系,这就像流量控制阀一样,开口越大,排放越快,污染蔓延越快,引出环境保护的主题,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要从自身小事做起,维护大家赖以生存的环境;讲解换向阀中位机能时,引入图形记忆,如“M”型中位机能,其油路通断情况很像人们早上刚起床,找不到衣服了,眯着眼睛大喊“妈妈我衣服哪儿去了”,将图形记忆与日常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知识点记忆,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父母的养育不易,使学生满怀感恩,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付出;溢流阀是用来保护系统安全的,避免过大的压力使系统产生损害,就像生活中常见的高压锅,上边有一个砝码,砝码的重力和锅内喷出的气体产生压力平衡,避免锅内压力过大产生危险,引导学生将液压技术投影到生活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应用点,培养其观察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6)液压辅助元件部分:引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通过原因分析得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12]。

7)液压基本回路部分:指出基本回路由不同液压元件构成,配合实现了某种特定功能。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责,老师的任务是讲授知识、桃李满天下,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成为国家的强大力量,大家各司其职才有这个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更好地树立自己的目标,鼓励其努力学习,更好地报效祖国。

8)液压泵拆解实验部分:拆解中有很多小细节,各零件有不同的作用,有一些小零件是不可或缺的,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上蕴含的巨大能量,每个人都会创造无限的可能,要接受自己、提升自己,坚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很棒的人,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整理实验台,培养其爱护实验器材、元件的责任感,培养学校是家的文化理念,形成“校爱生、生爱校”的良好思育环境。

4 结语

课程是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受益最直接、最显著、最核心的载体,其高效开展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培养高级应用人才为出发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对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实践。实施效果表明,学生有较强的课程学习获得感,学习兴趣有明显提升,其对知识点掌握牢固程度增加,在实验实践环节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往届相比有了不错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元件液压思政
基于仿真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机床与液压》投稿要求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反渗透膜元件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宝马i3高电压元件介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