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法系的文化安全智慧
——以价值观为中心的考察

2023-01-03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法律

龙 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法系是古代中国长期积淀形成的一套关于法律制度设计、创制与运行的思想体系与规范体系,也是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体系,历经夏商西周的“礼刑”体系、春秋战国秦朝的“法•律”体系、汉唐明清的“礼法”体系,至清末学习西方进行法制改革方始解体,在世界五大法系中独树一帜。2021 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加强研究阐发、公共普及、传承运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如何维护文化安全的问题上,中华法系于实践中积累了独特而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对推进我国当前的文化安全建设和法治建设,也能提供有益的历史镜鉴。

文化安全系指一个国家的各种文化元素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文化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剖析,表层结构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是“看得见的文化”;深层结构指价值观念,是“看不见的文化”。依哲理概念论之,价值观念即价值观,是人们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之总和,其对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文化要素起着支配性作用。从时间的角度观察,来自内部的诸如政权更迭、文化革命一类的危险,会破坏文化的延续性;从空间的视域考量,来自外部的诸如文化侵略、颜色革命一类的威胁,会颠覆文化的稳定性。因而文化安全就是对内维护其延续性,对外巩固其稳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市场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大国的博弈深层次展开,文化安全问题愈显突出。2003 年8 月,在第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国家最高决策层第一次将“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到重要位置,指出要“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2014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文化安全作为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度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党建》2021 年第7 期,第8 页。加强新时代的文化安全建设,既需要注重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策略进行研究,也需要从历史上汲取养分、获取启迪。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安全”这样的概念,却十分看重文化对国家兴亡的作用。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2〕徐世昌等编纂:《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十八,《古史钩沉论二》,中华书局2008 年版,第6151 页。历史是文化赖以存续的时空载体,文化是历史保留传承的精神财富。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而灭其史,即割断其文化血脉。国家灭亡但历史文化尚未被泯灭,就必然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希望,所以中华法系特别注重运用法律制度来维护自身文化的安全,从而使中华文化五千年传承不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中华法系维护文化安全的实践探索是多方面的,既在表层文化上着力,又在深层文化上用功。国家安全学学者刘跃进教授认为,价值观念“是这种言行模式背后发挥支撑作用的精神支柱,是文化中更内在也更为深刻的本质方面”。〔3〕刘跃进:《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载《北方论丛》2004 年第5 期,第90 页。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甚至认为观念的力量更大于军事手段:“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4〕[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年版,第141 页。由于价值观在文化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故而本文旨在考察中华法系在维护价值观方面积累的经验,进而发掘其维护文化安全的智慧,并冀望从中获得启示。

二、维护“孝”“义”价值观,保障家庭层面的文化安全

中华法系在家庭层面积累的文化安全智慧主要在于:用法律手段维护孝悌节义一类的价值观,既可以构建团结和睦的家庭秩序,实现近期目标;又有助于形成传承不变的文化传统,达成远期愿景。传统社会乃“家国天下”,家庭牢固,国家才能稳定。而欲家庭稳固,必得有人人信服的价值观来加以维系。《易经》有言:“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5〕(宋)朱熹:《周易本义》卷之二,《周易下经•家人》,中华书局2009 年版,第145 页。大家都能恪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节”的价值观,才能使不同的家庭角色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现“家和万事兴”的局面。然而孝悌节义的价值观在个人内心的养育,光靠道德教化是不够的,还得用法律制度进行规制,才能使之内化为普罗大众的行为心理,真正发挥出“修身”“齐家”的功能,起到维护文化安全的作用。

(一)用法律对“孝”“悌”观念进行规制

“孝”是古代家庭最重要的价值观,中华法系对此设计了切实的制度保障。早在夏朝就有不孝罪,《孝经•五刑》 篇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大于不孝。”汉代以后的历朝统治者,莫不宣称“以孝治天下”,孝成为安邦定国的核心价值观。从文化学的视角观察,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层次的价值元素有机构成。即如孝道就有物质层的“供养”,今日民法谓之“赡养”;精神层的“敬养”,又称“乐养”。在此从这两个层次来考察中华法系是如何对孝道观念进行调整的。

首先,用法律调整物质层次的孝道观念,培育“供养”的价值元素。

在传统中国人眼中,子孙供养父母长辈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责任,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的不可免除的义务。从汉朝的律令可以看出,中华法系对不尽供养义务的子孙,设置的法律制裁力度相当大。《二年律令• 奏谳书》规定:“有生父而弗食三日……当弃市。”实践中的案例也能证明这一点。《宋书•何承天传》记载,南北朝刘宋时期,江陵(今湖北荆州)县民尹嘉因不养生母被告发,“法吏葛滕签,母告子不孝,欲杀者许之”,将其判处大辟之刑。后因遇到大赦,尹嘉才免除一死。

隋唐法制是中华法系得以成熟的标志,其中关于供养的立法也趋于合理。《唐律疏议•斗讼律》规定:“供养有阙者,徒二年。”但需注意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堪供而阙”为入罪标准。如果子孙确系家境贫寒、无力供养,不合有罪。同时,唐律还规定了养子对养父母的赡养义务,“诸养子,所养父母无子而舍去者,徒二年。”〔6〕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卷第十二,《户婚•养子捨去》,中华书局1996 年版,第941 页。为了让供养的行动能落到实处,供养的观念能得到强化,历代还配套设置了“别籍异财”的法律制度。唐律之《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徒三年。”古代社会以家庭养老为主,此法的意旨在于确保长辈年老之后有子孙在身边照顾,以解除老无所靠的问题。可见,隋唐法制强调子孙对长辈尽供养义务,而后宋元明清沿袭该法律制度,展现了中华法系巩固孝道价值观的不变初衷。

其次,用法律调整精神层次的孝道观念,培育“敬养”的价值元素。

“敬养”是孝道观念中更高层次的价值要求,中华法系在这方面所做的设计更是独具特色。汉《二年律令•贼律》中规定:“子殴詈泰父母、父母……皆弃市。”抛开“殴”的情形不论,依今日观念看来,“詈”不过是违背道德要求的辱骂行为,但在那个时代,因其对孝道伦理冲击太大,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引发整个社会的观念失落与混乱,对价值观安全造成危害与威胁,所以要用法律予以严禁。魏晋南北朝沿袭这一立法模式。《宋书》记载:“律文:子骂詈父母,弃市。”南朝刘宋时张江陵辱骂母亲黄氏,导致黄氏上吊自杀,大臣孔渊之认为:“故殴伤咒诅,法所不原,詈之致尽,则理无可宥。”遂判张江陵枭首。〔7〕(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十四《孔季恭•孔渊之》,中华书局1974 年版,第1534 页。

因袭中华法系一贯的立法旨意,隋唐法律对“敬养”的价值元素培植力度更大,调整范围更广,孝的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唐律疏议•名例律》:“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皆入不孝罪,从以前的辱骂扩展到告发父母、诅咒父母的行为,此后各朝承袭如旧。宋朝任布担任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长官时,“有祖讼其孙者‘醉酒詈我’,已而悔,日哭于庭曰:‘我老无子,赖此孙以为命也。’布闻之,贷其死,上书自劾,朝廷亦不之责。”〔8〕(元)蔑里乞•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任布》,中华书局1985 年版,第9683 页。可见骂詈父母尊长在理论上是要判死刑的,只是在实践中法官会根据天理、人情来做必要的变通。非惟如此,顶撞父母尊长也是犯罪,罪名为“子孙违反教令”,须判处两年徒刑,直到清末法制改革,该罪名成为是否废改的争议焦点。伴随着这一类制度的废止,中华法系亦走向解体。

“孝”作为家庭中的核心价值观,用以调整纵向的亲属关系,由此还派生出“悌”“友”“恭”一类的价值观,用以调整横向的亲属关系,正如《弟子规》所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对弘扬团结和谐的家风非常重要。“兄友弟悌”是“父慈子孝”观念的延伸,自然也成为中华法系关注的对象,对违反者必予以严惩,唐宋以后相关案例可谓俯首即是,聊举一例以证之。南宋一个叫丁细七的人,因盗葬祖墓与堂兄弟丁居约、丁五十二发生纠纷,将官司打到衙门,并于诉状中直呼对方绰号。法官看了非常生气,判决写道:“状中所称,一则曰丁花晚,再则曰丁花晚,为人之弟,而以此等恶名叱其兄,委是有伤风教。杖一百,枷项令众半月,余人并放。”〔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十,《人伦门•兄弟•弟以恶名叱兄》,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372 页。在正规的法律文书中称呼兄长恶名本无大碍,但无疑蔑视了兄友弟悌的家庭伦理,对长幼有序的价值观形成潜在威胁,妨害文化安全,故而中华法系在立法和执法实践中都会对此做出应对。

(二)用法律对“节”“义”观念进行规制

“节”“义”二字是维系夫妻关系的价值观。北宋理学家程颐说:“顺理而行,是为义也。”〔10〕(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卷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刘元承手编》,中华书局2004 年第2 版,第206 页。行为合理就是义,反之就是不义。在传统农业社会,丈夫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他能撑得起家里这片天,就是“义”;妻子专心操持家务,修德守节就是“义”,反之就是不义。“义”的范畴大于“节”,它既是规范丈夫的价值观,也是约束妻子的价值观。所以《礼记•婚义》中就说:“夫妇有义。”这种价值观对稳定婚姻关系举足轻重,是中华法系不可忽略的调整重点,相关的制度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符合“义”的价值评判,法律即予支持。

中华法系在这方面设置的制度,以“义绝”最具代表性,即夫妻中某一方的行为达到了义绝的程度,可以依法解除婚姻关系。汉班固撰《白虎通义•嫁娶》载:“悖逆人伦,杀妻父母,废绝纲常,乱之大者。义绝,乃得去也。”笔者以为,“义绝”在汉朝或已成为法律中的定制,因为该则史料明确指出了“义绝”的范围,包括前述的三种行为,又使用了“去”这一法律术语。如汉武帝时,朱买臣的老婆嫌他穷酸,“求去”,〔11〕(东汉)班固等:《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朱买臣》,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2791 页。即要求离婚,两人便解除了婚姻关系。又如汉成帝时,左将军史丹的女儿嫁与王俊为妻,后得知王俊准备告发自己父亲丞相王商,左丹觉得这样的女婿靠不住,“为女求去”,〔12〕(东汉)班固等:《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王商》,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3372 页。即主动要求王俊休弃自己的女儿。可见“去”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言法语。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所以汉朝人已经比较普遍地运用“义”的价值观念来评判离不离婚的行为。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欲嫁给有妇之夫宋弘,结果宋弘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坚辞拒绝。〔1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宋弘》,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905 页。此举大大弘扬了“义”的价值观,因而备受后世推崇。

唐律中关于义绝制度的规定就更为具体了,归纳起来有三类行为:一是丈夫对妻子,有殴打、杀害妻子一定范围内亲属的行为;二是妻子对丈夫,有“欲害夫”,或与丈夫一定范围内亲属有殴打、骂詈、通奸的行为;三是夫妻各自一定范围内亲属,他们之间有“自相杀”的行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只要出现其中某一种情形,便构成义绝,必须强制解除婚姻关系。“诸犯义绝者离之,违者,徒一年。”〔14〕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卷第十四,《户婚•义绝离之》,中华书局1996 年版,第1060 页。由唐至清,这一制度相沿不改。如元朝李先强奸继子媳妇阿李,又将妻子李阿邓打伤,官府认为:“夫妻原非血属,本以义相从,义和则固,义绝则异。”〔15〕《元典章•刑部•妻告夫奸男妇断离》。认定李先的行为构成义绝,判决其与李阿邓离婚。

第二,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违背“义”的价值评判,法律则予以禁止。

周礼有“七出三不去”的礼制,汉以后逐渐转化为中华法系中相关的原则和制度。“三不去”是禁止离婚的规定,包括“与更三年丧,不去”,即妻子为公婆守了三年丧的,不能离婚,理由是“不忘恩也”;“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即娶妻时贫贱,后来升官发财出名了,不能离婚,理由是“不背德也”;“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即结婚时老婆带了很多嫁妆,说明她娘家境况很好,后来娘家散落了,老婆无处可去,不能离婚,理由是“不穷穷也”。〔16〕(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十三•本命第八十》,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255 页。忘记妻子对丈夫家的恩德,“男人有钱就变坏”,将娘家破败的妻子往绝路上逼,这三种行为都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故为法律所禁止。《唐律疏议》作为中华法系的定鼎之作,直接将这些礼制转变为相应的法律条文,不过顺序、词汇略有变动而已,从而维护义的价值观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如果丈夫在没有“三不去”的情形下休妻,法律又该如何处理呢?这种行为由于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本有可能逃脱制裁。但这种钻法律漏洞的举动,对义的价值观会造成人为破坏,故在中华法系设计的制度网络中,同样会给予相应的惩罚。唐代宗时,源休任御史中丞,“因小忿而离,妻族上诉,下御史台验理,休迟留不答款状,除名,配流溱州”。〔1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七十七•源休》,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3574 页。源休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把老婆给休掉,结果受到了除名和流刑的处罚。作为朝廷高官竟因离婚纠纷而受重罚,这样的案例在全社会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弘扬“夫妇有义”的价值观。

三、维护“礼”“信”价值观,保障社会层面的文化安全

中华法系在社会层面积累的文化安全智慧主要在于:运用法制手段推崇“仁”“礼”“智”“信”“温”“良”“俭”“让”一类的价值观,以稳定社会秩序,铸牢文化信念。由于概念颇多,兹从“礼”“信”这两个视角来观察其成功的经验。

(一)维护礼仪价值观的法律措施

北宋史学家欧阳修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第四十二》,中华书局1974 年版,第611 页。可见,“礼”是构建正常社会秩序的价值观之首。礼在夏商周三代,既是法律规范,又是道德准则,是道德法律混同的产物。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到秦朝一统中国时更是弃礼任法,礼就不再用法律的手段来强制调整,摇身而变为纯粹的道德。从道德的角度剖析,礼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为礼义,即礼内在的精神实质,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孝”“悌”“忠”“信”“仁”“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多有交叉重合,法律如何对其进行调整就略而不述;二为礼仪,即礼外显的礼节仪式,也就是在社会上人与人打交道需遵循的规程范式。

曾经有西方人对古代中国没有自己的宗教而感到惊讶,那是因为我们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礼仪制度。宗教旨在对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中国的礼,足可以对这三大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谐。就人与人而言,强调举止有礼、恭敬多让、尊老爱幼、以和为贵等。《论语•雍也》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9〕《论语•雍也》。提倡仪态适宜、言行有度。古代童蒙教材《弟子规》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与今天正规场所“衣冠不整者请勿入内”的要求旨趣相通,对提高社交往来的文明程度很有指导意义。又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诸如此类的礼数,不仅是古代学堂教学的重点,在中华法系的视域里,也是强制调控的范畴。如唐朝的《仪制令》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20〕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下册),中华书局1996 年版,第1944 页。凡在大街小巷走路,地位低的人要给地位高的人让路,年轻的要给年长的让路,负担轻的要给负担重的让路,去的人要给来的人让路,违反者处“笞五十”的刑罚。实践中,因违反礼数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也不鲜见。唐文宗时,御史中丞温造在街上与左补阙李虞相遇。御史中丞的官阶是正四品,左补阙则是从七品上,依“贱避贵”的礼数,应该是李虞给温造让路。但左补阙这个职位是皇帝的近臣,难免瞧不上其他大臣,所以李虞就没有给温造让路。温造当即将李虞的祗承人(侍者)抓起来,每人背上打了十杖。〔21〕参见(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五•温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4316 页。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常于重要交通路口刻立《仪制令》石碑,至今尚有实物遗存。

中华法系中设置调整礼仪的法律制度,虽然带有一定的等级特权色彩,但其立法用意在于维护文明礼让的价值观念,养成尊敬长者、照顾弱者、先后有序、缓急有度的秩序意识。正因为有了法律的强力塑造,使得礼的精神深深嵌入中国人的灵魂,不仅与人打交道讲礼,甚至在利益、争端面前也能保持礼让的态度,在军事、外交上还能坚持先礼后兵的宽容。英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家得主罗素先生于1920 年来华考察讲学,后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就说:“中国人的生活,即便是最现代化的人,比起我们也要有礼得多……对备受西方野蛮之苦的人来说,中国的礼让就显得十分怡然。”〔22〕[英]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 年版,第162 页。

(二)维护诚信价值观的法律措施

“信”是社会层面的道德准则,更是文化观念中的重要内容。中国早期字典之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成声。”又说:“信,诚也,从人言。”可见,诚就是信,信就是诚,所以现在常常将两个字连用为“诚信”。无论古今,诚信价值观对社会和谐的秩序构建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因而成为中华法系的调控重点。中华法系在夏商周时代,以“礼”为行为规范,以“刑”为制裁措施,“失礼则入刑”,〔2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卷四十六,《郭陈列传第三十六•陈宠》,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1554 页。“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用礼刑结合的机制惩罚违反诚信价值观的行为。《周礼•秋官•司约》记载:“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其不信者服墨刑。”重要契约刻载于宗庙彝器上,一般契约则书写在红色竹帛上。违背诚信的人要处以墨刑。墨刑就是在脸上刺字,一个脸上刺了字的人,走到哪里别人都知道他是不守诚信的人。这和当今法院为了解决执行难问题,在各种媒体上公布“老赖”名单的做法,道理上是相通的。

同时,油田物资供应处还优化完善现代化物流供应链,建立标准化选型定型采购流程;根据框架协议采取订单式操作,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和效益,为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开发的智慧油

汉唐以降,对失信行为的打击,中华法系基本上采用的是双罚制,即既要如数偿还债务,还要处以刑罚。《唐律•杂律》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疋,加二等;百疋,又加三等。各令备偿。”其中贯穿的原则就是:所欠债务越多,拖欠时间越长,处罚就越重。最轻的要用笞杖打二十下屁股,最重的可以处杖一百。如果所欠债务价值超过“百疋之物”,“百日不偿,合徒一年”,拖欠时间超过一百天,判处剥夺自由强制劳动一年。明清时期沿袭这一立法原则,没有质的变化,只是具体处刑数量略有变化。“信”作为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不仅需要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来进行培养,更需要用法律强制的手段来加以规制,使之内化为民众的行为习惯。正因为中华法系对此采取了多方面的法律措施,且打击力度大,使得诚信观念得到广泛推崇,积淀起“民无信不立”的生活经验,〔24〕《论语•颜渊》。形成诚信为本的文化传统。

四、维护“忠”“廉”价值观,保障国家层面的文化安全

在国家层面,忠廉的价值观念无疑是最为紧要的。“忠”是国家政权稳固的观念基石。对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威胁现存统治秩序的危险因素,对外可以铸就民众抗御外敌的坚强意志。“廉”是国家政治清明的价值指引。一旦国家吏治腐败、贿赂公行,必将危及国家政治安全,唯有“廉”是抗腐防变的精神力量。中华法系在这方面积累的文化安全智慧则在于:运用法制手段弘扬“忠”“廉”等价值观,对单个王朝而言,能够起到维护政治安全、促进政治清明、巩固政权统治的作用;就整个民族而言,则有助于形成尽忠报国、奉公守法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传统。

(一)对忠义观念的法律规制

《礼记•中庸》云:“义者,宜也。”行为适宜就是义,不适宜就叫不义。其囊括的范围很宽泛,用于调整家庭中的婚姻关系叫“节义”;用于约束臣民对国家的关系叫“忠义”,即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尽忠,就是行为之宜。反之就是不忠不义。在君国一体的帝制时代,忠于君主,也等于忠于国家。因而中国人从来都有“忠君报国”的信仰,中华法系对此亦进行多方调整,设置了相应的原则、制度,从而将忠的价值观熔化为牢固的民族心理,为维系国家安全提供了坚韧的文化纽带。

秦汉法律制度中,已出现了专门惩治不忠行为的罪名。《汉书•景帝纪》注文中记载:“律,大逆不道,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市。”〔25〕(东汉)班固等:《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142 页。投敌叛国的不忠行为,在汉律中属于“大逆不道”罪,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都要连坐处死。汉武帝时,名将李陵与匈奴作战,因寡不敌众战败被俘。后来有人说李陵投降了匈奴,且帮其练兵,“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26〕(东汉)班固等:《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李陵》,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2457 页。此案就是用“大逆不道”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的。汉以后,忠的价值观念不断进入法典,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在整个中华法系中占据了最为显眼的位置。隋唐至明清的“十恶”罪中,有四个罪名是涉及忠的。谋反,“谓谋危社稷”,指企图推翻当朝政权的行为;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指破坏皇帝宗庙、坟墓、宫室等行为;谋叛,“谓谋背国从伪”,明、清法律改为“谓谋背本国,潜从他国”,指投降敌人、背叛国家的行为;大不敬,西晋律学家张斐在《注律表》中称“亏礼废节,谓之不敬”,指的是冒犯皇帝尊严、妨害皇帝人身安全的行为。

儒家提倡的忠是“君仁臣忠”:君主对臣民要仁爱、要施行仁政,臣民对君主和国家要恪尽忠诚义务,相互的权利义务以彼此对等为价值追求。中华法系对这样的理念进行维护,无疑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当这种蕴含着对等精神的价值观演化成民族文化心理时,就能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激发出报效国家的情怀。我国台湾学者许倬云曾注意到这一点,他说:自汉代以来,“虽然广土众民,地方性的差异不少,中国能保持相当一致的文化同构性,政治权力可以更迭,文化认同则足以维系共同体的延续不散”。〔27〕许倬云:《万古江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年版,第112 页。相较而言,同一时期的古罗马帝国就有了本质不同,由于缺乏文化认同,一旦崩溃就再难浴火重生。而中国历史走到隋唐,出现了比秦汉帝国更能“持续发展”的盛况,可以说忠义的价值观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华法系用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弘扬忠的价值观,从而使华夏民族对“忠”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仅使国家内部在政权更迭时,能够“维系共同体的延续不散”,即便遇到强大外敌入侵,也难以改变它的文化韧性。当然,汉唐以后,法律过度强调臣民对君主尽忠诚义务,以致变成愚忠,是应当批判的。学者冯尔康研究发现,家族作为中国帝制时代超稳定的基层组织,近现代以来已开始转型,以适应从固有的“天下观”向近代“国家观”的转变。“清朝时期,民间家中安置‘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民国时期改作‘天地国亲师’,‘君’字易为‘国’字的一字之更,反映的是国体的变异,表示民众从忠君转向爱国。”〔28〕冯尔康:《18 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22 页。当今社会我们已经“拨乱反正”,不再有“忠君”“愚忠”的观念,但“尽忠报国”却是值得提倡的美德,在现行法律中也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例如我国《刑法》分则第一章,专门设置了“危害国家安全罪”,具体分设了11 个罪名,最高刑罚可以判处死刑,充分维护了几千年传承不变的忠义价值观。

(二)对廉政观念的法律规制

“廉”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对财富要廉洁。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29〕《韩非子•解老》。其二,对是非要廉明。《管子•牧民》说:“廉不蔽恶。”其三,对工作要廉正。《史记•滑稽列传》载:“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质而言之,廉是典型的官德、政德,故可合称“廉政”,其对政治的影响非同小可。《晏子春秋》说:“廉者,政之本也。”〔30〕张纯一校注:《晏子春秋校注》卷六,中华书局2014 年版,第298 页。可以说廉的观念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风气、政治清明和政权稳固,是确保政治安全不可或缺的文化土壤。中华法系对廉政文化价值观的维护,主要从如下两方面展开。

首先是设置正面引导鼓励的法律制度。秦朝《为吏之道》中有“五善”的法律标准,其中第二善就是“清廉毋谤”,〔31〕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即官吏为政清廉而无负面评价,属于奖赏考核的一个重要绩效点。汉朝开始出现“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廉洁自律的人可以推荐出来做官,是察举制中的一种。“汉世诸科,虽以贤良方正为至重,而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32〕(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二十六,《选举上•孝廉》,中华书局1955 年版,第284-285 页。后世魏晋南北朝相沿不改,由此产生的清官循吏亦不胜枚举。譬如东汉初年的董宣,以“举高第”的途径出仕,任洛阳县令时,湖阳公主刘黄的家奴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董宣扛住公主的压力,将该家奴正法。刘黄仗着是当朝皇帝刘秀的亲姐姐,强求刘秀处死董宣。刘秀不但不予追究,反而“赐钱三十万”奖励董宣。董宣又将赏钱全部发给下属诸吏,自己分文不取,去世时家里只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刘秀感叹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3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卷七十七,《酷吏列传第六十七•董宣》,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2490 页。

及至隋唐科举制出现,考试制度取代了以前的察举制(即推荐制),但“廉”仍然是官吏选拔与考核的重点。唐朝职官考课法中有“四善二十七最”的规定,四善是道德层面的指标,二十七最是能力层面的指标。四善中的“清慎明著”就是廉的品格,即对财富要廉洁,对工作要廉明,对压力要廉正,考核业绩好的升官,差的降职。以“孝子廉吏”为科目举荐人才,用“清慎明著”的标准考核官吏,或许在短时期内,只能看出其对某一阶层人群的命运有所影响;但从长远来看,经由汉唐以迄明清数以千年的积淀,对引领整个社会风向至为重要,由此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更牢不可破。

其次是设置反面制裁惩罚的法律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对违反“廉”的要求者,法律便予以严惩。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为魏国制定的《法经》中,就有“丞相受金,左右伏诛。犀首以下受金则诛”的规定。〔34〕(明)董说:《七国考》卷十二,《魏刑法•法经》,中华书局1956 年版,第367 页。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 192 年)出台了《监御史九条》,而“吏不廉”正是督察的重点之一,但监督范围仅限于京畿地区。〔35〕(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御史台》卷第十三,《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中华书局1992 年版,第379 页。汉武帝时,又出台了适用全国范围的监察法令《六条察郡之法》(又称《六条问事》),即中央向各地派出刺史,对郡一级的长官以及地方豪强的六种犯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其中第六条督察的就是“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36〕(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州郡》,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3618 页。旨在惩处官员不廉之举。

到了唐朝,则有了更为系统的“六赃”制度,其中“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坐赃”这四个罪名是维护廉洁官德的。其中,“受财枉法”最高刑可处绞刑;“受财不枉法”最高刑可处“加役流”,即流放三千里、服劳役三年;“受所监临”指监临主官利用职权收受下属和辖区百姓的财物;“坐赃”则相当于今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皆有不同的处刑标准。如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 年),长芦县令李大辨“恣行侵夺,赂贿盈门”,为求自保,给顶头上司沧州刺史席辨送缣二百匹、罗三十匹。席辨收礼后,极力充当李大辨的保护伞,为其开脱。后罪行败露,席辨被处死,“大辨亦伏法”。〔37〕(北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七百,牧守部(三十)《贪黩》,凤凰出版社2006 年版,第8087 页。得益于法律的严厉打击,贞观年间出现了清廉为官的政治风气,“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由是官吏多自清谨”。〔38〕(唐)吴兢:《贞观政要集校》卷第一•政体第二,中华书局2009 年第2 版,第52 页。明朝继承了唐“六赃”制度但略有改造,保留原来的“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坐赃”,将“受所监临”改为“监守盗”,用以治贪倡廉。尤其是朱元璋时期惩治力度更大,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银子即处死,甚至还要使用“剥皮实草”的酷刑。长期的严惩使得明朝前期形成了“不敢贪”的震慑,即使到了吏治逐渐败坏的中后期,这种震慑力仍有余波尚存。

中华法系从正反两方面协同发力,促使廉的价值观念在官吏集团得到不同程度的践行。明代宗(景泰)时,刘铉(1394—1458)任国子监祭酒,二儿子刘瀚以进士身份出使南方。“濒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乃喜曰:‘无玷吾门矣。’瀚官终副使,能守父训。”〔39〕(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刘铉》,中华书局1974 年版,第4426 页。追求廉洁成为一些官员家庭的家风家训,不能不说是一种“不想贪”的文化自觉。当然,在政治黑暗时代这种观念也会发生动摇,但历史一旦回到正轨,“廉”又会成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五、经验与启示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40〕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年版,第3 页。中华法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潜藏着众多的智慧。在维护古代文化安全的问题上,其成功经验在于:用法制手段巩固不同层面的价值观,以凝练文化共识,培育文化基因,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传统。文化共识是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认知态度;文化基因则是一种难以复制、难以改变的遗传密码,它们不因朝代更替而戛然断裂,亦不因外来文化侵蚀而訇然崩塌。在这二者基础上构织而成的文化传统,展示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正如《论语•季氏》中所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系列的经验智慧,对当下加强法治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家庭层面的孝义文化传统及其启示

中华法系通过设置合理的原则和制度,出台针对性强的法律条文,以维护“孝”“悌”“节”“义”等价值观,塑造了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体系,在家庭层面形成了以孝义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因此,两千年前孔子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两千年后曾国藩还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民众莫不视孝悌为天经地义的行为准则。“节”“义”观念也同样具有垂久传远的文化品格。《周易•序卦》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古代法律以“义”作为是否维持婚姻关系的价值取舍,“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41〕(东汉)班固等:《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孔光》,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3355 页。这样的法制模式就算依现代人的思维来看,也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正因如此,不管是改朝换代也好,外族入侵也罢,都无法摧毁孝悌节义的文化韧性,更无法改变民众对它的内心信仰。传统国家的文化安全,正是在这些坚韧信念的支撑下得以实现的。

近代以来,在法制设计上我们向西方学习,从而导致中华法系逐渐走向解体。此后的立法以个人为法律主体,家庭不再是主体,导致个人主义思想肆虐,对孝义文化传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果说价值观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那么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当代文化安全建设的重中之重。从传统中华法系处理文化安全的经验智慧来看,必须借助法治手段来维护核心价值观中的各种价值元素,才能达到维护文化安全的目的。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已经没有以前的“孝”“义”等观念,但“和谐”的提法,无疑涵盖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妇有义”内在的精华,对形成孝顺父母、家庭团结、夫妻和睦的家风家教大有裨益,因而需要用法律对之进行调整保障。现行《民法典》第1043 条关于“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规定,正是“和谐”价值观在法典中的体现,发挥了法律制度维护文化安全的作用。

(二)社会层面的礼信文化传统及其启示

中华法系对礼仪、诚信等价值观进行多方规制,经年累月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以礼信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唐律疏议》卷三《名例》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非同远夷狄之俗:被发左衽,雕体文身之俗也。”注重礼仪是华夏中国区别于外邦邻国的主要特征,礼仪文化传统使得吾国在世界上获得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赞誉。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礼讲求恭敬多让、以和为贵;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礼提倡取之有道、重义轻利。这样的价值取向,在中华法系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了有力的配合,久之养成了礼让的社会风气,不但对人可以做到依礼而让,而且对利益、争端也能做到礼让为先,进而成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今日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能提供有益启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友善”的价值要素,正是对古代礼让文化传统的创新性继承,对在社会层面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意义重大,需要法律予以支持。针对曾经肆虐的高铁霸座,无视交通规则横穿公路、闯红灯,公众场合跳舞放音乐、抢场地等行为,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大大地推动了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社会风气。

古人说:“信,国之宝也。”〔4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七),《春秋左传正义》卷第十六,《僖公二十有五年》,中华书局2009 年版,第3952 页。中华法系注重对“信”的价值观进行强力保障,形成诚信文化传统,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助推器。人们不但将诚信当作一种高尚的品德,更将其视为处世立身的人生智慧,因为诚实守信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好,以至于社会上有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的民谚。诚信文化传统的形成,不但体现了古代文化安全的实然状态,对今天的文化安全建设也能提供重要启示。“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诚信的价值元素若要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必须借助法律的维护。近代以来学习西法,法律制度中分出刑事和民事等不同部门,奉行“民事行为不科刑”的理论。民事活动中不守诚信的行为只是民事违法,不再是犯罪,只能用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来制裁,其与中华法系“民刑不分”的传统做法相去甚远。这种制裁措施在很多人看来,基本没有什么违法成本,不具有惩罚性质,从而无视诚信价值观,引发诚信危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强调,要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立法目的,将诚信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为新时代培育新的诚信价值观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

(三)国家层面的忠廉文化传统及其启示

中华法系对忠诚、廉政等价值观,更可谓呵护备至,长此以往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以忠廉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坚守忠义理念的人,必将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的认可与褒奖。众所周知的关羽,因矢志不渝追随刘备恢复汉室,留下“忠义千秋”的美名。清末大理院正卿张仁黼曾一语中的地指出:“数千年来礼陶乐淑,人人皆知尊君亲上,人伦道德之观念,最为发达,是乃我国之国粹,中国法系即以此。”〔4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834-835 页。遥想抗战胜利之时,刻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以资纪念,碑文上写道:“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唯新’者也。”〔44〕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194 页。在19、20 世纪列强霸凌的痛苦岁月里,中国能屹立东方而不倒,坚韧的忠义价值观无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西方价值多元理论的支配下,有些人以“学术自由”为名,通过各种媒体诋毁英雄烈士,使传统忠义观念受到质疑。通过探寻中华法系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智慧,发现要应对这样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培育“爱国”“富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培育核心价值观来确保文化安全。为此,国家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对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直接启用刑罚进行制裁。虽然“爱国”“富强”的提法与“忠义”一类的词汇差别甚巨,但其相互间的文化传承脉络也显而易见。注重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将“爱国”“富强”的观念塑造成国家层面牢固的文化价值观。

中华法系设置奖惩两方面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以维护“廉”的价值观,长期积淀形成了廉政文化传统。历史上流传甚广的36 字《官箴》便是明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官箴乃是做官的格言,廉是其中的核心要义。该文最初为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所撰写,流传到清道光四年,长安知县张聪贤再将其刻为碑文,今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45〕参见裴建平:《追溯“官箴碑”的历史足迹》,载《中国纪检监察》2020 年第9 期,第60 页。可见,“廉”的观念不但能借助树碑勒石的实物传之后世,更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化育万民。

传统“廉”的价值观包括对财富要“廉洁”,对是非要“廉明”,对工作要“廉正”,这三种品格和态度,可以和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敬业”“公正”的理念相对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为此,各级党政机关设置纪委、监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进一步完善党规党纪,使反腐倡廉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如此种种法治举措,一定能使我国的廉政建设由“不敢腐的震慑”迈向“不想腐的自觉”,将“法治”“敬业”“公正”等理念打造成新时代不可动摇的廉政文化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法律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